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9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螺内酯联合米诺地尔搽剂治疗女性雄激素源性脱发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女性雄激素源性脱发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40例)和治疗组(44例).对照组仅给予外用米诺地尔搽剂治疗;治疗组在外用米诺地尔搽剂治疗基础上给予口服螺内酯60mg/d,连续服用6个月.治疗1、3、6个月后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6个月后,治疗组有效率为59.09%,对照组有效率为37.5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91,P<0.05).结论:螺内酯联合米诺地尔搽剂治疗女性雄激素源性脱发有效、安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女性雄激素源性脱发 螺内酯 米诺地尔
  • 简介:目的:调查和探讨生理性脱发、雄激素性脱发、斑秃与睡眠质量和情绪因素相关性。方法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及焦虑自评表(SAS),对我院皮肤科确诊为生理性脱发、雄激素性脱发、斑秃患者及健康对照者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3种脱发患者与健康对照者在青年组(15~29岁)、壮年组(30~44岁)、中老年组(>45岁)PSQI及SAS得分逐渐增加,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斑秃患者PSQI总分>7分,有睡眠问题;在PSQI7个指标中,青年组主要在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有差异(P<0.01);壮年组在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障碍、日间功能障碍上有差异(P<0.05);中老年组在入睡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上有差异(P<0.05)。青年组斑秃及雄激素性脱发患者SAS得分高于国内常模分值。脱发对于女性患者PSQI及SAS积分影响大于男性。经Pearson积矩相关分析(r=0.487,P=0.000),说明睡眠与情绪焦虑之间存在正相关。结论脱发性疾病,尤其是斑秃同时受到睡眠质量、精神因素影响,因此恢复良好生活习惯和调整情绪对预防斑秃发生有重要价值。

  • 标签: 斑秃 脱发 雄激素性 脱发 生理性 睡眠质量
  • 简介:目的:观察自拟方滋肾通络方对阴阳两虚型糖尿病ED患者IEF-5影响。方法:纳入阴阳两虚型糖尿病ED患者60例,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在控制血糖药物基础上,治疗组应用滋肾通络方,对照组应用金匮肾气丸,两组均服药8周,统计药物干预后阴阳两虚型糖尿病ED患者IEF-5积分变化。结果:经过8周治疗。治疗组IEF-5积分改善优于对照组,并总有效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滋肾通络方可提高阴阳两虚型糖尿病ED患者IEF-5积分。

  • 标签: 糖尿病ED 滋肾通络 IEF-5积分
  • 简介:目的研究2940nm点阵铒激光对兔耳增生性瘢痕组织影响。方法建立兔耳腹侧增生性瘢痕模型;将兔耳创面分为激光组(A组)和对照组(B组),A组用2940nm点阵铒激光治疗,B组不予治疗;观察创面愈合时间和瘢痕增生情况。A组在治疗前、治疗后第7、14、30d分别收集标本,B组在以上相同时间点及瘢痕自然生长后70d分别收集标本,测量A、B组每个瘢痕增生指数(SEI),HE染色观察瘢痕组织病理变化及免疫组化法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水平。结果A组治疗后第7、14、30dSEI分别为(2.52±0.13)mm、(1.67±0.09)mm、(1.18±0.10)mm,B组分别为(2.64±0.57)mm、(2.76±0.38)mm、(2.78±0.29)mm,A组治疗后3个时间点瘢痕逐渐减小,与B组相比明显下降;HE染色观察示A组治疗后第7、14、30d瘢痕组织内血管由粗大变细小,胶原纤维由排列不齐变排列整齐,B组无明显变化;免疫组化示A组VEGF水平逐渐降低,而B组与治疗前瘢痕内VEGF表达无明显差异。结论2940nm点阵铒激光治疗有效性可能与其下调与增生性瘢痕相关VEGF表达有关。

