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肺结核患者出院后给予指导,以提高治愈率,减少复发。

  • 标签: 肺结核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肺结核的药物治疗。方法根据患者的病情选用不同的药物进行治疗。结论目前国际上通用的抗结核药物有十余种,一般可分为基本抗结核药物(即一线药物)及次要抗结核药物(即二线抗结核药物,复治用药)两大类。基本抗结核药物包括异烟肼、利福平、利福喷丁、吡嗪酰胺、链霉素、乙胺丁醇;次要抗结核药物共包括卡那霉素、丁胺卡那、卷曲霉素、对氨基水杨酸、丙硫异烟胺、β-内酰胺类与β-内酰胺酶抑制复合剂、新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 标签: 肺结核 药物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杨翠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3-13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3期
  • 机构:(什邡市人民医院院感科四川德阳618400)【中图分类号】R1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3-0025-011肺结核概述肺结核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传染病,病人身体中的各种脏器也会受到影响,排菌者是重要的传染源,当人体受到结核菌的感染后,不一定会立即发病,但是当抵抗力持续降低时,患有该病症的概率将持续升高。若患者在最佳的时机进行诊断与治疗,众多患者都能够痊愈,结核菌是一种放线菌目,耐药菌致使治疗中的困难性增加,后期疗效也会受到严重的影响,此种情况应获得人们的高度重视。此外,肺结核病患者会出现乏力、低热等形式的病症,并呈现咳痰、胸闷等形式的症状,每名患者的病情具有差异性,早期结核不容易查到阳性体征,在病变范围逐渐扩大的基础上,晚期结合将会纤维化,患者呈现语颤、呼吸音降低等情况。人们应积极的控制感染源,将各种传播途径切断,还应注重开窗通风与日常的消毒,对于易感染的人群而言,还应接种卡介苗,注重锻炼身体,自身的免疫能力将会大幅度提高,活动性肺结核的结核抗体水平较高。伴随抗结核治疗开展,结核抗体水平会逐步下降,表明肺结核患者的排菌阳性率成正相关,在临床诊断中应加以重视。抗结核药物对结核病患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在不断进行药物治疗的情况下,患者的心情状态也会发生变化,呈现一种良好的效果,医患关系也会呈现良好的模式,获得人们的广泛好评。呼吸道传播是肺结核病症的主要传播手段,健康人与排菌的患者接触,可能会感染此类病症,近年来,肺结核病症的发病人数逐年上升,此种现象应该获得人们的高度重视,不规范服药,病情易反复加重,或出现耐药的情况,因而对患者的健康和生活造成极大影响。2肺结核治疗的意义当前肺结核临床检测方法较多,以痰涂片、影像学检查多见,但阳性检出率不高,易漏诊、误诊,患者会出现咳嗽等症状,身体的其他器官也会受到影响,如果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病情将会变得愈发严重。抗结核药物对肺结核病症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药物在作用于人体的情况下,能使人们的身体发生变化,对各种病菌有良好的克制作用,达到吞噬细胞内病菌的作用。同时,患者在连续服用药物的基础上,身体内不会出现一种蓄积的倾向,在药物获得人们青睐的时候,已经成为医院中一种广泛使用的药物。如果肺结核病症不被治愈,将会产生严重的后果,肺结核为结核病中的一种,唾沫传播等都是肺结核的传染源,因其具有独特的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折下肺基底段结核的CT表现.以提高对此病的诊断。方法38例误诊病例中男27例,女11例,年龄18~65岁。均做胸部CT平扫,痰涂片法找抗酸杆菌,PPD实验,血沉,血常规,抗结核治疗等证实。结果血白细胞全部正常,痰涂片找结核菌26例阳性,8例阴性,4例未查。痰PCRTB检查33例阳性,5例未查。CT表现为大片实变和小斑片影36例(94.7%);合并空洞的24例(63.1%);团块或类圆影2例(5.2%)。结论下肺结核CT表现不典型、容易造成误诊,熟悉其临床和CT表现非常必要。

  • 标签: 肺结核 误诊 体层摄影 X线计算机
  • 简介:病历资料2005~2008年收治结核病患者15例,误诊4例。其中男2例,女2例,年龄18~85岁。例1:患者,女,80岁。因“咳嗽、咳痰伴发热15个月”入院。13个月前在上海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行肺部CT检查诊断为右上肺癌。未予手术、化疗及放疗。入院检查:T38.1℃、BP130/70mmHg。两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HR90次/分,律齐。腹平软,肝脾肋下未及,

  • 标签: 误诊 肺结核 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入院检查 结核病患者 病历资料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肺结核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抗结核化学药物治疗至今仍是治疗结核病的最有效手段。

  • 标签: 肺结核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 目的 了解肺结核咯血治疗方法及其选用情况。方法 采用文献调查方法,对肺结核咯血治疗方法和效果相关内容进行整理总结。结果 ①目前使用止血方法仍以内科保守使用止血药为主,止血药物多样化,没有固定的止血方案。②垂体后叶素仍是大咯血首选药物,止血效果好,但副作用较多,应用有局限性。③新的药物治疗肺结核咯血方法在临床应用中仍较少。④经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介入治疗肺结核咯血,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手段,疗效显著,但基础医院难以开展。结论 应合理根据病人咯血情况及病人基础疾病选用止血治疗方法。

  • 标签: 肺结核咯血 治疗方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肺尘埃沉着症即尘肺,是因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并在肺内潴留而引起的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尘肺结核是在尘肺基础上发生了结核病,又可称为尘肺合并肺结核。各期尘肺均可并发肺结核,但随着尘肺病期的进展,并发结核病的机会也日渐增加。肺结核是尘肺最常见的合并症,也是尘肺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肺结核合并尘肺,加快尘肺恶化,同时也会使肺结核加重,两者相互影响,急剧加速恶化和死亡的进程,给临床治疗和护理带来一定的困难。

  • 标签: 肺结核 尘肺 护理
  • 简介:摘要发热是机体对致病因子产生的一种全身反应,指产热增多或散热减少,表现为体温升高。它是一种症状而非独立的疾病,以感染性发热为多见,非感染性发热常见于血液病、恶性肿瘤、理化因素等。体温在38℃以下为低热,38~39℃为中热,39~40℃为高热,40℃以上为超高热。体温上升期由于皮肤血管收缩,皮温下降,表现皮肤苍白、无汗、畏寒,体温升高后,皮肤潮红而灼热,呼吸及心率加快,退热时因大量出汗,皮肤温度降低。高热可出现谵妄、惊厥、昏迷及水、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发热是结核病最常见症状,约有37%~80%的结核病患者可有不同程度的发热。结核病发热常缓慢起病,无明确发病时间,为长期或较长期午后或傍晚低热或中等度发热。发热也可不规则,可表现为劳累后发热或女性患者月经前发热。抗感染治疗无效而试验性抗结核治疗后多数患者可于2~4周后退热。

  • 标签: 肺结核 发热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分析探讨肺结核患者的临床护理。对我院2013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68例肺结核患者,其中男性48例,女性20例,对其进行治疗及护理措施分析和总结。通过我院积极有效的治疗及护理,68例患者均好转出院,疗效满意。对患者实施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肺结核患者的治愈率,减少病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病情康复。

  • 标签: 肺结核 传染性 咳嗽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