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94 个结果
  • 简介:商标使用行为的功能界定法具有抽象性,难以清晰界定;将商标使用行为限定于流通领域的观点值得商榷;商标使用行为具有行为指向性,独立于混淆可能性的判断,后者具有事实依赖性。技术服务行为为认定商标使用行为、划分商标直接侵权和间接侵权提供了启示。个案中对商标使用行为的审查,应当分两步进行,第一步审查该行为是否乃获取"经济优势"的行为,即是否属于商业行为;第二步审查行为人是否利用商标推广其商品或服务,即是否在商品或服务与商标之间建立了"经济关联"。

  • 标签: 商标使用 功能界定法 经济关联
  • 简介:比例原则在德国由行政法扩展至刑事诉讼,符合公法领域的"家族相似性"特点以及刑事诉讼规律。在将比例原则引入刑事诉讼领域时,应当着眼于揭示其对于刑事起诉程序和刑事审判程序的规范作用,以凸显其基本原则的功能;同时,在对于法律实施行为的约束功能之外,更要挖掘比例原则在制定刑事诉讼程序方面的构造功能。2012年《刑事诉讼》的比例性特色有所增强,但由于比例原则未能提升为一项明确的立法原则,因此,在相关制度与程序的比例性设置方面还存在着诸多不足。

  • 标签: 比例原则 刑事诉讼 基本原则 比例构造
  • 简介:生态系统益刑事化研究是一个跨生态学、经济学、刑法学和环保法学等多学科的综合性问题。生态系统利益是生态利益的首要组成,而我国传统环境刑法更注重对环境犯罪中人身和财产益的保护,忽视对环境益本身的立法和司法保障。作为自然利益,欲实现向益的桥接,首先要廓清环境利益与其他生态要素利益在自然科学范畴上的内涵,而后论证生态系统利益上升为生态系统益之应然性,为生态系统刑事益证立。另外,论者拟对当代中国生态刑事益保护的发展困境做初步分析,并提出解决途径。

  • 标签: 生态系统利益 生态系统刑事法益 实现途径
  • 简介:我国强化南海渔业权之国际保护具有完全的正当性,有充分、确凿的证据表明:我国在南海九段线内享有自然资源主权,我国渔民在南海享有历史性权利;为强化南海渔业权的国际保护,须适度调整“韬光养晦”“搁置争议、共同开发”之原则,转而实施“积极开发,强化主权,欢迎合作,争取和平”之方针;须大力宣传并主张我国渔民在南海之传统捕鱼权,积极行使我国对南海之海洋生物资源管理权,对造成严重后果之侵权国适时采取经济制裁,对经常造成严重后果之侵权国适当运用对等报复措施,努力争取《公约》明确肯定历史性规定.

  • 标签: 南海 涉外侵权 渔业权 国际法保护
  • 简介:民事诉讼司法解释在实务界和学术界急切的期盼中出台了。2015年2月4月,最高人民法院正式公布了关于《民事诉讼》的司法解释。该司法解释共552条,远多于《民事诉讼》的284条。虽然是司法解释,但这些解释实际上对民事诉讼的适用同样具有规范作用,因此对于今后的民事诉讼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由于我国立法体制、程序等诸多因素,导致我国的许多法律在细节的规定方面,有的

  • 标签: 民事诉讼法 司法解释 立法体制 民事诉讼理论 诉讼请求 诉讼标的
  • 简介:罗马法学家对要物合同范畴的提炼一方面是以消费借贷为基础的,另一方面是以该范畴与其他合同范畴的不同为依据的。这两个参考因素带给我们这样的理论认知,要物合同的硬核为协议加给托付物。协议是其目的性要素,“给”是其产生根据,“托付物”是其产生背景。正因此,其典型类型是消费借贷、使用借贷、寄托与质押,无名合同不是真正的要物合同。在界定要物合同时,认为以完成其他给付为成立要件的合同也是要物合同是反历史的。

  • 标签: 罗马法 要物合同 无名合同
  • 简介:近年来自然灾害以及环境破坏的不断恶化致使大规模环境流离失所者产生,对国际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因此,环境流离失所者逐渐为各国所重视和关注。本文旨在结合各家学说观点,重新对环境流离失所者的概念、法律地位予以梳理,并在此基础上,多角度分析当下环境流离失所者保护措施的利弊,并以2012年10月启动的"NansenInitiative"作为契机,提出解决环境流离失所者问题的最佳解决办法——缔结国际性公约。

