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66 个结果
  • 简介:活塞结构设计中常使用环岸积气槽来优化发动机的机油耗和漏气量。针对积气槽尺寸对于性能的影响程度,从活塞环的受力平衡角度出发研究了积气槽容积对于第一、环密封的影响,并设计出6种方案进行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改变积气槽容积会对发动机漏气量和机油耗产生影响,并分别呈现出一定的规律。为验证模拟分析的准确性,其中的两种方案进行了台架试验,试验结果与模拟结果吻合良好。

  • 标签: 积气槽 机油耗 漏气量 模拟分析 台架试验
  • 简介:针对某欧Ⅵ柴油机活塞高温拉缸试验过程中出现的拉缸问题,检查活塞拉缸的部位以及未拉缸活塞的裙部磨损情况,分析确定活塞裙部型线设计不合理是导致拉缸的主要原因;设计活塞裙部型线椭圆的多种方案,应用活塞组件动力学分析软件进行对比优化,以最大侧向力和摩擦损耗为主要评价指标,提出相应的优化思路,得出该活塞裙部最佳型面结构,解决了高温拉缸试验中的拉缸问题;研究型线结构活塞与缸套接触以及活塞阶运动的影响规律,为活塞外圆型线椭圆设计提供了理论和工程基础。

  • 标签: 高温拉缸 二阶运动 型线椭圆动力学分析
  • 简介:针对有机朗肯循环系统,选取五氟丙烷(R245fa)、乙醇、三氟氯丙烯(R1233zd)、环戊烷等4种工质进行研究,通过试验分析蒸发温度、膨胀比、等熵效率、过热度等参数系统净功率、热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大膨胀机等熵效率可提高系统净功率,在燃烧完全的情况下4种工质中选用乙醇和R1233zd更利于改善发动机燃油率,并有机朗肯循环系统中的膨胀比、过热度和蒸发温度等参数的选择提出建议。

  • 标签: 朗肯循环 净功率 热效率 工质
  • 简介:随着环保问题的日益突出,空气制冷系统的理论和实验研究重新受到重视。通过对开式空气制冷系统的三种回热方案进行实验测试对比,分析了回热器系统性能及除湿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与无回热的空气制冷系统相比,在相同的工况下,级回热系统可大幅降低涡轮出口温度,最大降低约8.5℃,并可大幅降低涡轮进口的含湿量,最大降低约35%。同时一级回热系统和级回热系统均可大幅增加系统的COP和制冷量,但一级回热器涡轮进口含湿量的影响较小。

  • 标签: 空气制冷系统 回热方案 除湿性能
  • 简介:热电联产的节能机理,我国以热电比,全厂总热效率作为界定热电联产节能指标的分析。经过几年,我国火电机组经济指标逐年提高,本文提出修改(1268)号文中的界定热电厂的数据和热电联产的供电(发电)标煤耗率作为界定节能指标之一及若干具体建议,供参考。

  • 标签: 节能指标 热电联产 煤耗率 火电机组 热电比 热电厂
  • 简介:针对SiO2气凝胶高温结构变化规律及其隔热性能的影响,主要利用扫描电镜、BET氮吸附仪、红外光谱仪不同温度热处理后的SiO2气凝胶结构和组分进行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当热处理温度为400~900℃时,气凝胶中小孔隙坍塌,而大孔隙增多,其骨架结构未被破坏,固相热导率仍能维持较低值;当热处理温度为1000~1100℃时,气凝胶中次堆积颗粒逐渐增大且相互融合,固相热导率将显著增大;当热处理温度达到1200℃时,气凝胶骨架结构遭到明显破坏,其隔热性能将会失效。

  • 标签: 气凝胶 隔热材料 高温结构变化 隔热性能 烧结
  • 简介:讨论了混合对流条件下环形通道中浮升力对流动及传热的影响.实验时用LDA测量了水向下流过竖直环形通道时的平均流速和湍流强度.对于逆浮升力方向的流动情况,湍流速度脉动和湍流剪切应力都因浮升力的影响而增加,从而传热得到了增强.当浮升力的影响特别大时,靠近环形内壁的流动出现反向流,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流动在无浮升力影响时是层流,湍流也会由于浮升力的存在而产生,传热维持较好的效果.

  • 标签: 混合对流 浮升力 流动 传热 环形通道 热力系统
  • 简介:为了预测不同废气再循环(exhaustgasrecirculaction,EGR)率某型高压共轨柴油机性能的影响,采用AVLFIRE软件建立了该柴油机缸内的多维仿真模型,并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样机采用不同的EGR率进行缸内模拟计算,分析研究了不同EGR率柴油机缸内燃烧过程参数及排放(NOx和Soot)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EGR率从0.00增加到0.20,柴油机缸内燃烧速率减小,爆压和最高温度分别下降了4.0%和3.9%,累计放热量下降了3.5%,滞燃期增加了0.9℃A,同时缸内NOx排放生成区域明显减少,但Soot排放生成区域明显增加。

  • 标签: 柴油机 EGR率 多维仿真 燃烧 排放
  • 简介:针对工业中广泛应用的管壳式换热器,应用空气-水两相混合物实验研究了壳侧旁路,泄漏流气液两相流体流动特性的影响,以Ishihara两相流动模型为基础,建立了以横掠管束的主流路为基础的错流区通用两相压降计算关联式,通过错流区,泄漏流的分相流动模型,分析计算了主流路,旁路,泄漏流中气液分布,也分析了泄漏流壳侧单相,两相总流量在各个分流路的流量分配影响,研究表明,主流路和旁路中气液各自占相应总流量的比例在不同的流型下明显不同,且比例值的波动范围较大,气液流量的分布在壳侧是不均匀的,折流板/换热管之间的泄漏流壳侧的两相流动特性影响较小,而折流板/壳体之间的泄漏流影响较大。

