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营养给药,输入复方氨基酸症状的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总结1例腹癌患者不能进食,通过静脉补充营养液,输入复方氨基酸后引起精神亢奋行为失常的处理方法。结果通过药物镇静、心理护理和控制输液速度,调节输液的顺序,使其症状改善。结论严格控制输液速度,进行心理护理,是预防及护理症状的护理关键。

  • 标签: 晚期十二指肠壶腹癌 复方氨基酸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直肠腹重建对超低位直肠癌行经腹直肠癌切除术后排便功能的影响,近年来我院收治直肠癌患者明显增多,且有年青化趋势。其中肿瘤位于距肛缘4-7cm的患者,在行经腹直肠癌切除术(Dixon术)后,出现便次增多,排便控制功能较差,严重影响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术中,因受残留乙状结肠长度影响,制作“J”型结肠贮袋困难。我院采用残留结肠行结肠腹重建术,代替直肠腹,获得满意效果。方法我院选自2007年到2010年间46例超低位直肠癌患者,随机选其中23例行结肠腹重建术,为重建组。另23例患者不行结肠腹重建为对照组,术后6个月跟踪随访排便效果,评价内容包括人工软便存留时间、液体便存留时间、排便功能、直肠肛管测压,结果显示重建组人工软便和液体便存留时间优良率分别为92%和84%。而对照组分别为61%和43%,P<0.05,且重建组排便功能、直肠测压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结肠腹重建有效提高超低位直肠Ca患者行结肠直肠癌切除术后的排便功能,改善了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 标签: 直肠癌 直肠壶腹重建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常规和全血C反应蛋白联合检验在儿科细菌性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02月~2017年02月收治的细菌性感染性疾病患儿96例作为本次实验观察对象;观察组32例、对照组132例以及对照组232例患儿的分组依据为细菌性感染性疾病检测方法的不同;观察组全血C反应蛋白+血常规;对照组1全血C反应蛋白;对照组2血常规;通过对比诊断准确率,以突出全血C反应蛋白+血常规临床联合检测价值。结果在最终细菌性感染性疾病诊断准确率方面,三组细菌性感染性疾病患儿之间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儿科细菌性感染性疾病诊断中,联合应用血常规与全血C反应蛋白检验能够有效提高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 标签: 全血C反应蛋白 血常规 儿科 细菌性感染性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尿道板纵切管尿道成形术治疗小儿尿道下裂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小儿尿道下裂患者14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加盖岛状皮瓣尿道成形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尿道板纵切管尿道成形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8.63%与对照组95.89%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4.11%明显低于对照组23.29%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道板纵切管尿道成形术治疗小儿尿道下裂临床效果显著,且并发症发生率低,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 尿道下裂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尿道下裂采用尿道板纵切管尿道成形术的治疗成效。方法: 2017年 12月 -2018年 12月收治小儿尿道下裂患儿 4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 22例。对照组采取加盖岛状皮瓣尿道成形术治疗,观察组采取尿道板纵切管尿道成形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成效和并发症状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出现尿道狭窄患儿比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小儿尿道下裂实施尿道板纵切管尿道成形术,有利于患者病情的改善,疗效佳且并发症少,临床意义大,值得采纳和推广。 关键词: 尿道板纵切管尿道成形术 ;小儿尿道下裂 ;并发症   

  • 标签:
  • 简介:摘要我院神经内科探索应用品管圈活动,组织圈员利用头脑风暴法,充分发挥一线护士观察及分析问题能力,针对科室留置针贴膜边问题,提出有效的改善对策。统计结果显示,圈员提出并执行的对策方案效果显著,可以大大降低留置针贴膜边率。

  • 标签: 品管圈 留置针 贴膜卷边 神经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