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患者取坐位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探讨置管异位。方法接受PICC插管的患者4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4例,采取标准的置管操作,干预组23例,在坐位下进行置管操作,所有患者术后均进行胸部正位X线照片,比较两组间的导管异位。结果共有7例患者发生导管异位,其中对照组6例(25%),干预组1例(4.4%).干预组的发生显著低于对照组(X2=4.3418,P=0.0372)。结论在插管过程中,患者取坐位可以显著提高导管到位,是有效、可行的预防PICC导管异位的方法。

  • 标签: 坐位PICC异位率
  • 简介:摘要目的运用品管圈活动的方法,提高近视眼防病知晓。方法7月成立品管圈,按照品管圈的活动步骤及七大手法,对近视眼防病知晓原因进行分析,对主要因确定并实施对策。结果近视眼防病知晓,由改善前的知晓4%提高至改善后的66%,进步为119.2%。结论开展品管圈的活动,提升了科室员工解决问题的能力,调动员工参与管理的积极新与主动性,可以持续改善护理服务质量,最终实现医院、员工、患者双赢。

  • 标签: 品管圈 近视眼防病 知晓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目前我国剖宫产居高不下,各方人士对此有着不同的看法,从中探究剖宫产居高不下的真正原因,并针对性的提出应对措施。方法采用文献法搜集了剖宫产的相关文献,阐述了我国剖宫产过高的现状,通过分析对比社会各界人士和医务人员对此的看法,得出其原因。结果及措施我国剖宫产过高形成的原因有医院方的原因、产妇及社会的原因。故医院应将控制剖宫产纳入医院产科质量评估体系之内;充分保障产妇的知情选择和自主权。基层计生部门及社区也应充分发挥健康教育作用,传播科学生产的知识;引导产妇合理生产。

  • 标签: 剖宫产 原因 措施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5-12-22
  • 出处:《医药前沿》 2015年第13期
  • 机构:德国和英国联合进行的一项长期医学调查发现,医院中的患者如果同时还有酒瘾,其死亡率会数倍于患有同样疾病但没有酒瘾的患者,而且比后者平均早7.6年亡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剖宫产技术的开展为提高产科质量、降低母儿病死。立下了不朽功绩。但近年来剖宫产率直线上升,几乎达到难以控制的程度,对产科质量又带来了负作用。因此,正确掌握剖宫产指征,减少指征不足的剖宫产。已经成为产科工作者面临的重要问题。就我院5年剖宫产作阶段性统计剖宫产病例的指征进行分析。查找剖宫产上升的原因。

  • 标签: 剖宫产 女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预见性护理对小儿支气管哮喘患儿不良反应及治愈的影响情况,为小儿支气管哮喘患儿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小儿支气管哮喘患儿为研究对象,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两组小儿支气管哮喘患儿在预见性护理下的情况,分析对患儿的不良反应和治愈的影响,分析患者治疗效果。结果预见性护理治疗后,小儿支气管哮喘患儿不良反应下降,患儿的治愈提高,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更明显。结论预见性护理在支气管患儿的治疗过程中,应用效果较好,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生存环境,降低患者治疗中产生的不良反应,提高临床治疗的效果,这种护理治疗的方法值的在临床治疗中推广。

