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靶区螺旋断层治疗(HT)中不同图像引导范围对各独立靶区放疗精确度的影响,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28例靶区单计划HT患者根据靶区分布情况分为头胸组(15例),胸盆组(13例)。所有患者按整体、头侧靶区、脚侧靶区不同范围进行图像配准,分析各种配准范围下PTVCT对CTVMVCT的体积覆盖率、CTVCT和CTVMVCT的体积相似性指数及几何中心偏差。结果头胸组和胸盆组结果近似。整体配准时两靶区的覆盖率、体积相似性指数及几何中心偏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当只配准某个靶区时,该靶区体积相似性指数和几何中心偏差都明显优于未配准靶区(P<0.05);对于单个靶区而言,单独配准该靶区时所得覆盖率、体积相似性指数及几何中心偏差最优,整体配准时次之,另一侧靶区配准时最差(P<0.05)。结论单独配准某个靶区可能会降低另外靶区的放疗精度,靶区单计划放疗时图像引导范围应包含所有靶区或者分开配准。

  • 标签: 螺旋断层治疗 多发转移瘤 图像配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镜联合治疗复杂性上尿路结石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至2020年2月浙江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17例采用同期经皮肾镜联合输尿管软镜治疗复杂性上尿路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男71例,女46例;平均年龄45(31~73)岁。其中肾及输尿管多发结石29例,鹿角形结石22例,术后残余结石19例,尿流改道术后吻合口狭窄伴上尿路结石18例,移植肾/输尿管整形/内镜碎石术后合并输尿管狭窄伴结石13例,孤立肾结石10例,肾盏憩室结石6例。结石最大径平均27(13~45)mm。所有病例均采用顺行经皮肾单通道内镜下联合逆行输尿管软镜碎石取石。结果117例手术均一期顺利完成。平均手术时间(91.6±10.2)min。术后无严重出血和感染并发症。术后3~7 d复查腹部X线平片(KUB)或CT平扫,一期净石率87.2%(102/117)。结论同期顺逆行镜联合治疗复杂性上尿路结石,能提高手术成功率及一期净石率,减少经皮肾通道数量,提高手术安全性,是结石腔内手术的一种有效手段。

  • 标签: 尿路结石症 上尿路结石 经皮肾镜取石术 输尿管软镜碎石术 双镜联合 治疗
  • 简介:摘要二甲胍是2型糖尿病的一线治疗药物,在临床应用已有60多年。近年来,二甲胍的非降糖作用逐渐被发现,其中包括减重、抗肿瘤、抗炎、抗衰老、心脏保护等。与其他降糖药物相比,二甲胍具有明确的心血管保护作用。该研究将对二甲胍的心血管保护作用进行系统阐述。

  • 标签: 糖尿病,2型 心血管系统 降糖素类 二甲双胍 综述
  • 简介:摘要患者女性、22岁,因侧同时出现红斑、簇集性水疱伴疼痛4 d就诊。既往狼疮性肾炎病史2个月余,现口服醋酸泼尼松35 mg/d维持治疗。查体:左上肢和右下肢带状排列红斑基础上簇集分布的水疱、丘疱疹。实验室检查异常:单核细胞数1.0×109/L,单核细胞百分比11.98%,余未见明显异常;尿蛋白(++)、潜血(-);补体C3 0.60 g/L、补体C4 0.11 g/L。诊断狼疮性肾炎并发侧带状疱疹,经口服伐昔洛韦、维生素B1和B12、普瑞巴林胶囊,湿敷康复新液、喷昔洛韦软膏治疗10 d皮疹明显好转,疼痛消失。

  • 标签: 狼疮肾炎 疱疹,带状
  • 简介:摘要子宫内膜与卵巢原发性癌(SEOC)是同期原发于子宫内膜与卵巢的两个独立性肿瘤,临床上虽不多见,但由于现有病理诊断标准的局限性,易误诊为转移性子宫内膜癌或转移性卵巢上皮性癌;然而SEOC与转移性癌的治疗及预后不尽相同,可能导致过度诊断与治疗。虽然近年来的分子研究提示,SEOC可能为转移性肿瘤,但对于此类肿瘤“限制性转移”的机制尚无法阐明,也无法解释其较转移性肿瘤预后好的原因,因此,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本文从近年来SEOC的诊断、临床病理特征、治疗及预后、SEOC与Lynch综合征的关系等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应用导丝行ERCP插管护理配合的有效方法。方法:以在我院行应用导丝行ERCP插管的患者54例患者为研究对像,时间为2018年1月-2019年12月,按护理方法不同,均分为对照组(27例,实施常规护理)和观察组(27例,实施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插管成功率及胰腺炎发生率。结果:实施综合护理的观察组成功率及胰腺炎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且p