  • 标签: 点阵铒激光 瘢痕 增生性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 简介: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7(Interlenkin-17,IL-17)、白细胞介素-23(Interleukin-23,IL-23)在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中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和健康献血者各30例,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中IL-17、IL-23水平,并分析它们与病情、病程之间关系。结果: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血清IL-17水平[(19.3±8.1)og/mL]、IL-23水平[(28.9±11.1)pg/mL]均高于对照组[(8.6±5.7)pg/mL,(10.9±6.2)og/m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92、7.72,P值均〈0.01)。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IL-17、IL-23与症状评分呈正相关关系(r=0.89、r=0.75,P值均〈0.01),与病程无明显相关性(r=0.23、r=0.24,P值均〉0.05),IL-17与IL-23呈正相关关系(r=0.81,P〈0.01)。结论:IL-17、IL-23在慢性自发性荨麻疹发病机理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 标签: 慢性自发性荨麻疹 白细胞介素-17 白细胞介素-23 发病机制
  • 简介:目的:探讨卡泊三醇治疗前后银屑病皮损中Caspase-3和bcl-2中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技术对12例银屑病患者经卡泊三醇治疗前后皮损及非皮损区皮肤中Caspase-3和bcl-2表达进行检测。结果经卡泊三醇治疗后银屑病患者皮损角质形成细胞中bcl-2表达明显增加(P<0.05),Caspase-3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卡泊三醇治疗银屑病可能作用机制之一是促进bcl-2诱导角质形成细胞凋亡。

  • 标签: 银屑病 卡泊三醇 CASPASE-3 BCL-2
  • 简介:目的探讨雌激素对人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表达影响。方法采集正常人皮肤标本,分离培养真皮成纤维细胞。分别在培养细胞中加入PBS、雌激素、BMP-2刺激,应用流式细胞仪观察细胞周期变化情况,通过反转录一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观察BMP-2mRNA表达情况。结果雌激素和BMP.2处理组细胞增生指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雌激素处理组BMP-2mRNA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雌激素可上调人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BMP-2mRNA表达,促进成纤维细胞增生。

  • 标签: 成纤维细胞 皮肤 BMP-2 雌激素
  • 简介:目的:评价他克莫司软膏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治疗特应性皮炎(atopicdermatitis,AD)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96例AD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32例,A组患者外用他克莫司软膏,每天2次,同时采用NB-UVB光疗,每周2次;B组患者仅采用NB.UVB光疗,每周2次;C组患者仅外用他克莫司软膏,每天2次。三组均连续治疗8周为一疗程。治疗结束后评价疗效。统计方法采用秩和检验。结果:A组患者治疗后痊愈率为53.13%、显效率为34.38%、进步率为12.50%、无效率为0,总有效率为87.50%;B组患者治疗后痊愈率为28.13%、显效率为40.63%、进步率为21.86%、无效率为9.38%,总有效率为68.75%;C组患者治疗后痊愈率为31.25%、显效率为40.63%、进步率为21.86%、无效率为6.25%,总有效率为71.86%。A组与B、c组疗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5.47,P=0.02;Z=4.04,P=0.04);B与C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134,P=0.71)。三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他克莫司软膏联合NB-UVB治疗AD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他克莫司 窄谱中波紫外线 特应性皮炎
  • 简介:目的:评价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联合CO2激光治疗外生殖器尖锐湿疣对临床复发影响。方法:86例外生殖器尖锐湿疣患者,采用开放随机对照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两组患者均采用CO2激光治疗,治疗组在CO2激光治疗后加做ALA-PDT光动力治疗。治疗后第1、2、3、4、6、8、12、24周分别进行随访。随访中发现复发疣体采用CO2激光治疗。结果:82例完成全部观察疗程,其中治疗组42例,对照组40例。在随访第3周开始至随访结束,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第24周时,治疗组一次性治愈率80.95%,总复发率19.05%;对照组一次性治愈率50.00%,总复发率为50.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ALA-PDT能有效减少CO2激光治疗外生殖器尖锐湿疣临床复发率,安全性高。

  • 标签: 尖锐湿疣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 CO2 激光
  • 简介:目的:研究前列腺增生病并发急性尿潴留与前列腺梗塞高危因素分析,并探讨干预措施。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2年1月间入院治疗前列腺增生并发急性尿潴留患者53例设为实验组及前列腺增生无尿潴留患者41例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同型半胱氨酸、空腹血脂、髂内动脉粥样斑块检出情况,分析其与发生前列腺梗塞危险性关系。结果:两组患者在前列腺大小、平均年龄、IPSS评分方面没有显著差异,但是实验组PSA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在高密度脂蛋白和胆固醇方面没有显著差异,但在同型半胱氨酸、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方面,实验组患者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甘油三酯、同型半胱氨酸、低密度脂蛋白异常率及髂内动脉斑块检出率分别为50.94%、77.36%、56.60%、71.70%,对照组分别为19.51%、12.19%、19.51%、19.51%。实验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上述数据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腺增生急性尿潴留患者发生前列腺梗塞风险因素高于前列腺增生无尿潴留患者。合理饮食、体育锻炼及心理干预对患者生活质量有明显提高。

