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我社区40岁以上的糖尿病高危人群进行不同形式的糖尿病相关知识健康教育,来提高糖尿病防治知晓率。方法自制糖尿病相关知识问卷。以问卷调查的形式来判定被调查者对于糖尿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进行归纳、总结。结果2010年5月及期2010年10月,对我社区40岁以上的居民进行糖尿病知识问卷调查,调查对象400人,合格者104人,占26%。经过糖尿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后,合格者325人,知晓率达81.25%。结论通过不同途径的健康教育形式,社区高危人群糖尿病知识知晓率大大提高,但年龄、文化程度不同,知晓率相差较大。

  • 标签: 糖尿病 高危人群 健康教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社区高危人群(BMI≥25)健康的影响。方法对136名高危人群随机分为对照组(68名)和观察组(68名),对照组行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与针对护理干预。两组均使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进行整体调查并评估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人群健康意识和健康行为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每日有效运动热量消耗增多、有效运动次数增加,有效运动时间显著增加,BMI和腰围显著降低,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均P<0.05)。结论综合干预能提高人群对健康知识的知晓率和健康行为的形成率,可以促使他们长期坚持有效运动,降低BMI、腰围,达到降低有害风险的目的。

  • 标签: 社区 高危人群 护理干预 健康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高危人群中癌胚抗原阳性的情况,观察中老年人大肠癌的发病。方法用癌胚抗原酶联免疫诊断试剂盒检测。结果在1012例中老年人中只有56例阳性,占5.53%。结论提高大肠癌的早期诊断、早期发现、及时的治疗,可提高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糖尿病高危人群血糖快速筛查的可行。方法对981例糖尿病高危人群末梢血样用快速法筛查后,异常者同时采用常规生化分析仪检测,对2种方法的吻合率进行比较。结果981例末梢血样检出135例血糖≥5.8mmol·L^-1,异常率为13.7%;异常血样行2种方法测定,各数值段总吻合率为88.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538,P=0.125)。结论血糖快速检测是筛查糖尿病高危人群血糖的一种有效可行手段,但必须规范操作,确保检测质量。

  • 标签: 高危人群 血糖 快速检测
  • 简介:摘要肝癌早期症状隐匿,确诊时多为中晚期从而错过最佳治疗时间,其5年生存率仅为12.1%。因而明确肝癌高危人群,选择科学合理的筛查方法,是早期诊断和治疗、提高患者生存率的关键。本文对肝癌高危人群的确定和肝癌筛查所使用的方法进行简要概述,以期为今后肝癌早期筛查的方法选择和方案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肝肿瘤 血清学指标 筛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脑卒中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和高复发率的特点,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和寿命,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我国是脑卒中的高发国家,对脑卒中的防治一直是我国卫生保健工作的重点。本文主要对脑卒中患者的一般情况、既往病史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等影响因素进行相关研究。

  • 标签: 脑卒中 高危人群 筛查 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ICU患者实施结构化皮肤护理模式,研究其缓解大便失禁伴腹泻患者失禁性皮炎及压力损伤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60例ICU患者,时间范围为2022年2月至2024年2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实验组30例,参照组30例,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结构化皮肤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IAD及严重程度和压力损伤发生情况。结果:(1)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IAD及严重程度明显被缓解,实验组病例明显低于参照组,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2)护理后实验组患者压力损伤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ICU患者实施结构化皮肤护理模式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便失禁伴腹泻患者失禁性皮炎,缓解患者的压力损伤,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效果。

  • 标签: 结构化皮肤护理 ICU 大便失禁伴腹泻 失禁性皮炎 压力性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社区获得压力损伤发生的因素。方法:统计我院2020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社区获得压力损伤的743例患者展开压力损伤发生部位、原有疾病种类、患者或照护人员对压力损伤防范知识的知晓率情况展开观察。结果:2020年1月-2020年12月我院社区获得压力损伤发生部位多以骶尾部、髋部为主,依次为:591(52.72%)例、229(20.43%)例。社区获得压力损伤患者的原有疾病种类最多的为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依次为:159(21.40%)例、114(15.34%)例、90(12.11%)例。患者或照护人员对压力损伤防范知识的知晓率,依次为:知晓(16.69%)、部分知晓(31.22%)、不知晓(52.09%)。结论:慢性病居家患者作为社区获得压力损伤的高发人群,医务人员需结合社区患者现状,构建压力损伤防治体系,尽早开展预防措施,降低压力损伤发生几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社区获得性压力性损伤 危险因素 慢性病 部位 防治
  • 简介:摘要:本论文探讨了湿愈合理论在压力损伤护理中的应用进展。湿愈合是一种治疗方法,通过维持创面湿度促进创面愈合。在压力损伤护理中,湿愈合理论被广泛应用于预防和治疗压疮等损伤。本论文通过介绍湿愈合理论的基本原理、应用历史、优势和劣势,分析了湿愈合在压力损伤护理中的有效。此外,本论文还探讨了湿愈合理论的发展历程、未来研究方向和在压力损伤护理中的潜在应用。总的来说,湿愈合理论在压力损伤护理中具有重要作用,并且在未来的研究中也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 标签: 湿性愈合 压力性损伤 护理 创面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剖宫产患者术后压力损伤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本院2022年2月—2023年 4月收治的72例剖宫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术后发生压力损伤产妇纳入观察组,未发生压力损伤产妇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年龄、体重指数(BMI)、手术时间、局部潮湿情况及麻醉方式,分析影响剖宫产患者发生压力损伤的危险因素。结果:研究中的72例产妇,术后发生压力损伤8例,占比11.11%。经分析显示,剖宫产术后发生压力损伤与年龄、BMI无关,但可能与手术时间、局部潮湿情况和麻醉方式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7.738、12.378、5.827,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手术时间≥2 h、局部潮湿和全麻是导致剖宫产患者术后发生压力损伤的危险因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OR>1,P<0.05)。结论:剖宫产患者术后压力损伤发生率较高,手术时间≥2 h、局部潮湿和全麻是导致剖宫产患者术后发生压力损伤的危险因素。