  • 标签: 双导丝 ERCP插管 护理配合 综合护理 有效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能 CT( DECT)肺灌注成像在诊断肺栓塞中的价值。方法:选 2019年 9月 ~2020年 6月 80例疑似肺栓塞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采用 DECT与源 CT( DSCT)进行诊断,并以病理学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析 DECT对患者诊断准确率。结果:以病理学诊断结果为金标准下,对 80例疑似肺栓塞患者行 DSCT检测,符合率为 72.50%,敏感度为 73.44%( 47/64),特异度为 68.75%( 11/16),阳性率为 90.38%( 47/52),阴性率为 39.29%( 11/28);以病理学诊断结果为金标准下,对 80例疑似肺栓塞患者行 DECT检测,符合率为 96.25%,敏感度为 96.88%( 62/64),特异度为 93.75%( 15/16),阳性率为 98.41%( 62/63),阴性率为 88.24%( 15/17)。结论: DECT对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诊断中具有更佳的诊断准确率,为患者临床诊断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值得广泛推广使用。

  • 标签: 双能 CT 肺灌注成像 肺栓塞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采用钢板固定治疗桡骨远端合并尺骨头骨折的效果。方法自2014年3月至2017年8月,我们共收治16例桡骨远端合并尺骨头骨折患者,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固定治疗,术后积极康复锻炼。根据患者一般情况、术后影像学测量参数和Gartland-Werley腕关节评分评估手术效果。分析该方法治疗桡骨远端合并尺骨头骨折的可行性、适应证及手术要点。结果术后14例患者获得随访,2例失访,随访时间为12~15个月,平均13个月。影像学结果提示所有患者骨折均愈合,且达到解剖复位。根据Gartland-Werley腕关节评分:优10例,良2例,中2例。患侧腕关节平均掌屈(69.51±1.97)°、背伸(70.26±2.71)°、旋前(76.55±3.41)°、旋后(71.35±1.54)°,与健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钢板固定治疗桡骨远端合并尺骨头骨折术后可行早期锻炼,患侧腕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值得应用。

  • 标签: 桡骨骨折 治疗结果 双钢板 尺骨头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抗(拜阿司匹林加氯吡格雷)联合丁苯酞注射液联合在急性轻型脑梗死的疗效观察效果。方法:依据治疗方案,将我院 201 8年 1月至 201 9年 1月就诊的 120例急性轻型脑梗死患者分为 2组。实验组 60例应用丁苯酞注射液及拜阿司匹林 (第一天 200mg,之后 100mg/ d)联合氢氯吡格雷 (第一天 300mg,之后 75mg/d)口服治疗,对照组 60例应用拜阿司匹林 (第一天 200mg,之后 100 mg/d)口服治疗, 2组均给予调节血糖、调节血压、稳定斑块及清除自由基等对症治疗,均治疗 14 d。治疗后对两组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疗效评定。结果:实验组 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评分;实验组有效率 95%,对照组有效率 7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双抗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急性轻型脑梗死疗效优于单独应用阿司匹林治疗,安全有效。

