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小儿发热惊厥的护理方法进行分析总结,并简述护理过程中注意事项。方法对我院收治的40例发热惊厥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给予综合护理,对护理效果进行观察评价。结果患儿发热时间为(5.12±1.24)天;住院期间惊厥复发8例,经护理后病情显著改善,对患儿随访发现惊厥复发率为7.5%。结论在小儿发热惊厥治疗过程中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可有效提升治疗效果,促进患儿快速康复。

  • 标签: 小儿 发热惊厥 综合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小儿惊厥应用优质护理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惊厥患儿84例,按照不同护理方法将其平均分成常规护理组与优质护理组各42例,对比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患儿的抽搐持续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复发率,优质护理组均明显少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护理组的护理满意度为82.0%,优质护理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4.0%,优质护理组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对比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惊厥应用优质护理的临床护理效果显著,可缩短患儿抽蓄持续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与复发率,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小儿哮喘 优质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对于小儿护理的干预指导意义。方法于2017年07月--2018年07月,将本院收治的危重患儿68例随机分为两组,即常规组(常规危重护理)、研究组(用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进行干预指导),两组各34例。结果研究组护理后的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显著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通过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对小儿护理进行干预指导,有利于患儿预后和早期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 小儿护理 指导意义
  • 简介:摘要推拿手法属于中医临床外治法的范畴,应该遵循“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的方式。在小儿便秘的治疗中,影响推拿补泻的因素比较多,本文分析补泻对小儿便秘的治疗效果。

  • 标签: 推拿 补泻 小儿便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小儿贫血程度与小儿营养不良类型的关系。方法整理收集我院收治的700例6个月-7岁的儿童进行体重、身高、体格、血红蛋白的检查,进而探讨分析小儿贫血程度与小儿营养不良类型的关系。结果体重低下患病率为35.57%,生长迟缓患病率为34.86%,消瘦患病率为15.29%,贫血程度与儿童营养不良有一定的相关性,但也存在着一定的个体差异,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状况与儿童的贫血程度有一定的相关性,也具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贫血程度与营养不良有一定的相关性。

  • 标签: 小儿贫血 营养不良 关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用不同治疗方法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入选的40例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成两组。对照组20例采用传统开放手术治疗,观察组20例则予以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观察并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总有效率95%)明显优于对照组(85%),并发症发生率(50%)明显低于对照组(60%),且差异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更优,且创伤较小、并发症少,利于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的恢复,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 椎体后凸成形术 传统开放手术 临床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脊柱外科手术并发脑脊液漏的相关因素及防治对策。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脊柱外科手术并发脑脊液漏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使用预防性治疗措施,分析干预效果。结果30例患者中有22例通过手术中处理在手术后无明显脑脊液引流出,手术后切口一期愈合;8例患者在手术后有脑脊液漏发生,经积极处理后2周愈合,患者均无感染等情况出现。结论脊柱外科手术并发脑脊液漏采用科学的预防以及治疗措施,可显著改善临床各项症状,改善脑脊液漏液情况,促进患者后期的康复。

  • 标签: 脊柱外科手术 脑脊液漏 因素分析 防治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急性脊柱创伤的患者临床诊断方式,探讨对这类患者实施微创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以2014年5月至2017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48例急性脊柱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就临床诊断方式进行归纳总结,同时根据患者的治疗方式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n=74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开放手术,观察组则实施微创手术,就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及满意度、围术期并发症情况、术后疼痛情况等进行统计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术后离床及治疗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及手术麻醉剂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手术治疗后躯体疼痛情况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2h及36h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性脊柱创伤患者实施微创手术,能够提高手术及治疗的效果及效率,减轻患者病痛。

  • 标签: 急性脊柱创伤 诊断 微创 开放手术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微创椎弓根螺钉置入中脊柱手术机器人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58例患者,对照组29例采用传统手术徒手置入椎弓根螺钉。观察组29例运用“TINAVI”机器人导航系统,对患者进行椎弓根螺钉置入。结果观察组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10.34%明显低于对照组41.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中平均单枚置钉时间、透视次数的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机器人导航下置钉可以有效的降低手术创伤、提高手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缩短手术时间及减少透视次数,有效的促进了微创脊柱外科的发展应用。

  • 标签: 手术机器人 脊柱微创手术 椎弓根螺钉置入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究X线平片法和螺旋CT法在脊柱骨折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和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自2014年01月~2016年01月以来我院收治的脊柱骨折患者114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入院时间随机将其分为平均的三组,即X线组(采用X线平片法检测)、CT组(采用螺旋CT法检测)和联合组(采用X线平片+螺旋CT法检测),每组各有38例患者。对三组患者的临床诊断情况和结果进行统计、比较和分析。结果经统计,螺旋CT和X线平片的临床诊断符合率无明显差异,比较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脊柱骨折的临床诊断中,X线平片检测和螺旋CT检测都具有良好的临床诊断效果,但将两者联合起来的诊断效果更佳,因此,应当予以积极的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脊柱骨折X线平片螺旋CT诊断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合并胸腰段脊柱损伤的多发骨折临床治疗方法。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2年3月-2013年4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合并胸腰段脊柱损伤的多发骨折而需要手术治疗的患者68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前路手术组和后路手术组,每组34例,采用ISS评分方法对患者损伤程度进行评定,并根据患者损伤程度分别采用一期肢体手术、四肢手术内固定;一期肢体手术,二期脊柱手术;先脊柱手术,二期肢体手术等;术后随访,采用ASIA运动功能评定标准对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结果进行术前、术后评定。结果术后6周前路手术患者的伤锥高度、运动评分、Cobb角等方面明显优于后路手术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骨折均获愈合,愈合时间为12~46周,平均(18.22±2.30)周。结论对于合并胸腰段脊柱损伤的多发骨折治疗方案的确定,应根据患者损伤程度和病情来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不能一味界定固定的手术治疗方法。