  • 标签: 前列腺增生 急性尿潴留 前列腺梗塞 危险因素 干预措施
  • 简介:目的:研究进行期寻常性银屑病患者皮损面积严重度指数(PASI)与骨代谢相关指标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CP-5b)、血Ca、骨碱性磷酸酶(BAP)、碱性磷酸酶(ALP)相关性。方法对88例寻常性银屑病进行期患者进行PASI评分并分组,PASI评分≤10分为A组,10~20分为B组,≥20分为C组。采用双能X线吸收法分别检测患者腰椎、股骨颈、左前臂3个部位骨密度(BMD);在相同条件下检测患者血液中ALP和钙浓度;ELSIA法检测患者血清中TRACP-5b及BAP浓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反映骨形成指标的ALP、骨吸收指标的TRACP-5b和血Ca浓度A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成骨细胞活性标志物BAP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腰椎BMD分别与A、B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股骨颈BMD与B、C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左前臂BMD3组比较无差异(P>0.05)。C组腰椎、股骨颈峰值骨量(T值)与A、B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左前臂T值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寻常性银屑病进行期患者存在骨代谢异常及骨量流失,且与PASI评分成正比。

  • 标签: 银屑病 寻常性 进行期 PASI评分 骨代谢
  • 简介:目的:观察液氮冷冻联合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治疗肛管及肛周尖锐湿疣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123例尖锐湿疣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治疗组(43例)采用液氮冷冻联合ALA-PDT治疗,冷冻组(40例)采用液氮冷冻方法治疗,ALA-PDT组(40例)采用ALA-PDT治疗.每周复诊1次,在4周内治疗次数最多不超过4次.在末次治疗后第4,8和12周观察有无复发病例,并观察不良反应.末次治疗后12周进行有效率评估.结果:治疗组、冷冻组及ALA-PDT组治疗结束后12周有效率分别为90.7%、50.0%、55.0%,治疗组与冷冻组、ALA-PDT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分别为14.78,11.79,P值均〈0.05).结论:液氮冷冻联合ALA-PDT治疗肛管及肛周尖锐湿疣有效率高,复发率低,安全性好.

  • 标签: 尖锐湿疣 氨基酮戊酸 光动力疗法 液氮冷冻
  • 简介:目的:研究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对慢性荨麻疹(chronicurticaria,CU)患者外周血Thl/Th2细胞因子(IL-2、IFN-γ、IL-4)协调作用。方法:选择确诊为CU患者75例作为观察对象,进行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治疗半年,在治疗前后分别取血清测定IL-2、IFN-γ、IL-4表达量,并与对照组75例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CU患者IL-2、IFN-γ、IL-4表达量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值均〈0.05)。治疗后IL-2、IFN-γ表达分别增加了26.18%、29.81%,IL-4表达降低了24.5%,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治疗CU,可调节IL-2、IFN-γ、IL-4表达水平,说明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可调节Thl/Th2细胞表达细胞因子功能,进而缓解CU患者临床症状。

  • 标签: 粉尘螨 慢性荨麻疹 TH1/TH2细胞
  • 简介:观察阿达帕林凝胶联合阿奇霉素间歇冲击疗法治疗中重度寻常型痤疮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方法:将70例中重度寻常型痤疮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5例,给予阿奇霉素分散片口服,0.5g/次,1次/天,每周连服3天后停药4天;治疗组3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外用阿达帕林凝胶,每晚睡前用1次.治疗前后采用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量表进行生活质量调查,比较两组用药1月、2月后综合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月后,治疗组有效率45.71%,对照组有效率37.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月后,治疗组有效率82.86%,对照组有效率6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生活质量指数总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均<0.05),但以治疗组下降明显,两组治疗后生活质量指数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达帕林凝胶联合阿奇霉素间歇冲击疗法治疗中重度寻常型痤疮临床疗效显著,患者依从性好,生活质量水平得到明显改善.