  • 标签: 拜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 丁苯酞注射液 脑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X线引导下行输尿管内梗阻J管更换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至2019年8月所有接受J管更换术并存在J管梗阻的4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44例中,男性3例,女性41例,年龄27.0~70.0(54.6±11.2)岁,分析距上次J管置入的时间、经尿道将J管取出的方法、J管更换方法、J管梗阻位置及术后并发症等,并计算手术成功率。根据钙盐在J管沉积的位置不同,将梗阻J管分为:膀胱端型、肾盂端型、两端型和全阶段型。不同的J管梗阻类型,其更换方法不同:剪末端法是应用剪刀剪去J管膀胱端末端,可见到内部通畅的J管,经J管引入导丝至肾盂,更换新的J管即可,此法仅用于膀胱端型J管梗阻;细导丝法是将不能通过肾盂端梗阻的普通导丝更换为微导丝,使其通过肾盂端型梗阻的J管末端或从侧孔穿出,进入肾盂内,撤出原有J管,即可更换新的J管,此法适用于肾盂端型J管梗阻,或联合剪末端法应用于两端型J管梗阻;辅助鞘管法是以梗阻的J管作支撑,送血管鞘管至输尿管内,经鞘管送入导丝至肾盂,更换新的J管。此法适用于所有类型J管梗阻。结果44例患者共接受47例次X线引导下J管更换术。在J管取出中,应用直接法37例次,应用间接法10例次,J管取出的总体成功率为100%(47/47)。距离上次J管置入的时间为(4.2±1.3)个月。23例次为膀胱端型J管梗阻,8例次为肾盂端型J管梗阻,5例次为两端型J管梗阻,11例次为全阶段型J管梗阻。应用剪末端法更换J管的成功率为76.0%(19/25);应用细导丝法的成功率为50.0%(2/4);应用辅助鞘管法的成功率为77.8%(14/18)。在剪末端法或细导丝法失败后,4例次又进一步分别应用细导丝法或辅助鞘管法更换,3例次取得成功。J管更换的总体成功率为80.9%(38/47)。未成功更换J管的9例次均通过再次行经皮穿刺肾盂造瘘术置入输尿管J管。44例中,术后发生尿道口疼痛不适4例次,肉眼血尿2例次,均自行缓解。结论X线引导下输尿管内梗阻J管更换安全、可行。

  • 标签: 输尿管梗阻 血管造影术,数字减影 双J管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单绒毛膜羊膜囊(MCDA)胎合并胎输血综合征(TTTS)Ⅰ~Ⅱ期时胎儿脑-胎盘血流分布特征,探讨脑-胎盘率(CPR)在预测胎输血综合征Ⅱ期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诊断的68例TTTS(包括Ⅰ期、Ⅱ期各34例)胎儿脑-胎盘血流参数及其差异,包括脐动脉搏动指数(UA-PI)、大脑中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MCA-PSV)、大脑中动脉搏动指数(MCA-PI)、CPR、UA-PI差异(UA-PIdisc)、MCA-PSV差异(MCA-PSVdisc)、MCA-PI差异(MCA-PIdisc)与CPR差异(CPRdisc)。结果TTTSⅡ期中供血儿与受血儿UA-PI、MCA-PI及CP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Ⅰ期与Ⅱ期的UA-PIdisc 、MCA-PIdisc和CPRdis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只有CPRdisc是TTTSⅡ期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CPRdisc诊断TTTSⅡ期的曲线下面积为0.766,敏感性为64.71%,特异性为82.35%(P<0.001)。结论MCDA胎妊娠合并TTTSⅡ期时,胎间脑-胎盘血流灌注出现明显差异,其中CPRdisc与Ⅱ期密切相关。

  • 标签: 超声检查 双胎输血综合征 单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 脑-胎盘率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侧会阴阻滞麻醉来探讨进行降低会阴侧切率是否存在影响关系。方法:对2018年11月-2019年11月在我院收治的240名产妇项目数据进行计算,采用随机分组的形式对其进行分组,每组120名患者,对实验组产妇在抬头拨露时进行会阴冲洗消毒,并采用侧会阴阻滞麻醉,而对比组产妇则进行常规的日常分娩,根据两组产妇的会阴裂伤程度、第二产程时间、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和缝合时的疼痛及产后伤口的疼痛等来进行对比。结果:在对实验组进行采用侧会阴阻滞麻醉之后,实验组产妇在会阴缝合时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比组;实验组的第二产程时间比对比组要短;实验组的产妇在会阴裂伤程度上比对比组产妇要低;实验组产妇在产后的出血量比对比组要少(P0.05)。结论:通过对产妇进行侧会阴阻滞麻醉之后,能够大大的降低产妇的会阴裂伤程度和分娩时的疼痛程度,减少产妇在产后的出血量。因此对产妇进行侧会阴阻滞麻醉是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和推广价值。

  • 标签: 双侧会阴阻滞麻醉 降低 会阴侧切率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肠道歧杆菌丰度与心房颤动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19年6~9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窦性心律和心房颤动患者各70例。收集粪便样本并记录基本临床信息,qRT-PCR定量检测歧杆菌水平,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歧杆菌与心房颤动的相关性。结果与窦性心律者相比,心房颤动患者左房内径明显增加(45.3 mm比37.7 mm,P<0.001),粪便Bifidobacterium animalis ssp.lactis(P<0.001)和Bifidobacterium breve(P<0.001)丰度显著降低。与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相比,持续性房颤患者Bifidobacterium animalis ssp.lactis(t=3.27,P<0.01)和Bifidobacterium breve(t=6.54,P<0.001)丰度进一步降低。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左房内径(OR=1.54,95%CI:1.22~1.89,P<0.001)、Bifidobacterium animalis ssp.lactis(OR=0.47,95%CI:0.18~0.97,P<0.01)和Bifidobacterium breve(OR=0.23,95%CI:0.12~0.98,P<0.001)与心房颤动独立相关。结论肠道Bifidobacterium animalis ssp.lactis和Bifidobacterium breve可能影响心房颤动的发生发展。

