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患者中障碍的发生情况及相关性。方法49例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为病例组(PTSD组),52例经历创伤事件未发生PTSD的人群为非PTSD组,50例我院行健康体检志愿者为正常对照组。采用问卷调查法及结构式访谈法深入临床科室,进行问卷调查与评估。对比障碍发生率。结果PTSD组中障碍的发生率为61.22%,非PTSD组发生率为21.15%,正常组发生率为8%,即PTSD组障碍的发生率显著高于非PTSD组及正常组障碍的发生率,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创伤后应激障碍人群中障碍的发生率明显高于经历创伤事件未发生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人群以及正常人群。(2)创伤后应激障碍障碍相互关联,障碍可能作为创伤后应激障碍疾病的伴随症状出现。

  • 标签: PTSD 述情障碍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临床护士障碍和沉默行为现状,分析临床护士障碍对沉默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法,以方便抽样的方式于2019年9—10月选取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589名临床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多伦多障碍量表(TAS)、员工沉默行为量表进行调查,分析障碍对临床护士沉默行为的影响。本研究共发放问卷600份,回收有效问卷589份,有效回收率为98.2%。结果589名临床护士TAS总分为(54.07±8.86)分,沉默行为总分为(36.24±6.32)分;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在职称、工作年限、学历、科室、聘用形式、婚姻状况方面,589名临床护士的员工沉默行为量表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临床护士TAS得分和员工沉默行为量表得分呈正相关(P<0.05);分层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描述情感障碍和外向性思维对沉默行为具有正向预测作用,共解释了总变异的24.1%。结论临床护士障碍和沉默行为有待改善,障碍正向影响沉默行为,护理管理者应鼓励临床护士主动表达内心的建议和想法,减少临床护士的沉默行为。

  • 标签: 护士 述情障碍 沉默行为
  • 简介:摘要:障碍是指个体在情绪处理上的缺陷、无能或不足。障碍是一种人格特质,它会对个体的生理和心理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妨碍了个体的社会化发展,并且给个体带来很多问题。本文通过对障碍的概念界定、成因、影响等方面的现有研究做以综述,展示了其研究进展,推进对障碍及相关领域的深入探究。

  • 标签: 述情障碍 成因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大学生危险行为现状及其与障碍的关系。方法运用青少年危险行为评定量表、多伦多障碍量表对江西省2所高校992名大学生进行施测,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描述、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危险行为评定量表显示,15.2%的大学生至少有一个危险行为因子分超过3分,1.0%的大学生至少有一个因子分超过4分。男生在不良习惯、外向性行为问题上得分[(1.72±0.50)分,(1.61±0.56)分]显著高于女生[(1.66±0.38)分,(1.45±0.40)分](t=2.205,P=0.028;t=5.020,P<0.01),女生在内向性行为问题、学业适应不良上得分[(2.13±0.56)分,(2.51±0.53)分]显著高于男生[(1.97±0.62)分,(2.39±0.63)分](t=-4.157,P<0.01;t=-3.282,P=0.001)。危险行为4个因子呈两两正相关(r=0.497~0.673),大学生危险行为具有群集丛生性特点。障碍组、可能障碍组、无障碍组在危险行为总分[(2.28±0.43)分,(1.99±0.37)分,(1.71±0.36)分]及内向性行为问题[(2.60±0.54)分,(2.17±0.49)分,(1.80±0.50)分]、不良习惯[(1.95±0.49)分,(1.73±0.38)分,(1.54±0.36)分]、学业适应不良[(2.82±0.52)分,(2.57±0.50)分,(2.25±0.54)分]、外向性行为问题[(1.72±0.56)分,(1.57±0.46)分,(1.37±0.38)分]4因子上得分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57.252,172.027,75.654,85.424,45.604,均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障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测大学生危险行为。结论采取有效措施降低障碍水平,可以减少大学生危险行为的发生。

  • 标签: 述情障碍 危险行为 大学生 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精神分裂症障碍患者在接受疾病诊治中,再实施共护理干预,分析患者生活质量、障碍有何变化。方法:4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均在2020.6一2021.6月期间诊治疾病,现用回顾分析方式,依据其护理方式分对照组、观察组,各20例,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共护理干预,分析干预结果。结果:护理前TAS-20评分差异小(P>0.05),护理后,观察组TAS-20评分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 简介:摘要帕金森病患者障碍的早期干预对病情发展、生活质量、人际关系和社会支持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帕金森病患者障碍的概念、分类、病理机制、患病率、影响因素、不良影响、测评工具及干预措施进行综述,旨在为我国日后关于帕金森病患者障碍的研究提供思路和方向。

