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389 个结果
  • 简介:对于循环动脉瘤,应用显微外科手术夹闭仍是疗效最为可靠的治疗方法。但动脉瘤破裂后有再次破裂出血的危险,而且越早期破裂风险越大,因此对于Hunt-Hess分级Ⅰ-Ⅱ级的患者,大部分作者建议早期手术,可以减少由于动脉瘤再次破裂而造成的死亡和致残率。我科自2007年1月至2010年7月,采用翼点人路夹闭16例循环动脉瘤。现报告如下: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显微手术 前循环 破裂 早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院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1年2月-2012年2月急救的13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来院就诊方式的不同方式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其中89例院外发病,由我院进行院急救并给予积极的护理干预后入院接受治疗,定为观察组;43例院外发病后,由家属直接送到我院急救者,过程中未进行专业的急救护理,定为对照组,过程中未进行专业的急救护理,对两组病死率及并发症比较,结果对照组明显高于研究组。结论及时有效地急救与护理干预是影响急性心肌梗死患预后的重要因素,应注意普及院急救知识,提高急救水平,减少患者病死率.

  • 标签: 院前急救 护理干预 急性心梗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2010年度1月—2011年12月,120急救中心多发伤院急救效果的影响因素,对院急救模式和技术应用作进一步探讨。方法分析565例院外创伤病人的现场及转运过程救治资料,利用(AIS)损伤定级标准,对伤员损伤严重程度进行分析,依据作出的初步判断,执行准确有效地救治措施。结果通过对多发伤院急救效果的影响因素的分析,可以得出整个救护过程中的重要意义。结论运用多发伤院急救技术,客观准确地评估创伤严重程度,第一时间去除即刻性致死因素等措施可以显著降低死亡率。

  • 标签: 多发伤 院前急救 损伤程度 急救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馈控制管理,降低工作中的护理风险,实现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方法通过加强护理工作某个环节(即高危环节)中存在的风险,提出有效的整改措施,不断完善操作规程,实现流程再造。结果加强RICU的风险馈控制管理,能有效减少或避免护理风险的发生。

  • 标签: 护理安全管理 前馈控制 护理风险
  • 简介: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老人对旅行以及各类活动越来越热衷。然而,古语说"七十不留宿,八十不留餐",老人的身体健康状况经常伴随着不可预测性,为了预防外出时意外的发生,老人最好做到有准备地出行。出行需选择天气邵子自言四不出:大风、大雨、大寒、

  • 标签: 《老老恒言》 老人 旅行 养生 课堂 身体健康状况
  • 简介:摘要目的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临床院急救特点分析。方法通过对急诊科出诊院急救的23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发病情况、急救反应时间、急救方法、入院后治疗情况、并发症及病死率等临床特点进行分析。结果院8例心跳骤停者5例抢救无效死亡,余15例均经急救处理后生命体征平稳及时转送心血管重症监护病房。经早期溶栓治疗,9例到医院后经常规急救处理,及时行急诊PTCA手术。除1例住院期间因并发反复室颤抢救无效死亡,余14例好转或治愈出院。结论与转运时间延长短相关,院急救可明显缩短溶栓开始时间,提高梗死冠脉的再通率,降低AMI患者并发症、死亡率的发生,对AMI患者实施院急救十分必要。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院前急救 特点分析
  • 简介:低位直肠癌由于位于人体盆腔底部邻近肛门,深在又隐蔽,在肿瘤生长过程中又往往极易侵犯女性的子宫、阴道,男性的前列腺及盆壁等组织。造成外科治疗难度大、疗效差和保肛率低。永久性的人工肛门更使患者感到沮丧和痛苦。近年来国际上开展了一种所谓“经会阴超低位直肠切除术”的新术式,专用于低位直肠癌的外科治疗。该术式在设计上打破了同类手术上百年来一直遵循的从腹盆腔开始分离直肠和肿瘤,最终经肛门切除肿瘤,然后采用手工吻合肠道的传统保肛模式,采用经会阴切口的肿瘤切除和吻合器技术的肠道吻合方式。同传统的低位直肠癌手术相比,该术式具有更高的保肛率和更为满意的肛门功能,并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直肠全系膜切除(TME)。

  • 标签: 直肠肿瘤 结直肠外科手术 方案评价
  • 简介:摘要在院急救患者中进行快速血糖测定,能快速、简便地提供可靠的血糖值,指导急救正确用药,避免盲目输液,更有利于对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治疗。

