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跖骨头复合组织瓣重建小儿外踝骨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2009年7月至2018年5月,冀中能源邢台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骨三科收治外踝骨及皮肤软组织缺损患儿4例,男3例,女1例;年龄4~13岁;右侧2例,左侧2例。均为外踝缺损伴邻近皮肤缺损,皮肤缺损范围2.0 cm×2.0 cm~4.0 cm×5.0 cm,骨缺损范围1.0~3.0 cm。切取患侧2跖骨头复合组织瓣重建小儿外踝骨皮肤缺损,其中皮瓣面积2.5 cm×2.5 cm~4.5 cm×5.5 cm,2跖骨头长度1.0~3.0 cm,供区直接缝合。术后影像学评价踝穴间隙及外踝纵向发育状况与健侧肢体是否同步;依据美国矫形足踝协会(AOFAS)制定的评分标准评估踝关节功能恢复状况;观察供区足部活动度有无影响,负重、行走有无影响。结果术后复合组织瓣全部成活,无血运障碍,供区愈合良好。患儿均获6个月至2年随访,皮瓣颜色及弹性较好,无瘢痕挛缩。无踝关节内翻畸形发生,负重及行走满意。影像学评价显示踝穴间隙及外踝纵向发育状况与健侧肢体大致同步,按AOFAS足踝功能评判标准评估:优2例,良2例。供区足部活动无影响,稳定性较好。结论2跖骨头复合组织瓣可一期修复小儿外踝骨骺及邻近软组织缺损,重建外踝可随小儿的生长同步发育,是重建小儿外踝外伤性缺损的一种较好方法。

  • 标签: 跖骨 外科皮瓣 踝损伤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2产程中不同分娩体位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2013年9月~2014年9月我院收治的孕40周至43周经阴道头位分娩的86例初孕妇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同意原则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采取传统体位,观察组43例采取自主舒适体位,对两组分娩体位的应用效果进行对比评估。结果观察组孕妇顺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孕妇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孕妇平均分娩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另外,两组新生儿窒息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自主舒适体位,即“半卧位+膀胱截石位”应用于2产程效果显著优于传统体位,能够促进胎儿的娩出,降低新生儿窒息率,进而保证母婴双方的生命安全。

  • 标签: 分娩体位 第2产程 顺产
  • 简介:由王骏、熊雪峰、蔡裕兴、姚建新主编的《医学影像技师考试一本通》(2版)出版发行,该书从数字及x线成像原理、CT成像原理、磁共振成像原理、DSA成像原理及其他介入技术、后处理与PACS、检查技术、质量控制与安全防护等内容入手,根据上岗证考试、职称考试、“三基”考试、人院前准入制考试以及在校学生考试的要求,在1版的基础上重新编排了近4000道试题(附答案)。

  • 标签: 职称考试 影像技师 出版 医学 成像原理 介入技术
  • 简介:目的观察螺钉贯穿1、2跖跗关节关节面对关节面的损伤情况,为临床治疗跖跗l关=声损伤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2011年6—12月选取新鲜成年人足部标本20例进行研究。将足部标本从跖跗关节之间离断,确保跖跗关节面的软骨的完整性;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将足部离断标本随机分成A、B组,每组10例。A组用1.0mm导针由跖骨向楔骨方向贯穿1、2跖跗关节1次,拧入4.0mm空心钉固定;B组分别用1.0mm导针和4.0mm空心钉以同样方向贯穿1、2跖跗关节2次。观察2组标本跖跗关节面的损伤情况,测量1、2跖骨底关节面和楔骨远端内侧、中间关节面的面积,计算螺钉贯穿造成1、2跖骨底以及楔骨远端内侧、中间关节面损伤的面积占相应关节面面积的比例。结果20例标本的1、2跖骨底关节面及楔骨远端内侧、中间关节面的面积分别为(3.13±0.32)cm2、(2.15±0.31)cm2、(3.44±0.40)cm2、(1.70±0.30)cm2。A组10例标本的1、2跖骨基底关节面和楔骨远端内侧、中间关节面损伤范围均为螺钉造成的孔洞,损伤面积占相应关节而面积的比例分别为5.11%±0.26%、7.44%±0.86%、4.65%±0.58%、9.41%±0.45%,孔洞周围关市面良好、无骨折。B组中10例标本的1跖骨基底关节面、楔骨远端内侧关节面和6例标本的2跖骨基底关节面、楔骨远端中间关节面损伤范围为螺钉造成的孔洞,2次螺钉贯穿造成关节面损伤的面积占相应关节面面积的比例分别为10.22%±0.67%、9.30%±0.32%、13.32%±0.38%、17.48%±0.84%,孔洞周围关节面良好、无骨折;另外4例标本的2跖骨基底和楔骨远端中间关节面损伤范围较大,螺钉孔洞周围关节软骨面出现裂隙、骨折,2次螺钉贯穿造成关节面损伤的面积占相应关节面面积的比例分别为16.45%±0.57%、20�

