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68 个结果
  • 简介:自2008年至今,台湾在马英九任内,维护两岸和平稳定,针对南海问题坚持强调拥有主权,并提出"南海和平倡议";此期间大陆方面,虽然不断呼吁希望两岸能够共同维护南海"祖权",不过并无明显进展;这样态势,2016年若由民进党执政之后,可能会有所改变。原因就在于,民进党内部人士已经公开出现"放弃南海U形线太平岛"之类言论,此类论调是否会成为民进党主流观点尚不得而知,但是一旦确定成形,过去努力都将被推翻,并将对未来两岸关系产生重大影响。

  • 标签: 民进党 太平岛 南海主权 南海和平倡议
  • 简介:菲律宾仲裁庭滥用程序,强行推进仲裁,不仅严重侵犯中国作为《公约》缔约国合法权利,完全背离了《公约》宗旨目的,损害了《公约》完整性权威性;而且严重破坏了当代国际法基本结构秩序,成为国际法发展进步历史上一个逆潮流而动恶劣案例。

  • 标签: 国际法 法秩序 仲裁案 负面影响 当代 南海
  • 简介:随着中国海洋强国战略深入推进,维护印度洋海上通道安全对中国海洋强国建设支撑作用凸显.然而,印度洋并不平静,“中国威胁论”嗓音,美国印度印度洋战略部署以及两国在印度洋地区联合牵制中国势头,印度洋沿岸地区局势动荡以及愈演愈烈非传统安全威胁等因素叠加使我国印度洋海上通道安全面临多重压力.压力当头,我们要主动探索相应安全路径,从主动发出中国声音入手,以构建中美印良性互动关系、组建维护印度洋海上通道多边安全机制为重点,抓住“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带来战略机遇,同时加强远洋海军建设,让安全畅通印度洋海上通道服务于实现中国海洋强国战略目标的大局.

  • 标签: 印度洋海上通道安全 中美印关系 多边安全机制 海洋强国战略
  • 简介:历史上,美国是擅长利用宣传国家,但将一个少数族裔为对象、针对一种语言受众而不是针对一个地域进行宣传还是个少有的现象。新中国成立后,为遏制共产主义、遏制新中国,诱导人们心向"自由世界",美国专门针对东南亚华人展开了一场全方位宣传攻势。这场"思想之战"是以政府宣传机构为主、私人机构为辅,借助台湾香港两个宣传基地,通过多种媒体手段,不同宣传类型进行跨国、跨区域宣传,它糅合了内政与外交,模糊了政府宣传与文化交流之间区别。直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这场宣传战才日渐式微。本文试图通过近年来美国解密文献、美国新闻署、中情局等档案资料,以及国内外相关研究资料,勾勒冷战初期(1949—1964年)美国对东南亚华人宣传战概况。

  • 标签: 冷战 宣传 美国 东南亚 华人
  • 简介:2015年9月3日越南共产党向媒体公布第十二次全国党代表大会政治报告草案全文,从2015年9月15日至10月31日向全民征求修改意见.2016年1月20日至28日召开越共十二大,期间对大会政治报告进行讨论修改,2016年3月31日越南共产党网站公布由越共中央办公厅发行报告全文,全文共分为15个部分.本文根据越共中央办公厅公布政治报告翻译.

  • 标签: 中央委员会 越南共产党 政治报告 全国代表大会 修改意见 党代表大会
  • 简介:“南侨机工”是南洋华侨人力支援中国抗战重要群体。他们为中国抗战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本文通过对南侨机工与南洋华侨社会关系考察,发现“南侨机工”在中国能够积极参加抗日运输工作,与南洋华侨社团机工家属对返国机工支持是分不开。南洋华侨对“国”“家”观念是分离。二战胜利后,在东南亚民族主义高涨背景下,南洋华侨“国”“家”分离观念差异成为影响南洋华侨政治认同一个重要因素。