  • 标签: 多发骨折 胸腰椎 脊柱损伤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微创手术在治疗脊柱创伤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脊柱创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传统开放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进行微创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疼痛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疼痛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观察组发生率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15%,(P<0.05);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9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5%,(P<0.05)。结论相对于传统手术治疗方法,微创手术治疗脊柱创伤疗效确切,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减轻疼痛,促进其早日康复。

  • 标签: 微创手术 脊柱创伤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疼痛护理应于脊柱外科手术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150名脊柱外科手术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参照组(每组75例患者)。在围术期,对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对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之上开展疼痛护理干预。使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表(VAS)对患者在接受护理干预前、脊柱外科手术后4h、24h、72h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估,以此分析疼痛护理的应用价值。结果将试验组和参照组在护理干预前的VAS评分数据进行分析,得到P>0.05表明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对比分析试验组和参照组在术后6h、24h以及72h的VAS评分,结果表明加入疼痛护理的试验组患者VAS评分明显低于只采取常规护理的参照组,且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并且试验组的β-EP(β内啡肽),NYP(神经肽Y)以及5-HT(5-羟色胺)水平均低于参照组水平,且差异具有统计学可比性(P<0.05);从患者满意度来看,试验组明显高于参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可比性(P<0.05)结论疼痛护理的应用对于降低脊柱外科患者围手术期疼痛具有积极的作用,有利于提高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 标签: 脊柱外科 疼痛护理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是十分常见的临床病症,就目前而言,其已经为全球严重的公共健康问题;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主要临床特点有骨量减少、骨组织结构退变、骨脆性增加等,该种病症大大增加了骨折危险性;相关文献资料显示,70岁之上的老年人群极易发生脊柱骨折;此次研究主要就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相关临床方面进行文字阐述。

  • 标签: 椎体成形术 骨质疏松 脊柱骨折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脊柱结核并寒性脓肿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2017年5月收治的52例脊柱结核合并寒性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入院后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且术后均经病理检查及引流物细菌培养结果证实,分析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脊柱结核合并寒性脓肿诊断的价值。结果脊柱结核的超声声像图特征主要表现为病变椎体不同程度的破坏,椎体边缘回声变形。合并寒性脓肿者脓肿形状不规则,脓肿形成早期表现为低回声和混合型回声,病程长者回声较杂乱。经超声多普勒超声检查为脊柱结核合并寒性脓肿的患者为49例,诊断符合率为94.23%。结论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脊柱结核合并寒性脓肿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作为诊断脊柱结核合并寒性脓肿首选辅助检查。

  • 标签: 脊柱结核 寒性脓肿 彩色多普勒超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脊柱外科术中合理安置体位与压疮预防的意义和预防措施。方法对我院200名不同年龄段患者进行脊柱外科手术合理安置体位以及对压疮易形成部分着重护理。结果200名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而均未长压疮。结论在脊柱外科手术中采取合理且标准的体位安置和针对性的护理可以明显减少患者的不适感且降低压疮的发生率。

  • 标签: 脊柱 俯卧位 压疮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合并胸腰段脊柱损伤的多发骨折临床治疗方法。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4年3月-2016年4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合并胸腰段脊柱损伤的多发骨折而需要手术治疗的患者68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前路手术组和后路手术组,每组34例,采用ISS评分方法对患者损伤程度进行评定,并根据患者损伤程度分别采用一期肢体手术、四肢手术内固定;一期肢体手术,二期脊柱手术;先脊柱手术,二期肢体手术等;术后随访,采用ASIA运动功能评定标准对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结果进行术前、术后评定。结果术后6周前路手术患者的伤锥高度、运动评分、Cobb角等方面明显优于后路手术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骨折均获愈合,愈合时间为12~46周,平均(18.22±2.30)周。结论对于合并胸腰段脊柱损伤的多发骨折治疗方案的确定,应根据患者损伤程度和病情来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不能一味界定固定的手术治疗方法。

  • 标签: 多发骨折 胸腰椎 脊柱损伤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对脊柱脊髓出现损伤,同时伴有多发伤的病人进行病况分析,然后治疗,探究不同病况的治疗结果。方法从2016年3月到2017年2月我院接收的脊柱脊髓出现损伤,同时伴有多发伤的病人中随机选取90名进行本次实验,以病情为依据将其分为三组,同时进行治疗。结果不同程度损伤的病人对于治疗的要求各不相同,治疗结果之间也存在差异。结论通过对病人的病况进行分析,可以使病人的治疗更加具有针对性,具有极大的临床意义,应该进行推广。

  • 标签: 脊柱脊髓损伤伴多发伤 损伤程度评估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同伴教育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用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期间我院救治的64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教育,观察组实施同伴教育,对比两组教育情况。结果观察组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依从性、生活自理能力高于对照组。结论同伴教育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应用效果显著,提高了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和依从性,值得应用。

  • 标签: 同伴教育 强直性脊柱炎 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