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本文分析了基层医院麻醉科现状,提出在管理上要健全术前访视及术后随访制度,主动介入围手术期处理,积极拓展新业务范围,扩大麻醉科社会知晓度,加大人才引进力度,稳定麻醉队伍。

  • 标签: 基层医院 麻醉科 管理 围手术期处理
  • 简介:尼卡地平是第一个可以静脉注射二氢吡啶类钙通道拮抗剂,1981年在日本首次上市,主要通过抑制血管平滑肌电压依赖型钙通道介导细胞外钙内流,阻断心脏平滑肌S型钙通道而产生确切降压作用,对血管选择性较高,对心脏影响轻,半衰期短,生物利用度低,适用于防治麻醉手术期间高血压反应,可用于施行控制性低血压等。本文综述近几年来尼卡地平在麻醉手术期间调控血压应用情况。

  • 标签: 血压调控 尼卡地平 二氢吡啶类钙通道拮抗剂 麻醉期间 麻醉手术期间 血管平滑肌
  • 简介:1803年Henry提出惰性气体在各种物质中溶解度概念。1891年Ostwald描述了分配系数(partitioncoefficient,λ)定义。麻醉药分配系数是麻醉药溶解度一种表示方法,其定义为在一定大气压和温度条件下,麻醉药分子在两个物相间运动达到平衡,即麻醉药在两个物相间分压相等时浓度比值。

  • 标签: 麻醉药 分配系数 测定方法 惰性气体 溶解度 物相平衡
  • 简介:高血压病人接受急症手术麻醉时风险较大,有可能发生心脑血管意外。术前及术中有效控制血压,结合妥善处理麻醉,在一定程度上可避免发生严重并发症。本文总结68例高血压病人急诊手术麻醉处理,报道如下。

  • 标签: 高血压 手术麻醉 并发症 血压控制 硬膜外腔麻醉 麻醉效果
  • 简介:自1989年异丙酚(Propofol,Diprivan)用于临床以来,已积累了丰富经验,同时在药理与生理研究方面也有新进展。以往异丙酚只限用于>3岁小儿,如今已扩大到婴儿和新生儿。下文综述近年来异丙酚在小儿麻醉中临床应用经验与研究进展。

  • 标签: 异丙酚 小儿麻醉 临床应用 药理 新生儿 婴儿
  • 简介:三叉神经痛是累及面部限于三叉神经一支或几支分布区反复发作性短暂而剧烈疼痛,目前虽然有多种治疗方法,但因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明确,至今尚无一种十分理想治疗方法,目前常用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神经阻滞(乙醇,甘油,阿霉素,亚甲兰等),经皮射频热凝术,立体定位放射治疗及手术治疗(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三叉神经神经周围支撕脱术,冷冻疗法等)。

  • 标签: 三叉神经痛 治疗 病因 发病饥理 药物治疗 神经阻滞治疗
  • 简介:神经肌肉传递功能完全恢复全标准是TOF比值≥0.9,TOF值〈0.9可视为有术后残余肌松箭毒化作用(PORC),在临床工作中,全麻恢复期能观察到有残余肌松阻滞,为了降低PORC发生率,使患者完全恢复骨骼肌收缩功能和反射活动,以抗胆碱酯酶药作为拮抗剂拮抗残余肌松。但抗胆碱酯酶药有术后恶心,呕吐,心动过缓等副作用,衡量肌松拮抗利弊,并做出合理决定,对麻醉医师来说尤为重要。本篇就术后肌松残余阻滞作用及肌松拮抗应用方面的争议作一综述。

  • 标签: 术后残余肌松箭毒化作用(PORC) 拮抗 抗胆碱酯酶药 SUGAMMADEX
  • 简介:术后残余肌松作用在术中应用肌松药病人很常见,是麻醉恢复期病人发生低氧血症、上气道梗阻,误吸和肺部感染等呼吸系统不良事件主要原因。可以通过应用中、短效肌松剂,加强神经肌肉功能监测和正确应用肌松拮抗剂等措施来降低残余肌松发生率。