  • 标签: 南洋华侨机工 南洋华侨社会 抗日战争 南侨总会
  • 简介:《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十五部分关于强制争端解决机制规定实质上就是一个普通仲裁条款,它在处理南海问题时面临着诸多局限。首先,《公约》争端解决机制强制性是有限度,第十五部分第一节第三节为缔约国提供了可以规避强制机制附加说明选择性排除条款。其次.中菲南海争端显然是关于主权海域划界争端,明显超出了《公约》管辖范围。仲裁庭对海上地物性质及“九段线”合法性裁决会对中国主张“未审先判”。再次,中菲达成《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及中国根据《公约》298条做出排除性声明是否能够排除仲裁庭对南海争端管辖权?仲裁庭对此并没有给出令人信服回答。最后。在可受理性问题上。必要第三方问题及诉由消失问题存在也使得本案不可受理。

  • 标签: 南海争端 中菲仲裁案 强制争端解决机制
  • 简介:美国、中国、印度是亚太区域三个非常有分量国家行为体。截至目前,三国已分别在双边层面建立起了不同内涵战略伙伴关系,“战略大三角”模式趋于明朗化。美国是“战略大三角”关系主导者,正在崛起中国印度都将对美关系视为本国最重要双边关系之一。受“亚太再平衡”战略影响,印度成为中美两国竟相争取伙伴,是中美战略竞争最大受益者。印度亦借势发展与美国、中国关系,进一步强化其大国意象。中国作为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主要平衡对象,一方面需要通过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来应对美国战略挤压;另一方面还需要联合印度共同分担美国重新规制亚太压力。当然,由于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是一个持续施力过程,美国、中国、印度三角关系仍处于动态调整之中,尚未完全成型,值得持续关注。

  • 标签: “亚太再平衡”战略 “战略大三角” 规制压力 美国 中国 印度
  • 简介:近年来,东亚安全成为热点问题。相关东盟国家国内政治出现重大变化:地区安全参与力量、治理架构、规范与议程多元化;南海问题持续发酵,叙事升级,加剧地区紧张。本文以现代性后现代性视角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审视剖析。现代性是西方启蒙运动后出现社会秩序,以理性普遍性为核心。后现代性以反权威、反正统、去中心为灵魂,以不确定性、否定性、多元性、非连续性为特征,是对现代性思维质疑颠覆。论文指出,东亚安全热度上升主要来自地区秩序不确定性。尤其是塑造秩序理念不确定,基于现代思维主导权之争与后现代去中心进程并存;在安全规范和议程上,地方知识获得更多本土自觉.主权安全发展安全并重,协商治理成为可行规范:南海问题基于实在领土争议,但又是话语建构安全热点,服从于霸权护持目的。面对长期化不断复杂化东亚安全局势,论文提出,应参照后现代性“他者”思维.建设具有包容性普遍代表性地区规范价值体系。

  • 标签: 东亚 安全 南海 现代性 后现代性
  • 简介:面对充满不确定性世界,个体通常通过一种被称为归因心理机制从不完全信息中解释他人做出某种行为原因。类似但更为特殊心理机制也会发生在当一个国家决策者需要理解另一个国家行为以采取某种应对之策时候。当外交决策者们在试图解释他国行为时,他们会将哪些变量纳入他们考虑范畴?他们对他国行为进行归因方式是否会因情境不同而有所变化?如果确实有所变化,那么他们在归因时将会存在哪些倾向偏见?外交决策者通常从能力、决心、利益、意图该国所处战略环境五个维度来认知另一个国家行为原因。而恐惧族群中心主义均会作用于这五个维度,并且在不同情境下,两者在各维度作用方式有所差异。为了验证唐世平提出行为归因理论,作者采用了一种特殊内容分析技术——逐字解释文本分析——对1945-1947年间美国外交档案进行了分析编码,试图利用二战结束至冷战开始这段时间内美国主要决策者对苏联行为所进行数以百计归因,并对上述归因理论进行经验上探索。验证结果表明,描述性证据分析部分支持了这一新归因理论,但也挑战了这一理论中关于能力、决心环境维度部分推断。

