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回顾45例甲状腺癌超声征象,分析甲状腺癌超声图像特征。方法我院收治甲状腺癌患者45例,经常规超声检查及超声造影检查,记录并分析其超声图像特征。结果45例甲状腺癌结节中边缘不清、内部回声不均匀、砂粒样钙化、超声造影呈不均匀低增强等特征明显。讨论对常规超声检查甲状腺病灶形态不规则、边界模糊、浸润性生长,病灶内部不均匀低回声、内部点状砂粒样钙化、颈部淋巴结肿大、超声造影显示不均匀低增强者,均应高度警惕恶性可能。

  • 标签: 甲状腺癌 常规超声检查 超声造影 征象 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分析乳腺癌X线表现,提高乳腺癌X线诊断水平。方法:对46例经病理证实的乳腺癌X线表现作回顾性分析。结果:46例中肿块影28例,微小钙化14例,局限浸润7例,结构紊乱5例、乳管造影乳管不规则、管腔截断、显影间断2例,皮肤局限性增厚9例,乳头下陷及漏斗征7例,血管增多增粗15例,大导管征7例、腋下淋巴结13例。结论:钼靶乳腺X线摄影是诊断乳腺癌的最主要方法。肿块和微小钙化是乳腺癌主要X线征象,局限浸润、结构紊乱为不典型征象。对乳头溢液者行导管造影,结合间接征象,综合分析,可提高诊断率。

  • 标签: 乳腺癌 诊断 X线摄影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CT当中的岛征、黑洞征和联合征象对于患者原发性脑出血是否出现早期血肿扩大问题具有的预测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20年1月到2022年12月这段时间我院收治的患有原发性脑出血的120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出现早期血肿扩大(HE)患者为40例,未出现早期血肿扩大(HE)患者为80例,针对两组患者具体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比较三种征象对于早期HE预测具有的诊断作用。结果:将入院GCS评分、入院收缩压、初始血肿量、高血压史、黑洞征、岛征作为自变量,将早期HE作为因变量,在Logistic回归分析当中显示,入院GCS评分比较低,黑洞征、岛征、黑洞征/岛征属于早期HE的重要独立危险因素。黑洞征和岛征之间进行联合诊断,在特异度方面、敏感度方面和单纯结合黑洞征、岛征象比明显更高,结论:针对原发性脑出血患者是否出现早期血肿扩大进行预测时,结合黑洞征、岛征联合征象,获得的预测效果更好,价值性更为明显,因此,在针对早期血肿扩大进行预测时,应积极将联合征象运用其中。

  • 标签: 黑洞征 联合征象 原发性脑出血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活动性及非活动性肺结核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对中央型肺鳞癌、小细胞肺癌与血肿肿瘤标志物的关系与联合诊断效果予以探究。方法 选取本院 2016年 3月 ~2017年 7月收治的 50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予以回顾性分析,总结肺鳞癌与小细胞肺癌的 CT与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结果。结果 肺鳞癌与小细胞肺癌形态、密度、阻塞征象及支气管形态的比较( P<0.05); 除CA125、 CEA外, 细胞肺癌与肺鳞癌在CYFRA21-1、 proGRP、 NSE、 SCC方面的对比( P<0.05);除密度外, CT征象和血清肿瘤标志物在形态、支气管形态、阻塞征象方面的对比( P>0.05)。结论 CT联合肿瘤标志物检测,可使肺癌的检出率与诊断准确率显著提高。