  • 标签: 足关节 关节面 解剖学 内固定器
  • 简介:摘要该篇继续教育对PET用放射性金属核素进行概述,介绍了基于其制备的放射性示踪剂的应用,重点阐述最常用的PET放射性金属核素68Ga、89Zr和64Cu及其优缺点。

  • 标签: 68Ga 89Zr 64Cu PET放射性金属核素 诊疗一体化
  • 简介:摘要治疗性血液成分单采技术(therapeutic hemapheresis)是指通过设置血细胞分离机相关程序,采集患者血液后,进行病理成分分离、去除或置换,同时对患者进行正常血液成分的回输和适当补充血液制剂或替代溶液,去除或减少血液中病理性成分对患者的致病作用,以达到治疗或辅助治疗目的的临床治疗技术。由于该技术具有疗效可靠、安全性佳、操作简单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难治和重症疾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治疗性血液成分单采技术标准专家共识(2版)》是在1版《治疗性血液成分单采技术标准专家共识》基础上,笔者通过2年临床实践进行修正、完善,进一步对治疗性血液成分单采技术进行规范性术语定义而成。笔者拟从治疗性血液成分单采技术的适应证分类、技术方案、所导致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以及相对禁忌证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旨在为该技术的临床开展提供规范化指导,同时为临床医师在采用该技术治疗相关疾病过程中提供参考。

  • 标签: 血液成分去除法 治疗性血液成分单采 适应证 不良反应 技术方案
  • 简介:国家结核病规划指南——儿童结核病管理(2版)为WHO制定的循证指南,共分为9个部分,本文主要翻译了其中的5个部分(方法学,儿童结核病的诊断,儿童结核病的预防,儿童结核病的治疗和国家结核病防治规划的实施),方法学部分做了归纳性的翻译,在完全体现指南建议的基础上,对其他4个部分根据中国大陆的实际情况做了部分节译。该指南不是以问题为导向的循证指南,而是对结核病管理的系统论述,其中穿插了指南制定小组认为非常重要的28条推荐意见。由于文章篇幅较长,读者重点阅读时可选择用另色标注的建议。

  • 标签: 儿童结核病 耐多药结核病 耐药结核病 活动性结核病 结核性脑膜炎 肺外结核病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2趾胫侧趾背动脉皮瓣(简称趾背动脉皮瓣)与2趾胫侧趾底固有动脉皮瓣(简称趾底动脉皮瓣)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2019年1月—2020年6月,苏州瑞华骨科医院收治27例符合入选标准的手指末端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其中男21例、女6例,年龄19~59(37±10)岁,清创后缺损面积1.5 cm×1.2 cm~2.6 cm×1.8 cm。根据对缺损手指采用的皮瓣修复方式,将患者分为趾背动脉皮瓣组(12例)和趾底动脉皮瓣组(15例)。趾背动脉皮瓣切取面积为1.5 cm×1.2 cm~2.5 cm×1.6 cm,趾底动脉皮瓣切取面积为1.7 cm×1.3 cm~2.6 cm×1.8 cm,对皮瓣供区创面行同侧小腿内侧全厚皮片移植,将皮片供区创面直接缝合。记录患者皮瓣动脉口径、皮瓣切取时间及术后2周皮瓣成活情况与随访时间。末次随访时,记录患者皮瓣移植处两点辨别觉距离、指关节总主动活动度(TAM)及皮瓣供区创面愈合情况,采用温哥华瘢痕量表(VSS)对2趾供区与手指受区瘢痕情况进行评分,采用Michigan手概况问卷(MHQ)中的外观与自我满意度2个子量表对患指进行评价。对数据行独立样本t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结果趾背动脉皮瓣组患者皮瓣动脉口径为0.35~0.80(0.56±0.14)mm、皮瓣切取时间为(14.0±2.7)min,均明显短于趾底动脉皮瓣组的0.80~1.35(1.02±0.16)mm、(19.7±3.4)min(t值分别为7.81、4.79,P<0.01)。术后2周,2组患者受区皮瓣均成活。末次随访时,2组患者皮瓣供区创面均愈合良好。2组患者术后随访时间及末次随访时的皮瓣移植处两点辨别觉距离、指关节TAM、2趾供区和手指受区瘢痕的VSS评分及患指MHQ中外观与自我满意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趾底动脉皮瓣,趾背动脉皮瓣解剖层次浅,手术切取皮瓣时间短,能够保留趾底固有动脉与趾底固有神经,减少供区的损伤。

