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3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作为一家地市级医院,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从2015年12月至2019年6月完成200例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PD)。患者手术时间为(378.9±105.4)mins,术中出血量为(291.3±263.4)ml,术后住院时间(17.3±8.1)d,术后发生B级胰瘘35例(17.5%),C级胰瘘4例(2.0%),胆瘘2例(1.0%),术后出血12例(6.0%),腹腔感染18例(9.0%),胃排空障碍15例(7.5%),进行二次手术5例(2.5%)。其经验是明确自身定位,注重技术积累和引进,重视专科化发展和团队建设,并在后续工作中重视规范化治疗体系的建立,临床与科研的结合及年轻医生的培养。

  • 标签: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腹腔镜 经验 地市级医院
  • 简介:摘要根据87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术中胰液的引流方式分为内引流组(39例)和外引流组(48例)。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术后临床相关胰瘘发生率、术后其他并发症(腹腔内出血、消化道出血、腹腔感染、胃排空障碍)总发生率、二次手术率、病死率和住院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外引流组C级胰瘘发生率显著低于内引流组(2.1%比12.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体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安全、可行,但外引流组可以更好地预防严重胰瘘。

  • 标签: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胰管内引流 胰管外引流 胰瘘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aparoscopic pancreaticoduodenectomy,LPD)与开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open pancreaticoduodenectomy,OPD)短期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85例LPD及同期103例OPD患者临床资料,比较两组在围手术期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一般资料及术前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OPD组相比,LPD组手术时间较长[(407.6±117.4) min比(220.8±23.9) min](P<0.05),但其术中出血量更少[(285.1±21.9) ml比(550.5±65.5) ml](P<0.05),术中淋巴结清扫数目更多[(13.5±1.4)个比(8.8±0.6)个](P<0.05),术后进流食时间更早(P<0.05),术后镇痛时间更短、住院天数更少(P<0.05)。术后胰瘘、胆瘘、胃瘫、腹腔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PD与OPD一样安全可靠,围手术期临床效果相当,LPD出血少,术后康复更快。

  • 标签: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腹腔镜
  • 简介:摘要由于胰腺癌特别是临近胰腺颈部的肿瘤极易侵犯门静脉系统,在临床上根治性切除的难度较大。该视频详细展现了对1例肿瘤侵犯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及脾静脉汇合处的患者进行胰十二指肠手术切除过程:通过解剖胰腺上下缘,分别阻断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将肿瘤组织与受侵犯的门静脉系统血管切除,并将异体血管分别缝合牵拉待吻合血管两端,完成血管重建;最后行胆管与空肠吻合,实现消化道重建,较好达到手术预期目的。

  • 标签: 血管切除 异体血管置换 胰十二指肠 切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干预在患儿行十二指肠液引流术后的临床护理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于昆明市儿童医院接受十二指肠液引流术的患儿110例,并按照数字随机法将所有入选患儿分为护理一组、护理二组,各55例。对护理一组进行常规护理,对护理二组进行循证护理。统计干预后两组患儿的睡眠质量,对两组患儿住院时间、护理质量、不良反应处理情况及家属总满意度进行统计。结果护理二组患儿睡眠质量、睡眠效率、睡眠时间、睡眠障碍及日间功能等各项睡眠质量评分均显著低于护理一组患儿评分;护理二组患儿平均住院时间显著低于护理一组,护理质量得分显著高于护理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一组、护理二组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二组患儿不良反应处理率高达100.00%,显著高于护理一组的2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二组患儿家属总满意度高达96.36%,显著高于护理一组的83.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能够明显改善患儿睡眠质量,能够及时对患儿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处理,护理质量较高,患儿家属更加满意。

  • 标签: 循证护理 十二指肠液引流术 睡眠质量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十二指肠与腹腔内其他脏器如胆囊、胰腺等紧密毗邻,极少情况下当胆囊、胰腺病变累及十二指肠时也可造成上消化道大出血,早期内镜下表现并不明显,可能被忽视或误诊。本文报道了1例少见胆囊多发结石压迫十二指肠球部导致上消化道大出血并死亡的病例,希望能提供一些诊断和治疗方面的经验及教训。