  • 标签: 中央型肺鳞癌 小细胞肺癌 CT征象 血清肿瘤标志物 诊断效果
  • 简介:目的评价7种腹部CT征象在腹腔镜下ROUX-EN-Y术后腹内疝诊断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5年1月桂林医学院附院行腹腔镜下ROUX-EN-Y术患者56例,术后并发腹内疝并经再次手术证实的患者28例为观察组;术后未并发腹内疝并经再次手术证实的患者28例为对照组。由三位影像医师对各例患者的再次手术前腹部CT进行阅读分析,分别记录7种征象的有无,7种征象为:肠系膜旋转征,小肠梗阻,飓风眼征,蘑菇征,聚集的肠袢,肠系膜上动脉后位小肠,右位吻合口。将结果进行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析。结果肠系膜旋转征是内疝的最佳独立预测因素,其敏感性75%,71%,84%,特异性分别为96%,87%,74%。其联合蘑菇征可以提高对内疝诊断的灵敏性,分别为85%、89%、92%,但特异性有所降低,分别为85%、87%、68%。结论肠系膜旋转征是腹腔镜ROUX-EN-Y胃肠旁路手术的最佳独立诊断因素。联合其他征象时可以更好的为影像医师诊断术后内疝提供依据,降低漏诊和误诊率。

  • 标签: 手术后并发症 CT征象 ROUX-EN-Y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吡拉西坦+甘露醇在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21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58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接受甘露醇治疗)与研究组(接受吡拉西坦+甘露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MMSE与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经治疗,研究组脑水肿体积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脑出血患者吡拉西坦+甘露醇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认知功能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有效促进脑水肿面积的缩小,临床疗效显著。

  • 标签: 吡拉西坦 甘露醇 脑出血 脑CT征象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肺癌的各种不典型 X 线征象 。 方法:以我院肿瘤科于 2016 年 1 月至 2016 年 12 月期间收治的 13 例肺癌患者 作为研究样本 ,分析其 X 线 胸片不典型 X 线征象 。 结果:本组 13 例患者 中, 6 例出现 炎性浸润或渗出样病变( 46.15 % ) , 4 例有 明确肿块( 30.76 % ) ,1 例有 类似肺结核表现( 7.69 % ) ,l例胸腔积液, 1例肺脓肿 。 结论:早期 不典型肺癌 患者 的 X 线 征象 表现 复杂 , 在诊断的中要结合 细胞学检查、 C T扫描等 以 提高诊断准确性 。

  • 标签: [ ] 肺癌 X 线 不典型 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超声检查对乳腺肿块患者进行超声影像研究并将检查结果和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对照,从而提高乳腺肿块疾病的超声诊断水平。方法对经病理证实的87例乳腺肿块的超声图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重点观察肿块的部位、形态、边缘、纵横比、内部回声、微钙化、病灶后方回声、肿块内部及周边的血流分布及腋窝淋巴结大小等情况。结果87例乳腺肿块中,超声诊断良性肿块69例,63例与病理诊断符合,超声诊断符合率91.3%,其余18例为恶性肿块,17例与病理诊断符合,超声诊断符合率94.4%。良恶性肿块的超声声像图及彩色多普勒对比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频超声结合彩色多普勒、能量多普勒及脉冲多普勒等超声检查,可提高乳腺肿块性质的诊断正确性。

  • 标签: 乳腺肿块 超声 病理对照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颈椎病的X线特征,探讨X线对颈椎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60例慢性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患者年龄将他们分为老年组和青年组,每组30例,回顾性分析不同年龄组患者的X线特征。结果60例患者均出现显著的颈椎病X线征象。X线征象青年组患者以颈椎失稳性变化为主要特征,发生率93.3;老年组患者以软骨变性变化及椎骨继发性变化为主要特征,发生率分别是80.0%和90.0%。结论颈椎病患者年龄上的不同,X线征象改变类型也不同,采用X线诊断慢性颈椎病非常有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X线 颈椎病 诊断
  • 简介:摘要子宫输卵管造影是诊断子宫输卵管疾病的常用检查方法,逆流是子宫输卵管造影术的合并症之一。本文通过分析子宫输卵管逆流征象产生的原因、临床表现、x线表现及临床处理方法,从而提示选择适当的造影时间、造影时流体压力,注意子宫形态等可以减少或避免逆流的发生。

