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97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析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急性发作支气管哮喘的效果。方法82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患者,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常规组和临床路径组,每组41例。常规组给予患者观察临床症状、体征及遵医嘱给药等常规护理,临床路径组给予患者临床护理路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症状(咳嗽、喘息、哮鸣音及湿啰音)改善时间及护理后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FVC)的百分数(FEV1/FVC)、晨间测定最大呼气峰值流速(PEFam)和晚间测定最大呼气峰值流速(PEFpm)]变化。结果常规组患者的咳嗽改善时间、喘息改善时间、哮鸣音改善时间和湿啰音改善时间分别为(6.87±2.46)、(6.53±2.11)、(6.85±1.32)和(6.70±2.16)d,临床路径组患者的咳嗽改善时间、喘息改善时间、哮鸣音改善时间和湿啰音改善时间分别为(5.21±1.02)、(3.03±1.46)、(4.85±2.12)和(4.78±1.74)d。两组患者的咳嗽改善时间、喘息改善时间、哮鸣音改善时间和湿啰音改善时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9913、8.7342、5.1279、4.4324,P〈0.05)。护理后,常规组患者的FEV1、FEV1/FVC、PEFam和PEFpm分别为(1.78±0.59)L、(60.31±1.76)%、(281.54±11.47)L/min和(310.68±11.37)L/min,临床路径组患者的FEV1、FEV1/FVC、PEFam和PEFpm分别为(2.01±0.42)L、(64.18±8.91)%、(295.49±12.81)L/min和(316.50±12.97)L/min,两组患者的FEV1、FEV1/FVC、PEFam和PEFpm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0335、2.7284、5.1948、2.1606,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中可促进临床症状的缓解,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是一种效果显著的护理模式。

  • 标签: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 临床护理路径 常规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改善效果。方法抽选104例EH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综合组行综合护理,对比两组生存质量。结果研究组生理功能、精神状态等生存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综合护理可显著提升EH患者生存质量,改善预后。

  • 标签: 综合护理 原发性高血压 生存质量
  • 简介:Ⅰ期药物临床试验是药物人体试验的初始阶段。是评价新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重要阶段,也是观察人体对药物的耐受程度和药动学,为制定给药方案提供依据的阶段;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也在本期内进行。参加Ⅰ期药物试验的虽然是健康受试者,但此期的风险性较Ⅱ、Ⅲ期临床试验相比更大,直接关系到受试者的安全。因此在试验中即要保证受试者的权益、安全和健康,同时又要保证临床试验的科学性是非常重要的。

  • 标签: 药物临床试验 Ⅰ期 健康受试者 护理 Ⅲ期临床试验 一致性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消化肿瘤病人医治使采用人文关怀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的实施时间段为2017年11月-2018年9月,在此时间段内我科纳入治疗的90例消化肿瘤病人为研究对象,随机选取其中45例病人实施人文关怀护理为研究组,余下45例病人实施常规护理为参照组。结果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参照组,P

  • 标签: 消化肿瘤 人文关怀护理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全程健康教育对于糖尿病护理干预起到的效果。方法从我院的糖尿病患者中抽选出100例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研究组患者进行全程健康教育,为对照组患者提供常规的护理服务,对比两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后的血糖水平(FPG、2hPG)以及对糖尿病知识的掌握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后FPG、2hPG水平均有所下降,对糖尿病的掌握知识有所增多。两组对比研究组患者的FPG、2hPG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掌握评分也相对更高(P<0.05)。结论全程健康教育模式能够降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控制病情,并且加强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掌握情况,相对于常规护理来说效果更佳。

  • 标签: 全程健康教育模式 糖尿病护理干预 效果
  • 简介:目的观察初产妇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方法收集我院7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使用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及母婴保健知识水平。结果观察组母婴知识保健水平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恶露时间、子宫入骨时间、泌乳始动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初产妇护理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效果显著,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极高。