  • 标签: 预见性护理 小儿支气管哮喘 不良反应率 治愈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进消化内镜清洗消毒流程对消毒效果合格及医院感染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期间对我院的消化内镜进行消毒。将前半年的500件消化内镜及2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后半年实施消化内镜操作规范,改进消化内镜清洗消毒流程的500件消化内镜以及20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比分析两组的消化内镜效果合格、以及医院的感染及患者满意度。结果通过对两组行不同的消化内镜清晰消毒标准,观察组的内镜镜体、内镜附件清洗消毒合格均高于对照组的合格,两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不利满意程度明显差于观察组满意程度,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通过对消化内镜及附件的清洗消毒流程进行改进,从而有效的消灭了病菌的自身,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更是有效的预防了患者出现交叉感染发生,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 标签: 消化内镜 消毒流程 消毒效果 合格率 医院感染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B-lynch缝合术治疗剖宫产术中宫乏力性子宫出血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19例剖宫产术中宫乏力性子宫出血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11例)与对照组(8例),治疗组采用B-lynch缝合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宫腔纱布条填塞术。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手术时间51.45±10.48min明显低于对照组70.32±20.05min,术中出血量治疗组(676.54±255.38ml)明显少于对照组(1302.17±485.29ml),治疗组无产褥病及子宫切除患者,对照组分别为2例(25.00%)、1例(12.50%),各项指标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中宫乏力性子宫出血患者采用B-lynch缝合术治疗,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B-lynch缝合术 剖宫产 宫缩乏力性子宫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产后出血患者采用宫素结合米索前列腺醇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到2016年3月这一时间段内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产后出血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宫体注射宫素方法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宫素联合米索前列腺醇治疗。对比两组产妇产后分别在2小时及24小时内的平均出血量。结果观察组治愈例数为40例,产后出血发生为7.50%。对照组治愈例数为40例,产后出血发生为22.5%。两组产妇对比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产妇产后2小时及24小时内的平均出血量分别为125.50ml±25.52ml、171.52ml±28.10m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12.52ml±37.21ml、271.11ml±43.30ml,对比差异明显,不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应用宫素联合米索前列腺醇治疗,大大降低了产妇产后出血的发生,同时减少出血量,在临床中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缩宫素 米索前列腺醇 产后出血 价值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在疤痕子宫再次剖宫产术中低剂量宫素静脉缓慢推注的应用效果展开研究与讨论。方法选择2017年4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妇产科住院的疤痕子宫采取二次剖宫产手术的99例足月孕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50例及对照组49例。实验组在胎儿娩出后即予宫体注射宫剂10u,胎盘娩出后立即宫素3U+0.9%NS10ml静脉缓慢推注(5分钟)。对照组在胎儿娩出后即予宫体注射催产素10u,胎盘剥离娩出时立即宫素10U+0.9%NS10ml静脉缓慢推注(5分钟)。就两组孕妇术中出血量进行观察,做好记录并加以对比分析。深入观察两组研究对象的副作用,在用完宫素之后,做好如下两方面观察工作其一,患者呼吸困难、呕吐、胸闷、面色改变、恶心情况;其二,心电监护仪监测的血压、心率以及血氧饱和度改变。结果在出血量方面,实验组产后出血总量为(430.26±50.67)ml,对照组为(437.45±56.24)ml;实验组进行静脉缓慢推注后心率和血压变化不明显,对照组血压开始下降,心率增快;在副作用方面,实验组不良反应数量都普遍低于对照组,总体副作用发生也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疤痕子宫二次剖宫产患者应用宫素3U+0.9%NS10ml静脉缓慢推注(5分钟)联合宫素10U宫壁注射,可有效减轻副作用,使术中出血量减少,同时也不会对术中抗生素的使用产生影响。

  • 标签: 低剂量 缩宫素静脉缓慢推注 疤痕子宫再次剖宫产术
  • 简介:摘要目的益母草注射液和宫素联合应用对预防产后出血的目的。方法选择住院自然分娩的孕妇2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两组。观察组产时用益母草注射液40mg肌肉注射+宫素20U加入林格氏液500ml中静脉滴注,产后每天用益母草40mg2次/天肌肉注射。对照组产时仅用宫素20U加入林格氏液500ml中静脉滴注,比较两组产妇产时出血及产后24小时的出血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产时出血量及24小时出血量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较于单用宫素,益母草注射液联合使用宫素对降低产妇产后出血量的效果更显著。

