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7 个结果
  • 简介:运用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调查研究河南省在校大学生参与阳光体育运动的程度对他们心境及心理健康的影响,以期为进一步推进实施阳光体育运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有大约52%的大学生达到阳光体育运动所要求的平均每天至少锻炼一个小时的时间,还有将近11.6%的学生每天锻炼时间不超过0.5小时。经常参与阳光体育运动并保证平均每天1小时的大学生心境状态明显好于每天锻炼时间不超过0.5小时的大学生。尤其在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精神病性等因子上有明显的作用,说明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 标签: 阳光体育运动 大学生 调查研究
  • 简介:采用FMS测试方法对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动作模式进行筛查,分析测试结果,提出身体功能训练纠正训练的方法。采用FMS测试方法对52名体育专业大学生进行功能性动作筛查,并对测试结果进行定量评估和分析。FMS测试平均得分为14.4分,46.2%的学生存在较高的受伤风险,肩部灵活性、直线弓箭步和深蹲的平均得分明显好于其他4个动作,有11.5%的学生在右侧腕部、肩部和左侧腹股沟、膝关节等部位存在疼痛。学生损伤比例较高的部位分布在肩部、腕部、腹股沟和膝关节;学生的灵活性普遍较好,身体稳定性和力量有待加强;身体功能训练纠正训练依次要解决的是主动直膝抬腿、肩部灵活性、躯干稳定俯卧撑、躯干旋转稳定性、跨栏架步、直线弓箭步、深蹲。

  • 标签: FMS测试 体育教学 大学生 身体功能训练
  • 简介:本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深入访谈法,参考体育锻炼动机量表设置问卷,对杨浦区六所高校进行调研,对问卷结果统计分析,得出杨浦高校户外自行车参与者动机主因子。结果显示:参与者动机的主要因子是广交朋友、丰富阅历,放松减压、增强体质,探索未知、体验生活,塑造体型、提高效率,展示自我、赢得认可。

  • 标签: 大学生 自行车 动机
  • 简介:豪志和可瑞斯在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基础上创建了多模态话语符号理论。本文从社会符号学的视角对2012年在天津举办的第九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的会徽进行了多模态话语分析,在第九届大运会组委会官方网站公布的会徽解释性文字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本届大运会会徽的"再现意义""互动意义"和"构图意义",以及所蕴含的社会话语。

  • 标签: 大运会 会徽 社会符号学 多模态话语
  • 简介:本文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以淄博市47所高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对高校体育社团的开展情况以及体育社团大学生与非体育社团大学生的健身状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大部分学生缺乏健身意识,健身身体状况令人担忧;(2)体育社团开展的项目传统,内容单调,问题较多,不足以满足大学生的需求;(3)体育社团大学生与非体育社团大学生相比健身意识较强,健身锻炼频率较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针对性建议:大力发展体育社团,营造良好的体育文化氛围,引导、培养大学生的健身意识,积极地参与健身。

  • 标签: 高校 大学生 体育社团 健身
  • 简介:6月17日—20日,由河南省教育厅、河南省体育局主办,黄河科技学院承办的“2014年河南省第十二届运动会暨首届全民健身大会大学生组‘杨记烧坊’杯武术比赛”在黄河科技学院第三综合体育馆举行,来自全省34所高校的300余名运动员参加了甲、乙、丙三组共51个项目的比赛。

  • 标签: 武术比赛 河南省 大学生 运动员 体育学院 郑州大学
  • 简介:为适应社会发展对未来人才培养提出的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的素质要求,加强对大学生的团队学习能力和团队精神的培养,该研究在同行专家对大学体育课程考核与评价研究的基础上,融入大学体育课程目标和评价方法多元化要素,设置并创新团队考核内容与方法,以突破多年以来单纯个人体育技术、技能的大学生体育课成绩评价方法,为丰富体育课程评价方法提供理论与实践经验。

  • 标签: 团队考核 体育课成绩 教学改革 评价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