  • 标签: 胆囊结石病 胆囊十二指肠瘘 上消化道大出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综合康复疗法采用八段锻炼在老年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在我院进行老年神经根型颈椎病治疗的患者 100例进行观察研究,根据随机分配的原则将 10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 50人。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康复治疗方案为患者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则采用综合康复疗法采用八段锻炼对老年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进行治疗。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治疗效率进行判定,判断综合康复疗法采用八段锻炼在老年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 p ,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通过对两组患者的研究数据进行对比,证明综合康复疗法采用八段锻炼在老年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良好,能够帮助患者提高生活质量,让患者能够更快的康复,提升医院治疗效率的同时促进护患关系的和写发展,具有很高的临床学意义,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综合康复疗法 八段锦锻炼 老年神经根型颈椎病
  • 简介:【 摘要 】 目的 研究内镜下钛夹封闭治疗胃十二指肠急性穿孔的临床护理效果。 方法 于 2019 年 1 月 -2020 年 1 月间随机在我院选取 106 例胃十二指肠急性穿孔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给予内镜下钛夹封闭治疗。按照患者入院时间的先后分为两组,即对照组( n=53 )与综合组( n=53 )。对照组患者治疗中予以常规性护理,综合组患者治疗中施予综合性护理。统计两组患者的一次封闭治疗成功率、治疗后的住院时间。 结果 与对照组患者相比,综合组患者的 一次封闭治疗成功率、治疗后的住院时间均明显更优, P<0.05 ,数据差异有意义。 结论 对于行内镜下钛夹封闭治疗的胃十二指肠急性穿孔患者来说,通过综合性护理的实施,可以较好的改善其临床疗效。

  • 标签: 钛夹封闭 胃十二指肠急性穿孔 内镜
  • 简介:【摘要】:目的: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胃肠功能影响系统评价 。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本院2016年 3 月- 2017 年 6 月收治需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 102 例,按照电脑随机法将其分为了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分析差异性护理干预后,施加快速康复护理的实验组患者,常规化护理的对照组患者胃肠功能变化情况。结果:分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肠鸣音恢复时间(d)、首次排气时间(d)、首次排便时间(d),均低于对照组,(p<0.05),表示实验组患者胃肠道恢复功能优于对照组,有研究学意义。结论:综上所述,采用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有积极影响,可以缩短患者肠鸣音恢复、首次排气、首次排便时间,有护理研究价值,建议推广。

  • 标签: 加速康复外科护理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胃肠功能影响 系统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胰管空肠黏膜端侧吻合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3月62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患者临床资料,其中30例行改良胰管空肠黏膜端侧吻合术(改良组),32例行传统胰管空肠黏膜端侧吻合术(传统组)。选用SPSS 20.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围术期相关指标和术后第1、3、5、7、9 d的腹腔引流液淀粉酶水平用(±s)表示,采用独立t检验;并发症发生率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改良组出血量明显小于传统组(P<0.05),其余相关围术期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术后发生1例胰瘘明显小于传统组9例(P<0.05),其中改良组B级胰瘘发生率明显小于传统组(P<0.05),生化瘘、C级胰瘘发生率、淋巴瘘、胃排空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腹腔引流液淀粉酶含量在术后第1、3、5、7、9 d的检测期间内,传统组腹腔引流液淀粉酶含量小于改良组(P<0.05)。结论改良胰管空肠黏膜端侧吻合术相比于传统胰管空肠黏膜端侧吻合术在PD中能有效降低胰瘘的发生率,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胰管空肠吻合术 胰腺瘘 引流术 胰腺α淀粉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使用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指导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围术期的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9年6月行PD的4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4例患者采用ERAS理念行围术期管理(ERAS组),20例患者运用传统观念行围术期管理(传统组),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术中术后各项指标采用(±s)表示,独立t检验;术后并发症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RAS组术后胃肠道通气时间,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24 h、48 h疼痛评分显著低于传统组,而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传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RAS组共发生并发症5例(20.8%),明显少于传统组并发症10例(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加速康复外科模式行PD围手术期管理安全有效,具有患者花费少,手术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加速康复外科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围手术期管理 治疗结果 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奥美拉唑和雷尼替丁用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出血病患治疗当中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18.9月~2019.9月这个时间段中进行研究,选择该时间段我院收治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出血病患70例进行平均分组。对照组所用药物为雷尼替丁,观察组所用药物为奥美拉唑,对比不同的治疗数据。结果:观察组在治疗效果、用药安全性以及对治疗结果满意度方面的数值都要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对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出血病患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使用奥美拉唑所取得的疗效更好。

