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我效能理论对脑卒中后抑郁的影响程度。方法将86例PSD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增加给予自我效能干预措施,在干预前、干预后15天、25天对患者的抑郁状态进行评分,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抑郁状态于干预后15天、25天在统计学上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自我效能理论可以改善PSD患者抑郁状态,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疾病的康复。

  • 标签: 自我效能理论 脑卒中 抑郁
  • 简介:摘要职业防护已成为医护人员日益关注的话题,本文针对护士感染各种传染性疾病的危险因素较多,提出相应防护措施。

  • 标签: 自我防护 职业防护 防护措施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5-05-15
  • 出处:《医药前沿》 2015年第5期
  • 机构:以生物电信号来控制疾病的方式越来越受到关注,美国曾发明了一项新的医疗科技,只需在人体颈部迷走神经处安装一个生物电信号程序发生器,即可唤醒体内的免疫系统,从而治愈风湿性关节炎。而早在2012年,美国哈佛大学也联合一些机构进行科学实验,得出了通过生物电信号能够进行肢体操控的结论,这项实验结果表示未来有望能使瘫痪病人重新恢复行动能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颈肩腰腿自我预防保健运动分析。方法选取2009年12月到2010年12月本院收治存在颈肩腰腿疼痛患者102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51例和观察组5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止痛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指导患者进行运动训练,对两组患者临床效果情况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临床效果优32例,临床效果良19例,效果优良率100%;对照组临床效果优9例,临床效果良38例,效果优良率92.16%,观察组效果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x2=23.13,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运动训练可以有效稳定患者的平衡系统,缓解颈肩腰腿疼痛情况,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颈肩腰腿 自我保健运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探讨护理自考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为开展护理自学考试有积极意义。考生学习的态度是积极的,辅导学习促进了考生对课程知识内容的掌握,促进了考生信息处理能力、独立学习能力、社会交流与协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提高。开展辅导助学工作,必须加强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培养考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使考生各方面能力全面提高。

  • 标签: 护理 自考 辅导 学习 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提高骨折患者术后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了我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一共有120例,随机分组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组为60例,对照组对该组病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对于观察组的病患者,除了采取常规的护理措施,还对其采用了舒适护理干预措施。结果与对照组病患者相对比,观察组病患者经过舒适护理干预,治疗效果更为理想,功能评分值和生活自理能力评分值更加高。(P<5%)结论舒适护理可有效提高骨折患者自理能力,促进患者预后良好。

  • 标签: 舒适护理 骨折患者 术后自理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早产儿家庭实施出院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对2010年12月~2011年7月在我科治愈出院的156例早产儿家长实施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认真实施健康教育后,早产儿再次患病率及住院率明显下降,生长发育情况良好。结论提高早产儿生存水平,不仅取决于医护人员,更重要的是家长积极主动的配合,才能使早产儿健康成长。

  • 标签: 早产儿 出院健康教育 家庭护理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延伸护理对于脑卒中患者日常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两组患者都进行常规康复训练和康复宣教,护理人员分别采用神经发育促进技术、Bobath技术及运动再学习法对患者进行训练。结果护理后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神经功能较护理前得到降低,但运动功能和ALD较护理前得到提高,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运动功能及AL明显比对照组好。结论对患者采取护士延伸康复护理措施可促进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最大化的利用康复医疗资源,使得发生误用综合征或失用综合征得到有效预防,患者的住院天数得到降低,病床周转率得到提高,重复住院率得到减少,医疗成本得到节约,家庭负担得到减轻。

  • 标签: 延伸护理 脑卒中 日常活动能力
  • 简介:摘要概念图作为一种用图表组织和表征知识的工具,能够通过可视化的思维网络,开阔学生的思路,帮助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进行知识总结,增强学生对烦琐知识的理解与记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好地提高学习效率。本文对概念图促进护理专业学生自主学习的相关研究进行了阐述,并对概念图在护理教育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以期推动概念图教学法在护理教育领域中的应用与研究。

  • 标签: 概念图 自主学习能力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应用于宫颈癌患者对改善患者自我效能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5月在肿瘤医院妇瘤科病区收治的86例同步放化疗的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和干预组(43例),为避免干预措施在同病房患者有沾染,因此选择妇科一、三、四病区患者为对照组,妇科二病区患者为干预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医院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组患者在接受医院常规健康教育的基础上,给予自我管理干预,分析两组自我管理干预的效果。结果对照组的干预后与两组患者进行干预前的自我效能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组进行护理干预后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者生活质量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讨论临床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对宫颈癌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自我效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综合护理 自我效能 有效性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老年干部跌倒现状及不同年龄段、不同风险等级老年干部对跌倒的自我认知。方法对132例老年干部采用自行设计调查表及跌倒风险评估量表(FRA)作为评估表采集资料,分析不同年龄段、不同跌倒风险等级的老年干部对跌倒自我认知及健康需求。结果老年干部曾有跌倒发生率26%,一年内跌倒发生率11.34%。随着年龄增长,跌倒风险上升。老年干部对防跌倒的自我认知、相关知识及防范措施缺乏。结论老年干部对跌倒自我认知高于客观现状,应采取积极有效的健康教育提高老年干部对跌倒的正确认知,预防或降低跌倒事件的发生。