  • 标签: 剖宫产 压力性损伤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癌症晚期患者压力损伤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9年1-12月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接诊住院的100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所有入选患者均需要制定完整的资料登记表,在患者入院后2 h以内进行首次压力损伤危险评估以评估其皮肤情况。对患者卡氏功能状态评分(KPS)、压疮危险评估表(Braden评分表)、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情况进行测定与评估。采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各因素与压力损伤的相关。结果100例患者中有5例患者出现压力损伤,院内获得压力损伤的发生率为(5.00%);其中男性患者3例(60.00%),女性患者2例(40.00%);年龄范围38~89岁;其中有1例(20.00%)患者为1期压力损伤,3例(60.00%)患者中为2期压力损伤,1例(20.00%)患者为不可分期损伤;不同年龄、Braden评分、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KFS量表评分的患者发生压力损伤的情况比较(χ2=7.916、34.657、5.432、18.034、38.922,均P<0.05);低血清白蛋白水平、低血红蛋白水平、年龄≥70岁、KPS评分≤30分、Braden评分≤16分癌症患者压力损伤发生率明显高于高血清白蛋白水平、高血红蛋白水平、年龄<70岁、KPS评分>30分、Braden评分>16分癌症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034、5.432、7.916、38.922、34.657,均P<0.05);将压力损伤作为因变量,将单因素作为自变量,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低血清白蛋白水平、低血红蛋白水平、年龄≥70岁、KPS评分≤30分、Braden评分≤16分均是癌症晚期出现压力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KFS评分、Braden评分、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含量均与癌症晚期患者压力损伤的发生情况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均是癌症晚期患者压力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肿瘤 晚期 营养水平 白蛋白 血红蛋白 卡氏功能状态评分 危险因素 压力性损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压力损伤中应用疼痛评估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本院收治的压力损伤患者中随机选择 44例作为研究对象,治疗时间为 2017年 6月至 2018年 6月,通过压力损伤风险评估对患者入院和创面愈合情况进行评估,并将疼痛评估纳入其中,对压力损伤病程进展和疼痛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44例患者共接受 220次疼痛评估和压力损伤风险评估,根据 Pearson相关分析得出,疼痛评估和压力损伤风险评估的 R值为 0.814, P

  • 标签: 疼痛评估 压力性损伤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手术患者由于术中持续受压无法变换体位、使用手术器械辅助治疗、麻醉状态、术中失血以及局部持续潮湿等多种因素的作用,是院内压力损伤高危人群。本文就围术期患者压力损伤的危险因素、评估工具、预防措施等进行综述。

  • 标签: 围术期 压力性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压力损伤(PI)在护理领域的研究现状及研究热点,为我国开展PI研究提供思路及参考依据。方法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检索自建库至2019年12月31日护理领域发表的PI相关文献,并应用CiteSpace软件对其国家、研究机构、高频关键词等进行文献数据可视化分析。结果共纳入927篇英文文献。护理领域的PI相关研究从1999年开始开展,2004年之后整体呈上升趋势,2016年发文数量最多,为102篇。PI护理研究领域的热点主要是PI的预防、流行情况、危险因素、护理、风险评估及评价。护理领域PI研究前沿主要集中在PI的风险评估、护士对PI的知识及态度等。结论CiteSpace软件能直观展示PI护理领域的热点和趋势。本研究PI护理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前沿可为我国PI护理领域的科研探索与临床实践提供借鉴与方向。

  • 标签: 压力性损伤 CiteSpace软件 研究热点 可视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