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3
453 个结果
  • 简介:校园暴力犯罪具有犯罪行为的暴力性、行为过程的突发性、犯罪形式以共同犯罪为主的特点。校园暴力犯罪原因可从家庭、学生、学校、社会四个方面寻找。预防和减少校园暴力犯罪一是要抓好家庭教育,构筑预防校园暴力犯罪第一道防线;二是相关学校要采取针对性措施,使之成为预防校园暴力犯罪的主力;三是要倡导自我预防,消除校园暴力犯罪产生的根源;四是要净化社会环境,铲除校园暴力犯罪产生的土壤。

  • 标签: 校园暴力犯罪 原因 对策
  • 简介:书法在当代作为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其文化价值被越来越多的人发现,被人们广泛关注,具有越来越突出的地位。而在当代社会,我们处于信息化时代,网络无处不在,成为人们工作的工具,而书法艺术的传播也借助于网络开始进行新的传播方式。本文从书法网络传播的角度,细致的分析了书法网络传播的现状,及对当代青少年的影响。

  • 标签: 书法 网络传播 影响
  • 简介:意大利在1988年《少年刑事诉讼法》中设立了少年暂缓判决制度,并在司法实务中逐步增加适用比例。作为一种分流措施,暂缓判决体现了非监禁刑和非刑罚化的特点,也是意大利宽宥与温和少年司法理念的重要体现。通过对意大利少年暂缓判决制度执行情况的评介,我国建立与完善暂缓判决制度需要设置预审阶段和预审法官,将司法社会工作者作为缓刑官在暂缓判决考察期内为少年提供专业化的服务,放宽暂缓判决的适用对象,建立监督法官对暂缓判决程序进行监督等。

  • 标签: 意大利 少年司法 暂缓判决 司法社工
  • 简介:(三)通过调查,我们觉得,在矫治和预防少年违法犯罪上,政法部门和社会各系统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不少问题,需要认真地研究和解决。

  • 标签: 违法犯罪 预防 矫治 少年 上海 政法部门
  • 简介:文章从网络群体事件的内涵进行探索,结合网络群体事件的案例,分析其虚拟性、多元性、迅速性、广域性、非理性、难空性的特征。而青少年同样是网络群体事件的一大围观、参与群体。网络群体事件对青少年的影响具有两面性:一方面,互联网因其高度的开放性、强大的互动性,弥补了传统媒体开放性、互动性弱的缺点,有利于拓宽青少年信息渠道,培养公民意识;另一方面,由于互联网的虚拟性,使得它不可避免地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传播谣言、寻衅滋事,影响青少年正确价值观的形成。网络群体事件是把"双刃剑",作为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善于利用科学技术,有效发声,及时帮助青少年从错误思想、僵化思想束缚中解放出来。

  • 标签: 网络群体事件 社会转型期 价值取向
  • 简介:近代中国少年感化院的创设是“西学东渐”的结果。发源于西方国家的感化院模式,在清末民初被嫁接到中国传统的行刑机体之上。以感化教养为宗旨的少年感化院应运而生,推动了近代中国少年司法制度的变革。近代感化院作为少年司法保护的最初尝试,不仅是行刑感化主义实足重要的表现形式,而且为现代少年司法制度展现了可供借鉴的范式。就理念和制度层面而言,近代少年感化教养模式的探索与尝试具有开创意义。

  • 标签: 近代 少年 感化院 感化教育
  • 简介:<正>八十年代以来,美国少年杀人犯曾一度下降,但从八十年代中期开始显著上升,1994年全美2800名少年杀人犯,近1984年的三倍.少年杀少犯中,12岁以下的占1%左右;12-14岁的所占比例也很少,但人数在1984-1994年间上升174%;大多数是15-17岁的少年杀人犯,1980-1994年增加195%.少年杀人犯使用枪支杀人的比例不断增加,从1983年的53%增加到1994年82%.1980-1994年间,男性少年杀人犯中使用枪支的占72%,女少年用枪杀人的占42%.分年龄统计,15-17岁的少年杀人犯用枪的比例子最高为71%,12-14岁的以下为54%.1994年合伙杀人的少年是1980年的近2.5倍,在少年杀人中占的比例从1980年的43%上升到1994年55%,1980-1994年间,少年杀人案件中合伙人占50%,其中25%为二人干的,79%为三人以上干的,在杀害陌生人的案件中,合伙杀人占近70%.30%的少年杀人犯有一个成年伙伴,事实上,有成年加入的少杀人占全部少年杀人的60%.

  • 标签: 男性少年 1994年 使用枪支 八十年代以来 1980年 八十年代中期
  • 简介:2014年10月10日,由中央文明办、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中央电视台共同主办的“2014寻找最美孝心少年”大型公益活动颁奖典礼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和少儿频道同时播出。辽宁省海城市15岁的少年钟岳峰荣获全国十佳“最美孝心少年”荣誉称号。好学生变成“坏孩子”给父亲一个活着的理由今年15岁的钟岳峰是辽宁省海城市海城四中高一学生。他个子高话不多。但做起事来有条不紊,有着与同龄人不相符的成熟懂事.一直是老师眼中的优等生。父亲钟吴泰曾是一名装修工.母亲邵春丽没有固定工作,靠给别人打零工维生。夫妻俩挣钱不多,但却特别舍得在儿子身上花钱.从未让孩子吃过任何苦。