  • 标签: 奥美拉唑 雷尼替丁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出血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入路原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治疗胰头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8年6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85例胰头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164例,女121例;平均年龄为57岁,年龄范围为40~76岁。285例患者中,196例行前入路原位PD,设为前入路组;89例行传统入路PD,设为传统入路组。观察指标:(1)手术情况。(2)术后情况。(3)随访情况。采用门诊、电话或网络方式进行随访,术后每2~3个月门诊随访1次,了解患者肿瘤复发、转移及生存情况。随访终点为患者死亡,随访次要终点为肿瘤复发或转移。随访时间截至2018年12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表示,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以绝对数或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分析。结果(1)手术情况:28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前入路组患者保留幽门,联合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切除重建(对端吻合、人工血管置换、侧壁切除吻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18例,37例(17、11、9例),(303±107)min,350 mL(100~750 mL);传统入路组患者上述指标分别为48例,9例(7、1、1例),(335±103)min,400 mL(100~900 mL),两组患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990,3.474,t=0.722,Z=1.729,P>0.05)。(2)术后情况:前入路组患者R0切除率、淋巴结清扫数目、阳性淋巴结清扫数目、神经侵犯率、脉管侵犯率、严重并发症、围术期死亡、术后化疗分别为93.88%(184/196)、12枚(5~19枚)、4枚(0~15枚)、45.41%(89/196)、31.12%(61/196)、28例、3例、69例;传统入路组患者上述指标分别为85.39%(76/89)、7枚(4~17枚)、5枚(0~13枚)、32.58%(29/89)、23.60%(21/89)、11例、2例、41例,两组患者R0切除率、淋巴结清扫数目、神经侵犯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506,Z=4.637, χ2=4.149,P<0.05);两组患者阳性淋巴结清扫数目、脉管侵犯率、严重并发症、围术期死亡、术后化疗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0.052, χ2=1.962,0.192,0.001,3.048,P>0.05)。(3)随访情况:285例患者中,252例完成次要终点随访,228例完成终点随访,随访时间为35个月(6~58个月)。196例前入路组患者中,181例完成次要终点随访,176例完成终点随访,随访时间为38个月(6~58个月);89例传统入路组患者中,71例完成次要终点随访,52例完成终点随访,随访时间为33个月(7~53个月)。前入路组患者术后中位无瘤生存时间、中位总体生存时间分别为31个月、37个月,传统入路组患者上述指标分别为24个月、31个月,两组患者术后无瘤生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46,P<0.05),术后总体生存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265,P>0.05)。结论前入路原位PD治疗胰头癌安全、可行,能提高手术R0切除率,延长患者无瘤生存时间。

  • 标签: 胰腺肿瘤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手术入路 无接触分离技术 R0切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下人工缝合行胃十二指肠吻合术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1月至2019年9月于浙江省人民医院胃肠胰外科接受胃癌根治术+胃十二指肠吻合的36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22例,女性14例,年龄(64.3±9.3)岁(范围:43~80岁),于完全腹腔镜下行胃癌根治术,并采用腹腔镜人工缝合法进行胃十二指肠吻合。记录患者的手术时间、胃十二指肠吻合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拔除胃管时间等围手术期资料。结果全部患者成功实施完全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性切除+人工缝合法胃十二指肠吻合,手术时间(226.7±40.4)min(范围:180~320 min),其中胃十二指肠吻合时间(24.8±7.1)min(范围:15~48 min),术后肛门排气时间(3.8±0.9)d(范围:2~6 d),拔除胃管时间(5.7±2.0)d(范围:3~13 d),术后住院时间(10.3±3.1)d(范围:7~19 d)。围手术期无死亡病例。术后病理学检查示高分化腺癌3例,中分化腺癌5例,低分化腺癌22例,印戒细胞癌6例;T1期27例,T2期9例;淋巴结清扫数目(36.4±8.9)枚(范围:23~60枚),淋巴结转移阳性7例,阴性29例。TNM分期:ⅠA期24例,ⅠB期8例,Ⅱ期4例。术后复查上消化道造影,吻合口均通畅,无吻合口狭窄等并发症。结论腹腔镜人工缝合法行胃十二指肠吻合术安全可行,具有较好的近期疗效。

