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浅析气管切开术后的湿临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总结2014年6月到2016年10月收治的80例气管切开术后的临床护理措施及资料。结果对比2组患者,采用不同护理方式。结论积极护理对术后湿效果明显,减轻患者痛苦,促进疾病康复。

  • 标签: 气管切开 气道湿化护理
  • 简介:摘要急性重症胰腺炎(severeacutepancreatitis,SAP)是一种起病急、病情危重而复杂,早期并发多且严重,早期死亡率很高的常见危重疾病。其中以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腹腔隔综合征及休克等为主,其病死率高,可高达4O%1。本文通过回顾我院2006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75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护理,总结了对并发的观察和护理,从而为有效地对早期并发进行防治,从而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提供帮助。

  • 标签: 急性重症胰腺炎 并发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ICU机械通气人工管理方法。方法通过对我科2001年11月至2012年7月收治500例各种原因需使用人工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机械通气管理进行了回顾性总结。结果在500例患者中425例经治疗顺利脱机并拔出气管插管顺利转出ICU,5例出现意外拔管,20例由于不能撤行气管切开后序贯脱机,20例由于病情危重死亡,30例家属放弃治疗出院。结论建立人工机械通气后,患者的呼吸失去湿过滤等功能易发生呼吸感染、导管阻塞等并发。规范护理流程,提高防范意识,熟练掌握呼吸通气原理的使用方法,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严格的无菌操作概念,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创造早日拔管的条件,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 标签: 人工气道 气道湿化 气囊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胸外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机械通气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3月2011年10月本科收治的31例严重胸部外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机械通气护理。结果经积极治疗和护理,本组31例患者治愈25例(80.6%),死亡6例(19.4%)。结论加强保护性机械通气呼吸管理护理是救治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成功的关键。

  • 标签: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严重胸外伤 机械通气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双水平正压通气在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中的应用。方法抽取2017年1月—12月我科室接诊的65例RDS早产儿档案资料,以时间均衡原则为基准,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分别给予BIPAP治疗与NCPAP疗法,评估两组不同时间点PaO2、PaCO2水平、临床疗效、并发状况。结果两组相较而言,研究组通气后各时间点PaO2、PaCO2水平更好(P<0.05);研究组拔管失败比例、呼吸累计时间、住院时长均较低(P<0.05)。结论对早产儿呼吸窘迫采取BIPAP疗法,可以显著改善患儿PaO2、PaCO2水平,缩短呼吸累计时间与患儿住院时间,降低拔管失败几率,临床效果颇为明显,因此,可以广泛实践与应用。

  • 标签: 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 早产儿 呼吸窘迫综合症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小儿急性白血病是由于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异常而引起的恶性增殖性疾病,口腔并发常给小儿患者带来不适、疼痛、咀嚼及吞咽困难、营养不良,甚至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要通过护理减少口腔并发的发生。本文对其相关因素、治疗与护理措施等进行综述,旨在探讨小儿急性白血病化疗后口腔并发护理进展及有效方法。

  • 标签: 小儿 急性白血病 化疗 口腔并发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呼吸相关肺炎集束治疗对ICU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到2014年5月于我院就诊的重症患者共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200名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10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传统的医疗方式;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再采用改良呼吸相关肺炎集束治疗方法,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在呼吸相关性肺炎方面的发病率和以及病死率。结果两组患者在经过相应的治疗后,对照组有30例患者发生发生呼吸相关性肺炎,发病率达到30%,其中有20例患者因此病死亡,发病率达到66.67%;观察组有10例患者发生呼吸相关性肺炎,发病率达到10%,其中有4例患者死亡,死亡率为40%,对照组在发病率与病死率方面明显要高于观察组,组间治疗效果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采用集束治疗的方法,能有效减少呼吸相关性肺炎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 标签: 改良呼吸机相关肺炎 集束化治疗 ICU患者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膨肺吸痰结合气道冲洗在瓣膜置换术后机械通气期间预防并发的作用及意义。方法对135例风心病瓣膜置换术后机械通气期间使用膨肺吸痰结合气道冲洗712次,观察吸痰前后HRSaO2MAPCBPIVP的变化。结果520次吸痰前SaO2>95%吸痰前后差异无显著性(P>0.05),192次吸痰前SaO2<95%,吸痰前后有明显差异(P<0.05),氧饱和度明显上升,结论膨肺吸痰结合气道冲洗可有效保持呼吸通畅,预防痰痂形成,减少负压吸引可能引起的肺不张及低氧血,减少体力消耗及心脏负担,促进心脏手术后病人早日康复

  • 标签: 瓣膜置换 机械通气 气道冲洗 膨肺吸痰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症监护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预防及护理。方法在2016年2月至2017年10月,选取我科中心静脉导管患者79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9例,观察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全面护理,观察患者感染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感染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护理满意度高。结论给予重症监护中心静脉导管患者全面护理,能降低患者感染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借鉴。

