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中心静脉时运用腋静脉穿刺与锁骨下静脉穿刺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于我院实施中心静脉的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50例患者运用传统锁骨下静脉穿刺,观察组50例患者则实施腋静脉穿刺,对比两组穿刺成功情况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0.00%(45/50),对照组为92.00%(46/50),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对比,无显著差异(χ2=0.12,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4.00%vs16.00%)(χ2=4.00,P<0.05)。结论腋静脉穿刺与锁骨下静脉穿刺成功率均较高,但与传统的锁骨下静脉方式相比,腋静脉穿刺,可有效降低穿刺意外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 标签: 中心静脉置管 腋静脉穿刺 锁骨下静脉穿刺 成功率
  • 简介:【摘 要】目的 探究 PICC 中堵的处理方法以及护理体会。 方法 选取 40 例 2017 年 4 月 -2018 年 4 月在我院收治的使用 PICC 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针对两组堵患者给予激活剂进行溶栓,对照组:常规护理,试验组:常规护理 + 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负面情绪变化。 结果 治疗前两组 SAS (焦虑)与 SDS (抑郁)评分值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 ),治疗后试验组的 SAS (焦虑)与 SDS (抑郁)评分值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针对 PICC 患者可给予激活剂进行溶栓,并对患者给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低落情绪,缓解患者内心压力。

  • 标签: IPCC 置管 堵管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PICC是指经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导管由肘前部的外周静脉穿刺置入,沿血管走行最终到达上腔静脉。利用PICC可以将药物直接输注在血管流速快、血流量大的中心静脉(首选贵要静脉,其次是肘正中静脉、头静脉),避免了患者因长期输液或输注高浓度、强刺激性药物带来的血管损害,减轻了因反复静脉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保证了治疗顺利进行是一种新的静脉输液技术。能够有效避免因长期输液或输注高浓度、高刺激性药物所带来的血管损伤和局部组织刺激,保证化疗全过程的顺利进行,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技术,导管留置时间长,并发症少,可避免反复静脉穿刺带来的痛苦,目前PICC导管的使用仅次于急救护理的中心静脉导管。为降低其导管堵率、感染率等并发症,延长导管的留置时间,。PICC操作方法简便,能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保护患者外周静脉、特别是帮助肿瘤患者在化疗期间减少反复穿刺带来的痛苦。PICC在体内最长可以留置1年,由于留置PICC的并发症较多,如果护理不当,必然给患者带来痛苦,现将我科对肿瘤化疗患者的PICC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 标签: PICC 护理
  • 简介:摘要:传统的 PICC穿刺指用比较粗的套管穿刺针( 16G或 18G),在患者肘部可视的贵要静脉、头静脉和肘正中静脉穿刺置入 PICC导管的方法。它具有穿刺点表浅、直观、操作简单、成功率高、留置时间长等优点,还能减轻长期输液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保护了病人的外周静脉,保障了输液安全,提高了治疗效果,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减少了因静脉营养和化疗药物渗漏引起的纠纷。但是在送入导管过程中经常会有阻力,出现送困难现象,使导管无法达到所需长度或异位而导致操作失败。自 2017年 6月—— 2018年 12月 为100例肿瘤患者置入 PICC导管进行静脉营养治疗或化疗,其中置管过程中出现导管送入困难 16例,对其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现总结如下。

  • 标签: PICC置管送管困难 护理研究 进展
  • 简介:在本组困难病人中73%的病人均可通过喉镜直视下插胃方法成功,本组有8例病人在气管插管时,对于喉镜直视下插胃失败的病人

