学科分类
/ 13
249 个结果
  • 简介:1病案摘要患者女,23岁,因反复粘液血粪3年余,经中西医按慢性结肠炎治疗未见好转,行纤维肠镜检查发现了结肠多发性息肉,乃来我院治疗。1999-11-06在全麻下行全结肠切除,直肠粘膜剥离,直肠肌鞘内回肠拖出术,术后康复良好,现除了每天排粪便次数较多外,无其他不适,正在随访中。

  • 标签: 家庭性 腺瘤病 外科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卒中家庭照顾者在照顾脑卒中患者过程中的真实感受,为社会支持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半结构式访谈收集12位脑卒中家庭照顾者的资料,按Colaizzi内容分析法对资料予以整理分析。结果通过整理得出缺乏支持、生活改变、角色义务、需求多样化四个主题。结论社区及医院应该为家庭照顾者有针对性的提供社会支持、满足多样化的需求,减轻照顾负担。

  • 标签: 脑卒中,照顾,家庭照顾者,质性研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对老年性糖尿病患者社区家庭护理干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随机选择确诊的糖尿病患者70例,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按常规治疗,不予家庭护理干预;观察组予以制定的饮食处方、运动处方和遵医嘱服药处方进行干预,半年后对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饮食控制、规律锻炼和遵医嘱服药三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HbA1C:观察组为(7.8±1.2)%,对照组为(9.1±2.0)%;平均住院费用:观察组为712.8元,对照组为1776.9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或<0.01).结论对老年性糖尿病患者开展社区家庭护理干预能有效地控制病情,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 标签: 对照组 家庭护理干预 老年性糖尿病 观察 患者 医嘱
  • 简介:精神分裂症是精神病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占重性精神病的首位约60%左右,占住院精神病患者80%以上。具有病情迁延易复发的特点,给家属和社会造成负担,影响劳动生产和社会治安,成为社会问题。随着医学的发展,新型抗精神病药的不断产生,分裂症的住院治疗效果显著。但是该病复发率较高,仅靠住院治疗很难控制和减少分裂症的复发。因为患者住院治疗时间相对较短,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家庭治疗
  • 简介:目的研究孤独症患儿早期家庭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60例孤独症患儿,依据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接受早期家庭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儿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儿中轻度15例、中度9例、重度6例,对照组患儿中轻度8例、中度8例、重度14例,观察组患儿病情严重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家庭护理干预对改善孤独症患儿病情发展有积极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孤独症 家庭护理 儿童
  • 简介:目的探讨海洛因依赖者述情障碍与家庭环境的特征及其关系。方法以自设一般情况问卷,多论多述情障碍量表(TAS)与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对165例海洛因依赖者进行测平,并与90例正常人及FES—CV常模进行比较。结果海洛因依赖者TAS各因子分及总分FES—CV中除娱乐性、独立性外的各因子与正常入群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相关分析显示海洛因依赖者TAS与FES—CV的部分因子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P〈0.01或P〈0.05)。结论海洛因依赖者在家庭环境、述情的多个方面存在明显的缺陷。述情障碍可能是成瘾群体的一种素质特征,且这种素质与不良的家庭环境密切相关。

  • 标签: 精神病学 海洛因依赖 横断面研究 述情障碍 家庭环境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旨在于研究患者的健康管理,并探讨应用家庭医生签约式服务对患者健康管理的效果。方法 参与本次研究的80例患者均为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患者,并采用数字分组法,平均分成两组A组与B组。其中A组患者(n=40)接受健康管理,B组患者(n=40)接受家庭医生签约式服务,对比两组患者对慢性疾病知识了解情况。结果 B组患者对高血压和糖尿病的诊断指标、病因、临床症状及常见并发症了解的程度均优于A组,组间数据统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家庭医生 签约式服务 健康管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安全风险评估系统在家庭病床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此次实验对象为200例社区家庭病床患者,入院时间均在2020.06月至2022.06月,入选患者共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总共100例)与实验组(护理安全风险评估系统干预,总共100例)。对比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在心理健康、皮肤清洁、服药意识及自理能力评分上,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在不良事件发生率上,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家庭病床患者,实施护理安全风险评估系统干预的效果显著,临床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家庭病床 护理安全风险评估系统 不良事件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围绕儿童孤独症患者开展对比实验,针对家庭综合护理对其的影响进行研究。方法:实验时间于2022年2月--2022年8月内进行,参与样本共计70例,均选自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儿童孤独症患儿,采用奇偶数字法将参与患儿分为两组(每组35例),运用儿童期孤独症评定量表对两组患儿护理前以及护理半年后的ADQ评分、CARS评分数据做具体统计并深入分析。结果:两组间护理前ADQ评分、CARS评分差(P>0.05),护理半年后,采用家庭综合护理的研究组数据呈现优势,相比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儿童孤独症患者运用家庭综合护理,可促进患儿临床症状的恢复,提高其生活质量。

  • 标签: 家庭综合护理 儿童孤独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安全风险评估系统在家庭病床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此次实验对象为200例社区家庭病床患者,入院时间均在2020.06月至2022.06月,入选患者共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总共100例)与实验组(护理安全风险评估系统干预,总共100例)。对比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在心理健康、皮肤清洁、服药意识及自理能力评分上,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在不良事件发生率上,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家庭病床患者,实施护理安全风险评估系统干预的效果显著,临床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家庭病床 护理安全风险评估系统 不良事件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早期家庭护理用于小儿孤独症的价值。方法:2021年3月-2022年11月本科接诊孤独症患儿64名,随机均分2组。试验组采取早期家庭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对比CARS评分等指标。结果:关于CARS评分,试验组数据(31.27±4.16)分,和对照组数据(40.39±5.17)分相比更低(P<0.05)。关于ABC评分:干预结束时,试验组数据(81.37±7.23)分,和对照组数据(90.49±8.65)分相比更低(P<0.05)。结论:小儿孤独症用早期家庭护理,康复效果更好,社交行为能力改善更加明显。

