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42 个结果
  • 简介:近日,高端中画幅相机技术领导者哈苏(Hasselblad)在广州举办了一场影像体验活动。啥苏不仅带来了1亿像素的旗舰级相机H6D-100c、全球酋款无反中画幅相机×1D-50c,更将啥苏中画幅相机系统营造的极致影像世界加以呈现。本次啥苏影像体验会选址于著名摄影师、哈苏大师谢墨的一石摄影工作室。作为国内首屈一指的摄影大师,谢墨获得过多项国际殊荣。如今,谢墨已经成为中国摄影界中罕有的集人像、风光车口自然生态于一体的三栖摄影家,更是一位致力于环保、推动海洋文化发展的摄影大师。

  • 标签: 影像世界 华南市场 摄影大师 体验活动 自然生态 文化发展
  • 简介:<正>当很多毫无经验的新驴友鼓起勇气走出家门的时候,却发现经验不行、装备不行、相机也不对。为此,我们特别请来了有着丰富经验的旅行摄影师张千里,在安全防护和购买装备方面,用切身体会给你几个虽小却很重要的建议。

  • 标签: 张千里 鼓起勇气 安全防护 全画幅 运动强度 微单
  • 简介:航拍,一种空中视点与飞行运动相结合的摄影方式,自被开创和探究之日起就为人们所重视和期待。虽然航拍技术的发展和成熟相对比较迟缓,但电影人对航拍镜头的执著、对航拍影像艺术魅力的追求,在即使遭遇灾难性打击的情况下也从未停止过。正是这种执著和追求,致使航拍技术在依托科技力量的创新中不断有所突破,航拍艺术在满足审美需求的创作中不断得到完善,而航拍影像的美学价值也在技术与艺术的融合中不断得到释放和显现。

  • 标签: 摄影方式 航拍 空中视点 地面视角
  • 简介:自从1896年卢米埃尔兄弟第一次把《火车进站》向公众展示以来,影像就一直以每秒24帧的承载形式延续至今(初期曾有一段时间为16帧速率,但时间短暂可忽略不计),纵观电影百余年的发展历程,有几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转折点:20世纪20年代初期以蜡盘形式发音实现了无声电影向有声电影的飞跃;

  • 标签: 影像 速率 20世纪20年代初 应用 有声电影 卢米埃尔
  • 简介:影像是时间的艺术,也是文化的印证。本期"纪录时代"栏目陈霖、郑文一的文章《论人文纪录影像文化的技术表达》深入探讨了人文纪录片如何借助于不同的技术处理,展示文化样态的多样和精彩,最终达到观众的文化认同。

  • 标签: 人文纪录片 文化表达 影像文化 技术 文化认同 艺术
  • 简介:近年来,电视剧对中国现当代史的频繁眷顾和自觉不自觉的“重述”是令人瞩目的审美文化现象。“重述”必然是当代审美意识观照中的“重述”。文章结合三部典型文本,在审美现代性的维度,对影像重述话语叙事范式的嬗变、审美观念的群体性与个体性张力耦合进行分析和阐述。

  • 标签: 重述历史 审美现代性 叙事范式 审美观念 审美反思
  • 简介:很多电影理论家皆认识到音乐对于电影是重要的。但是往往不愿意公平地对待她。1924年匈牙利理论家贝拉巴拉兹就已经写道,“电影音乐是一个未解决的问题——或者某天人们能够理解它”,80多年过去了,我们可以看到大量关于电

  • 标签: 现代电影 影像 声音 电影音乐 理论家 巴拉兹
  • 简介:"HBOX"是由爱马仕集团于2006年发起的一个项目,由策展人本杰明·维尔(BenjaminWeil)策划,每年为4位艺术家提供资金用以创作单频道视频作品,这些作品将在一个可完全拆解及重装的流动放映室内播放。

  • 标签: 放映室 影像 本杰明 策展人 艺术家 作品
  • 简介:这次前往位于非洲东部的岛国塞舌尔,我们不去推荐某一款产品,而是带上了索尼最新推出的一大波新品,来一次全方位的岛国行摄体验,塞舌尔和我们印象中的非洲国家完全不同,这里看上去更像是一个充满欧洲风情的亚热带海岛,无论陆上还是水下,都是一副梦中天堂的样子。从入门到专业水下摄影三部曲来到塞舌尔,就像来到了人间天堂,40米深的海水,坐在船上一眼就能看到海底,巨大的鱼群在水下游来游去,运气好的话还能碰上难得一见的鲸鲨,对于喜欢潜水的人来说,选择一款适合自己的相机十分必要。

