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3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白细胞联合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对新生儿败血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新生儿败血组40例(早产儿10例,足月儿30例)和正常对照组40例分别进行白细胞和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结果:新生儿败血组的白细胞和超敏C-反应蛋白含量都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以末梢血hs-CRP〉3mg/L为诊断值,hs-CRP在新生儿败血诊断中总体敏感度为80.0%。其中足月儿和早产儿病例hs-CRP诊断敏感度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早产儿病例hs-CRP诊断敏感度明显比较高(P〈0.05)。结论:白细胞联合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对新生儿败血的临床诊断价值高,敏感性强,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白细胞 超敏C-反应蛋白 新生儿败血症 诊断价值
  • 简介:乳头溢液在女性中发生率约为10%。以往的主要诊断方法为乳管造影和溢液涂片脱落细胞学检查。以上两种检查方法均存在阳性率低、敏感性差等不足。纤维乳管镜作为一种可直视下观察病变乳管内情况、诊断乳头溢液的新方法,与上述两种方法比较优势明显。乳头溢液中,非占位性病变占相当比例,既往治疗方法只有手术治疗。本院对98例乳头溢液病例行纤维乳管镜检查,并对其中55例非占位性病变行镜下治疗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 标签: 纤维乳管镜 乳头溢液 乳管炎 乳管扩张症
  • 简介:目的探讨青春期子宫内膜异位(endometriosis,EMs)合并生殖道畸形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2010年1月至2016年8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手术确诊的青春期EMs患者71例,其中合并生殖道畸形15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1例青春期EMs中合并生殖道畸形15例(21.1%),均为梗阻性畸形,与无畸形者相比,其就诊年龄较小(P〈0.05)。就诊时主要症状是痛经进行性加重或周期性腹痛伴原发性闭经(80%)。盆腔超声术前诊断与手术诊断相符率达80%,核磁共振达90%,合并泌尿系统畸形8例。内异病变部位以卵巢为多见(73.3%),根据r-AFS标准分期:Ⅱ期6例,Ⅲ期5例,Ⅳ期4例。所有患者均行腹腔镜手术清除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病灶,联合宫腔镜或阴式手术解除生殖道梗阻,随访13例,腹痛症状缓解12例,复发1例。结论青春期EMs合并生殖道畸形常见症状为痛经进行性加重、周期性腹痛伴原发性闭经,常合并泌尿系统畸形,盆腔彩超及核磁共振有助于诊断,及时手术解除梗阻预后良好。

  • 标签: 青春期 子宫内膜异位症 生殖道畸形 泌尿系统畸形
  • 简介:目的探讨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growthfactor-1,IGF-1)的内在联系,为治疗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10月于佛山市高明区人民医院健康体检的125例绝经后妇女24腰椎(L2L4)处的骨密度(bonemineraldensity,BMD)、全髋部BMD进行测定,并检测血清IGF-1、1,25-二羟维生素D3(1,25-(OH)2-VitD3)含量。其中65名诊断为骨质疏松的患者为研究组,其他60名绝经妇女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前述指标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研究组腰椎及髋部BMD、IGF-1、1,25-(OH)2-VitD3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IGF-1与BMD呈明显正相关(r=0.571,P<0.05)。结论血清IGF-1及1,25-(OH)2-VitD3含量降低可能在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的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 标签: 绝经后妇女 骨质疏松症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1 25-(OH)2-VitD3
  • 简介:近几年来子宫内膜异位(以下简称内移)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随着科技的发展,内移的确诊率也越来越高。育龄期是内移的高发年龄,76%在25—45岁之间,25%~35%不孕患者与此病有关川。近30年来丹那唑等药物相继应用于临床,其疗效肯定,但存在一定的副反应,且价格昂贵。本文对复方醋酸棉酚片(以下简称棉酚片)与丹那唑治疗内移的疗效及副反应进行观察比较,旨在探讨前者治疗内移的临床价值。

  • 标签: 复方醋酸片 丹那唑 子宫内膜异位症
  • 简介:<正>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immunodeficiencysyndrome,AIDS),又称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HIV)感染所致。HIV感染/AIDS是世界上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尤其是在中低收入的国家。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orldHealthOrganization,WHO)的数据,截止到2013年末,全世界有3500万人感染

  • 标签: 母婴传播 HIV感染 感染孕妇 抗病毒药物 齐多夫定 抗逆转录病毒
  • 简介:皮下积液是乳腺癌手术后最常见的并发之一。虽然不威胁生命,但影响局部皮瓣的血液供应,从而导致化学治疗和其他后续治疗的延迟进行,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特别是长期顽固性皮下积液,对患者的心理影响很大^[1]。皮下积液的临床处理方法主要是局部压迫和通畅引流,笔者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改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标签: 乳腺肿瘤 术后皮下积液 疗效 改良方法
  • 简介:目的探讨动态三维(4D)宫腔输卵管超声造影对不孕患者的治疗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就诊的162例不孕患者的临床资料,117例经阴道动态三维(4D)超声造影的不孕患者为研究组,同期45例未做超声造影的不孕患者为对照组,追踪两组患者在半年内自然受孕情况。结果研究组造影后半年内36例成功怀孕,妊娠率为30.8%;同期对照组有6例成功怀孕,妊娠率为13.3%,两组妊娠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阴道动态三维(4D)宫腔输卵管超声造影除了能准确、快速判断输卵管的通畅性,成为女性输卵管性不孕的重要诊断手段,同时对不孕还具有一定的治疗价值。

