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实践,观察前列地尔针加低分子肝素针联合治疗下肢静脉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9月至2012年9月来,所诊断的100例患者,并按照11的比例将它们划分对照组(A组)和实验组(B组)。对照组(A组)只提供低分子肝素钙针5000U/次,一天两次,一个疗程为10天;实验组(B组)是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每天给患者注射前列地尔针10μg的静脉滴注,一个疗程15天。在详细的比较患者在治疗前后以及治疗过程中的疼痛感。结果实验组增加了最大的行走和没有疼痛的行走的距离,极大地改善了AB1指标。结论前列地尔针加低分子肝素针联合治疗下肢静脉能够取得显著的疗效,值得推广。

  • 标签: 前列地尔针 低分子肝素针 联合治疗 下肢深静脉血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颅脑外科患者长期卧床导致静脉形成的预见性护理措施与护理方法。方法我科收治的颅脑外伤患者中出现静脉的有20例,经过护理的加强评估,密切做好相应有效的护理措施,并对没有发生静脉的患者采取预见性护理措施。结果经过有效的护理措施,20例患者中均在不同的时间内取得康复治疗。结论静脉的形成是神经外科患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要积极采取有效的预见性护理措施,对于形成静脉的患者进行有效的治疗并做好相关护理,可以减少静脉的发展,有利于病情恢复。

  • 标签: 颅脑外科 深静脉血栓 预见性护理措施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妇产科手术后并发下肢静脉(DVT)形成的病因,并总结其预防及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妇产科2009年12月-2012年12月15例术后并发下肢静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15例并发DVT患者在经治疗及针对性护理后,14例好转痊愈出院,1例因栓子脱落导致肺动脉栓塞予转院治疗。结论妇科术后发生DVT的原因较多,早期进行血栓风险评估,术中仔细操作,给予正确的护理干预是减少下肢静脉形成的有效方法

  • 标签: 妇科 手术 下肢静脉血栓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护理干预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手术后静脉形成的效果,总结预防静脉的护理要点。方法将2009年9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1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90例采用临床常规护理,实验组90例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静脉形成率、疾病不确定感。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干预后,共发生静脉1例,疾病不确定感为55.64±6.98分,与对照组患者的各个指标比较差异均较为明显,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手术后静脉的形成需要采用综合护理干预,从多个角度完善护理内容,为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

  • 标签: 髋部骨折 深静脉血栓 护理 综合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预防骨科术后下肢静脉形成的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04例骨科手术患者采取预见性护理,观察其术后血栓出现情况。结果共发生1例下肢静脉,积极治疗后症状消失,康复出院。结论对骨科手术患者采取预见性护理,效果显著,下肢静脉不易发生,值得推广。

  • 标签: 预见性护理 骨科 下肢深静脉血栓
  • 简介:摘要目的下肢静脉的彩色多谱勒超声表现及其诊断。方法26例可疑下肢静脉患者的彩色多谱勒超声检查并对其诊断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6例患者中,21例确诊为下肢静脉,3例伴大隐静脉,5例静脉无异常声像,左下肢发病13例,右下肢发病5例。双下肢发病3例。随访患者伴有糖尿病、心脏病、慢性肾功能不全等。结论彩色多谱勒超声诊断下肢静脉方便、无创、准确率高的优势,为患者的治疗提供准确参考,可反复的观察对比治疗前后的效果。

  • 标签: 彩色多谱勒超声 下肢静脉血栓 超声声像图特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患者女,24岁.无明显诱因上腹部疼痛伴血便,逐渐加重7天;外院CTA示肠系膜上静脉.行肠系膜上动脉插管溶栓治疗后症状稍缓解,但出现左下肢肿胀,静脉超声示左下肢静脉形成。入院后查体及实验室检查均无阳性发现,遂给予低分子肝素加华法林抗凝。

  • 标签: 肠系膜静脉 血栓形成 复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实施系统的早期综合干预措施对妇科盆腔手术后下肢静脉(LegsDeepVenousThrombosis,LDVT)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2011年2月~12月收治的妇科盆腔手术后380例患者为观察组,选择2009年1月~12月收治的妇科盆腔手术后患者380例为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围手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LDVT妇科患者临床评估量表对盆腔手术患者进行术前评分,实施系统的早期活动等综合干预措施。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LDVT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4例发生LDVT,发生率为1.05%(4/380);对照组术后44例发生LDVT,发生率为12.22%(44/360);两组间LDVT发生率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施系统的早期活动等综合干预措施,能有效地预防盆腔手术后下肢静脉的形成,有利于患者康复。