  • 标签: 换热器 气液两相流 泄漏流 流动特性 管壳式换热器 横掠管束流动
  • 简介: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需要储能蓄电池。对于独立功放发电系统需要蓄电池是可以理解的;对于并网光伏发电系统,为了减少太阳能发电电网稳定性的影响,电网有功分量的补偿只有依靠蓄电池或者其他储能装置。什么是太阳能光伏蓄电池?在光伏界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于是各蓄电池生产厂家纷纷推出自己的所谓太阳能光侠蓄电池,这些蓄电池能够符合太阳能光伏储能的基本要求吗?究竟什么是太阳能光伏蓄电池?对于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理想的储能元件应该具备什么技术要求?本文试图通过分析解答以上问题。

  • 标签: 蓄电池 瓦时效率 磷酸铁锂蓄电池 飞轮电池 抽水储能
  • 简介:为了满足现在日益严格的排放法规,可变截面涡轮增压器正广泛的应用于车用发动机,针对一种新型的部分进气可变截面涡轮增压器,采用数值研究方法采用不同阀门结构的涡轮在阀门小开度下的性能及内部流场进行分析,找出了两阀门结构在小开度下的流量调节能力的关系,掌握了两阀门结构涡轮流量相同时的涡轮工作特性和内部流动损失机理。

  • 标签: 可变截面 部分进气 阀门 数值模拟
  • 简介:以不均匀换热系数模型为基础,数值研究了侧面泵浦板状激光介质在热沉冷却情况下,热沉的几何参数介质最高温度及最大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热沉材料激光介质热效应的影响表现在热阻效应和温度均匀化效应两个方面:热沉材料的导热性能较差时,介质最高温度及最大应力随介质厚度的增加而增加;热沉材料的导热性能较好时,不同热沉厚度下介质最高温度及最大应力变化很小.随着热沉长度的增加,介质内最高温度和最大应力均下降.

  • 标签: 激光介质 冷却方案 热效应 热沉
  • 简介:数值模拟已经成为研究超临界水冷堆堆芯热工水力特性的重要22具。采用AnsysCFX模拟超临界水冷堆堆芯带交错叶片型定位格架子通道与无格架子通道的流动及换热。结果表明,堆芯子通道的流动及换热都存在周向不均性。交错叶片的导流作用在子通道内产生低压区形成涡,产生较强的次流,这种流动会使包壳表面流体快速脱离壁面,同时会有其他位置处流体冲撞壁面,促进包壳表面热量的转移。从而有效地降低包壳温度,有利于功率的进一步提升。

  • 标签: 堆芯子通道 交错叶片 壁温 二次流
  • 简介:本文以直喷式浅W型燃烧室R4102型柴油机为试验样机。重点研究供油系统参数与浅W型燃烧室的最佳匹配及柴油机性能的影响。文中还给出了试验样机的示功图、压力升高率图、放热规律图及各种燃烧特性参数。并且示功图和放热规律做了初步的分析。

  • 标签: 喷油嘴 直喷式燃烧室 匹配
  • 简介:本文通过匹配排气氧化催化转换器进行降低乙醇柴油发动机HC和CO的排放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所选择的KEMIRA公司生产的Ecocatt84441#氧化型催化转换器CO催化效率最高可以达到40%,HC的催化效率最高可以达到35%。随平均有效压力的增大净化效率先增大后减小。

  • 标签: 氧化催化净化器 排放
  • 简介:在层流扩散火焰燃烧器上探究掺混乙醇对生物柴油参比燃料丁酸甲酯火焰中碳烟颗粒形貌和微观结构的影响;在燃料路分别通入28.36mL/h的纯丁酸甲酯燃料以及27.59mL/h的乙醇-丁酸甲酯混合燃料,在氧化剂路通入14.8L/min的空气形成稳定的层流扩散火焰;利用热泳探针取样(thermophoreticsamplingparticlediagnostic,TSPD)和总体采样系统从不同高度火焰轴心处碳烟颗粒样品进行采集;碳烟颗粒进行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electronmicroscope,TEM)检测和拉曼光谱检测。结果表明:在掺混乙醇可以使火焰中的碳烟颗粒基本粒径减小,抑制了碳烟的表面生长;掺混乙醇使得颗粒物的ID/IG值增大,说明掺混乙醇会使碳烟颗粒结构更加无序化,即石墨化程度更低,更有利于被氧化。

  • 标签: 扩散火焰 丁酸甲酯 乙醇添加 TEM 拉曼光谱
  • 简介:通过试验研究的方法,将自然冷源引入冷藏陈列柜,在完全利用室外冷源陈列柜柜内进行供冷的运行模式下,保持风幕送风速度为1.1m/s,室外送风温、湿度分别为1.0℃、60%,室内湿度为60%不变,调节室内不同的温度,观察柜内食品包温度变化分布,研究陈列柜食品包冷藏特性。实验结果表明:与利用制冷系统供冷的传统陈列柜相比,自然冷源供冷使柜内温度分布均匀性得到很大提升,自然冷源陈列柜1~5层同侧食品包温差不超过1.5℃,但是每层内侧和外侧食品包温差在2.5~3.0℃。在此送风条件下,保证室内温度在22.0℃以下可以满足柜内食品贮藏温度0.0~7.0℃的要求。风幕参数变化规律:随着食品包前端距离的增加相对湿度呈现先增大后减小,最后稳定于和室内湿度相等的趋势。风速和温度呈逐渐减小的趋势,且变化速率不断减小。

  • 标签: 自然冷源 冷藏陈列柜 食品温度 风幕 节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