  • 标签: 宫腔输卵管超声造影 动态三维(4D) 不孕症
  • 简介:目的探讨整合素avβ3单克隆抗体对子宫内膜异位(EMS)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为从抗血管途径治疗EMS提供依据。方法建立子宫内膜异位鸡胚绒毛尿囊膜(CAM)模型,分设接种组、接种治疗组(LM609)和空白组。通过显微血管计数、原位铺片及组织学观察等方法检测接种的子宫内膜组织对CAM血管生成和整合素avβ3单克隆抗体对异位内膜病灶生长行为的影响。结果接种组CAM血管生成反应明显增强,血管数目显著高于空白组;接种治疗组血管数目显著低于接种组;接种治疗组病灶在光镜下可见明显的坏死,LM609能明显抑制子宫内膜异位病灶形成。结论子宫内膜能明显促进CAM的血管生成,这为子宫内膜能够在异位种植和存活提供了一个依据;整合素avβ3单克隆抗体能显著抑制异位病灶的血管形成,进而抑制子宫内膜的生长,由此证实抗血管治疗EMS的途径及策略。

  • 标签: 子宫内膜异位症 鸡胚绒毛尿囊膜 整合素avβ 3单克隆抗体
  • 简介:目的观察丹莪妇康煎膏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43例患者分为治疗组(87例)和对照组(56例),分别给予丹莪妇康煎膏和孕三烯酮,均连续应用3个月经周期。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两组的疗效、症状改善、血清CA125及安全性。观察时间点为用药前、用药4周、用药8周和用药12周。结果丹莪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的总有效率为97.7%,与孕三烯酮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积分,丹莪用药第4周、第8周、第12周,均与用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尤其以痛经、慢性盆腔痛改变较为明显。副作用降低。结论丹莪妇康煎膏治疗子宫内膜异位临床疗效显著,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并且安全性好。

  • 标签: 丹莪妇康煎膏 子宫内膜异位症 CA125 安全性
  • 简介:目的通过对子宫内膜异位(endometriosis,EMs)生育指数(endometriosisfertilityindex,EFI)的研究,探讨其对EMs合并不孕患者生育力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前瞻性分析中山市博爱医院生殖内分泌科2014年1月至2015年11月因不孕就诊,行腹腔镜检查证实为EMs患者190例,术中进行EFI评分;术后随访12个月,随访术后疗效及妊娠情况。结果术后12个月累积妊娠率48.42%(92/190)。期待自然妊娠患者的累积妊娠率,在EFI评分8-10分组为46.51%(20/43),高于5-7分组(15.38%,2/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P〈0.05)。促排卵-人工授精(controlledovarianhyperstimulation-intrauterineinsemination,COH-IUI)患者的累积妊娠率,EFI评分8-10分组为59.45%(22/37),高于5-7分组(33.33%,8/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8,P〈0.05)。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vitrofertilizationembryotransfer,IVF-ET)患者的累积妊娠率,在EFI评分8-10分组为69.69%(23/33),高于5-7分组(50%,15/30)及1-4分组(20%,2/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12,P〈0.05)。EFI与术后1年累积妊娠率有关(P〈0.05)。在EFI评分8-10分组及5-7分组,IVF-ET患者的累积妊娠率均较期待自然妊娠患者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9、4.55,P〈0.05);COH-IUI患者的累积妊娠率与自然妊娠患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1.34、1.38,P〉0.05)。结论EMs患者EFI与术后妊娠率呈正相关,能够评价EMs合并不孕患者的生育能力;腹腔镜术后辅助IVF-ET术可以提高患者的妊娠率。因此EFI评分对指导有生育要求的EMs患者进行生育方式的选择有一定的意义。

  • 标签: 子宫内膜异位症 不孕 生育指数 妊娠率
  • 简介:目的:分析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ICP)患者体内肝功能指标同胎盘形态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诊治的ICP晚期妊娠患者共80例为观察组,同期正常妊娠患者80例为对照组,检测两组孕妇血胆汁酸、胆红素、转氨酶水平以及测量胎盘绒毛间隙面的密度以及合体结节面的密度大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清胆汁酸、胆红素以及转氨酶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在胎盘绒毛间隙面的密度方面显著小于对照组,在合体结节面的密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肝内胆汁瘀积患者体内血清胆汁酸、胆红素以及转氨酶水平升高同胎盘的形态学变化有密切相关性,对于此类肝功能明显升高的ICP患者,应在住院期间加强监护,在适当时候可终止妊娠,防止发生胎死宫内。

