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4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达肝素钠联合阿替普酶治疗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将2020年3月至2021年9月入选的62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根据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阿替普酶治疗,观察组采用达肝素钠联合阿替普酶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治疗前后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93.55%,高于对照组77.42%,P

  • 标签: 达肝素钠 阿替普酶 产后 下肢深静脉血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重症监护病房脑出血患者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有效性。方法:共纳入丹阳市第三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40例脑出血患者,收治时间段为2020年8月-2021年8月,依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两组,观察组共20例,对照组共20例,均实施常规护理,但观察组进一步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对比两组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展开护理工作后的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分别为0.00%、20.00%,数据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

  • 标签:
  • 简介:【摘 要】目的:探究适宜利用低分子肝素钙预防腹腔镜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护理手段。方法:本实验所涉及的对象是我院收治的84例行腹腔镜手术患者,实验开始时间为2019年8月,实验结束时间为2020年10月,根据双盲法将患者分为甲组(42例)与乙组(42例)。两组患者在手术前一小时均皮下注射500微克低分子肝素钙,乙组患者在治疗期间进行常规护理,甲组患者在治疗期间进行整体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甲组患者下肢深静脉发生率较乙组患者更低,且生活质量评分更高,表示为P

  • 标签: 低分子肝素钙 腹腔镜手术 下肢深静脉血栓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患者于血液透析治疗的同时为其提供预防性护理对于中心静脉导管感染、血栓形成产生的预防性作用。方法:选取本院2023年1月至2023年10月采取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为研究主体,共计66例,经简单随机化法将其划分为两组,即对照组、观察组,分别应用常规护理和预防性护理,比较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以对照组为参照,观察组中心静脉导管感染、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血液透析患者在护理期间应用预防性护理具有突出效果,可以降低中心静脉导管、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发生率,保证血液透析治疗的安全性,具有较高的借鉴价值。

  • 标签: 预防性护理 血液透析 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率 血栓形成率
  • 简介:目的:探讨抗血栓泵对具有高危因素妇科围术期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预防效果。方法将150例妇科围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高危患者依照SPSS17.0生成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压力梯度弹力袜和围术期系统护理干预方法,观察组在采用压力梯度弹力袜和围术期系统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加用美国SCD六腔式阶梯序贯下肢间歇气囊加压装置感应抗血栓泵。观察两组患者凝血指标[血小板计数(PL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术前凝血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48h内凝血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PLT降低、APTT和PT时间延长,FIB低于对照组。观察组DVT发生率4%(3/75),对照组15%(11/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疗效较优。结论抗血栓泵可增大血流,降低了血液瘀滞,增加纤溶活性,防止凝血因子的聚集及对血管内膜的黏附,能预防妇科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血栓泵 妇科手术 下肢深静脉血栓 预防
  • 简介:乳腺癌是危害女性健康最主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乳腺癌的病因及其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其病理类型和基因表达在不同个体异质性较大,对治疗的应答也各不相同,这些问题已成为乳腺癌基础与临床研究的热点.微小RNAs(miRNAs)是一类广泛存在于真核细胞中的长约18~22nt的单链、非蛋白编码RNA,具有转录后基因调控的功能,能够调节细胞增殖、凋亡以及分化等多种生物学过程.

  • 标签: 人乳腺癌细胞株 MDA-MB-231 骨形成蛋白 过表达 生物学过程 恶性肿瘤
  • 简介:目的:观察十两茶提取物对高脂诱导家兔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家兔高脂饲料喂养4周后,分别灌胃给予不同剂量的十两茶提取物(25、50和100mg/kg),共4周。实验结束后,颈动脉取血检测红细胞变形能力,测定血脂、NO、非对称二甲基精氨酸(ADMA)和丙二醛(MDA)含量;分离胸主动脉检测脂质斑块面积和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结果:十两茶提取物能剂量依赖性地降低高脂饲养家兔血清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同时显著减少主动脉粥样斑块面积和改善血管内皮舒张功能及红细胞变形能力。十两茶提取物显著降低血清MDA和ADMA含量和增加NO水平,且呈剂量依赖性。结论:十两茶提取物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其机制与抑制脂质过氧化、调节ADMA/NO系统,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和红细胞变形能力有关。