  • 标签: 环境流离失所者 国际法 国际公约 Nansen INITIATIVE
  • 简介:“方案评估”,是目前国外广泛应用于企业、社会组织管理,用于客观评价组织绩效或目标实现程度的重要手段.特别是近些年来,国外一些公共组织引入方案评估方法以增强公共服务机构的竞争能力,促进公共组织内在发展动力的自我调整.北京市总工会自第一次市委工会工作会议圆满结束后,就以“1+N”的形式用于贯彻实施《关于进一步做好工会工作的意见》精神,即根据《意见》提出的工作任务目标,采取以目标分解为宗旨而设计具体的实施方案,并形成相互支撑、彼此关联、体系化的工作文件群组来实现任务目标.本文旨在通过将“方案评估”理念与技术引入工会工作的方案设计,以科学的方法对工会工作各类方案进行全面、客观的认识,从而对工作实施的成效形成多维度的评价机制.

  • 标签: 方案评估 实施方案 客观评价 体系化设计
  • 简介:违约责任条款主要是对违约形态和后果的规定或约定,通常是合同当事人协商选择的结果。它不仅是民法中最基本的责任形式之一,也是合同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债务履行和债权实现有深刻意义。本文拟对违约责任的内涵、归责原则作探讨,同时论述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的差异。

  • 标签: 违约责任 归责原则 侵权责任
  • 简介:建国初期,百废待兴,各种工会法规政策奇缺,新中国的工会工作必须要适应历史的转变。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李立三肩负起历史的担子,在工会立法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开拓奠基的工作,特别是他主持制定的新中国第一部《工会》,为新中国工会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法律依据。

  • 标签: 李立 工会工作 中国工会 劳动立法 中华全国总工会 工会组织
  • 简介:了解信托的本质,洞悉其与合同和公司的区别,并在此基础上准确定位信托的属性,是我国信托立法与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重大理论问题。自信托制度设立以来,信托的性质一直是西方学界论争的焦点,代表性观点有物权论、契约论和商事组织论,它们从不同的角度揭示出信托的多维性质。由于信托财产的双重所有制在我国并无生存的法律环境,物权论不能用于界定我国信托的本质属性,而商事组织论和契约论则可以为我国信托所吸收或借鉴。考虑到在我国信托实践中民事信托与商业信托呈现融合趋势,我国信托应当赋予整个信托制度以具有独立法律人格的商事组织地位,并基于信托的基本性质将信托设定为授权

  • 标签: 信托 信托法 合同 物权 商事组织
  • 简介:环境保护问题已成为全人类的共同关切,在此背景之下,环境影响评估制度亦得到快速发展,这具体体现在大量的国内立法和条约实践、"软"规范和司法实践当中。统一持续的国家实践逐渐形成,同时国家也承认其法律拘束力——针对具有严重跨界环境损害风险的拟建项目实施环境影响评估是一国应该承担的国际义务,作为一般性规范其已发展成习惯国际:但对于如何具体实施这一国际义务,除了已经形成共识的一些基本要素,相关规则仍在发展中,当涉及实施环境影响评估的具体程序时,各国依然拥有相当大的自由裁量权。如何在保证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为我们自己以及未来世代保有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是当代无法回避的命题,也是环境影响评估制度存在的意义和演进的节点。

  • 标签: 环境影响评估 跨界环境损害 风险防范原则 《埃斯波公约》 乌拉圭河纸浆厂案 习惯国际法
  • 简介:现象已越来越普遍并发挥着积极作用,但其在我国环境行政领域内的作用易被忽视。随着环境保护过程中行政裁量权的日益扩张,加上我国环境硬的局限性,必须正视环境软用于规制行政裁量权的独特价值。从我国环境行政领域现状分析可以发现,环境软对环境行政裁量权加以规制既具备必要性也具备可能性.应促成软硬法相结合的模式来实现环境正义。