  • 标签: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肝功能异常 胎盘形态
  • 简介:目的:观察妇炎舒胶囊联合康妇消炎栓治疗盆腔炎性后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新疆医科大学六附院及银川路社区医院盆腔炎性后遗就诊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观察组。试验组130例采用妇炎舒胶囊5粒,每日3次口服。同时康妇消炎栓1枚,每日2次,直肠用药,共4周。对照组】30例采用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O.1g,每日2次口服,用药10天。结果:治疗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妇炎舒胶囊联合康妇消炎栓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具有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妇炎舒胶囊 康妇消炎栓 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
  • 简介:在现代产科临床上,随着各种剖宫产术式的日趋完善及社会因素的影响,剖宫产已成为解决难产及降低新生儿风险的重要后段之一。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使剖宫产率不断上升,再次剖宫说率也随之升高。有文献报到剖宫产术后再次手术发现腹腔粘连者约占35.8%。腹腔粘连是腹部手术的常见并发,他可引起小肠梗阻、盆腔疼痛、不孕等并发,对妇女健康危害很大,怎样预防和减少腹腔粘连是广大医师必须重视的问题。

  • 标签: 低分子右旋糖酐 异丙嗪 剖宫产 腹腔粘连
  • 简介: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单克隆抗体对子宫内膜异位(EMs)病灶生长行为及其血管生成的影响,为从抗血管途径治疗EMs提供依据。方法将EMs患者在位子宫内膜种植于SCID小鼠腹壁皮下,建立EMs鼠模型。接种第3周治疗组(n=10)腹腔注射VEGF单克隆抗体3mg/kg/d,对照组(n=10)腹腔注射等体积PBS,连用14d;测量病灶体积及组织称重,并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density,MVD)和VEGF的表达。结果治疗组病灶重量及体积低于对照组(P〈0.05),光镜下可见治疗组腺体萎缩,间质伴有不同程度的坏死;治疗组MVD及VEGF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VEGF单克隆抗体对EMs异位病灶的生长和血管生成有明显抑制作用,证实抗血管生成治疗EMs的策略具有可行性。

  • 标签: 子宫内膜异位症 VEGF单克隆抗体 SCID小鼠
  • 简介:病例1:患儿14岁(1995年9月12日出生),主因"月经过多1年"于2010年3月31日入院。患儿自出生后有脐带出血,全身皮肤紫癜、瘀斑。5岁时因严重鼻出血入院治疗,随后经常因鼻出血或鱼刺刺伤咽喉部引起大出血,需要输红细胞和血小板治疗,平素血红蛋白(Hb)80-90g/L,经检查确诊为血小板无力。患儿13岁月经初潮,周期30-60d,经期8-9d,量多,几乎不能自净,

  • 标签: 月经过多 左炔诺孕酮 鼻出血 缓释系统 皮肤紫癜 月经初潮
  • 简介:目的建立人子宫内膜异位(Endometriosis,EMs)患者在位内膜间质细胞永生化细胞系。方法将原代培养的EMs患者在位内膜间质细胞转染质粒PCD2SV40T,G418筛选并进行单克隆细胞挑选,采用核型分析、免疫细胞化学、RT-PCR、裸鼠成瘤实验等方法对传代培养后的抗性单克隆细胞进行鉴定。结果首次建立了EMs患者在位内膜间质细胞永生化细胞系hEM15A,该细胞系具有子宫内膜间质细胞特征,可连续传代,表现为正常二倍体核型,未观察到致瘤性。结论hEM15A细胞系易获得、培养难度小、细胞均一性高、存活时间长,可成为EMs的研究工作中实用的体外模型。

  • 标签: 子宫内膜异位症 永生化 细胞系 间质细胞 在位内膜
  • 简介:为了加强国内生殖健康与不孕不育专业的规范教育及男科与妇科专业人士之间的交流合作,在西部地区推广郭应禄院士提出的“创普男人健康工程”,中国医师协会泌尿外科医师分会,中国医师协会会员部新难技术规范项目处,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杂志,

  • 标签: 不孕不育症 生殖健康 西部地区 学术进展 中国医师协会 泌尿外科医师
  • 简介:目的探讨宫腔镜下超滑泥鳅导丝疏通术联合穴位注射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的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在安阳市中医院妇产科收治的96例输卵管性不孕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3组:32例采用宫腔镜下超滑泥鳅导丝疏通术联合穴位注射纳入A组,32例服用丹黄祛瘀胶囊和消炎复通丸结合经期穴位注射等中医治疗纳入B组,32例仅采用宫腔镜下超滑泥鳅导丝疏通术纳入C组,对比分析3组在治疗过程中通液次数和治疗1年内的妊娠率。结果A组治疗过程中通液次数[(1.94±0.45)次]明显少于B、C组[(3.63±0.24)次、(2.40±0.34)次](P〈0.05),A组妊娠率为93.94%,明显高于B、C组(78.79%、81.25%)(P〈0.05)。结论宫腔镜下超滑泥鳅导丝疏通术联合穴位注射治疗输卵管性不孕切实可行,疗效较好。

  • 标签: 宫腔镜 穴位疗法 输卵管疏通 不孕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