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4
47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胸腔镜下大泡切除术的临床护理要点。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0例胸腔镜下大泡切除术患者,将患者动态随机化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各有60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围手术期护理。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对比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满意率均存在差异性(P<0.05)。结论在胸腔镜下大泡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实施相应护理措施,可促进患者病情恢复。

  • 标签: 胸腔镜 肺大泡切除术 护理 要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纤维支气管镜对开胸肺癌术后不张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6年1月于我院住院治疗,且实施开胸肺癌术后不张的患者5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采用常规治疗开胸肺癌术后不张的对照组(27例),以及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纤维支气管镜辅助治疗观察组(27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气分析等指标。结果采用纤维支气管镜对开胸肺癌术后不张患者进行辅助治疗的观察组患者的血气分析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患者治愈14例,占51.86%,好转12例,占44.44%,无效1例,占3.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患者治愈13例,占48.15%,好转10例,占37.03%,无效4例,占14.82%,差异显著(P<0.05)。结论纤维支气管镜对开胸肺癌术后不张的治疗效果显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患者的气道阻塞,保障患者呼吸,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实践。

  • 标签: 纤维支气管镜 肺癌术后 肺不张 临床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sleepapneahypopneasyndrome,OSAHS)患者的顺应性及胸腔压力波动与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refluxdisease,GERD)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比较OSAHS伴有GERD组和单纯OSAHS组的体质量指数(BMI)、睡眠呼吸紊乱指数(AHI)、GERD症状评分和功能相关指标;根据研究对象OSAHS的严重程度分为三组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对组间的氧饱和度、功能进行分析。结果OSAHS患者中GERD的发生率约为46%,OSAHS伴有GERD组的BMI、AHI、症状评分、R5、R20、R35、R5-R20、X5均高于单纯OSAHS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OSAHS组患者缺氧程度及重于轻度组、中度组OSAHS患者,重度OSAHS组MV、VT、ERV、VCmax、FVC、IC、FEV1、MVV、MMEF低于轻度组及中度组;OSAHS患者AHI与R35呈正相关,相关指数(r)=0.611,(P<0.001);R35与氧饱和度呈负相关,相关指数(r)=-0.847,(P<0.001)结论OSAHS患者与GERD可能是通过功能相互影响。

  • 标签: 睡眠呼吸暂停 肺功能 胃食管反流 胸腔压力
  • 简介:摘要目的对慢性阻塞性疾病采用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分析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0月1日至2015年12月1日我院120位慢性阻塞性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均60名患者,分别用沙美特罗替卡松与噻托溴铵粉吸入剂治疗。对患者治疗前后咳嗽和喘息评分、疗效、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咳嗽(0.64±0.21)、喘息评分(0.67±0.23)以及FEV1(1.02±0.23)的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数据分别为(3.21±1.31)、(3.19±1.28),(0.92±0.20),数据分析P值小于0.05,统计学意义存在。观察组有效率83.33显著高于对照组63.33%(P<0.05)。结论对慢性阻塞性疾病采用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患者症状缓解更为有效,疗效更为确切,可作为有效方案在临床推广。

  • 标签: 沙美特罗替卡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慢阻急性加重期患者治疗前后FeNO水平变化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AECOPD患者42例作为研究对象,测定治疗前后通气功能及FeNO的值。结果治疗后患者FVC、FEV1、FVC/pre、FEV1/FVC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而呼出气一氧化氮浓度(FeNO)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eNO测定简便易行、安全性高、可重复性强,对AECOPD的疗效评价、药物选择及随访等均具有重要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慢阻肺急性加重期 FeNO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慢阻无创呼吸机护理中人性化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6月到2016年9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无创呼吸机治疗的慢阻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方式,给予试验组患者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并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P<0.05。并且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P<0.05。结论慢阻无创呼吸机护理中人性化护理的应用效果显著,能明显提升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并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慢阻肺 无创呼吸机 人性化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多索茶碱和氨茶碱在慢性阻塞性疾病患者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15日至2016年1月10日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慢性阻塞性疾病患者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多索茶碱治疗的45例患者为观察组,给予氨茶碱治疗的45例患者为对照组,治疗的时间为6周。6周后计算出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和不良反性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不同方法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1.11%),对照组总有效率(64.44%),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的,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0.00%、31.00%,差异在统计学上无意义(P>0.05)。结论经多索茶碱与氨茶碱治疗的慢性阻塞性疾病患者中,多索茶碱发生的不良反应较少,患者的耐受性良好,药物的半衰期较长,值得临床拓展。

  • 标签: 多索茶碱 氨茶碱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临床疗效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温化痰方贴敷辅助治疗小儿肺炎喘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自2013年1月—2017年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20例小儿肺炎喘咳患儿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0例患儿。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温化痰方贴敷进行辅助治疗。治疗10天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体征消失时间、不良反应和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的住院时间、体征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8.3%,优于对照组的78.3%,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温化痰方贴敷辅助治疗小儿肺炎咳喘可有效减短患儿肺部体征消失时间和患儿住院时间,提高治疗效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温肺化痰方贴敷 辅助治疗 小儿肺炎喘咳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方法,在治疗慢性阻塞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2013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50例慢性阻塞性疾病患者,将这些患者进行随机分组,每组有75例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治疗方式,观察组采取中西医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改善总有效率进行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功能指标及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时间等方面的差异。结果治疗后,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患者FEV1、FVC等功能指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时间方面,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患者也要由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在治疗慢性阻塞性疾病方面具有显著的效果,能够有效减少治疗时间,提高治愈率。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结缔组织病间质病变患者治疗1年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的46例患者,治疗前后功能和高分辨CT的变化评估其疗效,并对感染发生率、肝肾功能、血常规指标进行检测,评估其安全性。结果治疗前后患者用力肺活量、第一秒用力呼气量和一氧化氮弥散量均可以保持稳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大于0.05);HRCT所表现的磨玻璃影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蜂窝影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共发生27例次感染,仅1例次出现白细胞下降。结论结缔组织病间质病变经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1年,HRCT磨玻璃影得到改善,功能保持稳定,而且安全性良好。

