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责任制护理在脑出血昏迷患者抢救中的应用及对患者并发症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 2017年 1月 -2018年 12月我院收治的脑出血昏迷患者 70例,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 3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内科护理,研究组进行责任制护理。结果:研究组的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 P< 0.05);研究组的护理质量高于对照组( P< 0.05);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少于对照组( P< 0.05)。结论:将责任制护理应用于脑出血昏迷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 标签: 责任制护理 脑出血昏迷 抢救治疗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急危重症手术护理配合救治流程之后,对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进行探究和分析。方法选择在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进行医治和抢救的62例急危重症手术患者为本文的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以及研究组,其中对照组中采用传统的常规手术护理,而研究组则在构建急危重症手术患者救治流程之后使用常规护理,随后对两组基本情况进行对比。结果构建急危重症手术护理配合救治流程之后,两组患者的抢救时间、护理满意度以及抢救效果之间都具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构建急危重症手术护理配合救治流程以后的手术室常规护理,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缩短抢救的时间,同时对护理质量及其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提升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 标签: 护理配合 急危重症患者 抢救流程 手术分类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缩短卒中溶栓抢救患者急诊救治时间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本院于2020年01月-2021年08月纳入的72例卒中患者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实行常规护理和优化急诊护理流程,比较护理效果。结果 和参照组进行对比,观察组急诊救治时间相对较低,护理满意度较高,存在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 卒中溶栓抢救患者 急诊救治时间
  • 简介:摘要羊水栓塞是产科中一种罕见严重并发症,死亡率极高,特别是在基层医院抢救成功率低。因此基层妇产科医务人员要高度重视产科并发症的发生。既要熟悉羊水栓塞的抢救流程,又要掌握羊水栓塞的早期症状及体征,一旦发生要立即组织抢救,医护密切配合,分秒必争,提高抢救成功率或为转上级医院治疗赢得时间及奠定基础,降低孕产妇的死亡率。

  • 标签: 产后出血原因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层医院急诊室抢救群体创伤患者时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急诊室2012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群体创伤患者33例的临床治疗,探讨抢救护理措施,观察抢救护理结果。结果初步抢救或处理完成时间(32.1±2.4)min;送至ICU继续抢救6例,送至手术室接受急诊手术治疗3例,入住专科病房住院治疗17例,留诊急诊观察室观察4例,死亡1例。结论基层医院应十分重视急诊室护士的培训工作,提高护士的抢救护理能力,提升群体创伤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 标签: 群体创伤 基层医院 急诊室 抢救护理
  • 简介:抢救工作对于基层医院来说是医疗活动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抢救工作进行得是否及时、顺利、成功直接反映了基层医院医务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综合水平。护士作为抢救工作的直接实施者,在护理抢救工作中必须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具有抢救技术熟练、应急能力强、动作敏捷、善于沟通的能力[1]。工作中稍有处理不当,不仅给患者造成巨大伤害,医务人员自身也会遇到风险。所以,及时发现护理抢救工作中的隐患并及时制定防范措施来保证护理安全是十分必要的。现根据多年来抢救工作经验,将基层医院护理抢救工作中常见隐患与防范措施总结如下。

  • 标签: 基层医院 护理抢救 隐患 防范
  • 简介:上消化道出血是常见病,它快速大量出血易引起患者休克造成死亡,给没有三腔气囊管等设备的基层医院带来抢救困难。笔者收集自1996年至今42例上消化道出血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浅谈一点抢救体会。1 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42例男32例,女10例,年龄19~80岁,平均46.8岁。病史最长50年,最短半天。多次发作36例,一次发作6例。2) 临床表现:42例出血量均在800ml以上,均有不同程度头晕乏力,心慌气短,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脉搏细速。其中昏迷10例,呕血8例,黑便18例,呕血+黑便16例,血压为零8例,60

  • 标签: 上消化道出血 休克 抢救 基层医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我科对抢救车进行封存式管理的效果。方法我科自2013年8月起实行抢救车封存式管理,以往采取开放式管理模式。对抢救时寻找抢救车内物品(药品)所花费时间、清点抢救车一次所花费的时间、抢救车检查合格率、护士满意率进行前后对照分析。结果抢救车封存式管理能使护士更迅速的找到抢救车内的物品(药品)、缩短清点抢救车所花费的时间,抢救车检查合格率明显提升,护士满意度高。对科室13名护士进行调查分析,抢救时寻找抢救车内物品(药品)所花费时间,封存式管理(2.4±1.1)min,开放式管理(5.7±1.6)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封存式管理有效减少抢救时寻找抢救车物品(药品)时间。在清点一次抢救车所需时间,封存式管理(1±1.3)min,开放式管理(15±1.9)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封存式管理能缩短清点抢救车所花费的时间。封存式管理的抢救车内物品整齐有序,完好率达99%,开放式管理完好率达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抢救车封存式管理比开放式管理便捷、更节省时间、完好率高、护士满意度高,得到科室护士一致认可,值得采纳。

  • 标签: 抢救车 封存式管理 规范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髓输液在危重病儿中应用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将10例经外周静脉穿刺失败的危重患儿采用胫骨骨髓腔穿刺输液.结果8例1次穿刺成功,2例2次穿刺成功,开通通道所需时间平均20~60秒,输液速度5~200ml/小时。结论骨髓输液在儿科院前急救及危重症抢救中,可迅速建立液体通道,争取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不良反应少。

  • 标签: 骨髓输液 儿科 危重症
  • 简介:摘要通过探讨我们认为,每例宫外孕患者都是生物、心理、社会的统一体,护理人员不仅要有熟练的技术和过硬的理论知识,还要注重患者的心理护理。

  • 标签: 宫外孕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小儿惊厥患者实施综合急救措施的疗效。方法选择的研究对象是2010年12月-2013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8例小儿惊厥患者,将患者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救治措施,观察组给予综合急救措施,对比两种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9.7%,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8.4%。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为81.3%,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8.4。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明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惊厥患者实施综合急救措施的疗效显著,抢救成功率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小儿惊厥 急救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百枯草中毒救治的临床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百枯草中毒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救治,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血液透析方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28%(33/35),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62.86%(22/35),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百枯草中毒患者采用常规疗法辅助血液透析治疗,能有效提升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百枯草 中毒救治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在突发脑溢血患者中急救治措施的效果。方法此次抽取2014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医治的患者(300例)当分析的对象,此次研究患者均采取有效的急救措施,总结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本次研究300例患者,经有效的急救治措施,98例患者痊愈,其概率是32.67%;184例患者病情好转,其概率是61.33%;12例患者因合并并发症死亡,其概率是4.0%;6例患者瘫痪,其概率是2.0%。结论在突发脑溢血患者中,有效的急救治措施应用效果确切,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且瘫痪概率、死亡概率均比较低。

  • 标签: 脑溢血 突发 急救治疗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为地震灾难事件中进行有效医院感染的控制提供依据。方法对收治的68例地震伤员的资料进行总结分析,在医院感染的基础上结合地震灾难的特点,完善流程,保证措施到位。结果68例地震伤员与在院150多例病人未发生医院感染聚集发生和传染病疫情,也未出现特殊感染的院内播散。结论护理工作在控制医院感染中起着关键作用,是进步医护质量和确保医疗安全的重要保障。

  • 标签: 地震伤员 医院感染 预防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