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Rho GTP酶在大鼠髋臼软骨早期发育中的作用。方法将新生SD大鼠用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正常发育组和异常应力组,每组48只。正常发育组不做特殊处理,异常应力组后肢伸髋伸膝位固定。分别于1、3、5、7、10、15日龄处死两组大鼠各8只(16髋),收集大鼠髋关节进行组织学染色和原代软骨细胞提取。观察正常发育过程中和异常应力下髋关节和髋臼软骨细胞的形态变化,检测Rho GTP酶(Cdc42、Rac1、RhoA)在软骨细胞内的表达和分布。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两组间均数进行比较。结果正常发育组股骨头呈圆形,髋臼对股骨头包容良好;5~7日龄时,软骨细胞逐渐分化成熟;Rho GTP酶主要分布于核周,但随着日龄增加Rac1出现胞膜分布。异常应力组髋臼浅平,盂唇内翻;软骨细胞呈去分化改变;Cdc42、Rac1、RhoA均出现核内表达,且Rac1胞膜表达消失。正常发育组软骨细胞内Cdc42和RhoA mRNA相对表达量在7日龄达峰值,分别为1.53±0.20和1.49±0.04,与1日龄时1.00±0.11和1.00±0.10相比显著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异常应力组在异常应力作用1 d后,软骨细胞内Cdc42和RhoA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38±0.20和1.23±0.04,均较正常发育组显著上调,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在蛋白水平,正常发育组Cdc42和RhoA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在5日龄和7日龄达峰,为1.05±0.03和1.25±0.01,分别与1日龄时0.76±0.03和0.97±0.01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异常应力组在各个时间点与正常发育组比较,Cdc42的表达均上调(P均<0.01),而Rac1的表达受到抑制(P均<0.01)。结论5~7日龄可能是大鼠髋臼软骨细胞早期发育的关键时间点,Rho GTP酶可能在调控髋臼软骨细胞早期发育中发挥作用。

  • 标签: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 Rho GTP酶 早期发育 髋臼 异常应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胆固醇对人半月板纤维软骨细胞基质合成及降解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获取关节镜手术患者半月板组织并提取纤维软骨细胞,分为对照组(正常细胞不做处理)、阳性对照组(白介素-1β进行退行性病变造模)和15 μg/mL组(给予15 μg/mL浓度胆固醇处理细胞)、30 μg/mL组(给予30 μg/mL浓度胆固醇处理细胞)。番红O染色、β-半乳糖苷酶染色和酶法试剂盒分别检测半月板细胞形态及总胆固醇(TCH)含量,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检测Ⅰ型胶原前体α1(COL1A1)和Ⅱ型胶原前体α1(COL2A1)的蛋白表达,RT-qPCR检测COL1A1、COL2A1、基质金属蛋白酶(MMP)3、MMP9、MMP13,以及胆固醇流出通路相关基因的mRNA表达,如肝脏X受体α (LXRα)、ATP结合盒转运蛋白A1(ABCA1)和ABCG1。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阳性对照组的人半月板细胞TCH含量无显著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当给予胆固醇处理后,即15 μg/mL组和30 μg/mL组人半月板细胞TCH含量较对照组显著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15 μg/mL组和30 μg/mL组LXR α、ABCA1和ABCG1的mRNA表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对照组相比,阳性对照组、15 μg/mL组和30 μg/mL组半月板细胞的密度降低、分布紊乱且细胞特征逐渐减弱,明显老化。与对照组相比,15 μg/mL组和30 μg/mL组可以降低半月板细胞COL1A1和COL2A1的mRNA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15 μg/mL组和30 μg/mL组半月板细胞的MMP3、MMP9和MMP13的mRNA表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胆固醇可能通过抑制半月板细胞胆固醇流出通路,进而导致半月板细胞内胆固醇蓄积,最终引起半月板细胞发生退行性病变。

