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了解医务人员对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相关知识的认识和掌握情况,为更好的开展ADR监测工作提供依据和参考。方法以我院在院医、药、护、技工作人员和进修实习学员为调查对象,采用统一自制问卷方式调查。结果我院医务人员绝大多数对ADR概念、发生的原因有一定的认识,对报告的必要性、上报程序及ADR管理机构明确,但对报告的范围及法律意识认识不足。结论有必要对医务人员进行长期的ADR监测的相关专业知识、法律知识进行培训,提高对ADR监测的认知度,使ADR监测工作成为医务人员的自觉行为。

  • 标签: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 认知度 医务人员 调查
  • 简介:目的分析急诊科护士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及其影响因素,为急诊科护士的全面培训提供指导。方法对杭州市13所医院急诊科186名护士进行调查。采用批判性思维量表对护理人员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进行调查和了解。结果这些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平均得分为(293.62士2.52)分,其中有76.25%的得分在280分以上。在调查中发现影响急诊科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水平的因素主要包括护士的工作年限、阅读习惯、教学查房及科室急救案例讨论这几个方面。结论急诊科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整体水平较高,但也有部分护士水平较差,需要鼓励护士积极参加科室学术活动,从多个方面制定管理措施提高评判性思维能力。

  • 标签: 危重症专科 护理人员 评判性思维 现状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手术室护理工作者在手术之前具体应用抗菌药物的情况,给有效的手术操作提供条件支持。方法:时间选择2021年3月-2021年6月,把某医院中接受手术诊治的100例患者以及20名护理工作者列入分析范围,按照抗菌药物的运用情况记作应用组与未应用组,研究抗菌药物的具体应用效果。结果:84例患者被护理工作者应用抗菌药物加以干预,占比84.0%、应用抗菌药物干预患者的护理工作者有13名、占比65.0%;应用组与未应用组的护理工作者在年龄和性别等基本资料对比上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工作者存在着医护合作能力、用药知识掌握程度和角色理解能力的统计学差异,p

  • 标签: 手术室 护理工作 手术之前 抗菌药物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不同产科护理服务模式对于妊娠合并症产妇母乳喂养认识的影响。方法:以我院2019年1月到2020年8月产科接受的妊娠合并症产妇80例开展RCT研究。将入选的80例患者分为两组,常规组应用传统护理,实验组应用母乳喂养相关教育护理。对比母乳喂养认识以及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掺入的母乳喂养认识指标以及产后4周的喂养率均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产科提供母乳喂养相关护理可以显著提升妊娠合并症产妇的产后母乳喂养认识与发生率,值得普及。

  • 标签: 产科 妊娠合并症 母乳喂养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医学影像设备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同时影像设备仪器也越来越精密,而现阶段在影响设备管理方面方面仍然以传统方式进行管理,导致了相关设备维护不良或者不能充分发挥影像设备作用的效果。目前临床针对此问题已经作出了高度重视,同时也配备了专业医学工程技术人员对影像设备进行管理,保证影像设备正常应用,并发挥其应用的作用。本文针对医学工程技术人员对于影像设备的管理工作展开研究,并从设备维护和设备管理角度进行分析。

  • 标签: 医学工程技术 影像设备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健康信念模式在护理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防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8年1月-2020年2月期间我院各科室护理人员中选取46名作为研究对象。2018年1月-2019年1月期间,对护理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防护工作行常规管理。2019年2月-2020年2月期间,加用健康信念模式进行管理。对比两个时间段护理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发生率、防护知识正确认知率。结果:相较于2018年1月-2019年1月,2019年2月-2020年2月护理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发生率较低,P<0.05;防护知识正确认知率较高,P<0.05。结论:健康信念模式应用于护理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防护中,可有效降低血源性职业暴露发生率,提高防护知识认知程度。

