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采用中心静脉穿刺后对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在本院诊治的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102例,对其术前行相关护理操作,并在期间对患者监护力度予以强化,后对患者行综合护理操作。结果患者均为一次性成功,未出现相应不适症状发生;当后,9例患者出现疼痛现象,1例患者出现局部红肿状况;对引流管实施拔出操作后,出现1例穿刺部位皮下结节症状。所选取患者胸腔积液均得到有效减少,临床症状均达到明显缓解。结论针对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其行中心静脉穿刺后,实施综合护理,对患者治疗当中所存在的生理和心理痛苦,均得到明显减少效果,对其采取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推动中心静脉穿刺治疗效果的提升。

  • 标签: 中心静脉穿刺置管 结核性胸腔积液 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定期更换贴膜对预防PICC后机械性静脉炎的效果观察。方法将60例行PICC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每周更换2次贴膜,对照组每周更换1次贴膜,比较两组病例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仅1例发生Ⅰ度机械性静脉炎,对照组Ⅰ度6例,Ⅱ度3例,Ⅲ度1例。观察组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观察发现定期更换贴膜对预防机械性静脉炎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方法,可减轻患者痛苦。

  • 标签: PICC置管 贴膜 静脉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护理干预对中心静脉导管后静脉炎的临床控制效果,总结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5年9月~2016年8月收治的80例中心静脉导管患者的病理资料,随机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进行传统,观察组患者常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护理后静脉炎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1)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97.5%)和对照组(75%)比较,明显较高,P<0.05,有统计学意义。(2)对照组有10例患者出现了静脉炎,静脉炎发生率为25%,和观察组比较,观察组患者静脉发生率较低,P<0.05,有统计学意义。(3)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7.5%,和对照组(75%)比较,明显较高,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心静脉导管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护理效果显著,静脉炎发生率低,护理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护理干预 中心静脉导管置管 静脉炎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非超声引导改良塞丁格技术在基层医院PICC中的应用体会。方法总结分析32例因肘部血管条件差,无法用传统方法进行PICC的病人,采用非超声引导改良塞丁格技术置入PICC导管的资料。结果32例患者全部一次成功,无静脉炎、静脉血栓、导管堵塞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应用非超声引导改良塞丁格技术置入PICC导管能够有效解决基层医院应用传统方法无法置入PICC导管的实际问题。

  • 标签: 非超声引导改良塞丁格技术 PICC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脐静脉术在极低及超低出生体重儿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采用整群抽样,对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2011年9月—2016年9月行脐静脉术的极低及超低出生体重儿临床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选择106例的极低及超低出生体重儿,其中102例导管置入顺利,成功率96.23%;导管留置平均时间(7.1±1.2)天;临床并发症较少,仅以腹胀6例(5.66%)和导管细菌定植5例(4.72%)为常见,导管相关性血液感染的发生率仅为2例(1.89%),偶见导管脱出、堵管及液体外渗。结论脐静脉术操作简单、安全,能快速建立有效的静脉通路,留置时间长,可避免反复静脉穿刺,值得在极低及超低出生体重儿中推广应用。同时,也存在相关并发症,尤其是喂养不耐受和感染,所以要严格无菌操作及护理、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密切观察腹部情况、尽早拔是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主要措施。

  • 标签: 脐静脉置管术 极低出生体重儿 超低出生体重儿 并发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新生儿PICC并发症中的防治作用。方法预见性护理实施前研究对象选自于我科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接收的行PICC术的患儿例,实施后研究对象选自于我科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接收的行PICC术的患儿30例,比较实施前后两组新生儿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施预见性护理后,新生儿PICC期间并发症的发生率由实施前的30%降为10%,二者间差异经统计,P<0.05。结论对新生儿PICC期间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有利于降低期间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满意度。

  • 标签: 预见性护理 新生儿 PICC置管 并发症 防治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耳内镜下鼓膜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60例分为2组。组30例(47耳)行耳内镜下鼓膜术,穿刺组30例(45耳)行鼓膜穿刺。结果疗6个月后,组气道听阈值低于穿刺组,耳峰压、静态声顺值高于穿刺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内镜下鼓膜治疗分泌性中耳炎较穿刺术患耳听力提高更明显,症状改善更显著。