  • 标签: 综述 帕金森病 述情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脑卒中患者的障碍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情况调查表、多伦多障碍量表(TAS-20)、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2017年8月—2018年4月年在河南省某三级甲等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200例老年脑卒中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老年脑卒中患者障碍得分为(67.42±9.13)分,发生率为51%,主要表现为外向性思维和识别情感障碍。多重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偏瘫、失语、社会支持、抑郁状况是老年脑卒中患者障碍的主要影响因素,可解释障碍总变异的50.6%。结论老年脑卒中患者障碍现状有待改善,临床护理工作者及患者家属在护理老年脑卒中患者的同时,应关注患者的情感表达、思维方式、抑郁状况,尤其是对高龄、偏瘫、失语、丧失自理能力等患者;另一方面还可利用社会支持改善患者的障碍,以减少并发症,改善临床结局,提高其生活质量。

  • 标签: 老年人 卒中 述情障碍 影响因素
  • 简介:目的探讨海洛因依赖者障碍与家庭环境的特征及其关系。方法以自设一般情况问卷,多论多障碍量表(TAS)与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对165例海洛因依赖者进行测平,并与90例正常人及FES—CV常模进行比较。结果海洛因依赖者TAS各因子分及总分FES—CV中除娱乐性、独立性外的各因子与正常入群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相关分析显示海洛因依赖者TAS与FES—CV的部分因子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P〈0.01或P〈0.05)。结论海洛因依赖者在家庭环境、的多个方面存在明显的缺陷。障碍可能是成瘾群体的一种素质特征,且这种素质与不良的家庭环境密切相关。

  • 标签: 精神病学 海洛因依赖 横断面研究 述情障碍 家庭环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障碍及临床特点。方法选择我院从2013年12月-2015年11月收治的71例抑郁症患者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70例为对照组,对两组TAS-20(障碍)评分进行评定,采用HAMD-17(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对抑郁程度进行评定。结果观察组各因子评分、TAS-20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抑郁程度严重者各因子评分、TAS-20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AS-20总分与HAMD-17总分有相关性P<0.05)。结论抑郁症患者存在障碍,其特征与抑郁症功能性躯体不适症状密切相关。

  • 标签: 抑郁症 述情障碍 临床特点
  • 简介:目的探讨团体心理辅导对改善血液透析患者障碍及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1月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行血液透析的肾病患者66例,按实施干预时间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1例。观察组接受8次团体心理辅导,每周1次;对照组给予常规心理护理及健康指导。在干预前后和干预后第8周,采用多伦多障碍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对两组患者进行调查。结果两组患者的障碍得分、焦虑、抑郁状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障碍得分及焦虑、抑郁状态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透析患者在障碍、焦虑、抑郁水平均较高,通过团体心理辅导可显著改善患者的障碍、焦虑和抑郁状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血液透析 述情障碍 团体心理辅导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中专护理专业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障碍的关系.方法对280名中等护理专业二年级学生进行SCL-90、TAS测试,对所获资料进行相关分析.结果中等护理学校学生SCL-90评分阳性项目数和强迫、焦虑、恐怖、精神病性因子分及TAS总分、因子Ⅰ、Ⅱ、Ⅲ分均显著高于国内常模;TAS总分、因子Ⅰ、Ⅱ分和SCL-90多项评分呈正相关,而TAS因子Ⅲ分与SCL-90多项评分呈负相关.结论中等护理专业学生中存在一定的心理健康问题,应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和咨询.

  • 标签: 中专护理学生 心理健康 述情障碍 SCL-90 TAS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功能性消化不浪患者的心理障碍障碍。方法采用SCL-90和TAS量表分别对4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和40例正常对照进行评定。结果用SCL-90评定,研究组的躯体化,抑郁因子分高于(P<0.05),癔因子得分均高于对照组水平(P<0.01),研究组TAS量表总分及各因子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功能性消化不良患有存在明显的心理障碍和运作障碍,要积极进行心理干预,以利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功能性消化不良心理障碍述情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产后抑郁症患者障碍及心理护理进行了分析。方法选择了本院2014年9月到2015年10月的20例产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10例。对照组采用了常规性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了心理护理方法。对两组患者的护理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CGI-SI评分进行了分析,治疗后六周观察组评分为1.73±0.13分,对照组评分为2.34±0.10分,观察组护理效果显著,数据具有可比性(P<0.05)。对两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进行对比,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60.00%),数据无差异(P<0.05)。结论通过心理护理可以缓解患者的障碍,提高心理护理的总有效率,该种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产后抑郁症 述情障碍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身疾病与抑郁症患者的障碍特征。方法选择我院于2015年6月~2017年3月收治的心身疾病、抑郁症患者各60例为研究对象,再选择同一时间来我院体检的健康自愿者60例作对照组,比较三组患者多伦多障碍量表(TAS)评分。结果三组患者TAS评分比较心身疾病组和抑郁症组TAS总分、因子I、因子II、因子IV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抑郁症组因子III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身疾病组因子II、因子III、因子IV评分显著低于抑郁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明确心身疾病和抑郁症患者是否存在障碍,对患者的心理治疗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 标签: 心身疾病 抑郁症 述情障碍 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剧技术对抑郁症患者障碍的治疗作用。方法将54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均接受药物治疗和常规健康教育,对研究组辅以心理剧治疗,采用多伦多障碍量表(TAS-20)进行效果评定。结果经过心理剧治疗,实验组TAS-20总分、因子二和因子三的得分显著降低(P<0.05),对照组前后测得分没有显著差异。结论心理剧治疗能减轻抑郁症患者的障碍程度,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 标签: 心理剧治疗 抑郁症 述情障碍
  • 简介:【摘要】基于叙事疗法的视角,强调以来访者为中心,以构建一个平等,接纳的咨访关系入手,协助存在障碍困扰的初中生统整的叙述困扰性故事,外化-解构-重写故事,既能引导来访者的细致性表达和准确性输出,又从心理学的协助来访者往“偏好的自我”行动,改写自己的生命故事,让来访者从受害者的角色变成握有自我生命主权的角色。让学生欣然接受经历本身,自我认知更全面,统整,内外一致,促进来访者内外的和谐,享受和谐感带来的愉悦感。