  • 标签: 肌松药 残余肌松作用 术后呼吸功能
  • 简介:鼻内镜手术要求术中麻醉平稳,出血少,术后病人苏醒迅速,安全平稳,常规静吸复合全麻术后清醒延迟,意识恢复不完善,增加了呼吸道阻塞,出血,误吸可能,并且延长了术后恢复时间,降低了手术台周转率,术研究有杉静脉泵入瑞芬太尼复合氧化亚氮吸入麻醉与常规异氟醚复合氧化亚氮吸入全麻对照,比较是否存在优越性。资料和方法:择期行鼻内镜手术病人4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瑞芬太尼组(R组)和异氟醚组(Ⅰ组),各20列,两组均以芬太尼,咪唑安定,阿曲库铵,异丙本分诱导麻醉;气管插管后均吸入氧化晋亚氮-氧气(氧化亚氨浓度为65%,气体流量为2.5L/min)维持,R组以瑞芬太尼0.1-0.3μg/kg/min静脉磁入,异氟醚组以异氟醚.5%-3.5%吸入维持。两组入室(T0),气管插管后5′(T1),术前填充鼻腔付肾纱条时(T2),填后5′(T3),手术开始5′(T4),30′(T5),停药时(T6),拔管时(T2),拔管后5′(T8)记录SBP,DBP,HR,手术结束后记录术中出血情况时间,睁眼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以及清醒程度和术后恢复情况,计算单位时间异氟醚和瑞芬太尼用量及费用。结果:瑞芬太尼组术毕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和拔管时间均明显短异氟醚组(P<0.01),瑞芬太尼组清醒程度明显优地异氟醚组(P<0.01);瑞芬太尼组单位时间麻醉药费用低于异氟醚组(P<0.05),结论:鼻内镜手术时,瑞芬太尼复合氧化亚氮吸入麻醉和异氟醚复合氧化亚氮吸入麻醉比较,均可达到满意麻醉效果,但瑞芬太尼可使病人苏醒更快且安静平顺,清醒完全,性价比良好,提高了术后病人恢复安全性和手术台周转率。

  • 标签: 瑞芬太尼 鼻内镜手术 氧化亚氮 吸入麻醉 异氟醚
  • 简介:气管(隆突)切除和重建手术对于麻醉医师和外科医师来讲.手术和麻醉风险均很高.近年来,随着麻醉与气管外科发展。手术安全性大大提高。本文对前人50多年来经验和教训进行综述.旨在为气管切除和重建手术提供更安全合理麻醉方案。

  • 标签: 气管 隆突 重建 麻醉
  • 简介:据以色列学者报道,某些麻醉药可以增强对肿瘤细胞转移敏感性,其原因在于抑制了NK细胞活性。其中,氯胺酮抑制作用最强,但是可以用β肾上腺受体阻滞剂和免疫增强剂预防。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MelamedR博士指出,术后免疫抑制一部分与麻醉有关,这种免疫抑制会减弱病人对感染和肿瘤转移抵抗力。为此,研究人员比较研究了不同麻醉药对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活性影响及对实验性肿瘤转移抵抗力,并且研究了其可能机制和预防措施。

  • 标签: 麻醉药 术后 转移 NK细胞 肿瘤细胞 免疫抑制
  • 简介:我院在全麻气管插管时常规采用McCoy喉镜,使插管成功率明显提高,但其中仍有14例患者因极度肥胖、声门过高、颈部瘢痕挛缩等原因而未能看到声门致插管失败。后经使用McCoy喉镜结合自制“简易气管导管芯”后获得再次插管顺利成功。今报道如下。

  • 标签: 气管导管芯 插管方法 喉镜 制作方法
  • 简介:疼痛是由于刺激造成组织损伤以及伴随情绪反应,急性疼痛是机体一种保护机制,而慢性疼痛则会给患者造成巨大生理和心理反应,近年来,很多研究都聚焦慢性疼痛治疗。脊髓神经刺激疗法(SpinalCordStimulation,SCS)已经被证实在慢性疼痛治疗中作用,本文就SCS在慢性疼痛治疗中作用进行一综述。

  • 标签: 脊髓电刺激疗法 慢性疼痛 神经刺激疗法 疼痛治疗 情绪反应 组织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