  • 标签: 初产妇 临床护理路径 认知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精准化护理在心脏介入术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8年5月在我院接受心脏介入术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法,实验组患者采用精准化护理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数据显示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精准化护理 心脏介入术 应用价值
  • 简介:目的研究阶段性护理干预在小儿高热惊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6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小儿高热惊厥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的形式平均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两组,每组各50例患儿。两组患儿均采取药物抗毒与降温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则实施阶段性护理干预,比较并分析两组患儿的复发情况、临床干预效果与患儿家属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儿疾病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儿的体温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家属对疾病的掌握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儿家属的满意度100%,对照组为82%,实验组具有明显优势,两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采取阶段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护理效果,降低疾病复发率,提高患儿家属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阶段性护理 小儿 高热惊厥 效果
  • 简介:秋季发烧是院校门诊就医最常见的症状,肌注氨基比林退热,可以快速退热及缓解发热时的头痛症状。由于个体差异,一些人使用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过敏,本文重点探讨复方氨基比林肌注后产生的过敏及护理体会。

  • 标签: 发烧 氨基比林 过敏 体会
  • 简介:目的在门诊护理工作中探究在工作中开展良好护患沟通的效果与作用。方法在2017年9月-2018年8月间,选取130例我院门诊收治的患者进行研究,并分成两组,即对照组与研究组,各65例,对照组患者主要开展的是常规的门诊护理措施,而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配合良好的护患沟通措施,对比两组护理后的满意度、纠纷率等。结果对照组与研究组的满意度分别为70.77%、96.92%,研究组的较高;对照组与研究组的护患纠纷率分别为7.69%、1.54%,投诉率依次为9.23%、3.08%,P0.05,且均对本研究知情,愿意参与研究。1.2方法对照组患者主要开展的是常规的门诊护理措施,而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配合良好的护患沟通措施。研究组的护理人员①先是经过专项的护理沟通培训,学习相应的沟通技巧、沟通方式,并提高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系统而全面的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②建立责任制,首问首诊需对患者的治疗事项负责1。③当患者到诊后主动、亲切、耐心的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的诊治需求,并根据需求给予患者最恰当、合理的指引安排。并针对患者的疑惑进行详细的解答,指引患者到相应的诊室进行治疗,整个沟通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适当运用合理的沟通技巧,语言加肢体语言进行沟通2。③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与操作技能的熟练度,并主要为患者服务,提高服务治疗与服务速率,并在操作过程中根据患者情况安慰患者,给予患者人文关怀,安抚患者焦虑、急躁的心情,减少纠纷。④对开展门诊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及家属对门诊与诊室的了解,并给予患者专业系统的指导,让患者快速了解相关疾病知识、就诊顺序、就诊地点等,提高治疗效率与治疗质量。1.3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标准本研究主要观察患者的护理后的满意度与纠纷率,其中满意度通过调查问卷进行分析,问卷囊括门诊护理的效率、质量、态度、沟通、操作技术等方面,问卷评价主要分为三个等级,即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3。1.4统计学分析对本研究中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主要通过SPSS软件(20.0版本)开展,以百分数表示计数数据,卡方测定,P

  • 标签:
  • 简介:目的分析延伸护理对老年心衰病人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7月收治的老年心衰病人76例,分为参照组(基础护理)和试验组(基础护理上实施延伸护理)。分析不同护理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出院后半年生存质量比参照组优异,遵医行为依从性比参照组高,数据差异P<0.05。结论对老年心衰病人给予延伸护理,不仅改善患者生存质量,且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依从性。