  • 标签: 初中生 述情障碍 叙事疗法 干预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支持-表达性团体干预对改善肺癌化疗患者障碍的效果。方法采用抛硬币法将两个病区的62肺癌化疗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干预组32例,对照组30例,干预组采用支持-表达性团体干预并沿用行动研究法完善干预路径进行6周干预,对照组无特殊干预,干预前、干预后及干预后1个月两组采用多伦多障碍量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进行测量,采用SPSS 21.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广义估计方程显示,情感识别障碍(Wald组间χ2=6.055, Wald交互χ2=15.157)、情感描述障碍(Wald组间χ2=5.736, Wald交互χ2=28.912)、障碍(Wald组间χ2=7.181,Wald交互χ2=28.126)、焦虑(Wald组间χ2=4.905,Wald交互χ2=30.491)、抑郁(Wald组间χ2=9.580,Wald交互χ2=29.417)、焦虑抑郁(Wald组间χ2=8.140,Wald交互χ2=47.851)的组间效应和交互效应显著(均P<0.05),外向型思维的组间效应不显著(Wald组间χ2=1.161,P>0.05),时间效应(Wald时间χ2=6.381,P<0.05)和交互效应(Wald交互χ2=6.339,P<0.05)显著。情感识别障碍、情感描述障碍障碍总分、焦虑、抑郁及焦虑抑郁总分在干预完成时和干预完成后的组别效应显著(均P<0.05)。与干预前相比,干预组障碍总分[(52.94±4.77)分、(52.06±4.07)分]、情感识别障碍[(17.72±2.23)分、(17.78±1.64)分]、情感描述障碍[(13.44±1.94)分、(13.41±1.79)分]、焦虑抑郁总分[(14.41±2.63)分、(13.75±2.97)分]、焦虑[(7.03±1.64)分、(6.84±1.51)分]、抑郁[(7.38±1.45)分、(6.91±1.75)分]在干预后完成时、干预后1个月均有降低(P<0.05),而对照组评分仅焦虑抑郁总分在干预完成时有所降低(P<0.05)。结论支持-表达性团体干预可降低肺癌化疗患者障碍水平,对改善存在情绪认知功能障碍、情绪躯体症状识别障碍的肺癌化疗患者焦虑、抑郁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支持-表达性团体干预 肺癌 化疗 述情障碍 焦虑 抑郁
  • 简介:采用多伦多障碍20条目量表中文版(TAS-20-C)和大学生社会性发展水平评定量表(SCSSD)对46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测评,并分析其相关性,从而探索大学生社会性发展水平与障碍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障碍的总分及3个因子得分与大学生社会性发展水平总分及社会性认知、社会性情感两个维度的的得分均存在显著负相关(r=-0.417~-0.209,P〈0.05)。大学生社会性发展水平评定量表的社会性认知、社会性情感两个因子能够显著预测障碍总分,可解释总变异的21.2%(F=9.959,P〈0.01),障碍的情感描述困难、外向性思维两个因子对大学生社会性发展水平总分也有显著预测作用,能解释总变异的12.6%(F=5.338,P〈0.05)。大学生社会性发展水平和障碍存在显著的相互影响。

  • 标签: 大学生 社会性发展 述情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不孕症患者障碍、反刍思维、抑郁的现状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现状调查,选择2018年9—12月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中心就诊的229例不孕症患者进行现场问卷填写,以t检验、方差分析、路径分析等方法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不孕症患者抑郁得分(13.17 ± 8.66)分、障碍得分(51.62 ± 10.91)分、反刍思维得分(18.28 ± 10.65)分,三者之间呈正相关(r值为0.442、0.551、0.569,均P<0.05),障碍在不孕症患者反刍思维与抑郁间起中介作用,其间接效应为0.026 4,占总效应的24.81%。结论不孕症患者抑郁现状不容乐观,反刍思维通过障碍对其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患者内心的情感不能有效抒发,容易形成负性应激情绪,从而导致抑郁的发生,医护人员、家属应当重视患者内心想法和反刍思维,及时倾听、疏导,促进患者身心康复。

  • 标签: 抑郁 不孕症 反刍思维 述情障碍 现状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