  • 标签: 半月板,胫骨 纤维软骨 胆固醇 流出通路 基质降解
  • 简介:绝经后骨质疏松(postmenstrualosteoporosis,PMOP)是由于妇女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导致以骨量减少、骨微观结构退化为主要特征的骨形成与骨吸收失衡的骨转换型骨病,目前已证实雌激素可通过多个环节影响骨骼的生长和重构,如成骨细胞骨细胞的增殖、分化、钙化、骨基质沉积、凋亡等,骨质疏松改变可使大鼠种植体一骨界面骨融合指数降低、新骨生成量减少,本文针对雌激素对成骨细胞分化、成熟与凋亡的调控机理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绝经后 骨质疏松 雌激素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成骨细胞 信号通路
  • 简介:目的探讨成骨细胞在细菌纤维素/聚乳酸/羟基磷灰石复合支架中的生长和增殖情况。方法将成骨细胞以5×104/ml的密度接种于细菌纤维素(BC)、细菌纤维素/聚乳酸(BC/PLA)、细菌纤维素/聚乳酸/羟基磷灰石(BC/PLA/HA)三种支架中,进行体外培养。采用MTT比色法测定1、3、5、7d的成骨细胞增殖情况;碱性磷酸酶活性测定法检测3、6、9d的碱性磷酸酶活性变化,并通过扫描电镜观察细胞在复合支架中的形态变化。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1、3、5、7d细胞的增殖量(OD值)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BC/PLA/HA组的OD值高于其他实验组;第3d至第9d三组细胞的ALP分泌量均呈上升趋势,各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复合培养6dSEM观察可见三组材料中均有细胞的粘附,BC/PLA/HA组的细胞生长状态好于其他两组材料。结论BC/PLA/HA较BC/PLA和BC有利于成骨细胞的增殖和生长。

  • 标签: 细菌纤维素 聚乳酸 羟基磷灰石 成骨细胞 支架材料
  • 简介:目的观察瞢密钙片及马鹿角多肽对鼠胚成骨细胞MC3T3-E1的增殖分化作用及细胞内OPG、RANKLmRNA的表达。方法采用MEM(10%FBS)培养液培养细胞细胞计数法描绘成骨细胞生长曲线;MTT法检测瞢密钙片(0、50、100、500、1000μg/m1)、马鹿角多肽(0、5、50、500μg/m1)和钙尔奇D对照组对鼠胚成骨细胞MC3T3-E1增殖的作用;瞢密钙片(0、50、100、500、1000μg/ml)、马鹿角多肽(0、5、50、500μg/ml)和钙尔奇D对照组干预鼠胚成骨细胞MC3T3-E172h后,比色法检测细胞内碱性磷酸酶(alkalinephosphatase,ALP)的含量,RT—PCR法检测骨保护蛋白(osteoprotegerin,OPG)、核因子KB激活受体配体(receptoractivatorofNK-KBligand,RANKL)mRNA的表达。结果瞢密钙片及马鹿角多肽作用于MC3T3-El成骨细胞72h后,可促进其增殖,OD值增加(P〈0.05),增加ALP的含量,促进OPGmRNA表达,同时抑制RANKLmRNA表达。结论瞢密钙片及马鹿角多肽促进MC3T3-E1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可能与促进成骨细胞OPGmRNA表达、抑制RANKLmRNA表达有关,从而促进骨形成,抑制骨吸收。