  • 标签: 外科皮瓣 皮肤 软组织缺损 趾背动脉 创面修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1外显子L858R缺失突变肺腺癌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明确诊断为肺腺癌且基因检测阳性的112例患者资料,分为21外显子L858R缺失突变组(52例)和非21外显子L858R缺失突变组(6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影像学特征、肿瘤标志物表达情况及吸烟史。结果21外显子L858R缺失突变组与非21外显子L858R缺失突变组的性别、年龄、民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488、0.238、0.191);影像学特征(包括原发肿瘤部位、分叶征、毛刺征、胸膜凹陷征、空泡征)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肿瘤标志物(包括癌胚抗原、鳞状细胞癌抗原、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细胞角蛋白19片段、胃泌素释放肽前体)表达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1外显子L858R缺失突变组有吸烟史20例(38.5%,20/52),非21外显子L858R缺失突变组有吸烟史4例(6.7%,4/6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82,P=0.041)。结论21外显子L858R缺失突变肺腺癌患者的临床特点、影像学特征、肿瘤标志物表达情况与非21外显子L858R缺失突变者无明显差异,吸烟可能是发生21外显子L858R缺失突变的影响因素。

  • 标签: 肺肿瘤 腺癌 突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以1跖背动脉-2趾胫侧动脉一蒂串联皮瓣修复同一手指两处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2018年3月-2020年5月,采用1跖背动脉-2趾胫侧串联皮瓣修复同一手指两处软组织缺损创面8例。致伤原因:挤压伤4例,重物砸伤2例,热压伤2例。患指位于示指4例,中指2例,环指2例。缺损范围2.0 cm×2.5 cm~2.5 cm×3.0 cm;均有不同程度骨或肌腱外露,伴指骨骨折3例。急诊手术3例,亚急诊手术5例,于伤后3~5 d进行。切取皮瓣范围2.0 cm×2.5 cm~3.0 cm×3.5 cm;供区直接缝合3例,植皮5例。术后定期随访,观察皮瓣成活情况、质地、感觉及关节自主活动度(TAM),及足部供区恢复情况、是否出现并发症。结果本组手术时间为2.0~5.5 h,平均3.5 h;术后未出现血管危象,皮瓣全部成活。8例患者获随访3~20(平均8)个月:皮瓣外观饱满,质地柔软,弹性良好,与周围组织相似度高,皮瓣TPD为6~15 mm,平均8 mm;手指屈、伸功能良好;足部供区切口I期愈合,行走及跑跳正常,无疼痛不适。结论应用1跖背动脉-2趾胫侧动脉串联皮瓣修复同手指两处软组织缺损,简化皮瓣血运重建,手术效果确切,是一种可供选择的修复方法。

  • 标签: 串联皮瓣 第1跖背动脉 第2趾胫侧动脉 手指 软组织缺损 显微外科手术
  • 简介:由卫生部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心、中国医师协会口腔医师分会主办,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承办的“8届口腔医师论坛——口腔医师执业与医患沟通”会议于2011年6月10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召开。卫生部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心原主任晋林、中国医师协会口腔医师分会会长栾文民教授等参加会议并致词。

  • 标签: 中国医师协会 口腔医师 卫生部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心 会议 论坛 委员会
  • 简介:16届FIGO大会于2000年9月3日至9月8日在美国华盛顿召开。会议收到论文2500余篇,展示了世界妇产科近年来所取得的新成果和新进展。现将有关产科内容介绍如下。一、产科基础研究分娩的动因是多年的研究热点。不少学者研究了细胞因子与分娩的关系。对孕妇外周血T淋巴细胞中激活T细胞的核因素(NFAT)mRNA的表达研究发现孕妇早期外周血中NFATmRNA的表达呈低水平,以维持妊娠;而在妊娠晚期NFATmRNA的表达增加,提示免疫耐受打破,参与分娩的发动。Kato等发现在妊娠2个月至8个月,孕妇外周血中IL-8(免疫调节蛋白)mRNA的表达与非孕期水平相同,但在分娩前4周内迅速升高达高峰,提示与分娩的发动有