  • 标签: 益母草注射液 缩宫素 预防出血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本研究探讨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经米索前列醇联合宫素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妇产科收治的76例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8例),治疗组给予米索前列醇联合宫素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宫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经临床治疗后治疗组患者产后2h、24h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94.74%)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76.32%),不良反应组件存在明显差异性。结论通过临床研究证实,在产后出血防治中米索前列醇联合宫素具有显著疗效,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产后出血 米索前列醇 缩宫素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B-lynch子宫缝合法在控制剖宫产术中发生的宫乏力性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对剖宫产术中发生宫乏力行改良B-lynch子宫缝合术的7例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例患者行改良B-lynch子宫缝合术,5例取得了快速、彻底的止血效果,避免了子宫切除,保留了患者的生育功能。结论改良B-lynch子宫缝合法是控制剖宫产术中宫乏力性出血的有效方法,避免了大部分此类患者子宫切除,操作简单,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改良B-lynch子宫缝合法 治疗 剖宫产术 宫缩乏力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米索前列醇与卡贝宫素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2月来我院进行分娩的产妇6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产妇给予米索前列醇与卡贝宫素进行治疗,对照组产妇单独予以卡贝宫素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产妇术后出血量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比两组产妇产后出血量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与卡贝宫素联合用于产后出血治疗,其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单独使用卡贝宫素治疗,能有效减少产妇出血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米索前列醇 卡贝缩宫素 产后出血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欣母沛联合卡贝宫素预防产后出血的疗效及对产妇第三产程的影响。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我院分娩的18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90例和观察组90例。胎儿娩出后,对照组给予卡贝宫素静滴及宫体注射,而观察组在对照组产妇基础上联合给予欣母沛宫体注射。观察比较两组产妇产后2h、24h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及第三产程平均时间。结果产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产妇产后2h及产后24h出血量减少(267.3±45.2vs331.5±48.6ml,337.5±56.3vs416.8±52.7ml),产生出血发生降低(4.4%vs13.3%),第三产程平均时间缩短(6.8±1.7vs10.3±2.4min),组间比较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欣母沛联合卡贝宫素在预防产后出血中应用效果良好,能够减少产后出血量,降低产后出血,并且能够明显缩短第三产程。

  • 标签: 欣母沛 卡贝缩宫素 产后出血 产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观察宫素、葡萄糖酸钙、欣母沛对预防产后出血的的观察结果。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月至2012年8月600名进行了子宫下段剖腹产的产妇,无规则的分出来两组,每组300人。一组为实验组,对这组产妇采取的方法是,进行葡萄糖酸钙、欣母沛和宫素的联合注射,用250Lg欣母沛在宫体部位进行宫体的注射,同时进行10%的葡萄碳酸钙的静脉注射,并在对产妇进行20U的静脉滴注;另一组为对照组,仅对这组的产妇进行20U宫素的静脉滴注。在分别观察记录术后2h及24h阴道出血量。结果经观察,术后2h和24h对照组的产妇阴道出血情况比实验组严重,实验组的产妇肠胃恢复情况也比对照组更快。结论如果在产后联合使用葡萄糖酸钙,欣母沛与宫素将会对产妇术后调养有很大的辅助作用,产妇的康复速度明显比只用宫素的产妇效果好,就目前的水准来看,此项用药方案副作用小,效果明显,可以投入使用。

  • 标签: 缩宫素 葡萄糖酸钙 欣母沛 联合使用 产后出血的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素配伍米索前列醇治疗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54例产后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治疗组采用宫素配伍米索前列醇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宫素治疗,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用药后及采用同样护理2h出血量比较,治疗组的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组治愈为100%。结论宫素配伍米索前列醇治疗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是一种安全、有效、廉价的治疗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缩宫素 米索前列醇 子宫收缩乏力 产后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疗宫乏力所致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60例宫乏力性产后出血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在宫体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而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产后24小时的产后出血量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通过观察研究,结果发现,对照组患者的总治疗有效率为低于观察组;对照组产后24小时的出血量高于观察组患。P<0.05。结论采用卡列前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疗宫乏力导致产后出血,效果显著,产后出血量明显改善,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宫缩乏力 产后出血 卡列前素氨丁三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