  • 标签: 瞢密钙片 马鹿角多肽 MC3T3-E1 OPG/RANKL MRNA
  • 简介:目的观察骨关节炎(OA)与正常兔软骨细胞传代后静息膜电位(RMP)的变化。方法采用经典Hulth法,制作兔双腿OA模型。手术后12周,体外酶解分离膝关节软骨细胞,并传代培养。采用qRT-PCR技术,观察对照组和OA组5代软骨细胞(P1~P5)的Ⅱ型胶原(COL2A1)、聚集蛋白聚糖(ACAN)和Ⅰ型胶原(COL1A1)mRNA表达的改变;同时采用膜片钳技术,测定5代细胞的RMP,并初步分析RMP变化机制。方差齐的OA组与对照组之间均数的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方差齐的多组均数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Bonferroni法。结果对照组和OA组的P1~P3代细胞相似,呈卵圆形或多角形,P4~P5代细胞以成纤维细胞样的梭形为主。与对照组P1代细胞相比,OA组P1代细胞COL2A1和ACAN的mRNA表达减少(t=5.90,P〈0.01;t=3.46,P〈0.05);两组间软骨细胞RMP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0,P〈0.01);电压依赖性氯通道ClC-3(CLCN3)的mRNA表达增加(t=-17.7,P〈0.01),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与同组的P1代细胞相比,两组动物的P2~P5代软骨细胞的COL2A1和ACAN的mRNA表达逐渐减少,而COL1A1表达逐渐增多,对照组P1~P3代细胞RMP数值相似,P4代和P5代细胞数值减少(F=47.75,P〈0.01);而OA组前三代细胞RMP数值相似,P4代和P5代细胞数值增加(F=15.41,P〈0.01)。结论OA时软骨细胞RMP降低,可能与氯通道CLCN3的表达升高有关。正常和OA软骨细胞传代后均会发生去分化现象,RMP可以作为描述去分化的指标;正常和OA软骨细胞培养前3代可以保持各自的生物学特性,适合软骨组织再生修复及OA疾病研究使用。

  • 标签: 骨关节炎 软骨细胞 膜电位 细胞分化 氯化物通道
  • 简介:目的构建出一种新型的微孔水凝胶并用于体外培养原代软骨细胞。方法利用双乳液法制备明胶微球,然后用罗丹明染色液标记后包埋在水凝胶,观察明胶微球降解情况,再用此方法获得的微球制备微孔海藻酸钠水凝胶培养原代软骨细胞,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活/死细胞检测结果,并使用细胞活力检测试剂(CCK8)方法测定细胞活力值。结果在显微镜下观察到,明胶微球在37℃的培养环境下能够自然降解,水凝胶内部产生微孔。活/死细胞染色结果观察到原代软骨细胞能够在材料中均匀地分布和生长,在微孔边缘生长的软骨细胞甚至能够突破边缘,将空腔位置占据生长。细胞活力检测数据提示微孔水凝胶组软骨细胞的增殖能力高于对照组细胞。结论通过明胶降解的特性构建出的新型微孔水凝胶材料,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并在水凝胶内部形成微孔,可有效地产生边缘效应,有利于体外培养原代软骨细胞

  • 标签: 水凝胶 明胶 生物相容性材料 软骨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微小RNA(miRNA,miR)-140在软骨细胞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股骨头32例,按照软骨退变情况,分为骨关节炎(OA)组17例,对照组15例。同时收集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及相关生化指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两组的miR-140的表达水平,比较两组的临床资料、生化指标和miR-140的表达水平,同时结合相关指标,分析miR-140与其相关性,评估影响miR-140的因素及临床意义。结果两组患者白细胞、血红蛋白、白蛋白、尿酸、血沉及C-反应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A组的体重指数(BMI)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36,P<0.05)。miR-140在OA组的相对表达水平为(0.14±0.03),低于对照组(1.02±0.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892,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miR-140与年龄、BMI呈正相关(r=0.852、0.809,P<0.05)。结论miR-140在骨关节炎患者中表达下降并与体重指数及年龄因素明显相关。

  • 标签: 骨关节炎 软骨 微小RNA-140 生物标志物
  • 简介:目的探讨镉(cd)对大鼠骨组织及体外培养成骨细胞中金属硫蛋白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皮下注射的方法对Sprague-Dawley雄性大鼠进行连续cd染毒(0—1.5mg/kgbw)12周,5d/w,收集血样、尿样及骨组织,分别测定体内镉负荷;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骨组织中金属硫蛋白(MT)基因表达;同时,应用混合酶消化法分离大鼠颅盖骨成骨细胞,进行原代培养,并以不同浓度的ca(0~2μmol/L)作用24h以及1.0μmol/LCd作用不同时间(24~72h)后,应用RT-PCR,观察成骨细胞MT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大鼠镉染毒后体内镉负荷显著增加,呈明显剂量一效应关系;镉染毒能够诱导大鼠骨组织MT基因表达,各剂量染毒大鼠骨组织MT基因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体外实验结果同样表明,镉作用能诱导成骨细胞MT表达,并随着染镉剂量的增加,MT基因表达也明显增高,特别是在0.5μmol/L和2.0μmol/L组,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1.0μmol/LCdCI2作用不同时间后均能诱导成骨细胞MT表达,但表达量并不随镉作用时间而出现明显改变。结论镉能诱导骨组织及体外培养成骨细胞MT表达,MT可能镉在致骨损伤中有一定保护作用。