  • 标签: 困难置 昏迷病人 病人鼻
  • 简介:摘要传统的PICC穿刺指用比较粗的套管穿刺针(16G或18G),在患者肘部可视的贵要静脉、头静脉和肘正中静脉穿刺置入PICC导管的方法。它具有穿刺点表浅、直观、操作简单、成功率高、留置时间长等优点,还能减轻长期输液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保护了病人的外周静脉,保障了输液安全,提高了治疗效果,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减少了因静脉营养和化疗药物渗漏引起的纠纷。但是在送入导管过程中经常会有阻力,出现送困难现象,使导管无法达到所需长度或异位而导致操作失败。自2017年6月——2018年12月为100例肿瘤患者置入PICC导管进行静脉营养治疗或化疗,其中置管过程中出现导管送入困难16例,对其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现总结如下。

  • 标签: PICC置管送管困难 护理研究 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将优质护理干预项目应用在使用 PICC 医治的患者中对时间、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方法选取82 例使用 PICC 医治的患者,依照随机抓阄的方式分成参照组、优质组等两组,每组有 41 例研究对象。对照组实行常规模式护理,优质组实行优质护理干预。比对两组的时间及护理满意度。 结果 参照组患者时间、护理质量、服务态度、护理技能等都较参照组要差,P < 0.05 存在着统计学意义。 结论 将优质护理干预项目应用在使用PICC 医治的患者中效果显著, 此模式值得采用。

  • 标签: 优质护理 置管时间 PICC 置管 干预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将优质护理干预项目应用在使用PICC医治的患者中对时间、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82例使用PICC医治的患者,依照随机抓阄的方式分成参照组、优质组等两组,每组有41例研究对象。对照组实行常规模式护理,优质组实行优质护理干预。比对两组的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参照组患者时间、护理质量、服务态度、护理技能等都较参照组要差,P<0.05存在着统计学意义。结论将优质护理干预项目应用在使用PICC医治的患者中效果显著,此模式值得采用。

  • 标签: 优质护理 置管时间 PICC置管 干预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比較高位腹膜透析术与改良型低位腹膜透析术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方便选取该院于2014年1月—2016年12月间该院需行腹膜透析术患者5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5例。高位腹膜透析术组采用高位腹膜透析术治疗,改良型低位腹膜透析术组采用低位-直模拟鹅颈隧道成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手术并发症情况以及漂率、堵情况。结果改良型低位腹膜透析术组生存率、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高位腹膜透析术组患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型低位腹膜透析术组术中出血量(187.21±1.32)mL较高位腹膜透析术组术中出血量(247.21±1.32)mL降低(P<0.05)。改良型低位腹膜透析术组手术时间(107.21±1.32)min较高位腹膜透析术组手术时间(127.21±1.32)min降低(P<0.05)。改良型低位腹膜透析术组术后两周漂率较高位腹膜透析术组降低(0.00%<20.00%)(P<0.05)。改良型低位腹膜透析术组术后6个月漂率较高位腹膜透析术组降低(4.00%<24.00%)(P<0.05)。改良型低位腹膜透析术组患者术后6个月堵率较高位腹膜透析术组降低(4.00%<24.00%)(P<0.05)。结论改良型低位腹膜透析术比高位腹膜透析术更能改善手术情况,降低术后漂率、堵率,值得进一步临床应用。