  • 标签: 孤独症 影响 早期家庭护理 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旨在探讨儿科护理中家庭参与的重要性,并提出相应的策略。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综述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首先,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系统综述,了解家庭参与对儿科护理的重要性,并总结已有的家庭参与策略。然后,设计并分发问卷,以了解儿科护士和家长对家庭参与的看法和需求。最后,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定性分析。结果:根据文献综述的结果,家庭参与对儿科护理具有重要意义。家庭参与可以提高患儿的治疗依从性,促进康复,改善生活质量。已有的家庭参与策略包括教育指导、心理支持和参与决策等。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大部分儿科护士和家长都认为家庭参与对患儿的康复起到积极的影响,同时也表达了对家庭参与策略的需求,包括更多的培训和指导。结论:家庭参与对于儿科护理具有重要性,可以改善患儿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儿科护士应积极引导和支持家庭参与,通过提供教育指导、心理支持和参与决策等策略,促进家庭的参与。此外,还应加强相关培训和指导,提高儿科护士和家长的参与水平,以达到更好的护理效果。最后,需要进一步研究家庭参与对于儿科护理的影响,并开展更多的实证研究,以提供更可靠的依据和指导。

  • 标签: 儿科护理,家庭参与,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旨在探讨儿科护理中家庭参与的重要性,并提出相应的策略。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综述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首先,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系统综述,了解家庭参与对儿科护理的重要性,并总结已有的家庭参与策略。然后,设计并分发问卷,以了解儿科护士和家长对家庭参与的看法和需求。最后,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定性分析。结果:根据文献综述的结果,家庭参与对儿科护理具有重要意义。家庭参与可以提高患儿的治疗依从性,促进康复,改善生活质量。已有的家庭参与策略包括教育指导、心理支持和参与决策等。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大部分儿科护士和家长都认为家庭参与对患儿的康复起到积极的影响,同时也表达了对家庭参与策略的需求,包括更多的培训和指导。结论:家庭参与对于儿科护理具有重要性,可以改善患儿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儿科护士应积极引导和支持家庭参与,通过提供教育指导、心理支持和参与决策等策略,促进家庭的参与。此外,还应加强相关培训和指导,提高儿科护士和家长的参与水平,以达到更好的护理效果。最后,需要进一步研究家庭参与对于儿科护理的影响,并开展更多的实证研究,以提供更可靠的依据和指导。

  • 标签: 儿科护理,家庭参与,策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家庭亲密度适应性对初诊糖尿病患者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采用家庭亲密度和适用性量表中文版(FACESII-CV)作为测评工具,以病人对自己家庭亲密度适应性现状的实际感受评定计分进行分组,选取家庭亲密度评分≥65分、适应性≥55分作为研究组,家庭亲密度评分<65分,适应性评分<55分做为对照组,分别应用应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对两组病人的应用方式进行测定,并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的应对方式积极,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消极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1)。结论做在临床工作中,要做好初诊糖尿病患者的心理护理同时做好家属的教育工作,提高患者的适应性和家庭的支持,改善应对方式,积极面对疾病,正确接受治疗。

  • 标签: 家庭支持 糖尿病 应对能力
  • 简介:'家庭医生'这个词对国人来说并不陌生,起因却大概不关医疗知识本身的太多事,对其认识的来源更多来自于TVB或者美剧,真正接触过家庭医生的目前来说还挺少。国家卫计委之前提出,力争到2020年,让每个家庭有一名合格的家庭医生,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近期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三次会议提出了要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眼看着家庭医生的推进已经提上日程,不少人忍不住发问,2020年不远了啊,按照国内的医疗现状,这么几年内让家庭医生真正走入家庭,来得及吗?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三次会议强调了家庭医生要重点在签约服务方式、内容、收付费、考核、激励机制、技术支撑等方面实现突破,这几点问题似乎人人都能想到,而大家更关心答案,怎么突、怎么破。

  • 标签: 家庭医生 全面深化改革 医疗现状 医疗知识 卫生服务 基础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癌症是危害老年人生命安全的严重疾病.1982年5月至2004年2月我所共发生癌症患者49例,其中32例在患病数月至35年内死亡(65%)(32例中存活35年者1例).目前存活者17例(35%)其中患病年数少于5年者4例,5至10年者8例,超过10年者5例.自1988年底开始,我所陆续为癌症患者建立家庭病房,并在实际工作不断加以完善,在癌症患者康复中起着积极作用,现将相关资料总结分析告如下:

  • 标签: 家庭病房 癌症 康复 死亡原因 医院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细菌性结膜炎管理及家庭护理价值。方法:选择我院在 2019年 1月至 2020年 1月期间收治的 30例急性细菌性结膜炎患者,其中有 15了患者没有接受家庭护理,为对照组,剩余 15例患者接受家庭护理以及管理,为观察组,分析两组患者的整体效果以及感染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整体效果为,高于对照组的, P<0.05。观察组的感染发生率为 6.67%,低于对照组的 53.33%, P<0.05。结论:急性细菌性结膜炎管理及家庭护理价值显著,能够有效降低感染的发生率。

  • 标签: 急性细菌性结膜炎 家庭护理 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