  • 标签: 大鼠 成骨细胞 金属硫蛋白
  • 简介: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的异烟肼(isoniazid,INH)、利福平(rifampin,RFP)联合应用对大鼠成骨细胞(osteoblast,OB)增殖、碱性磷酸酶(alkalinephosphatase,ALP)活性、I型胶原蛋白表达和成骨细胞成熟与矿化能力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新生SD大鼠乳鼠颅骨OB,分别采用CCK-8法、碱性磷酸酶试剂盒检测ALP活性、免疫荧光染色法和茜素红染色法检测,观察不同浓度INH+RFP[(10+3)μg/mL、(20+6)μg/mL、(30+12)μg/mL、(40+24)μg/mL、(50+48)μg/mL]对成骨细胞增殖、ALP活性、Ⅰ型胶原蛋白表达以及矿化能力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当INH+RFP的浓度在(20+6)μg/mL及以上时,抑制大鼠OB增殖、I型胶原合成、使ALP活性及矿化能力显著下降(P<0.05),且均随着浓度增加而加强抑制作用。结论INH、RFP联合用药较低浓度对成骨细胞有抑制作用,因此,骨关节结核病灶清除术后,局部用药应该严格控制药物浓度。

  • 标签: 异烟肼 利福平 成骨细胞 碱性磷酸酶 Ⅰ型胶原
  • 简介:目的研究不同强度的磁性附着体静磁场对成骨细胞矿化能力的影响。方法对体外培养的SD大鼠成骨细胞分别进行12.5、125、250mT的静磁场加载1、3、5、7d,考马斯亮篮法测定碱性磷酸酶(ALP)活性;静磁场加载21d后,茜素红S钙染法检测矿化结节并计数。结果静磁场加载1d后,各磁场处理组和对照组相比,ALP活性无明显差异(P〉0.05)。静磁场加载3d后,125mT和250mT磁场组ALP活性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磁场加载5、7d后,各磁场组ALP活性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且125mT和250mT磁场组ALP活性高于12.5mT磁场组。静磁场加载21d后,各磁场组矿化结节计数高于对照组。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磁性附着体静磁场可以促进成骨细胞的ALP活性和矿化能力。

  • 标签: 磁性附着体 静磁场 成骨细胞 碱性磷酸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大豆异黄酮对体外培养成骨细胞增值及分化等。方法大豆异黄酮加入新生SD大鼠颅骨分离培养的成骨细胞中。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用对硝基酚磷酸盐法测定成骨细胞碱性磷酸酶(ALP)活性、用放免法测定OB骨钙素(BGP)含量,以反映OB的分化状况。结果用大豆异黄酮体外培养大鼠成骨细胞MTT吸光值明显增加,成骨细胞ALP活性显著升高,成骨细胞BGP分泌显著增加(p<0.05)。结论大豆异黄酮具有促进成骨细胞增殖分化的作用,其作用程度低于雌激素。大豆异黄酮的弱雌激素作用可能是其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的重要机制。

  • 标签: 大豆异黄酮 体外培养 成骨细胞 作用
  • 简介: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在模拟微重力环境下对成骨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利用沿水平轴连续回转(30r/min)细胞培养系统模拟微重力环境,使用MTT比色法观察小鼠成骨样细胞MC3T3-E1的增殖情况;细胞凋亡是根据4,6-二氨基-2-苯基吲哚所染细胞核形态的改变来辨认。结果模拟微重力环境可以降低MC3T3-E1增殖功能,辛伐他汀在模拟微重力环境可以增强MC3T3-E1增殖功能,但对细胞的凋亡并无显著影响。结论在模拟微重力环境下辛伐他汀对成骨细胞增殖功能具有保护作用,为辛伐他汀治疗微重力环境骨丢失提供了理论和实验证据。