  • 标签: 心房颤动 肠道菌群 双歧杆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导师分阶段教学在本科护生临床实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数字随机法将同一所医学院校护理系2014级本科班实习生36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8人。实验组将整个实习期分为三个阶段,即辅助、初级、中级阶段,每个阶段制定不同的教学任务,同时为每个护生指派一名副高职称以上的导师负责管理;对照组按照一对一传统模式进行带教。两组的实习时间和实习科室完全相同。出科之前比较两组护生的理论成绩和操作成绩。结果实验组护生理论成绩高于对照组,操作必考题成绩优于对照组,临床能力评价中实验组部分评价指标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导师分阶段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明显,能够提高本科护生的临床护理能力。

  • 标签: 双导师 分阶段教学 教学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腔起搏器治疗血管迷走性晕厥(VVS)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1月至2018年11月本院血管迷走性晕厥患者58例,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两组,各29例。常规组实施基础治疗,起搏器组实施腔起搏器治疗。对比两组直立倾斜试验(TTT)转阴率、复发率及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舒张压(DBP)、收缩压(SBP)、心率(HR)]。结果起搏器组TTT试验转阴率62.07%(18/29),高于常规组34.48%(10/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后,起搏器组HR、SBP、DBP水平分别为(83.87±13.65)次/min、(103.58±15.27)mmHg(1 mmHg = 0.133 kPa)、(73.47±13.66)mmHg,均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访6个月,起搏器组复发率5.56%(1/18),低于常规组50.00%(5/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腔起搏器治疗血管迷走性晕厥患者,能显著提高TTT试验转阴率,降低复发率,且安全性较高。

  • 标签: 双腔起搏器 血管迷走性晕厥 血流动力学 直立倾斜试验转阴率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端鸠尾夹板镶嵌固定术在前牙 牙周病上的应用展开分析探讨。方法选取我院 2018年 4月 ~2019年 8月收治的 16例 (患牙 38颗 )前牙 牙周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端鸠尾夹板镶嵌固定术进行治疗,对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 采用端鸠尾夹板镶嵌固定术治疗,经过 2年观察,患者患牙均未 出现夹板松脱现象。经夹板固定后,患者无不良反应,舒适感强,无痛苦,牙龈炎症明显减轻。结论 对前牙 牙周病患者采用端鸠尾夹板镶嵌固定术治疗,对患者的咀嚼能力恢复起到积极作用,且未出现夹板松脱现象,固定效果良好,患者舒适感评价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双端鸠尾夹板镶嵌固定术 前牙 牙周病 咀嚼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并验证测定14型肺炎球菌多糖(pneumococcal capsular polysaccharide serotype 14,PS14)浓度的抗体夹心ELISA。方法采用Protein G亲和层析纯化兔血清,得到兔抗PS14多克隆抗体(多抗)。以鼠抗PS14单克隆抗体(单抗)为捕获抗体,兔抗PS14多抗为检测抗体,碱性磷酸酶标记山羊抗兔IgG为二抗,PS14为参考品建立抗体夹心ELISA。确定鼠抗PS14单抗和兔抗PS14多抗的工作浓度,建立标准曲线,并验证该方法的准确性、精密度和特异性,考察佐剂对该方法的影响。结果鼠抗PS14单抗的最适工作浓度为5 μg/ml,兔抗PS14多抗的最适工作浓度为1 μg/ml,标准曲线的范围为9.375 ~ 600.000 ng/ml,线性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测定多糖样品的PS14回收率为110% ~ 140%,多糖蛋白结合物样品的PS14回收率为90% ~110%。平均批内和批间精密度分别是5.64%和7.14%。13价结合物混合样品的PS14回收率为85%~100%;含有佐剂的疫苗样品的PS14回收率为85% ~110%。结论成功建立了抗体夹心ELISA,该方法准确性、精密度、特异性良好,且检测结果不受佐剂的影响,具有一定耐用性。

  • 标签: 链球菌,肺炎 肺炎球菌菌苗 疫苗,结合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