  • 标签: 寻常型痤疮 阿达帕林凝胶 阿奇霉素分散片
  • 简介:目的:观察尖锐湿疣(condylomaacuminatum,CA)患者在应用CO2激光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前后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2(IL-12)、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变化意义。方法:应用ELISA法测定CO2激光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前后CA患者血清中IL-12、IL-10水平,并同时测定30例健康者血清中IL-12、IL-10水平。结果:CA患者治疗前IL-12、IL-10水平分别为(50.1±4.09)ng/L、(97.3±38.5)pg/L,治疗后分别为(69.8±6.81)ng/L、(9.26±5.73)pg/L,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治疗前患者IL-12、IL-10水平与健康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患者IL-12、IL-10水平与健康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CA患者后血清IL-12水平上升、IL-10水平下降,细胞免疫功能增强。

  • 标签: 尖锐湿疣 卡介菌多糖核酸 IL-12 IL-10
  • 简介:目的:系统评价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对比CO2激光治疗尖锐湿疣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和Google学术搜索引擎1998年1月至2012年5月间文献,按照拟定纳入及排除标准进行筛选,并进行质量评价,采用Sta-ta/SE11.0软件对纳入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9个随机对照实验,合计1237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ALA-PDT治疗组复发率低于CO2激光治疗组[OR=4.13,95%CI(3.17,5.38),P〈0.01];治愈率高于CO2激光治疗组[OR=1.72,95%CI(1.16,2.55),P〈0.01];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CO2激光治疗组[OR=4.13,95%CI(3.17,5.38),P〈0.01]。结论:ALA-PDT治疗尖锐湿疣能有效降低复发率,提高临床治愈率。但由于纳入研究质量普遍较低,期待更多合理设计随机对照实验提供高质量证据。

  • 标签: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 CO2激光 尖锐湿疣 META分析
  • 简介:目的:应用裂区设计探讨胸腺五肽、山莨菪碱、维生素B12、利多卡因四联围针皮下注射与加巴喷丁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ost-herpeticneuralgia,PHN)有效性、相互作用及安全性.方法:将24例PHN患者随机分为A1B1、A1B2、A2B1、A2B2四组,每组6例.A因子:用四联围针皮下注射患者疼痛区.B因子:口服加巴喷丁.A1B1:同时应用A、B两种治疗方法;A1B2:用A不用B治疗;A2B1:不用A用B治疗;A2B2:不用A与B治疗,仅服维生素C片.每组治疗前及疗程结束后予以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应用裂区设计处理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每组治疗前后VAS评分差值分别为:A1B1组:7.50±1.05分,A1B2组:6.50±1.38分,A2B1组:5.50±1.87分,A2B2组:2.00±0.89分;裂区方差分析:A与B治疗PHN均有效,A更好,二者有交互作用.

  • 标签: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围针皮下注射 加巴喷丁 裂区设计
  • 简介:目的:探讨鬼臼毒素纳米脂质载体(POD-NLC)诱导人永生化阴道上皮细胞(VK2/E6E7)凋亡作用及机制.方法:取对数期生长VK2/E6E7细胞,分别加入POD-NLC和Caspase抑制剂Z-VAD-FMK共同培养24小时.实验分为4组:A组:空白对照组;B组:0.25μg/mLPOD-NLC+Caspase抑制剂组;C组:1μg/mLPOD-NLC+Caspase抑制剂组;D组:空白NLC+Caspase抑制剂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ROS水平,qPCR检测AIFmRNA表达,蛋白印迹检测各组细胞AIF、cyt-C蛋白表达.结果:B组、C组均可以上调ROS、AIF、cyt-C水平,与A组及D组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值均〈0.05);B组与C组AIFmRNA及AIF蛋白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值均〉0.05);ROS、cyt-C各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鬼臼毒素纳米脂质载体可以通过非Caspase依赖途径诱导永生化阴道上皮细胞凋亡.

  • 标签: 鬼臼毒素纳米脂质载体 凋亡机制 非Caspase依赖途径 VK2 E6E7细胞
  • 简介:目的观察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及核因子-κB(NF-κB)在特应性皮炎患者皮损中表达情况,探讨其在特应性皮炎发病中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Westernblotting法检测22例特应性皮炎患者皮损及非皮损,以及12名正常皮肤组织中PPAR-γ、NF-κB表达。结果特应性皮炎患者皮损组PPAR-γ阳性表达计数为0.738±0.069,低于正常对照组0.869±0.048和非皮损组0.802±0.026(P〈0.05);特应性皮炎患者皮损组NF-κB阳性表达计数为0.937±0.039,高于正常对照组0.735±0.015和非皮损组0.796±0.068(P〈0.05);特应性皮炎患者皮损组PPAR-γ和NF-κB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论特应性皮炎患者皮损组PPAR-γ表达减弱、NF-κB表达增强在发病过程中可能起一定作用,为特应性皮炎患者临床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 标签: 皮炎 特应性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 核因子-Κ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