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正畸治疗对患者口腔黏膜、体及周的损害,旨意在于为接受正畸治疗的患者提供更安全、有效的治疗预后。方法:选择 2017年 1月—— 2017年 9月间于笔者所在医院接受正畸治疗患者 100例为研究对象,对本组患者均予以矫正保持期口腔内黏膜、体及周等观察,总结分析性别、年龄、治疗方案等对其损害的影响。结果:①性别:在男女比较中,男性患者口腔黏膜炎、牙齿龋病、牙龈炎、牙釉质脱钙、咬合创伤等发生率较之女性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②年龄:> 18岁较之≤ 18岁者,口腔黏膜炎、牙齿龋病、牙髓炎、牙根吸收、咬合创伤等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③治疗方案:实施拔牙减径与减数患者中牙齿龋病、牙龈炎、牙髓炎、牙釉质脱钙等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临床正畸治疗中,固定矫治器的佩戴可对患者口腔内黏膜、体与牙周组织造成一定损害,围佩戴期应重视相应的防治干预措施,通过加强卫生宣教等方法早期干预,以此减少损害面积与程度。

  • 标签: 正畸治疗 口腔黏膜 牙体 牙周 损害
  • 简介:摘要:目的:对周维护在老年人周健康中发挥着的作用进行研究。方法:本次实验对象为本院口腔科牙周病老年患者,实验时间集中在2019年3月-2020年8月,实验人数共计64例。本次实验采取编号分组方式进行,依据编号奇偶性确定对照组及实验组患者。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基础治疗,对实验组患者实施基础治疗联合周维护,对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探诊出血指数、菌斑指数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对本次实验进行系统的分析,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有着较大幅度的提升,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之间差异突出,(p<0.05);深入分析本次实验,实验组患者探诊出血指数及菌斑指数有着较大幅度的下降,两组患者探诊出血指数及菌斑指数之间差异突出,(p<0.05)。结论:在老年患者周健康中周维护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其在提高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降低患者探诊出血指数及菌斑指数方面效果较为理想。

  • 标签: 牙周病 牙周维护 老年患者 治疗总有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使用骨内种植体的患者总100例,检验在缺失修复中骨内种植体作用效果及相关适应症。方法选取我院口腔科于2012年1月到2012年12月收治50名使骨内种植的患者,共120个骨内种植体进行为期1年随访调查,统计种植初期稳定性与种植成功率之间的关系。结果初期稳定性大于20N.cm种植成功58例,种植失败2例,稳定性在10-20N.cm之间,种植成功36例,失败4例,稳定性小于10N.cm,种植成功8例,失败12例。结论缺失修复中骨内种植体的应用是修补牙缺失的较好手段,有着易操作,成功率高等特点,初期种植稳定性与骨内种植体成功率有相关性,提高稳定性可以增加修补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骨内牙种植体 牙缺损修复 牙修复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工种植列缺损和修复中应用的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本次研究于2013年4月-2015年4月期间,对本院收治的135例列缺或缺损患者进行研究,包含175颗种植体,对所有患者采用人工种植治疗,即对患者采用韩国登腾种植体进行种植修复,并于一年后随访了解患者的治疗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并发症发生率为3.43%,种植成功率为96.57%。结论给予列缺损或缺失患者采用人工种植治疗方法,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人工种植牙 牙列缺损和修复 并发症
  • 简介:、对颌及颞下颌关节损伤是拔除术中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一旦发生,易引发医患矛盾。本文针对邻、对颌以及颞下颌关节损伤的原因、临床表现、处理和预防进行阐述,为口腔外科医生的临床操作提供参考。

  • 标签: 牙拔除术 并发症 牙损伤 颞下颌关节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全冠修复隐裂及折裂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在口腔门诊就诊的隐裂及折裂患者共120名,患140颗,其中隐裂患者60名,患60颗,折裂患者60名,患80颗,患者年龄在18-65岁之间,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专科检查,进行一系列的治疗措施,然后行铸造或金属烤瓷全冠对患进行永久性修复。结果经过2年的追踪观察,隐裂及折裂经全冠修复后治愈率分别为91.7%、90.0%,总治愈率为90.7%,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全冠修复隐裂及折裂可保存患,保持列的完整性,恢复咀嚼功能,且有美观、舒适、咀嚼效率高等优点。

  • 标签: 全冠 隐裂牙 折裂牙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口腔种植修复列缺损的治疗效果。方法 挑选我院从2021年11月至2022年10月期治疗列缺损患者中的120人作为研究对象,以抽签的方式将其均分两组,每组各60人,其中,给予传统治疗方案的患者为对照组,实施口腔种植治疗的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及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中研究对象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获得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组间结果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列缺损患者实施口腔种植修复治疗的效果非常理想,有效的帮助患者提升咀嚼功能,还有效改善了牙齿的美观,对临床有重大价值,可广泛推广。

  • 标签: 口腔种植牙修复 牙列缺损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周手术-正畸-修复联合治疗残根的效果。方法 将60例于2020年3月-2021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残根患者纳入研究,并以等量电脑随机法均分成A、B两组。予以A组常规残桩冠修复治疗,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列缺损种植修复中,选择应用整体护理干预的价值。方法:均采用计算机随机分组,本医院60例列缺损种植修复患者被平均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前者应用整体护理干预,后者应用常规护理,实施时间为2021年1月至2022年4月。将两组患者的种植成功率进行比较。结果:在种植成功率控制方面,两组数据差异较大,观察组、对照组分别为100.00%、93.33%(P<0.05)。结论:在列缺损种植修复中,选择应用整体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种植成功率,值得应用。