  • 标签: 胃肿瘤 腹腔镜检查 胃肠吻合术 缝合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腹腔镜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33例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 选取2018~2019年来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腹腔镜胰十二指肠肠切除术33例,对比两组治疗前后患者的变化。结果 护理后的能更好预防与处理患者出现并发症。结论 选用围手术期护理,可帮助患者早期下床活动,非常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腹腔镜 胰十二指肠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术后感染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漏发生的相关性,为术后抗生素的应用提供指导和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8年12月于河南省人民医院肝胆外科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患者400例,根据术后有无发生胰漏及胰漏的严重程度,将入选患者分为无胰漏组250例,生化漏组98例,B/C级胰漏组52例,统计其术后感染及胰漏发生情况,分析其细菌感染与胰漏发生的关系。结果三组患者中,无胰漏组细菌感染率为4.00%(10/250),生化漏组细菌感染率为18.36%(18/98),B/C级胰漏组细菌感染率为90.38%(47/52)。三组细菌感染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B/C级胰漏组中,B级胰漏患者40例,细菌培养阳性36例;C级胰漏患者12例,细菌培养阳性11例;B、C级胰漏患者的细菌感染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内细菌培养阳性的患者中,合并B级胰漏15例,合并C级胰漏9例;术后1周后细菌培养阳性的患者中,合并B级胰漏21例,合并C级胰漏2例。各期胰漏患者的细菌谱无明显差异。结论细菌感染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漏发生的危险因素,且细菌感染出现越早,胰漏发生程度越严重。

  • 标签: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细菌感染 胰漏
  • 简介:摘要将40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壶腹周围癌和胰头癌患者分为采用上腹部屋顶状切口(A组)和上腹部正中切口(B组)两组,各20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第1天及术后第5天的功能状态、体力状况、切口疼痛程度及WBC、CRP水平,分析两种腹部切口方式的优劣。结果显示,B组患者术后第1天和第5天的功能状态、体力状况较A组患者显著升高;B组患者术后第1天CRP水平较A组患者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因此,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采用上腹部正中切口较屋顶状切口更具优势。

  • 标签: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切口 壶腹周围癌 胰头癌
  • 简介:摘要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是目前治疗胰头、壶腹部周围恶性肿瘤的标椎术式,胰瘘是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PD术中胰管内放入支撑管引流胰液预防胰瘘。但置入胰管支撑管,特别是行内引流的患者存在支撑管移位的风险。本文报道1例PD术后胰管支撑管引起空肠穿孔,分析其临床表现及治疗,并结合相关文献讨论。PD术中使用胰管支撑管行内引流的患者,即使无症状也应定期复查影像学检查观察支撑管有无移位,以便及时处理。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治疗原发性早期十二指肠癌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采集2018年1月—2019年1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镜诊疗科发现并ESD切除的非十二指肠乳头的原发性早期十二指肠癌患者9例临床资料,观察ESD治疗该类疾病的疗效。结果9例患者病变长径(1.01±0.63)cm(0.3~2.5 cm),切除标本长径(2.27±0.65)cm(1.2~3.2 cm),手术时间(61.6±27.5)min(36~108 min)。9例病变均一次性整块切除,其中2例术中发生穿孔,均成功闭合。患者术后均无并发症。术后病理证实9例病变均完整切除,切缘阴性。结论ESD治疗原发性早期十二指肠癌安全、有效。

  • 标签: 十二指肠肿瘤 原发性早期十二指肠癌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