  • 标签: 十两茶 动脉粥样硬化 内皮 非对称二甲基精氨酸 脂质过氧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足部动静脉脉冲及护理干预对预防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9年1月-2020年6月80例下肢骨折术患者,数字表随机法分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足部动静脉脉冲及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满意度、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和下肢FMA评分。结果:实验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低于对照组,下肢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胫腓骨骨折患者的作用。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胫腓骨骨折患者60例,通过双盲法分入实验组与参照组当中,各30例,参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予以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躯体功能、角色功能、社会功能、精神状态)、并发症发生率(下肢深静脉血栓、压疮、关节功能障碍)。结果:实验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比参照组较高(P

  • 标签: 胫腓骨骨折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 生活质量 下肢深静脉血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胫腓骨骨折患者的作用。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胫腓骨骨折患者60例,通过双盲法分入实验组与参照组当中,各30例,参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予以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躯体功能、角色功能、社会功能、精神状态)、并发症发生率(下肢深静脉血栓、压疮、关节功能障碍)。结果:实验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比参照组较高(P

  • 标签: 胫腓骨骨折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 生活质量 下肢深静脉血栓
  • 简介:目的将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钙与普罗布考应用于急性脑血栓形成所致脑梗死患者治疗中,分析临床效果。方法本文分析资料源于2015年2月至2017年9月本院治疗及予以分析的60例急性脑血栓形成所致脑梗死患者,分组方法参考随机法,每组入组30例,常规治疗加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用于参照组,常规治疗加阿司匹林肠溶片、阿托伐他汀钙片、普罗布考片联合治疗用于实验组,统计和对比2组患者治疗之前及之后的总胆固醇检测值、甘油三酯检测值、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检测值、高敏C反应蛋白检测值、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合计率、复发合计率、治疗满意合计率。结果参照组患者治疗之后的总胆固醇检测值、甘油三酯检测值、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检测值、高敏C反应蛋白检测值相较于实验组患者对应数据,P<0.05,表明数值参比和分析的统计学意义,参照组患者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合计率相较于实验组患者对应数据(23.33%对比3.33%),P<0.05,表明数值参比和分析的统计学意义,参照组患者的复发合计率相较于实验组患者对应数据(20.00%对比3.33%),P<0.05,表明数值参比和分析的统计学意义,参照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合计率相较于实验组患者对应数据(73.33%对比93.33%),P<0.05,表明数值参比和分析的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性脑血栓形成所致脑梗死患者实施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钙与普罗布考治疗呈现良好临床效果。

  • 标签: 阿司匹林 阿托伐他汀钙 普罗布考 急性脑血栓 脑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率与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景德镇市第二人民医院2022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120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60例)与观察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常规护理上结合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的DVT形成率、DVT形成风险评分、肢体运动功能评分。结果:研究组护理后的DVT形成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后的DVT形成风险评分低于对照组,肢体运动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用于重症颅脑损伤临床护理中效果突出,可有效预防DVT形成,并改善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效果,可借鉴。

  • 标签: 集束化护理 重症颅脑损伤 下肢深静脉血栓 肢体运动功能
  • 简介:目的观察大鼠肝内型门脉高压症形成中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1(ET—1)水平的动态变化,探讨其在门脉高压症形成高动力循环中的作用。方法以四氯化碳(CCl4)注射法制备肝内型门脉高压症大鼠模型,分别用硝酸还原酶和放免法检测正常组、CCl4组及对照组(橄榄油注射组)不同时点的门静脉血浆NO2^-/NO3^-、ET-1水平,并同步监测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动态变化。结果COl4注射8周大鼠血浆NO2^-/NO3^-水平显著升高而ET-1水平显著低于相应对照组,同时伴有血流动力学的显著变化。结论门脉高压症大鼠存在高动力循环状态(HCS)。NO和ET-1参与HCS的形成和维持。

  • 标签: 门脉高压症 一氧化氮 内皮素-1 高动力循环
  • 简介:局灶性脑缺血6小时再灌注1小时后,缺血脑组织中脂质过氧化产物雨二醛(MDA)的含量明显增加,表明再灌注导致了脂质过氧化损伤。丁基苯酞(dl-NBP,20mg·kg-1,ip)可显著降低缺血皮层组织中MDA的含量。进一步研究表明,dl-NBP,d-NBP和l-NBP皆可抑制黄嘌呤-黄嘌呤氧化酶反应系统中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形成,此作用可能与其抑制了黄嘌呤氧化酶活性有关。