  • 标签: 院前急救 快速血糖测定 应用及意义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从院急救转运中急救单元内部协调程序及沟通技巧、沟通原则、沟通时间、沟通方法、沟通内容等方面概述沟通艺术在构建和谐院急救中的应用,最终目的就是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构建更加和谐的院急救医患关系。

  • 标签: 沟通 院前急救
  • 简介:摘要目的根据现代医学模式和护理模式的客观要求,培养实用型护理人才十分重要,技能的培养更是摆在了突出的位置,为提高护生临床实习的质量,保证毕业生以优良素质更好地服务于患者,我校护理专业实行了积极有效的实习强化技能的训练。结论经过强化训练,证明了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为进入临床实习打定了坚实的基础。

  • 标签: 护生 临床实习前 实践 技能强化训练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受血者在输血前进行血液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丙型肝炎病毒抗体、人类免疫病毒抗体、梅毒螺旋体抗体四项检测的作用及意义。方法对临床科室申请输血患者抽取血液标本进行以上四项检测。结果960例患者输血HBsAg、抗-HCV、抗-HIV、抗-TP血清检测结果总阳性率155例(16.14%),其中HBsAg阳性94例(9.79%),抗-HCV阳性10例(1.04%),抗-HIV阳性1例(0.10%),抗-TP阳性50例(5.21%)。结论对受血者进行输血四项传染性指标检测可预防疾病传播,减少输血引起的医疗纠纷。

  • 标签: 输血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 丙型肝炎病毒抗体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 梅毒螺旋体抗体 受血者
  • 简介:摘要目的探寻高血压病患者是否存在血液高凝状态,为高血压病患者实施抗凝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本研究纳入的研究对象是确诊的高血压病患者59人、冠心病患者60人,正常对照组28人。所有研究对象均在入院时确定从未使用或者近1个月内未使用过任何抗凝及抗血小板药物。在使用抗凝药物之前采静脉血送检,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研究参数包括①凝血全套PT、APTT、TT、FIB、AT-III。②血脂全套。③外周血血小板计数。结果①高血压组与冠心病组的FIB、PLT值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0.05);高血压组与冠心病组的AT-III值均低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0.05)。②TT、APTT、PT三个指标值高血压组与正常组比较,P值>0.05,冠心病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值<0.05;③空腹血糖及血脂各项指标值高血压组与冠心病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0.05)。结论高血压患者存在高凝状态;高血压与冠心病患者存在共同的血液高凝状态的危险因素,对高血压患者进行抗凝治疗是获益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J-ⅢC简易呼吸机在院急救危重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急诊科2010年达标后应用J-ⅢC型简易呼吸机与达标未应用此简易呼吸机各45例危重病人作对照观察并举例说明。结果使用J-ⅢC型简易呼吸机后.抢救危重患者成功率高于未使用简易呼吸机。结论院急救危重患者在使用简易呼吸机后,可改善患者呼吸困难,保持呼吸道通畅,提高氧饱和度,维持有效呼吸,同时还可以节约人力资源,为抢救患者取得宝贵时间,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

  • 标签: J-ⅢC型简易呼吸机 院前急救 危重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氨氯地平对高血压病患者血栓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2月-2012年2月收治入院的高血压病患者200例应用氨氯地平治疗。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发色底物法及Born比浊法,观察治疗前后血压、心率、血栓状态分子标志物--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1∞(6-K-PGF1∞)、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药(PAI-1)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氨氯地平降压作用明显(P<0.05),对心率无明显影响;随着血压下降,血浆TXB2水平、t-PA含量、PAI-1含量及活性、血粘度显著下降(P<0.05),6-K-PGF1∞、t-PA活性显著升高(P<0.05)。结论氨氯地平可预防高血压病患者血栓状态的形成,其效果显著。

  • 标签: 氨氯地平 血栓前状态 高血压病
  • 简介:摘要目的避免出生缺陷,提高人口质量。方法从目前人口出生缺陷现状和我市孕健康检查做法等来探讨如何提高人口质量。结果孕优生健康检查有利于提高人口质量。结论切实加强孕优生健康检查工作的开展,将是利国利民的实事。

  • 标签: 孕前优生健康检查 出生缺陷 人口质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影响尿液检验分析质量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以得出相应应对措施以完善实验室检测质量。方法选取我院自2006年2月—2009年3月期间的37821份尿检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相关因素与应对措施进行分析。结论只有实事求是对分析质量进行分析研究,且建立完善的质控措施监督机制,同时将其定入到医疗质量管理体系中以降低分析样本的不合格率并将其控制至最低水平,以帮助全面实现临床实验室的检测质量。

  • 标签: 尿液检验分析前质量 相关因素与 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