  • 标签: 重症监护室 中心静脉导管 感染 护理
  • 简介:摘要ICU综合征是当前重症监护治疗过程中常见的一种非器质性疾病,不但会加重患者的病情,增加患者家庭的经济负担,还可能会引发其他并发,给患者生命安全带来严重的威胁。本文概述了ICU综合征定义的演变,介绍了重症监护患者发生ICU综合征的发病率及相关因素,并归纳了医护人员应该采取的护理对策,以指导临床护理工作者针对影响ICU综合征的相关因素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有效地降低ICU综合征的发生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重症监护室 ICU综合征 相关因素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呼吸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2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应用无创呼吸治疗。观察对比本组患者治疗前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氧分压(PaO2)、酸碱度(pH)、呼吸频率(RR)、心率(HR)、内源性呼吸末正压(PEEPi)、最大呼气流量(PEF)的变化,以及无创机械通气后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52例患者治疗24h后PaCO2、PaO2、pH、RR、HR、PEEPi、PEF均优于治疗前(P均<0.05)。52例患者中有2例出现腹胀(3.85%),3例面部肿胀(5.77%),1例面部皮肤压伤(1.92%)。结论无创正压通气能够有效改善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呼吸频率及心率,纠正高碳酸血及低氧血,保障了救治质量。

  • 标签: 老年重症肺炎 呼吸机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通过使用改良持续湿化装置来加强气管切开后脱机患者期间湿的有效性,以确保呼吸通畅,保证肺部气体交换。方法把40例气管切开后脱机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是治疗组采用使用改良持续湿化装置,对照组采用传统持续湿化装置,两组通过痰液粘稠度分级对比,来评价湿效果。结果治疗组85%患者痰液粘稠度为Ⅰ°-Ⅱ°。对照组40%患者痰液粘稠度为Ⅰ°-Ⅱ°,经统计学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气管切开后脱机患者应用改良持续湿化装置后,湿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湿化装置。

  • 标签: 改良 气道湿化 痰液粘稠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呼吸相关肺炎的预防和护理措施,降低呼吸相关肺炎的发生率以及死亡率,确保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12年5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38例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实施机械通气治疗,取头高位,操作过程中执行无菌标准,同时给予呼吸管理的相关综合护理措施。结果经机械通气治疗的38例患者中,13例患者发生了呼吸相关肺炎感染,所占比例为34.21%。结论实际护理过程中,应该管理好患者的体位,做好呼吸护理口腔与切口护理、分泌物的引流护理以及营养支持护理等方面的工作,降低呼吸相关肺炎的发生率以及呼吸相关肺炎患者的死亡率,确保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呼吸机相关肺炎 机械通气 排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创呼吸的临床护理。方法通过对我科COPD合并呼吸衰竭60例病例临床护理经验进行总结。结果通过护理60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无护理并发,治疗效果满意。结论在临床无创呼吸应用中,上机前准备,心理护理、体位、病人指导、管理、病情观察等对病人舒适度及治疗效果有明显的意义。

  • 标签: 无创呼吸机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有效针对性护理后,对降低呼吸相关肺炎的作用。方法将2016年1月—2018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6例呼吸衰竭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机械通气,对其进行分组对照组43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43例,给予针对性、个性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呼吸相关肺炎的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总满意度97.67%,其中非常满意33例、比较满意9例、不满意1例;对照组总满意度74.42%,其中非常满意10例、比较满意22例、不满意11例(P<0.05);观察组呼吸相关肺炎的发生率为9.3%(4/43),对照组为27.91%(10/43),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给予患者进行治疗的同时,配合针对必要的护理,可降低呼吸肺炎发生率,联合科学、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更加有利于减轻患者的身心痛苦,促进其尽快康复,具备参考价值。

  • 标签: 肺炎 呼吸机 护理措施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介绍医院普遍使用且安全等级较高的呼吸设备的使用、维护与管理工作体会,总结分析出“人、事、物”呼吸使用、维护与管理的三维原则方法,有效的提高了呼吸的使用质量与安全,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了设备运营成本,为医院临床医疗业务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保障。

  • 标签: 呼吸机使用维护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使用早期呼吸辅助呼吸治疗的效果,研究早期呼吸辅助呼吸治疗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脑保护作用及方法。方法选自我科自2009年8月至2012年3月共收治的75例重型颅脑患者,入选为GCS3~8分无其它严重并发无早期呼吸辅助呼吸治疗禁忌者。随机分为早期呼吸辅助呼吸组与对照组,早期呼吸辅助呼吸组患者入院后行常规治疗及早期呼吸辅助呼吸治疗,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GOS评分。结果早期呼吸辅助呼吸组38例患者,恢复良好5例,中残16例,重残及植物生存11例,死亡6例。对照组37例患者,恢复良好3例,中残9例,重残及植物生存15例,死亡11例。结论通过早期呼吸辅助呼吸治疗具有较好的脑保护作用,可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

  • 标签: 重型颅脑损伤 脑水肿 呼吸机辅助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监护(ICU)住院病人医院感染的特点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626例ICU住院病人发生医院感染的临床资料。结果54例ICU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8.63%,引发医院感染的病原菌主要是真菌,占44.07%。结论重症监护住院病人,普遍存在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易导致医院感染,必须加强医院感染的管理,规范使用抗菌药物,控制易感因素,减少医院感染和耐药菌株的发生。

  • 标签: 重症监护 医院感染 抗菌药物 耐药菌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