  • 标签: 归因 外交决策 政治心理学 冷战 档案内容分析
  • 简介:美国企业研究所是美国保守派智库代表之一,具有强大学术和政策影响力。通过对2012年至2015年四年内该所中国军情研究统计分析,可以对其观点倾向、研究重点、代表性研究学者等形成比较全面的了解。同时,该所研究发表相关文章,具有时效性、选择性保守性特点,是了解把握美国国内保守主义思想动态和政府决策重要参考。

  • 标签: 美国 智库 中国 军事
  • 简介:本文评述前近代华人与东南亚海上贸易组织相关研究,分5部分展开。第一部分回顾学术史上华人和东南亚海上贸易组织几部经典研究。第二部分在这种学术脉络下评述新近吉普鲁《亚洲地中海》一书优劣得失,揭示其在组织研究以外意义。基于前述研究存在问题,第三部分进一步阐明评估环南海地区研究与基础训练意义。第四部分列举研究该区值得进一步注意一些新旧材料。最后一部分展望未来研究可行若干主题,并以此为基础讨论对时间空间重新理解可能。很大程度上,环南海研究在国际学界是由东南亚史海洋史研究牵引,在华文世界则主要是由华人华侨史台湾史所引导,这在根本上决定了关注主题侧重历史解释方向差异。在历史解释上,学者既受自身身份影响,一定程度上也受制于殖民主义民族主义语境。在环南海区域研究中,华人适应性和在客居社会嵌入机制、去国家中心历史叙述或以海洋史为中心视角下商贸组织演化与各口岸网络化联结、边界非实体化与流动性等议题均有很大拓展空间。

  • 标签: 华人 东南亚 贸易组织
  • 简介:根据中国在2006年8月25日发表正式声明,对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第298条第1款所述任何争端,中国不接受任何国际司法或仲裁管辖。《公约》第298条第l款包括涉及海域划界、历史性海湾或所有权争端。然而,联合国国际海洋法法庭罔顾以上事实,于2013年4月24日强行组建中菲南海争端仲裁庭(以下简称仲裁庭)。

  • 标签: 仲裁管辖 南海争端 历史性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兼容性 管辖权
  • 简介:自菲律宾于2013年1月提起仲裁程序以来,南海仲裁案成为国内外媒体追踪报道热点话题。查明国际主流媒体关于此案报道情况。梳理其常用报道手法,界定报道中常见事实错误,比较总结其与中国官方媒体对抗焦点,显然有助于我国在最终裁决出台后做好关于该案外宣工作。2013—2015年间域外主流媒体报道情况调查研究表明,它们共采取了先声夺人、片面报道、曲解事实等八种报道手法,存在中国主张整个南海主权等八个常见事实错误,与中国官方媒体在案件起因、中方立场政策合法性等六个方面存在直接观点对抗。国际主流媒体对该案报道具有明显主观性、片面性、误导性,影响国际社会对案件形成客观认知。严重削弱了我国在南海问题上国际话语表达。我国宜坚持“有理、有利、有节”基本原则,积极采取必要和适当措施,加强该案外宣工作,努力将该案对我国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 标签: 国际主流媒体 南海仲裁案 报道手法 国际话语
  • 简介:本文旨在从国际法国际关系结合角度分析菲律宾提起南海仲裁案及其对中国在南海争端解决问题上立场影响,其立足点是如何最大程度地利用现有的国际法以实现国家利益最大化。本文认为.对国家利益认识要认识到其分类分层次特点。同时实现国家利益手段是多种多样.应尽量通过以符合国际道义通行国际规则手段来进行.而当代国际法在整体上已经与各国国家利益大致吻合。对大国来说,国际法还是结盟、遏制反遏制工具,也是号召世界道义力量。在这种认识之下,中国在南海争端解决上立场,除运用实力外,还要注意国际法运用,转变观念积极而有技巧性地参与国际争端解决过程。首先要加强相关问题基础法律研究,在中国“历史性权利”“九段线”问题上发展出一套符合当代国际法原则说辞。其次可以在不接受仲裁庭管辖权前提下,仍然派出强大法律团队参与到管辖权问题审理过程.充分将中国法律理据向全世界阐述,并影响仲裁庭组成审理。