  • 标签: 分泌性中耳炎 耳内镜下 鼓膜置管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耳内镜下鼓膜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7例患者,共43耳,采取耳内镜下鼓膜术治疗,作为观察组;另外26例患者,共42耳,采取耳内镜下鼓膜穿刺术治疗,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9.30%,治疗总有效率为93.02%,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8.57%,治疗总有效率为76.19%;经χ2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内镜下鼓膜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显著,术后并发症少,预后良好。

  • 标签: 分泌性中耳炎 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术 耳内镜下鼓膜穿刺术
  • 简介:目的探讨心电引导技术在早产儿PICC尖端定位中的应用效果,以提高穿刺到位率,减少并发症发生。方法选择2016年1月~9月我科收治的实施PICC早产儿75例,按不同方法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定位法。观察组采用心电引导定位法。比较两组穿刺到位率。结果观察组、对照组穿刺到位率分别为92.5%、71.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电引导技术辅助早产儿PICC管到位率高,可有效监测PICC导管深度的变化,此方法简单易行,可应用于临床。

  • 标签: 早产儿 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心电引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两组不同尖端定位技术对PICC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2月在我院接受PICC手术的肿瘤患者96例,随机分成ECG组与X线组。ECG组接受心房内心电图引导PICC尖端定位术,X线组在接受常规方法后通过胸部X线定位。对比两组患者后并发症的情况。结果ECG并发症的发生率为4.16%,X线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60.41%,两组数据对比,结果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房内心电图引导PICC尖端定位术能有效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提升PICC的安全性与定位准确性。

  • 标签: 尖端定位技术 PICC置管 术后并发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三向瓣膜式PICC中运用心电辅助定位技术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2月~2016年4月行三向瓣膜式PICC的患者65例,运用心电监护仪连接3导联夹式导联,在导管置入体内后,用RA导联夹,夹于三向瓣膜式PICC尾部的内置导丝金属裸露处,接生理盐水匀速输注,从而导出特征性P波。通过P波形态,来判断导管尖端的位置。结果65例患者61例出现了特征性P波,占93.8%,X线射片提示,47例入上腔静脉,占72.3%;15例入右心房,占23%;1例入颈内静脉,占1.5%;2例因行动不便拒绝射片,占3%,其中4例患者未出现特征性P波,X线射片检查,3例在上腔静脉,1例在右心房。结论心电辅助技术在三向瓣膜式PICC中可以运用,但不能替代X线射片这一金标准,要推翻这一标准,还需进一步研究。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经皮线环固定法在腹腔镜引导下在腹膜透析术中的应用。方法:6例慢性肾衰竭患者,全麻后右上腹穿刺建立CO2气腹,压力控制在10-12mmHg,穿入10mmTrocar导入腹腔镜,腹腔镜引导下经脐下3-5cm经左旁正中线穿入10mmTrocar,用3-0丝线对折后镶入20ml注射器针头内,并在腹腔镜直视下经皮穿刺入腹腔,将线送入腹腔,形成一线环,将腹透经左下腹Trocar穿过经皮置入的线环后置入盆腔,再将线环固定腹透于前腹壁,包埋深部cuff于腹直肌鞘内,最后遂道针建立皮下隧道。结果:所有腹膜透析成功。时间35-55min,平均(44.2±7.4)min,术后腹平片显示所有腹透位置准确,术后7d开始间歇性腹膜透析,10d后改为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无渗漏、感染、血肿等并发症,随访时间1-6月,平均(3.3±2.0)月,导管通畅率100%,无漂、堵、导管感染等发生。结论:腔镜引导下经皮线环固定法行腹膜透析植入术方法简便安全、定位精准、创伤小、并发症少,无需增加额外的设备和成本,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腹膜透析 腹腔镜 肾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在恶性肿瘤化疗患者PICC期间的应用效果情况。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情况。结果观察组1周、1个月、2个月、3个月舒适度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在静脉血栓、导管移位、静脉炎、导管堵塞、导管感染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但总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观察组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给予恶性肿瘤化疗患者PICC期间进行个性化护理干预,可缓解患者的心理障碍,显著提高患者化疗期间舒适度,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并且对于提高护理满意率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个性化护理 恶性肿瘤 化疗 PICC置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