  • 标签: 环境软法 环境行政裁量权 裁量权规制
  • 简介:现行的《人民警察》已实施20年了,为了适应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和法治公安的目标以及警察队伍建设的发展.总结警务改革的实践成果.健全与完善我国的人民警察制度.根据中央政法委司法改革的设计和公安部党委的决定.需要对现行实施的《人民警察》进行修改。《人民警察》的修改意义重大.关乎到人民警察制度和队伍建设的根本性问题。《人民警察》是规制人民警察制度和队伍管理的“基本法”或综合法,具有组织法、任务、授权和行为的性质.核心是对警察的授权与管理.该是警察管理法和警察行为,即赋权、行为、保障、责任。

  • 标签: 《人民警察法》 修改 警察队伍建设 协调 警察制度 法治国家
  • 简介:世界虽大,一粒种子却可以改变它。种子是农业之母,是粮食生产的源头,对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粮食安全保障意义重大。我们要把饭碗牢牢地端在自己的手里,且饭碗里装的是自己粮食,就应不遗余力地提高我国种业的竞争力。4月20日,种子修订草案提请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这次种子大修,可以说是为种业发展更换了新的土壤,并注入新的活力。因为,法律草案不仅对当前种业市场存在的种种乱象作出了明确规范,更着重于鼓励种业自主创新和做大做强。

  • 标签: 种业发展 种子法 大修 农业可持续发展 全国人大常委会 粮食安全保障
  • 简介:意大利是深受罗马法家父权传统影响的国家,未成年子女一直处于弱势的法律地位。经过理论界若干年的讨论与酝酿,1975年意大利修订了民法典中关于家庭的部分。非婚生子女与婚生子女的法律地位实现了有限平等化。承认父母子女的利益是各自独立的,而且在存在利益冲突的情况下,诸多的司法判决都认可子女的意愿优先。监护权的行使,受到公权力的监督,无论是剥夺父母的监护权,还是临时性的收养,在监护障碍消除之后,往往还是鼓励孩子回归其原来的家庭。在保护未成年子女利益上,司法积极介入家事特别是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这点对深受传统思想影响的中国家庭尤其具有借鉴意义。

  • 标签: 未成年子女 意大利法 监护权 父权
  • 简介:对法的不同理解直接影响对四中全会精神的正确认识。正确理解“”的含义是我们准确领会四中全会精神的最基本的逻辑立足点。我们应正确理解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才能确立法的权威,充分发挥的作用。

  • 标签: 十八届四中全会
  • 简介:经济法理论认为,分配不公是市场失灵的一种形式,应当通过国家(政府)干预来解决。然而,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改革决定"却指出,全面深化改革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一认识无疑表明,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公平问题将将更多地依靠市场来解决。市场不一定不公,干预也不一定公平。分配不公的问题同样可能是干预失当(规制失灵)的一种体现,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作为"市场经济之法"的经济自身亦需要调整以更加符合市场规律,从而为我国分配公平问题的解决提供良好的制度供给,在市场中更好地促进公平与效率的统一。

  • 标签: 深化改革 市场逻辑 分配公平 经济法调整
  • 简介:2012年,我国对刑事诉讼简易程序进行了最新的修改,完善了刑事诉讼简易程序的适用范围,优化审判方式及明确了检察院应派员出庭,还明确强化对于被告人的尊重和保护。新规定更合理地配置司法资源、更适当地对诉讼程序进行繁简分流,在保证司法公正的同时进一步提高诉讼效率,成为我国创新社会管理、完善刑事简易程序的重要内容。

  • 标签: 简易程序 立法沿革 诉讼效率
  • 简介:保护当事人合理期待是合同隐含的基本原则,但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法院开始将之作为解释保险合同时普遍适用的方法,据此否定合同中对承保范围的明确规定,重构合同权利义务。将这一作为兜底性条款的抽象法律原则事实上转化为优先适用的具体法律规则。这种做法既未能消减不公平条款,也有悖于保险营业的技术特性,因而不值采行。但另一方面,保险作为公共物品的属性和保险市场固有的结构性利益失衡表明,仍有必要实现合理期待从具体解释规则向如给付均衡一般的抽象矫正原则回归。这也可弥补基于给付均衡原则的司法审查不及于核心给付条款的局限。

  • 标签: 合理期待 说明义务 不利解释 法律规则 法律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