  • 标签: 微重力 辛伐他汀 成骨细胞 增殖 凋亡
  • 简介:【摘 要】目的 探讨再生美Wnt-5ARor2信号通路的软骨细胞增殖方法。方法 配置软骨细胞的培养基, 制备与培养软骨细胞,分析不同浓度细胞增殖制剂对软骨细胞生长的影响,同时添加两种增殖制剂对软骨细胞生长的影响,采用WESTERN检测芦荟大黄素和咖啡酸对于细胞增殖的信号途径。结果 将相应浓度的芦荟大黄素及咖啡酸添加培养基中能够促进软骨细胞的培养,其增殖效果优于其他培养基。结论 再生美能够通过对Wnt-5ARor2信号通路进行抑制的途径调控IL-1β诱导软骨细胞增殖及再生。

  • 标签: 再生美 Wnt-5ARor2信号通路 软骨细胞增殖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免疫规划疫苗的增多,儿童接种疫苗的次数越来越多,为降低接种反应,做好常见的副反应工作成为了一个难题,针对该问题以无细胞百白疫苗护理与观察为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

  • 标签: 吸附无细胞百白破 副反应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无细胞百白疫苗接种者所出现的不良反应的发生进行观察,并分析原因。方法对1000名3个月以上的健康儿童进行预防接种无细胞百白疫苗的临床治疗进行分析并对接种过无细胞百白疫苗的幼儿进行后续观察。结果1000名预防接种无细胞百白疫苗的幼儿中,55名幼儿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5.5%,主要以发热,情绪烦躁,红肿为主,未见潜在生命威胁和较为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无细胞百白疫苗不良反应率低,安全可靠可投入使用。

  • 标签: 无细胞百白破疫苗 安全性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海风藤提取物(KPSE)对白细胞介素-1β(IL-1β)诱导的软骨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IL-1β处理大鼠软骨细胞建立软骨细胞损伤模型。0.1、1.0、10.0 mg/ml浓度KPSE与10 ng/ml IL-1β处理细胞(分别记为KPSE-L+IL-1β组、KPSE-M+IL-1β组、KPSE-H+IL-1β组)。将anti-miR-con、anti-miR-499a、miR-con、miR-499a mimics转染至软骨细胞并加入10 ng/ml的IL-1β培养(分别记为IL-1β+anti-miR-con组、IL-1β+anti-miR-499a组、IL-1β+miR-con组、IL-1β+miR-499a组)。分别将anti-miR-NC、anti-miR-499a转染至软骨细胞后加入10 mg/ml的KPSE及10 ng/ml的IL-1β培养(分别标记为anti-miR-NC+KPSE-H+IL-1β组、anti-miR-499a+KPSE-H+IL-1β组)。噻唑蓝(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MTT)法检测细胞活力,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1β、IL-6表达,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裂解的半胱氨酰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cleaved-Caspase-3)表达,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微小核糖核酸-499a(miR-499a)表达。两组间比较行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SNK-q检验。结果KPSE+L+IL-1β组、KPSE+M+IL-1β组、KPSE+H+IL-1β组细胞吸光度值显著高于IL-1β组(0.50±0.05、0.73±0.07、0.79±0.08比0.38±0.03),cleaved-Caspase-3表达(0.71±0.07、0.57±0.05、0.48±0.04比0.83±0.08)、细胞凋亡率[(22.43±2.17)%、(16.38±1.54)%、(9.85±0.91)%比(27.86±2.61)%]、TNF-α[(61.02±6.23)、(40.56±3.57)、(30.15±2.86) pg/ml比(86.37±8.12) pg/ml]、IL-1β[(516.76±41.05)、(362.45±32.87)、(214.59±20.54) pg/ml比(637.15±53.32) pg/ml]和IL-6表达[(531.52±51.68)、(418.36±40.53)、(246.28±21.08) pg/ml比(584.11±55.05) pg/ml]显著低于IL-1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3.568、70.682、103.211、291.687、402.183、250.447,P<0.05)。KPSE+L+IL-1β组、KPSE+M+IL-1β组、KPSE+H+IL-1β组细胞miR-499a表达显著高于IL-1β组(0.53±0.05、0.78±0.07、0.93±0.09比0.34±0.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0.619,P<0.05)。IL-1β+miR-499a组细胞吸光度值显著高于IL-1β+miR-con组(0.78±0.06比0.37±0.02),cleaved-Caspase-3表达(0.37±0.03比0.82±0.09)、细胞凋亡率[(11.56±1.04)%比(26.91±2.45)%]、TNF-α[(43.05±4.06) pg/ml比(85.61±8.17) pg/ml]、IL-1β[(317.81±27.54) pg/ml比(637.01±58.68) pg/ml]、IL-6表达[(264.59±24.13) pg/ml比(578.30±51.04) pg/ml]显著低于IL-1β+miR-co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431、14.653、20.178、12.297、10.563、17.138,P<0.05)。anti-miR-499a+KPSE+H+IL-1β组细胞吸光度值显著低于anti-miR-NC+KPSE+H+IL-1β组(0.38±0.04比0.78±0.06),cleaved-Caspase-3表达(0.78±0.07比0.46±0.04)、细胞凋亡率[(19.63±1.52)%比(10.23±1.01)%]、TNF-α[(63.22±6.24) pg/ml比(32.57±3.16) pg/ml]、IL-1β[(456.97±43.81) pg/ml比(204.61±18.26) pg/ml]、IL-6表达[(398.74±34.12) pg/ml比(257.19±22.41) pg/ml]显著高于IL-1β+miR-co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133、12.041、17.599、13.431、15.125、25.022,P<0.05)。结论KPSE可降低IL-1β诱导的软骨细胞损伤,其机制可能与上调miR-499a表达有关。