  • 标签: 老年干部 跌倒风险 自我认知
  • 简介:摘要从低血容量性休克代偿期机体因为有效循环血量(因素1足够的血容量)不足而释放大量儿茶酚胺维持一定的血压水平,可以知道人体有完美的一套自我调节功能。有效循环血量三因素(量-泵-血管)是三位一体的,其中一个因素失衡导致机体有效循环血量相对不足或者不足,机体会通过分泌“致病”因子调节另外二个因素。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和原发性高血压病的病因是机体有效循环血量三因素(量-泵-血管)失衡,使机体有效循环血量相对不足或者不足而引起机体本能调节而分泌“致病”因子,持续数月数年形成了高血压。

  • 标签: 有效循环血量 相对不足或者不足 自我调节功能 相对平衡 失衡 三位一体 量-泵-血管 异常体征高血压 中医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分析糖尿病患者血糖自我检测现状。方法2014年1月—2014年12月间选取本地30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有快速血糖仪(便携式),以自行设计的“自我检测现状调查表”调查患者血糖自我检测现状。结果糖尿病知识的掌握程度为良好者仅占20﹪(60/300);糖尿病患者血糖自我检测现状监测频率、时间不科学者占80.33﹪(241/300),未明确血糖控制目标者占30.67﹪(92/300),未妥善保管血糖仪、血糖试纸者占24.67﹪(74/300),未正确操作血糖仪者占23.33﹪(70/300);糖尿病患者血糖自我检测主要影响因素为不够重视自身疾病,仪器、试纸保管知识缺乏,嫌麻烦、觉得没有必要。结论加强健康教育,提高自我监测的依从性,有利于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

  • 标签: 糖尿病患者 血糖自我检测 现状 调查
  • 简介:摘要慢性病的自我管理作为一种新型疾病管理模式,随着我国慢性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不断上升,慢性病自我管理日益受到关注和重视。该文通过分析近年来我国高血压的流行现状,介绍高血压自我管理相关概念和内容,介绍高血压患者有效控制和管理的方法。借鉴目前国内外对高血压自我管理所做的研究与实践,探讨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模式。

  • 标签: 慢性病 高血压 自我管理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5-07-17
  • 出处:《医药前沿》 2015年第7期
  • 机构:来自澳洲莫纳斯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了一种特殊类型的磁性材料,其可以实现一种非凡的自我调节的加热效应,从而为科学家们开发新型的高温癌症热疗法提供了新的思路,相关研究刊登于国际杂志《应用物理快报》上。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社区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的效果,为高血压患者开展社区健康管理模式提供依据。方法2014年1~12月选取南通市崇川区钟秀街道内居住的高血压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高血压3级管理,实验组在常规管理基础上建立患者自我管理小组,12个月后评估其效果。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2个月后,实验组高血压患者对疾病认识、血压监测知识、膳食知识、运动知识、药物治疗知识、心理调节知识6个方面知晓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自我管理能力自我监测血压、低脂低盐饮食、坚持运动、坚持服药、情绪控制良好、限制饮酒、不吸烟等7个方面的自我管理能力(除不吸烟外)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平均收缩压(167.82±20.53mmhg),平均舒张压(100.32±11.54mmhg);实验组平均收缩压(141.62±18.73mmhg),平均舒张压(90.12±11.58mmhg),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开展社区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活动,从而能有效控制血压,有助于提高社区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高血压 自我管理 效果评估
  • 简介:摘要随着胃镜检查需求量的增多,胃镜护士的工作量也随之增加。除了要辅助医生准确地诊断出疾病以外,护士每天还需要面对大量的患者甚至还要与其近距离接触,因此,胃镜室的护理工作存在着许多潜在的危害,本研究旨在对这些职业危害进行分析,并找出进行自我防护的办法。

  • 标签: 胃镜室 护士 职业危害 防护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护士配制化疗药物自我防护的调查,分析护士对于化疗药物防护的现状和认识,为化疗药物的临床使用提出建设性意见。方法应用参考文献资料自制的问卷,对110位临床护士接触化疗药物过程中的自我防护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肿瘤科护士自我防护设备和意识均强于非肿瘤科,护士配制化疗药物过程中存在防护缺陷。结论护士配制化疗药物过程的防护存在不足,应加强自我防护,同时管理人员应提供良好的防护条件,加强培训和指导,降低配制化疗药物对人体造成的损害。

  • 标签: 护士 化疗药物 自我防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神科护士在工作中的自我心理调节和防护技巧,以便提高自身心理健康和安全性。方法通过对自身技能和心理调节,全面了解患者的危险性,严格按照正确的操作规程和合理的防护技巧保证自身的健康和安全。结果加强心理教育,严格操作规程,合理运用防范技巧可以使精神科护士的心理健康和安全性有显著提高。讨论要加强自身心理调节;多方面,多渠道进行心理教育;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正确合理运用防护技巧,可以有效提高护士的心理健康和安全性。

  • 标签: 精神科 护士 调节 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