  • 标签: 丁基苯酞 脑缺血 丙二醛 超氧阴离子 黄嘌呤氧化酶
  • 简介:【摘 要】目的:为降低心血管内科重症监护室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改善患者凝血指标,提高护理质量及满意度,对综合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做进一步研究,为临床提供有效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3月-2022年3月期间在本院心血管内科重症监护室接受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共计90例,按接收治疗顺序平均分为两小组,并对比不同护理措施的差异性。结果:通过综合护理的观察组凝血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更高,组间数值P<0.05,说明存在对比意义。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降低心血管内科重症监护室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有显著预防效果,并有效改善患者的凝血指标,提高患者满意度,建议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综合护理 心血管内科重症监护 急性心肌梗死 下肢深静脉血栓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综合护理对于心血管内科重症监护室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方法:在2021年6月~2022年6月邀请88名AMI患者参与对照实验,分别对两组进行常规护理及综合护理,并对两种方法进行讨论。结果:实验组经护理后凝血指标均低于对照组,体现较低的DVT率及较高的护理满意度,以上指标均达到了P小于0.05标准。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在心血管内科重症监护室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当中具有明显疗效。

  • 标签: 综合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 下肢深静脉血栓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综合护理对于心血管内科重症监护室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方法:在2021年6月~2022年6月邀请88名AMI患者参与对照实验,分别对两组进行常规护理及综合护理,并对两种方法进行讨论。结果:实验组经护理后凝血指标均低于对照组,体现较低的DVT率及较高的护理满意度,以上指标均达到了P小于0.05标准。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在心血管内科重症监护室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当中具有明显疗效。

  • 标签: 综合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 下肢深静脉血栓 预防
  • 简介:文献报道鬼臼脂素在@H3)3SiCl/Nal/MeCN反应体系中得到氧化产物4-去氧-C环芳构化鬼臼脂素.而本文作者采用α-不饱和苦鬼臼脂素在同样的反应体系中却得到了部分还原产物C环氧化鬼臼脂素.根据鬼臼脂素和苦鬼臼脂素的结构差异,作者对发生这一现象的原因进行了报道和分析.

  • 标签: 鬼臼 CH CN CI 反应体系 原因
  • 简介:采用热甩尾测痛法观察全身应用非特异性一氧化氮合酶(nitricoxidesynthase,NOS)抑制剂-N^ω-硝基-L-精氨酸甲酯(L—NAME)对吗啡镇痛耐受形成的影响,并通过观察脊髓和中脑神经元型NOS(nNOS)和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亚单位表达的变化来阐释一氧化氮(nitricoxide,NO)/NMDA受体在吗啡镇痛耐受形成中的作用。将36只健康成年SD大鼠平均分为6组(每组6只):1组为对照组,皮下注射生理盐水1ml;2组、3组、4组、5组和6组为处理组,分别皮下注射L—NAME10mg/kg、L—NAME20mg/kg、吗啡10ms/kg、L—NAME10mg/kg和吗啡10mg/kg、L—NAME20mg/kg和吗啡10mg/kg,每天2次。在注射前测量大鼠的热甩尾潜伏期(tail—flicklatency,TFL)基础值,随后每天第一次给药后50min测量其TFL。第8天最后一次给药后80min(除2组和5组之外)断头取脊髓和中脑,采用RT—PCR技术测量nNOS以及NMDA受体1A和2A亚单位的表达。结果显示,2组大鼠第1天至第7天的TFL与基础值相比无显著差异;第7天时3组的TFL仍显著性高于基础值;4组的TFL在第1天时最高,在第2至第6天期间逐渐降低,第6天时与基础值相比无显著性差异;5组的TFL在实验过程中呈下降趋势,虽然第7天时较第1天有所降低,但是仍然显著性高于基础值;6组的TFL变化趋势与5组相同。PT—PCR分析结果显示,与1组相比,3组脊髓和中脑的nNOSmRNA表达显著性降低,但NR1AmRNA和NR2AmRNA表达无显著性改变;

  • 标签: 大鼠 吗啡镇痛耐受形成 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 Nω-硝基-L-精氨酸甲酯 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