  • 标签: 海风藤提取物 微小RNA 白细胞介素-1β 软骨细胞 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慢性肾功能不全(CRI)大鼠胫骨生长板软骨细胞自噬功能改变对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雄性4周龄SD幼鼠20只,分为假手术组(暴露左侧输尿管,10只)和CRI组(结扎左侧输尿管,10只)。术后6周处死大鼠前收集24 h尿液并检测总蛋白,处死大鼠后心腔取血检测血肌酐、血尿素氮浓度;取双侧胫骨近端固定脱钙制作组织学切片,番红固绿染色观测胫骨生长板增殖区软骨细胞细胞数量,免疫荧光检测软骨细胞自噬指标轻链蛋白3(LC-3)的细胞表达率,Tunel技术检测软骨细胞凋亡率,免疫组化检测软骨细胞糖原指标糖原蛋白1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CRI组24 h尿蛋白[(163.5±11.3)mg比(38.6±9.8)mg,t=25.620,P<0.001],血肌酐[(67.3±16.2)μmol/L比(28.4±11.5)μmol/L,t=5.974,P<0.001],血尿素氮[(16.4±6.4)mmol/L比(4.8±2.0)mmol/L,t=5.198,P<0.001]均增高;CRI组胫骨生长板增殖区软骨细胞细胞数量减少[(4.2±2.1)个比(9.1±3.8)个,t=3.109,P=0.006],软骨细胞LC-3蛋白阳性表达率降低[(27.2±12.6)%比(51.4±18.2)%,t=3.457,P=0.003],糖原蛋白1累积增多[(6.1±2.5)分比(3.5±1.8)分,t=2.669,P=0.016],凋亡率增高[(17.2±4.8)%比(5.1±3.4)%,t=6.505,P<0.001]。结论肾功能不全大鼠胫骨生长板软骨细胞自噬功能下降,糖原累积增多,凋亡率增高,软骨细胞数量减少。