  • 标签: 牙列缺损 整体护理干预 种植牙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列缺损种植修复中,选择应用整体护理干预的价值。方法:均采用计算机随机分组,本医院60例列缺损种植修复患者被平均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前者应用整体护理干预,后者应用常规护理,实施时间为2021年1月至2022年4月。将两组患者的种植成功率进行比较。结果:在种植成功率控制方面,两组数据差异较大,观察组、对照组分别为100.00%、93.33%(P<0.05)。结论:在列缺损种植修复中,选择应用整体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种植成功率,值得应用。

  • 标签: 牙列缺损 整体护理干预 种植牙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即刻种植和常规种植对牙齿缺失的影响,明确最佳治疗方式。方法:采用入院单双号方式将我院在2021年6月-2022年6月期间诊治的牙齿缺失患者90例分为两组,单号对对照组,45例,实施常规种植方法,双号为观察组,45例,实施即刻种植方式,对比两组外观功能恢复时间、治疗总时间以及治疗后不同时间ISQ 值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外观功能恢复时间和治疗总时间较短,治疗后不同时间ISQ 值较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

  • 标签: 即刻种植牙 常规种植牙 牙齿缺失 ISQ 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义齿修复与口腔种植修复列缺损的效果差异。方法 将2023年1月到2024年1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68例列缺损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平均34例。对照组通过义齿修复治疗,观察组采用口腔种植寻怎么治疗,比较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语言功能、固位功能、美观性、咀嚼功能和舒适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口腔种植修复列缺损这效果相比义齿修复而言更好,值得推荐。

  • 标签: 义齿修复 口腔种植牙 牙列缺损 语言功能 咀嚼功能
  • 简介: 摘要:目的:探究微创技术在槽外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3月-2024年4月医院治疗的80例槽外科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传统拔牙治疗,观察组微创技术治疗。比较两组相关评价指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后疼痛评分以及感染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槽外科中应用微创技术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牙及牙槽外科 微创技术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观察种热胶根管填充治疗牙髓根尖周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诊治的80例牙髓并及根尖周病患者作为分析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A、B、C组。A组采用热胶垂直加压法治疗,B组采用THERMAFIL热胶充填法治疗,C组采用OBTURA注射式热胶充填法治疗,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成功率及总成功率。结果A组的成功率为96.15%,B组的成功率为92.31%,C组的成功率为96.30%,组之间的结果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患者的总成功率为93.75%。结论热胶根管充填术对牙髓根尖周病有着很好的治疗效果,维充填实现了对根尖孔的良好封闭,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标签: 热牙胶根管充填术 牙髓病 根尖周病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对1例美学修复病例使用数字化美学设计指导美学蜡型制作,通过美学蜡型与研究模型的数据拟合,设计体预备导板并进行维打印,配合显微体预备等技术进行上前牙微创修复,术后及术后1年效果良好,改善了患者的前牙美观,获得满意的修复效果。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锥形束CT对唇腭裂患者行槽突裂植骨术后的移植骨体积变化情况和吸收区域维分布情况进行纵向评价。方法选择2018年1~7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行槽突裂植骨术的唇腭裂患者作为本研究对象,分别于槽突裂植骨术前即刻、术后3个月和9个月时拍摄槽突局部CBCT,并进行植骨区维模型重建。通过惯性轴配准对不同时期的颅面部结构进行维重叠,比较移植骨桥随时间的形态变化特征,同时测量各时间点移植骨体积,计算移植骨吸收率。结果37例唇腭裂患者(男性22例,女性15例;平均年龄10.53岁),其中双侧完全性唇腭裂6例、单侧完全性唇腭裂19例、单侧不完全性唇腭裂12例,裂隙区共计43侧。受试者槽突裂植骨术后3个月和9个月时的移植骨吸收率分别为44.37%±19.17%和57.68%±18.53%。其中,双侧完全性唇腭裂组、单侧完全性唇腭裂组、单侧不完全性唇腭裂组的术后移植骨吸收率分别为61.46%±12.42%、42.80%±15.84%、29.78%±16.03%(术后3个月)和72.71%±13.00%、58.20%±15.59%、41.83%±14.08%(术后9个月),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移植骨桥吸收区域分布上,牙槽嵴顶侧和腭侧的移植骨吸收率明显高于鼻腔侧和唇侧。结论双侧完全性唇腭裂患者行槽突裂植骨术后3个月和9个月时的移植骨吸收率显著高于单侧完全性唇腭裂,而单侧完全性唇腭裂高于单侧不完全性唇腭裂。不同类型唇腭裂患者的术后移植骨吸收程度均在术后前个月较为明显,之后开始减慢趋于稳定,且移植骨桥吸收区域主要集中在腭侧区和牙槽嵴顶区。

  • 标签: 唇腭裂 牙槽突裂植骨 纵向评价 骨吸收
  • 简介:摘要提解剖教学是口腔解剖教学重要部分,为后续的临床专业课提供了正常体形态学基础,为此,教学过程中必须围绕实物标本展开,以实训为主导,提高学生观察、理解、动手能力。

  • 标签: 牙体解剖教学 实物标本 提高学生动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