  • 标签: 父亲 少年 孝心 中央电视台 中央文明办 共青团中央
  • 简介:少年社会工作是对不断出现的各种青少年社会问题的回应,也是以专业化手段协助政府管理青少年事务的治理方式。我国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发展始于20世纪80年代,在3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我国青少年社会工作在学科、实务和制度建设方面形成了独特的发展路径。由于共青团组织是推动青少年社会工作发展的核心力量,使我国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发展与国外相比呈现出显著的差异和本土特色。

  • 标签: 青少年社会工作 学科 实务 制度 共青团
  • 简介:<正>人民法院建立少年法庭,专门审理涉少案件,这在我国审判制度上是一项重大改革,是人民法院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一个有效举措,它对于贯彻《未成年人保护法》,全面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对于教育人、挽救人、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对于建立和完善有中国特色的少年审判制度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少年法庭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未成年人保护 失足少年 审判制度 被告人
  • 简介:近年来,青少年残害他人生命自杀现象日益突出,青少年生命意识较为淡漠与青少年没有形成良好的生命意识,既有其自身的心理、生理等原因,又与教育、制度以及舆论引导等三个方面的缺失有着极大的关联。

  • 标签: 青少年 自杀 原因
  • 简介: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对于青少年进行榜样教育有利于激励青少年向上、向善,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当前青少年榜样教育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不断改进。接受理论作为教育活动的重要理论指导,从接受主体、接受客体、接受环境、接受媒介等方面为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借鉴意义。本文试图从接受理论视角出发探析青少年榜样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优化路径。

  • 标签: 接受理论 青少年 榜样教育
  • 简介:<正>根据美国《少年罪犯与被害者:1996年暴力犯罪最新资料》显示,从1980—1994年,美国约有30200名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被杀害,15年来,美国被杀害总人数增加1%,而18岁以下少年被害人数却增加了47%,在1980年年平均每天有5名少年被害,到1994年增加到每天平均有7人被杀害。

  • 标签: 年平均 暴力犯罪 未成年人 少年罪犯 1994年 最新资料
  • 简介:随着社会的发展,少年刑事附带民事调解制度经历了几代审判人员的探索和总结,现在可以说是初具雏形,因此还需要我们继续探索,方可补充与完善少年刑事附带民事调解制度。河南省正阳县人民法院在少年刑事审判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少年刑事附带民事调解体系——“三二四”调解体系。经过近五年的审判实践检验,成效显著,彰显了司法公正。本文主要介绍“三二四”模式的内容、理论依据、经验做法及实践效果,进一步论证“三二四”模式的可行性。

  • 标签: “三二四”模式 理论依据 经验做法 实践效果
  • 简介:<正>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上海的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文艺舞台和文化市场日趋繁荣,文化立法成为规范、促进文化事业发展的当务之急。市文化局在制订有关文化法规、办法时,将优化青少年成长环境,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放到了相当重要的位置,在许多法规中列出专条对青少年予以保护。

  • 标签: 文化立法 游艺机 公共图书馆 群众文化活动 文化事业发展 少年儿童图书馆
  • 简介:由越轨理论出发,本文从城市外来犯罪青少年的社会目标期待,实现社会目标的制度化手段的断裂以及这种断裂与犯罪行为的关联程度等几个维度,描述并分析了城市外来犯罪青少年的社会目标与制度化手段之间的断裂问题,同时因为统计意义上的显著性关联的存在,我们据此推论,制度化手段的断裂对他们走上犯罪道路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在引导青少年追求健康合理、多元化的社会目标的同时,加快社会结构的调整,为他们提供多元化的目标实现手段,使城市外来青少年的社会目标与其实现社会目标的制度化手段得到平衡,这些对预防城市外来青少年犯罪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越轨理论 城市外来青少年 犯罪 社会目标 制度化手段
  • 简介:对因不满十六岁不予处罚的犯罪少年,必要时由政府收窬教养,这是我国的一项刑事司法制度。几年来的实践证明,收容教养这一措施,对于遏制少年犯罪,教育挽救失足少年,维护社会治安的稳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我们应当看到,收容教育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同时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如收容教养标准不一、任意性现象突出等等。

  • 标签: 收容教养 犯罪少年 性质 刑事司法制度 少年犯罪 教育挽救
  • 简介:我国正处在一个社会转型的矛盾突显期,原有的社会问题呈现出新的特点和趋势,青少年犯罪问题也不例外。青少年是我国社会发展的未来和希望,青少年能否健康成长,事关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振兴。然而近年来我国青少年犯罪却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青少年犯罪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因此,分析阐述我国青少年犯罪的特点,运用当代犯罪学和社会学理论剖析我国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原因,进而以优势视角理论为基础提出青少年犯罪问题的防控对策,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 标签: 青少年 犯罪原因 犯罪社会学 优势视角
  • 简介:少年司法制度的基本原则,在少年司法制度的实施过程中居于直接的指导地位,是少年司法制度理论中的一个核心问题。本文通过阐述少年司法制度的基本原则应具有普适性、不可妥协性和法律规定性,推导出少年司法制度需要遵循的六个基本原则,即少年最大利益原则,教育为主、惩罚为辅原则,专门化原则,全面调查原则,处遇个别化原则和保护名誉、隐私的原则。

  • 标签: 少年司法制度 基本原则 普适性 不可妥协性 法律规定性
  • 简介:司法保护是国家司法机关通过依法履行职责,对未成年人所实施的有别于成年人的一种专门保护,历年来,我国处置少年犯罪的政策均反映和体现了司法保护的精神,为我们在审理少年刑事案件中注意加强对少年被告人的特殊司法保护提供了法律依据,为审判阶段矫治少年犯罪提供了有效途径。

  • 标签: 司法保护 少年犯罪 审判阶段 矫治 国家司法机关 少年刑事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