  • 标签: 子宫输卵管造影术 逆流
  • 简介:摘要目的描述肺包虫病X线征象的诊断特征,为确诊肺包虫病提供可靠依据。方法收集我单位已接诊的资料完整并已证实的96例肺包虫病的X线胸片,收集整理。结果肺包虫囊肿直径最小者1cm,最大者16cm,直径1-5cm16例(占22%),5-10cm47例(占63%),10-16cm11例(占15%)。74例中有58例呈分叶状改变(78%)。多发者22例,单发者74例。结论肺包虫主要依靠包括X线平片在内的影像学检查手段,特别是评价肺包虫病,了解包虫囊肿的形态学特征和病变病理演变过程很有价值,对临床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 标签: 肝包虫 X线表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增强CT影像组学方法及形态学征象在术前预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脏层胸膜侵犯(VPI)的效能。方法回顾性研究。纳入2019年1月—2021年1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肺癌患者220例,其中男145例、女75例,年龄43~89(62.6±10.0)岁,均行根治性手术治疗。按照术后病理检查确诊有VPI 90例、无VPI 130例。将入组患者按照4∶1的比例随机分配到训练组(176例)与验证组(44例)。基于术前增强CT图像提取影像组学特征,采用LASSO-logistic回归模型选择动静脉期相关性最高的影像组学特征建立VPI预测模型。利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χ2检验筛选临床资料及CT形态学征象等相关变量,结合最终选择的相关性最高的影像组学特征构建联合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采用曲线下面积(AUC)评价模型在训练组和验证组中对VPI的预测效能,DeLong检验用于比较模型间AUC的差异。结果从提取出的1 878个影像组学特征中筛选出动脉期及静脉期各10个最具相关性的影像组学特征,分别用于建立动脉期和静脉期影像组学VPI预测模型。在训练组和验证组中,静脉期影像组学模型AUC值分别为0.867(95%CI 0.815~0.920)和0.855(95%CI 0.746~0.964),均大于动脉期的0.844(95%CI 0.784~0.904)和0.814(95%CI 0.677~0.95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20、2.07,P值均<0.05)。有、无VPI的患者在空洞征、毛刺征与胸膜凹陷征3种CT形态学特征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8.30、7.87、10.32,P值均<0.05)。训练组与验证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联合模型由最终选择的10个相关性最高的静脉期影像组学特征及上述3种CT形态学征象共同构建,其在训练组和验证组中AUC分别为0.914(95%CI 0.875~0.953)和0.884(95%CI 0.785~0.984),均大于静脉期影像组学模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3.09、2.21,P值均<0.05),即联合模型对VPI的预测效能更高。结论基于增强CT静脉期图像的影像组学特征联合空洞征、毛刺征与胸膜凹陷征3种CT形态学征象构建的联合模型,对于术前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是否发生VPI的判定具有很好的预测效能,可以协助临床决策。

  • 标签: 癌,非小细胞肺 影像组学 形态学征象 脏层胸膜侵犯 计算机体层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以慢阻肺合并肺间质纤维化为研究疾病,比较分析CT与传统X线的诊断价值。方法:2019年3月-2021年3月,有140例疑似慢阻肺合并肺间质纤维化在本院就诊,依次完成传统X线检查、CT检查,获取检查结果后进行比较。结果:有临床综合诊断的阳性检出率大于CT、传统X线(P<0.05)。 CT检查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阻肺合并肺间质纤维化应用CT检查,检查价值高于传统X线,值得推广。

  • 标签: 慢阻肺合并肺间质纤维化 CT 传统X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醒脑静注射液在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以及对颅脑CT征象的影响。方法:纳入2020年6月~2022年6月期间的6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33例实施常规药物治疗及手术治疗,观察组33例增加醒脑静注射液,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症状积分、改良Barthel指数及NIHSS评分,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颅脑CT征象。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改良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颅内血肿少于对照组,环池、四叠体池受压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醒脑静注射液应用于重度颅脑损伤的治疗中,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改善神经功能,改善颅脑CT征象

  • 标签: 醒脑静注射液 重度颅脑损伤 症状积分 CT征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