  • 标签: 肾机能不全 生长板 自噬 糖原 细胞凋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氟、砷及氟砷联合染毒对小鼠成骨细胞MC3T3-E1与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共培养体系中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TRAF-6)/核因子κB1(NF-κB1)信号通路中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MC3T3-E1细胞经成骨诱导剂诱导后与RAW264.7细胞建立共培养体系,体外培养7 d,采用析因设计,分别用不同剂量的氟化钠(0.0、0.1、0.4、1.6 mmol/L NaF,F)、亚砷酸钠(0.0、0.5、2.5、12.5 μmol/L NaAsO2,As)以及不同剂量的氟砷联合培养基培养24 h。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RANK)、TRAF-6、NF-κB1、T细胞活化因子(NFATc1)、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氟单独作用时,与对照组(F0.0As0.0,1.00 ± 0.00)比较,各剂量组RANK、NF-κB1、TRAP蛋白表达(1.11 ± 0.04、1.29 ± 0.05、1.38 ± 0.04,1.24 ± 0.04、1.13 ± 0.03、1.34 ± 0.05,1.12 ± 0.03、1.24 ± 0.04、1.61 ± 0.06)增加(P均< 0.05);TRAF-6蛋白表达在F0.1和F1.6组(1.23 ± 0.04、1.35 ± 0.03)增加(P均< 0.05)。砷单独作用时,与对照组(F0.0As0.0)比较,RANK、TRAF-6、NF-κB1蛋白表达在As0.5组增加(P均< 0.05),RANK和NFATc1蛋白表达在As12.5组减少(P均< 0.05)。氟砷联合作用时,同一染氟剂量,RANK蛋白表达在F0.1As0.5组,TRAF-6蛋白表达在F0.1As12.5、F0.4As0.5、F0.4As2.5组,NF-κB1蛋白表达在F0.1As0.5、F0.4As2.5、F0.4As12.5组,NFATc1蛋白表达在F0.1As0.5、F0.4As0.5组,TRAP蛋白表达在F0.1As12.5组均高于相应的单独氟染毒组(F0.1、F0.4,P均< 0.05),但低于氟、砷单独染毒之和。同一染砷剂量,RANK蛋白表达在F0.1As12.5组,TRAF-6蛋白表达在F0.1As12.5、F0.4As2.5组,NF-κB1蛋白表达在F0.1As12.5、F0.4As2.5、F0.4As12.5、F1.6As2.5组,TRAP蛋白表达在F1.6As2.5、F1.6As12.5组均高于相应的单独砷染毒组(As2.5、As12.5,P均< 0.05),但低于氟、砷单独染毒之和。氟对RANK、TRAF-6、NF-κB1、NFATc1、TRAP蛋白表达均有主效应作用(F=3.41、341.73、66.01、56.49、147.40,P均< 0.05);砷对各蛋白指标也均有主效应作用(F=686.71、174.96、107.32、235.80、331.37,P均< 0.05);氟砷联合作用对各蛋白指标均有交互作用(F=50.39、234.94、116.72、67.77、36.56,P均< 0.05)。结论在MC3T3-E1与RAW264.7细胞的共培养体系中,氟可激活TRAF-6介导的NF-κB1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从而促进骨细胞分化;砷对相关蛋白表达作用不完全一致。氟砷联合染毒对TRAF-6介导的NF-κB1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交互作用主要表现为拮抗作用。

  • 标签: 联合作用 共培养 TRAF-6/NF-κB1信号通路
  • 简介:目的探讨高浓度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环境下髁突软骨细胞的死亡情况。方法临床收集2012年9月至2014年8月就诊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外科的髁突骨折患者无法复位的骨折片段上的软骨组织,体外培养人髁突软骨细胞,加入20μg/LTNF-α后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死亡情况(T组),分别与加入泛caspase抑制剂Z-VAD-FMK(ZT组)、特异性程序性坏死抑制剂Nec-1(NT组)和联合应用抑制剂(ZNT组)的细胞死亡情况进行比较和统计学分析。结果T组细胞大量死亡,剩余活细胞中活性氧(ROS)水平升高;ZT、NT和ZNT组细胞死亡和ROS水平显著低于T组(P〈0.05),ZNT组细胞死亡和ROS水平最低。结论高浓度TNF-α刺激下髁突软骨细胞的死亡类型有凋亡和程序性坏死,同时抑制二者可以显著提高软骨细胞的存活率。

  • 标签: 肿瘤坏死因子-Α 凋亡 程序性坏死 髁突软骨细胞 活性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