  • 标签: 延伸护理 老年心衰病人 生存质量 影响
  • 简介:目的研究分析老年胆道疾病患者胆囊切除术的护理方法与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12例老年胆道疾病患者胆囊切除术后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本组112例,经手术治疗86例,6例死亡,保守治疗26例。均在症状缓解后出院。结论对老龄胆道疾病患者进行及时切除治疗,并在治疗的同时进行细致周到且有针对性护理,可提高治愈率,降低该病的病死率,对患者早日恢复健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 标签: 老年胆道疾病 胆囊切除 护理体会
  • 简介:目的研究心脏康复护理对冠心病介入治疗后患者心理的影响。方法100例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心脏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14d后,观察组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分别为(36.8±3.7)、(35.1±3.2)分,均低于对照组的(59.3±2.1)、(47.4±2.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静态时心率血压双乘积为(1360.87±59.76),动态时为(3289.90±106.9),运动时间为(8.78±2.90)min,优于对照组的(1283.87±56.96)、(3347.90±102.4)、(5.61±3.50)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脏康复护理能显著改善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的心理状态,并提高治疗疗效。

  • 标签: 心脏康复护理 冠心病 介入治疗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异位妊娠合并子宫腺肌症中度贫血患者的治疗护理分析,探讨异位妊娠及子宫腺肌症贫血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对一例异位妊娠合并子宫腺肌症中度贫血患者进行临床资料分析。结果经过积极治疗及精心的护理,该患者贫血症状好转,安全出院。结论对异位妊娠合并子宫腺肌症中度贫血患者采取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的减轻患者的疼痛,增加舒适度,取得理想的治疗护理效果。

  • 标签: 异位妊娠 子宫腺肌症 贫血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血液透析患者临床护理的特殊性及相应措施。方法将2016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017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0例老年血液透析患者纳入此次研究,对其特殊性和护理措施进行分析。结果40例患者中,28例(70.00%)患者逐步转变为维持性血透;4例(10.00%)患者家属放弃治疗;6例(15.00%)患者因心血管并发症死亡,2例(5.00%)因极度衰竭死亡。结论临床护理措施能有效改善老年血液透析患者临床症状,减少并发症。

  • 标签: 血液透析 临床护理 特殊性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个体化约束对重症监护室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将入选的64例患者基于随机数字表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采用普通约束带按照常规方法对患者上肢或四肢加强保护性约束;试验组采取个体化的约束方式,主要体现在约束方法、位置、约束时间以及约束工具的使用,并做好约束过程中的监督;结果试验组患者护理质量良好,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

  • 标签: 个体化 约束 重症监护室
  • 作者: 王俊
  • 学科: 医药卫生 > 药学
  • 创建时间:2018-11-21
  • 出处:《药物与人》 2018年第11期
  • 机构:【摘要】目的:分析呼吸道感染护理中持续质量改进方法的干预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78例呼吸道感染患者视为调查对象,以任意编号的模式纳入常规组与改进组(n=39)。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改进组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率。结果:常规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7.95%,改进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56%,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患者护理工作满意率为79.49%,改进组护理工作满意率为97.44%,差值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道感染护理中持续质量改进,能够提升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适合于临床推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PICC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形成的有效性方法通过我院从2017年1月~2018年8月行PICC置管106例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106例PICC置管患者在留置期间发生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2例,因发现早、处理早,最终导管通畅,顺利留置至治疗结束结论针对导管相关性的静脉血栓的原因,采取有效的预防、治疗和护理措施,是留置PICC导管的关键。

  • 标签: 导管 血栓 预防及护理
  • 简介:目的探究“6S”管理方法在医院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6月至2017年12月采用常规护理管理住院患者164例为对照组,另取2018年1月至2018年6月开展“6S”管理方法干预的住院患者172例为实验组,对比护理管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护理总满意度及单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工作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医院护理的过程中采用“6S”管理法可明显提高护理质量,能够显著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 标签: &ldquo 6S&rdquo 管理法 护理管理 满意度
  • 简介:目的探讨全方位护理对哮喘患者肺功能和满意度的影响。方法收集哮喘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全方位护理组和常规组,每组各40例。常规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措施。全方位护理组则采用全方位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随访3个月时的肺功能指标及对医护工作的满意度情况。结果全方位护理组患者PaCO2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PaO2、FEV1、FEV1/FVC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全方位护理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全方位护理对哮喘的治疗有积极促进作用,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全方位护理 哮喘 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