  • 标签: 水下摄影 游来游去 热带海岛 非洲东部 全画幅 马埃岛
  • 简介:人像摄影事业是提升人们生活幸福感的服务体系。人从出生到百岁,摄影留影都是一个刚性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近十几年人像摄影业蓬勃发展。随着互联网智能时代的到来,人们使用智能手机自拍已成为大众潮流,加之智能手机App图形图像技术应用的普及,人像摄影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我们需要重新考虑商业模式以及技术创新。通过反思形成创新思维,推动技术与应用融合,促进人像摄影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 标签: 人像摄影 服务 技术创新 影像文化创意
  • 简介:谢飞是中国“第四代”导演的重要代表,主要作品有(《湘女萧萧》(1986)、《本命年》(1989)、《香魂女》(1992)、《黑骏马》(1995)和《益西卓玛》(2000)等。这些影片秉承现实主义

  • 标签: 现实主义 中国电影 电影语言 影像 现代电影 导演
  • 简介: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代表数字视频记录技术最高水平的数码摄像机的价格已不再是高高在上、可望而不可及了,它也逐渐成为时尚、实用的家庭必备数码产品。市场上琳琅满目的数码摄像机,必然引发新的文化形态,在DV文化运动成为社会关键词以后,关于DV的风格、流派、艺术特征、美学价值等等文化诠释也必然进入媒体领域。

  • 标签: 艺术特征 风格 DV 新时代 流派 实用
  • 简介:城市边缘群体的边缘性表现之一就在于其生活的社会空间受到挤压和扭曲。这种空间的挤压又使得该人群被进一步边缘化。借助影像的直观性、易读性、共享性和可操作性等特征,参与式影像实践可以拓展边缘群体的社会空间,建构其自身的主体认同。城市社区中的社会组织可以通过拍摄培训、影像创作和影像分享等一系列影像实践活动,来帮助边缘群体积累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建构自身主体性的精神空间,从而以这种平民化艺术生产方式扩展和再造了边缘群体的社会空间。但是,边缘群体的流动性以及组织自身资源的相对缺乏也使得这一社会空间难以长期维持。

  • 标签: 影像 视觉人类学 边缘群体 社会空间的生产 社会组织
  • 简介:一、研究索尔·巴斯动态影像设计作品的动因索尔·巴斯是美国20世纪平面设计领域重要的大师之一,是开创性地把平面设计用于电影、音乐合成等新多元媒体的第一个设计家[1]。他开创了新的视觉传播形式——动态影像设计(motiongraphicdesign)。索尔·巴斯设计的电影片头是运用平面设计讲述故事的典范。在实践上,1955年索尔·巴斯为《金臂人》设计的电影片头使动态影像设计的视觉模式得以构建。

  • 标签: 影像设计 经典电影 动态 片头 艺术表现 视觉
  • 简介:“再影像:光的实验场——2015三官殿一号艺术展”,通过其所汇集的20位当代最具影响力的影像艺术家的作品,对中国当代影像艺术发展进行了集大成式的梳理,并深刻反思与探讨了其存在的问题。本文从展览的具体内容出发,旨在重新界定中国当代影像艺术的概念,并对其内涵、流变与公众关系进行探讨,同时也对影像艺术的合理性发展进行“再”思考。

  • 标签: 影像艺术 再影像 光的实验场 流变 发展走向
  • 简介:照片是记忆的载体,往昔的遗物。1839年,福克斯·塔尔博特发明了照相机,它旋即被广泛应用于文件建档、新闻报道、家庭留念、社会调查等各个方面,很快变成了一种'观察者的技术',艺术评论家乔纳森·克拉里曾归纳:'照片不仅在新商品经济中,同时也在整个符号与影像版图的重塑过程当中,成为中心要素。'摄影术的传播极其迅速。

  • 标签: 文化记忆 摄影师
  • 简介:如果我们期待在纪录片中寻找历史的真实,那么,除了看影像本身的制作外,还应看到这些影像给我们一些怎样的内容.在这样一种影像写作的关系中,“历史”这一名词的命名基础在哪里呢?这是我们注意到现代知识分子政治行为的原因,毕竟历史影像并不完全是电影电视本身,还更多地附带的是其中历史、政治和文化等方面的已经成为记忆的东西,显然,“如果人们只想知道‘事实究竟怎样’,那么电影无疑是一种重要的、有用的辅助手段.

  • 标签: 现代知识分子 政治行为 新式知识分子 行为特征 辅助手段 纪录片
  • 简介:近年来.张兴国以一系列作品印证着自己的艺术思考.他由衷地认为:“今天的人物画创作,应该是大容量、大气象.大综合.具备大时代气息的图像特征。”

  • 标签: 精神维度 兴国 中国画 影像 艺术主题 图像特征
  • 简介:二十年前,一部《看得见风景的房间》让世人认识了一位美国籍的导演,詹姆斯·艾弗里(Jameslvory),令人惊叹的是,所有受到推崇的艾弗里的电影,几乎都是改编自文学著作,影片的制作精良,画面优美,传递出遣倦的文学气息,艾弗里仿佛一位使者般,游刃于文学与影像之中,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展现不同国别的文化,同时也迎来鲜花与掌声。

  • 标签: 文学著作 詹姆斯 使者 影像 《看得见风景的房间》 JA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