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8 个结果
  • 简介:目的:通过测量和计算获取全口唇颊侧附着龈的宽度,为牙周、种植、正畸和修复治疗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随机选取20~30岁并且牙周、牙体、颌面部健康又无特殊病史和半年内服药史的健康青年144人,测量其角化龈宽度和龈沟深度,进而得出附着龈宽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附着龈宽度在侧切牙处最宽,上颌可达(5.2±1.1)mm,在第一前磨牙处最窄,下颌仅为(1.8±0.8)mm;上颌各牙位的附着龈宽度都显著大于下颌同名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下颌左右侧同名牙附着龈宽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同名牙附着龈宽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附着龈宽度在侧切牙处最宽,在第一前磨牙处最窄;上颌各牙位附着龈的宽度显著高于下颌同名牙;附着龈宽度无性别和左右侧差异。

  • 标签: 附着龈宽度 膜龈联合 牙周软组织手术
  • 简介:目的研究基于主观感觉疲劳评估量表和客观测量指标变化相结合的腹部术后疲劳监测调查情况。方法采用量表调查形式,使用VAS和ICFS,对2016年9月至2017年2月于广东省中医院外科行四级腹部手术的患者进行调查评估;同时进行血液标本、优势手握力、BMI测定,综合评测以围手术期疲劳评测量表为基础,主、客观指标相结合的术后疲劳评价方法。结果ICFS与CRP、SOD、PA、优势手握力结合可以方便、快捷、经济、高效地检测术后患者的疲劳。结论采用基于主客观指标相结合的检测方法建立的判别函数能够对术后疲劳进行经济、高效、客观的监测,最大限度地减少全凭主观判断所造成的误差。

  • 标签: 围手术期疲劳评测量表 术后疲劳 腹部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在三血管平面上测量各个不同孕周时期胎儿肺动脉(PA)、主动脉(AO)内径大小,并计算两者内径比值(PA/AO),统计分析,评价其在心脏畸形中的筛查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6年5月来东平县人民医院就诊,在超声科进行登记、检查的孕妇,并对其随访。结果成功收集低危人群中胎儿病例6071例,孕周20~32周。并收集、选取患有胎儿心脏畸形病例60例。观察者重复测量胎儿肺、主动脉内径的结果并计算其比值。结论本地区的处于孕20-32周胎儿肺、主动脉内径比值在胎儿心脏流出道畸形状态时会发生改变;

  • 标签: 胎儿 三血管平面 流出道畸形 内径比值
  • 简介:目的对比研究肺动脉导管(PAC)和经胸心脏超声(TTE)测量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OPCABG)后心排量(CO)的偏差和一致性.方法应用PAC和TTE检测265例OPCABG后患者心功能及血流动力学相关参数,根据Bland-Altman法分析两方法测量CO结果的一致性,最后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造成两方法测量CO结果偏差的原因.结果两种方法在相同患者同一时间点下测量CO的相关系数为r=0.68,偏差值为(1.82±1.27)L/min,95%置信区间为(-0.67~4.31).射血分数<40%、外周血管阻力<700或>1400dys·n^-1·cm^-5,可以直接影响两种方法测量CO的一致性,并且测量时若并发心房颤动、左室游离壁及室间隔节段运动异常、三尖瓣中重度关闭不全、二尖瓣中重度关闭不全和主动脉瓣中重度关闭不全,均可造成两方法测量CO结果的较大偏差.结论综合分析PAC与TTE的检测结果,才能更好地评价OPCABG后心功能和血流动力学.

  • 标签: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 肺动脉导管 心排量监测 血流动力学
  • 简介:目的:分析改良法测量主动脉瓣环内径与人工主动脉瓣大小的相关性,比较改良法与传统测量方法的差异。方法:2014年主动脉瓣置换术患者术前采用传统法(左室长轴切面)测量主动脉瓣环内径(A组,18例),2015年主动脉瓣置换术患者术前采用改良法(主动脉瓣短轴切面)测量(B组,21例),比较2组测量结果。记录术中所用人工瓣的型号,分析2组测量结果与人工瓣大小的相关性,比较2组间人工瓣大小的差异;追踪患者术后1周、3个月、6个月、12个月主动脉瓣口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比较2组人工瓣置换术后的近期效果。结果:A组主动脉瓣环内径与人工瓣大小的相关系数为0.66,B组为0.79。B组瓣环内径明显大于A组(P=0.005),但2组置换的人工瓣型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24);术后1年内B组人工瓣血流动力学指标优于A组。结论:主动脉瓣短轴切面测量主动脉瓣环内径的准确性优于左室长轴切面,有助于外科医师选择手术方式和合适大小的人工瓣膜,减少人工瓣功能障碍的发生。

  • 标签: 主动脉瓣置换术 人工机械瓣 超声心动图 血流动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就对负重下与自然状态下冈上肌出口位测量A-h值对肩峰下撞击综合征诊断的临床意义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择了我院2017年7月到2017年10月确诊的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病人30例,在进行负重下、自然状态下行冈上肌出口位摄片。结论测量肩峰到肱骨头间距,得出负重下和自然状态下两组实验数据,进行配对实验,统计得出数据,看有无统计学意义。根据数值结合狭窄程度对肩峰下撞击综合征进行诊断和分类,给临床提供准确的依据。

  • 标签: 肩峰下撞击综合征 冈上肌出口位 A-H值
  • 简介:目的:探讨感兴趣区(regionofinterest,ROI)的大小和层面变化对前列腺外周带正常和前列腺癌组织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diffusioncoefficient,ADC)图一级统计学特征测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前列腺外周带癌患者的ADC图和常规MRI图像,对照病理结果,应用不同ROI测量前列腺癌与正常组织的一级统计学特征。ROI1:根据T2WI图像特征在最大层面确定前列腺癌及正常组织;ROI2:根据ADC图确定组织;ROI3、ROI4:大小分别为ROI1的3/4和1/2;ROI5:为多层面组成的整体病灶或组织。筛选前列腺癌与正常组织有显著差异的参数,进一步评价不同ROI之间测量结果差异。结果:共测量19个病灶和21个正常外周带组织的数据。肿瘤与正常组织的峰度值和偏度值无显著差异,而各ROI测量的正常组织ADC值均值及百分位数均显著高于前列腺癌。随着ROI缩小,肿瘤组织ADC值降低,正常组织变化不明显,两者平均ADC值对应的标准差(standarddeviation,SD)在所有ROI之间均无显著差异。但正常组织不同百分位数ADC值对应的大部分SD值明显高于前列腺癌。测量整体体积与最大层面获得的ADC值及其百分位数、SD值不同并无显著差异。结论:不同面积ROI测量对ADC均值及百分位数均有显著影响,一级统计学特征测量可获得比平均ADC值更多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

  • 标签: 前列腺癌 扩散加权成像 统计学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