  • 标签: 结缔组织病 肺间质病变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延续护理对慢性阻塞性疾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2月到2016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疾病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延续护理,观察患者生存质量评估情况。结果50例患者护理前的体质量指数为(17.42±2.45)分,护理后为(19.85±2.25)分;护理前的疾病影响为(45.68±19.21)分,护理后为(27.18±13.15)分;护理前的活动受限为(71.35±18.26)分,护理后为(47.38±16.26)分;护理前症状为(55.38±18.12)分,护理后为(29.28±16.76)分;护理前的GHQ-12为(14.13±1.24)分,护理后为(11.95±1.15)分;护理前后的生存质量指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护理可提高慢性阻塞性疾病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 标签: 延续护理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生存质量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胸腔镜下大疱切除加胸膜固定治疗气胸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我院在2009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4例气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7例,对照组患者单纯使用胸腔镜下大疱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胸膜固定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后带管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和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在手术时间、术后带管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高于观察组,两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气胸的治疗中,使用胸腔镜下大疱切除加胸膜固定进行治疗,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胸腔镜 肺大疱切除 胸膜固定 气胸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医护合作模式在慢阻疾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慢阻疾病患者120例,随机将他们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实施医护合作模式,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焦虑、抑郁情况,分析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和护理引起的纠纷事件的差异,并调查患者对护理人员护理质量的评价。结果对照组护理后的焦虑、抑郁评分和护理质量明显高于观察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的95%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的8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引起的纠纷的3.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6.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阻疾病患者实施医护合作模式,能够明显的改善患者的抑郁、焦虑情况,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医护合作查房模式 慢性阻塞性疾病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螺旋CT用于弥漫性疾病患者诊断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弥漫性疾病患者50例,所有患者均经过螺旋CT进行诊断,分析其临床效果。结果经过诊断后,50例弥漫性疾病患者中,48例患者确诊,诊断符合率为96%(48/50),有2例未能明确诊断,螺旋CT影像表现复杂,主要表现为弥漫性结节影、磨玻璃密度影等不同程度的改变。结论采用螺旋CT诊断方法有利于提高弥漫性疾病的诊断水平,经积极治疗后,可降低弥漫性并发症发生率,是检查弥漫性疾病最佳的诊断方式。

  • 标签: 弥漫性肺疾病 螺旋CT诊断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64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技术在结节检出率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期间接受检查的41例肺部结节病灶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利用GE64排CT机,重建使用窗,对重建图像作多平面各向同性三维重建,对图像予以动态三维评估,分析评估结果。结果采用各向同性技术建作的5mm以下肺部结节检出数量明显多于常规轴位,尤其是直径小于2mm的小结节(P<0.05)。结论采用64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技术能够有效检出肺部结节病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64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技术 肺结节 检出率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综合护理对高龄慢阻患者继发性真菌感染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高龄慢阻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单盲原则均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综合护理)各41例,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继发性真菌感染发生情况以及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继发性真菌感染发生率分别为17.07%与34.15%,对照组患者继发性真菌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7.56%与80.49%,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低于观察,(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护理能够降低高龄慢阻患者继发性真菌感染率,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综合护理 高龄慢阻肺 真菌感染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电子支气管镜检查在阻塞性不张的病因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65例经胸部CT提示为阻塞性不张患者的影像学检查、电子支气管镜检查及病理学资料。结果经电子支气管镜综合诊断,165例阻塞性不张患者检出病因例数及构成比分别为肺癌74例(44.9%),非特异性炎症36例(21.8%),结核感染35例(21.2%),支气管异物12例(7.3%),真菌感染6例(3.6%),支气管扩张2例(1.2%)。其中,≥60岁不张患者78例,病因为肺癌49例,占62.8%。47例不张(28.5%)经电子支气管镜进行了镜下治疗。结论电子支气管镜检查在阻塞性不张的病因诊断及鉴别诊断中有非常重要的价值,肺癌是老年患者阻塞性不张的重要原因。

  • 标签: 阻塞性肺不张 电子支气管镜 病因诊断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对骨折早期肢体肿胀患者尽心个中医康复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7年4月收住我院的骨折早期肢体肿胀患者60例,经患者及家属之情并且同意后,将患者随机分为通过常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的对照组,以及通过中医康复治疗的试验组,各30例,对两组采用不同治疗方案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两种不同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6.67%,而对照组仅为60.00%。两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骨折早期的肢体肿胀中,使用中医康复治疗取得良好的疗效,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有利于在临床中的推广使用。

  • 标签: 骨折早期 肢体肿胀 常规治疗 中医康复治疗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脑梗塞后肢体偏瘫病人的影响。方法调查病例随机筛选自医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接收的脑硬塞病人8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与干预组(早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前,两组病人的日常生活能力与肢体运动能力无太大差异(P>0.05),干预后,干预组的日常生活能力与肢体运动能力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梗塞后偏瘫病人实施早期康复护理,有利于改善病人的肢体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临床意义较大。

  • 标签: 早期康复护理 脑梗塞 肢体偏瘫 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