  • 标签: 国际法 南海争端 南海仲裁案 国家利益
  • 简介:建构主义国际关系理论认为,国际体系结构单位施动者之间是相互构成关系,进而进一步影响施动者对外行为。由于冷战后体系结构变化俄罗斯国内政治变化,在这两个因素影响下,俄罗斯对东南亚地区外交也发生了变化。同时,冷战后俄罗斯对东南亚地区外交分为两个层次:双边层次俄罗斯与东盟多边层次。

  • 标签: 建构主义 俄罗斯 东南亚 外交
  • 简介:中美海权竞争激化是东亚权力转移突出表现,以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为牵引,南海争端成为了国际社会关注重要问题,并成为中美在西太平洋主要竞争领域之一。美国在外交布局、军事力量运用、法理战略谋划等层面多管其下。从一般意义上“选边站”转向赤裸裸“拉偏架”;从幕后“操手”转向前台“老大”;从间接干预转向针锋相对直接介入。但是由于美国需要关注全球利益、防务预算紧缺、东亚各国对其联盟战略存在犹豫、地理上远离南海及对华战略两面性等原因,美国南海政策受到制约。当然这些制约因素也出现弱化征兆。未来。中美在东亚海域将可能实现长期竞争性共存。当前中国海上力量发展已经成为美国战略家关注焦点。作为典型海洋霸权,美国对中国“走向深蓝”趋势尤为敏感.这种战略猜疑有可能对未来中美关系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 标签: 美国 海权南海政策 中美关系 亚太再平衡
  • 简介:随着印度洋战略价值上升,美国在“重返亚太”战略基础上推出了“印太”战略,其战略实质是美国在印太地区缔造战略支点,并将其塑造成美国霸权下多极格局。印度、澳大利亚、日本作为美国在印太地区战略支点国家,它们自身在南海地区具有重要战略利益。在美国“印太”战略引导下,战略支点国家将对南海问题产生深刻影响,尤其是将加剧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复杂化。在中美战略博弈背景下,考察美国“印太”战略特别是其支点国家对南海问题影响,有助于我们把握美国“印太”战略实质,也有益于我们全面地分析南海地区安全形势,提出应对策略。

  • 标签: 美国 “印太”战略 南海问题 周边安全
  • 简介:日本《安保相关法案》生效意味着集体自卫权行使有了法律保障,也意味着日美《防卫合作指针》终于可以在法律基础上具体实施了,日本终于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挑战宪法,实现借船出海,利用日美同盟在世界范围内发挥军事作用了。集体自卫权、《安保相关法案》日美《防卫合作指针》是三位一体,解禁集体自卫权是日本配合美国亚太战略政策前提,《安保相关法案》通过是日本配合美国亚太战略国内法律基础,《防卫合作指针》是日本配合美国亚太战略军事协议。日美相互利用,美国试图把日本拉下水,协助美国遏制中国,深化亚太再平衡战略,日本则渴望借船出海,调整防卫政策,利用日美同盟,实现正常国家化,遏制中国发展,并在世界范围发挥军事作用。日美同盟在一系列战略安排中实现深化,同时也使中美日关系更趋复杂,亚太局势更加动荡。

  • 标签: 集体自卫权 《安保相关法案》 《日美防卫合作指针》
  • 简介:针对南海争端,以中菲南海仲裁案裁决为例,对以美国为首西方势力的话语能量进行分析,指出其对中国南海主张判定都是一系列翻译性解读.以及对方所仰赖绝对共时话语语态逻辑错误。而中国在维护《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宗旨价值前提下。所坚持南海断续线有对特定时空环境适应合理根据.这是在相对共时中寻求差异性体现。仲裁庭所做出结果不仅在逻辑上站不住脚,更在平等自由价值观上显得软弱无力。

  • 标签: 共时 话语能量 一元论 差异 南海仲裁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