  • 标签: 会议纪要 基础与临床 宫颈分泌物 妊娠期糖尿病 孕妇外周血 新生儿窒息
  • 作者: 廖力慧 朱军 余尔玲 邓奎 李琪 刘铮 向良成 李小洪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 2022年第03期
  • 机构: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儿童神经科、出生缺陷与相关妇儿疾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成都 610041,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中国出生缺陷监测中心/全国妇幼卫生监测办公室,成都 610041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出生缺陷与相关妇儿疾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成都 610041,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中国出生缺陷监测中心/全国妇幼卫生监测办公室,成都 610041,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中国出生缺陷监测中心/全国妇幼卫生监测办公室,成都 610041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期苯丙酮尿症(PKU)患儿特殊奶粉补助项目》(以下简称为"PKU项目")的临床实施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5月至2017年4月,PKU项目在11个省、自治区募集生后3个月内被确诊且符合PKU项目纳入与排除标准的190例PKU患儿为研究对象,纳入PKU组。选择与PKU组患儿同地区、同时期于生后3个月内被确诊为PKU,但是未参加PKU项目且愿意接受本调查随访的59例PKU患儿为对照,纳入对照组。PKU组患儿纳入PKU项目统一管理,对患儿监护人进行"线上+线下"PKU相关健康教育宣教,并免费提供PKU治疗所需无苯丙氨酸(Phe)配方奶粉,每个月约6罐(450 g/罐),共计216罐。对于对照组PKU患儿治疗管理,主要参照2010年原国家卫生部颁布的《苯丙酮尿症和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诊治技术规范》相关原则和要求进行。对2组PKU患儿血Phe浓度、体格与智力发育情况定期监测。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χ2检验、分层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2组患儿治疗依从性,血Phe浓度、体格与智力发育监测次数达标率,血Phe浓度控制达标率≥80%者占比、体格与智力发育达到正常标准占比。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本院伦理委员会规定,通过该伦理委员会审查,并获得批准[审批文号:医学科研2021伦审批(063)]。本研究征得2组PKU患儿监护人知情同意,并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2组患儿地区分布、性别构成比、城市与农村患儿构成比及入组月龄等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①PKU组患儿治疗完全依从、部分依从、完全不依从占比分别为72.1%(137/190)、25.3%(48/190)、2.6%(5/190),对照组分别为39.0%(23/59)、35.6%(21/59)、25.4%(15/59),PKU组患儿治疗依从性优于对照组患儿,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303,P<0.001)。PKU组中来自城市、农村患儿治疗依从性,亦均优于对照组,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4.027、-3.574,P<0.001)。②PKU组患儿血Phe浓度控制达标率≥80%者占比为31.1%(59/19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5.3%(9/59),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10,P=0.020)。③PKU组患儿体格、智力发育达到正常标准占比分别为85.5%(163/190)与90.1%(146/19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7.8%(40/59)与69.5%(41/59),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9.830、12.582,P=0.002、<0.001)。PKU组中来自农村患儿体格、智力发育达到正常标准占比,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186、9.506,P=0.013、0.002)。结论PKU项目通过对PKU患儿及其监护人进行一系列综合管理,可有效提高PKU患儿治疗依从性,有效治疗患儿生长发育迟缓状况。

  • 标签: 苯丙酮尿症 苯丙氨酸 特殊奶粉 治疗依从性 生长和发育 智力测验 儿童
  • 简介:目的获得Mu趾、2趾供血系统彩超检查的资料,探讨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利用彩超对正常人100只足的足背动脉、第一跖背动脉、第一跖底动脉进行超声探测并给予分型,临床应用26例,证实其可靠性、实用性。结果足背动脉内径(2.00±0.44)mm,按其口径可分为粗大型、中间型、纤细型,出现率分别为46%、52%、1%;第一跖背动脉起始处距皮肤距离(9.12±3.10)mm,中点距皮肤距离(7.14±2.34)mm,中点处内径(1.17±0.36)mm,按第一背侧骨间肌的关系可分为浅表型、肌内型、肌下型,出现率分别为46%、45%、7%,按口径可分为粗大型、中间型、纤细型,出现率分别为15%、69%、4%;第一跖底动脉出现率为92%,口径与第一跖背动脉有互补关系。临床应用26例,术中探查情况与术前彩超检查完全吻合,对血管变异病例行相应处理,再造38指均成活。结论彩超对Mu趾、2趾供血系统的检查结果与解剖学资料相似,是准确、可信、可靠的,术前应用可对手术方案的制定、判断手术的难易程度、指导术中操作等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供血系统 彩超检测 分型 Mu趾甲皮瓣移植 第2趾移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2次剪脐处理与自然脱落的效果。方法80例正常足月的新生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新生儿出生后都采用传统的胶圈结扎,对照组新生儿常规脐带护理。观察组新生儿出生后3天在无菌操作下第2次剪除脐带残断,贴上自粘性无菌贴。观察两组脐带脱落的时间、脐部渗液﹙渗血﹚例数、脐周红肿例数。结果观察组脐带脱落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脐部渗液﹙渗血﹚例数少于对照组﹙p﹤0.05﹚,脐周红肿例数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采用2次剪除脐带残断的方法,显著缩短了脐带脱落时间,有效预防了脐部感染等症状,是安全可靠,简便易行的技术操作,值得推广。

  • 标签: 新生儿 第2次剪脐 自然脱落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