  • 标签: 盆腔手术 下肢深静脉血栓 预防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适合高龄住院患者静脉形成(DVT)诊断的D-二聚体界值。方法回顾性调查52例高龄(≥80岁)DVT患者,对照同期住院的基本情况近似的208例高龄患者,分析不同D-二聚体界值对于诊断的价值。结果常规界值0.5μg/L的诊断特异性(23.1%)和阳性预测值(24.5%)均较低,ROC曲线分析后选取1μg/L时,其特异性(54.3%)、阳性预测值(35.4%)、阳性似然比(2.19)明显提高,达到年轻患者常规界值(0.5μg/L)水平,而特异性仍然达到100%。结论在高龄患者,根据年龄将D-二聚体界值调高到1μg/L,可以明显提高其诊断价值。

  • 标签: 深静脉血栓 D-二聚体 高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下肢静脉形成的预防与护理措施,降低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静脉(DVT)形成的发生率。方法总结48例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护理经验,术前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术后密切观察患肢静脉流情况,并指导协助患者进行早期功能锻炼以预防患肢静脉形成。结果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48例,无一例发生下肢静脉(DVT)。结论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针对病因,采取有效地预见性护理措施,可大幅度的降低静脉(DVT)形成的发生率。

  • 标签: 全膝关节置换术 深静脉血栓形成 预见性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低分子肝素预防肿瘤化疗患者静脉形成的疗效。方法各肿瘤行化疗患者312例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每日给予低分子肝素4100单位皮下注射直至本次化疗结束,对照组仅行化疗。结果应用低分子肝素可明显减低肿瘤化疗患者静脉形成风险。

  • 标签: 深静脉血栓 低分子肝素钙
  • 简介:观察品管圈活动对提高下肢静脉形成高危患者健康教育的效果。成立品管圈小组,确立提高下肢静脉形成高危患者健康教育接受率为活动主题。通过现状调查,分析原因,设定预期目标,制定对策并实施。开展品管圈活动后患者健康教育接受率由45.0%提高到91.7%,说明开展品管圈活动有助于提高对下肢静脉形成高危患者健康教育的效果。

  • 标签: 静脉 血栓形成 健康教育 品管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整体护理质量管理及评价标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善措施。方法对整体护理的应用情况进行分析,探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改善措施。结果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内容设置与患者需求背离、护理管理行为忽视患者感受、护理质量检查流于形式。改善措施包括构建客观的质量评价标准,以患者为本、将护理程序应用到护理管理过程中、重视对患者的心理护理。结论通过分析整体护理质量管理及评价标准中存在的问题,能够更好的满足患者需求,提升护理质量。

  • 标签: 整体护理 存在问题 改善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预防下肢骨折术后并发静脉的效果,为临床上寻求积极有效的护理方法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2年3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下肢骨折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病情恢复情况、并发症情况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并对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良好,静脉发生的比较χ2=5.2105(p=0.0225),总并发症比较χ2=3.9600(p=0.0466),护理满意度比较χ2=4.9551(p=0.02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干预降低了下肢骨折术后患者静脉的发生率,提高了患者的治愈率及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护理干预 下肢骨折术后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对术后静脉的预防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00例行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均在术后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加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比较两组患者的静脉形成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LEDVT发生率为18.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6.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的中重度LEDVT发生率(18.0%)显著高于实验组(4.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髋关节术后患者应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可有效降低静脉发生率,加快患者康复进程,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深静脉血栓 髋关节置换术 空气波压力治疗仪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功能锻炼预防术后静脉(DVT)的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3月至2013年2月收治住院的人工膝关节置换患者3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8例,实验组术后当日即在护士的指导下进行功能锻炼,对照组则于术后1周后开始功能锻炼。观察两组有无下肢静脉形成及下肢肿胀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2周内的下肢静脉和下肢肿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早期的进行功能锻炼是预防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静脉形成的重要环节,对预防肺栓塞,提高我们的护理质量,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起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 标签: 早期 功能锻炼 膝关节置换 下肢深静脉血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