  • 标签: []健康信念模式 护理人员 血源性职业暴露防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评价我国社区医疗卫生人员高血压防治知识的干预效果。方法通过比较干预前后相关知识认知率的变化了解干预的效果。同时设立对照组,以便分析干预的净效应。干预前和干预后调查对象来自干预前后对干预人群的两次独立抽样,对照组来自对非干预人群的抽样调查。干预后实际调查1438人,对照组为1081人,干预前为1515人。结果各级医师对高血压防治的基本观念的认知均有增加,部分内容增幅大于15%,其中乡村医师增幅最明显。医师对高血压诊断标准的认知增幅大于40%。在药物治疗方面,各级医师对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类药物的使用分别增加了6.3%~10.9%,对钙通道拮抗剂的使用有不同程度下降,乡村医师对复方制剂的使用由52.4%降为41.0%。工作中,测量患者血压水平、建议非急性期患者坚持锻炼的医师比例有不同程度增加,而自身行为无明显改变。结论各级医院医师高血压相关的防治知识有了明显提高。医生的行为,特别是自身行为改善不理想,说明此类问题是健康教育的难点。

  • 标签: 高血压 教育 医学 继续 效果评价
  • 简介:随着社会前进步伐的加快,医疗工作竞争日益激烈,医护人员在工作中和社会上受到的压力越来越大。处于持续高压状态下的个体容易出现心理方面的诸多问题,直接影响到医疗工作的质量,继而阻滞医疗事业的健康发展。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分析了医护人员的心理压力形成原因及所造成的负面影响,探讨了有效解决的一些基本思路。

  • 标签: 医护人员 心理压力 负面影响 对策
  • 简介:目的:探讨心肺复苏情景考核模式在军队医院文职人员培训考核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文职人员进行心肺复苏相关知识的摸底考核,制定心肺复苏情景考核模拟案例,组织情景模拟培训及考核。结果对文职人员心肺复苏情景培训前后平均成绩比较的双侧t检验,得P值均小于0.01,显示培训后的成绩较培训前有明显提高。结论采取心肺复苏情景考核模式可大大提升文职人员应急处置能力。

  • 标签: 军队医院 文职人员 心肺复苏 情景 考核
  • 简介:目的讨论对体检中心护理人员实施手卫生干预的价值意义。方法某体检中心自2017年3月起,对21名护理人员实施手卫生干预,比对实施前后手卫生依从性情况。结果实施后护理人员手卫生执行依从率与知识总分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护理人员手部细菌数少于实施前,P<0.05。结论手卫生干预实施,能够强化护理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以此确保护理服务质量。

  • 标签: 手卫生 体检中心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手术室护理人员术前访视对围术期患者护理效果。方法:将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入选的68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根据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围术期护理,观察组采用术前访视围手术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依从性和心理状态。结果:观察组患者总依从率94.12%,高于对照组73.53%,P

  • 标签: 手术室护理 术前访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手术室护理人员术前访视对围术期患者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自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80例围术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手术室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手术室常规护理联合术前访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入室前的焦虑情绪评分、围术期不良应激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入室前的焦虑情绪评分、围术期不良应激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人员对围术期患者实施术前访视护理,不仅能减轻患者入室前的负性情绪,还能降低其围术期不良应激反应发生率。

  • 标签: 手术室 术前访视 围术期
  • 简介:【摘要】目的:就手术室护理人员术前访视对围术期患者护理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该时间段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分别给予常规围术期护理和术前访视围手术期护理,观察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仅有效护理后,在心理状态、患者依从性等方面,研究组均比较优越,有着较大的差异(P<0.05)。结论:结论:针对围术期患者而言,术前访视围手术期护理可以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依从性,值得推广。

  • 标签: 手术室护理 术前访视 围术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手术室护理人员术前访视对围术期患者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自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80例围术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手术室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手术室常规护理联合术前访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入室前的焦虑情绪评分、围术期不良应激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入室前的焦虑情绪评分、围术期不良应激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人员对围术期患者实施术前访视护理,不仅能减轻患者入室前的负性情绪,还能降低其围术期不良应激反应发生率。

  • 标签: 手术室 术前访视 围术期
  • 简介:【摘要】目的:就手术室护理人员术前访视对围术期患者护理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该时间段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分别给予常规围术期护理和术前访视围手术期护理,观察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仅有效护理后,在心理状态、患者依从性等方面,研究组均比较优越,有着较大的差异(P<0.05)。结论:结论:针对围术期患者而言,术前访视围手术期护理可以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依从性,值得推广。

  • 标签: 手术室护理 术前访视 围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