  • 标签: 改良型低位腹膜透析置管术 高位腹膜透析置管术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单手送在儿科留置针穿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在2017年7月—2018年7月在我院儿科进行治疗的儿科患者进行信息采集,其中的210例进行留置针穿刺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依据方式将患者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105例。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双手送,实验组患者采用单手送,记录观察对照组与实验组患儿的第一次留置针穿刺成功率、留置针的留置时间等数据,探究单手送与双手送的应用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第一次留置针穿刺成功率为95.24%,对照组第一次留置针穿刺成功率为88.57%,对照组第一次留置针穿刺成功率低于实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留置针留置时间低于实验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科留置针穿刺中的应用时,单手送可以有效的提高首次送的成功率,并延长留置的留置时间,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以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标签: 留置针 穿刺满意度 单手送管 双手送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间歇喂食的临床实践体会。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吞咽功能训练和营养脑细胞治疗,由营养科统一配置营养均衡、无渣糊状食物;对照组采用持续经鼻胃鼻饲法,观察组采用经口间歇胃鼻饲法,观察30d后患者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吞咽功能疗效评定及吸入性肺炎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吞咽功能改善情况、吞咽障碍疗效评定及吸入性肺炎发生情况较对照组明显提高,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间歇性经口胃鼻饲法能明显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减少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胃管置管 经口 间歇 鼻饲 脑卒中 吞咽障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单手推送在静脉留置针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5月—12月我科接受静脉留置针输液患者135例,按患者留置针日期,单号纳入对照组,共63例;双号纳入观察组,共72例。对照组按传统方法穿刺,观察组实施单手送穿刺法,比较两组患者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结果观察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为96%(69/72)高于对照组的86%(54/63),差异显著(P<0.05)。结论单手送留置针可提高留置针穿刺成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 标签: 单手送管 静脉留置针 置管
  • 简介:【摘要】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是利用导管从外周手臂的静脉进行穿刺,导管直达靠近心脏的大静脉,避免化疗药物与手臂静脉的直接接触,加上大静脉的血流速度很快,可以迅速冲稀化疗药物,防治药物对血管的刺激,因此能够有效保护上肢静脉,减少静脉炎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临床应用中也会有异常情况发生,在护理上,我们根据病情的不同,谨遵医嘱,选用适合的护理方法,通过反复观察,不懈学习,总结经验,全面提升自身护理水平。

  • 标签: 消化内科 PICC 心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在重症加强监护病房应用静脉麻醉可降低 POWER PICC中导管异位的发生率,提高护理静疗质量。方法:选取符合留置 POWER PICC的重症患者 185例,根据麻醉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 n=95例)和实验组 (n=90例 ),对照组在中应用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实验组在管过程中应用丙泊酚静脉麻醉,观察两组在中导管异位的差异。结果:实验组患者在中导管异位低于对照组。结论:在重症加强病房留置 POWER PICC,应用静脉麻醉可降低中导管异位的发生率,值得在临产推广。

  • 标签: 重症加强监护病房 静脉麻醉 POWER PICC 丙泊酚 导管异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1病例报告患者女,75岁。因突发神志不清8小时余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来我院急诊时测得血压216/119mmHg(1mmHg=0.133kPa);血气示:血液酸碱度7.416、二氧化碳分压39.8mmHg、氧分压89.8mmHg、血钠146.2mmol/L、血钾3.32mmol/L、血糖7.63mmol/L;血常规示:嗜中性粒细胞百分数77.3%,余未见明显异常;D二聚体1.60mg/L,肝功能、肾功能、心3酶、黄疸常规、肌钙蛋白I、血清淀粉酶、凝血四项未见明显异常。

  • 标签: 锁骨下静脉置管 胸腔积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肺癌化疗患者在实施PICC管过程中给予护理干预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03月~2016年07月收治的肺癌化疗患者70例作为主要对象;所有肺癌化疗患者凭借抽签展开分组;对照组基础护理方案;观察组基础护理方案+PICC管护理方案;对比PICC留置时间以及成功率等。结果在PICC留置时间方面,观察组长于对照组肺癌化疗患者极为明显(P<0.05);在PICC导管留置成功率方面,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肺癌化疗患者极为明显(P<0.05)。结论对于肺癌化疗患者的基本表现等加以了解,合理选择PICC管护理的方法进行干预,最终可以将肺癌化疗患者临床实施PICC的成功率显著提高,可以将后出现并发症的概率显著减少,从而将肺癌化疗患者的生活质量成功改善。

  • 标签: 肺癌化疗 PICC置管 护理
  • 简介:  【摘要】目的 探讨对肺癌化疗患者在实施 PICC管过程中给予护理干预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 2014年 03月~ 2016年 07月收治的肺癌化疗患者 70例作为主要对象;所有肺癌化疗患者凭借抽签展开分组;对照组:基础护理方案;观察组:基础护理方案 +PICC管护理方案;对比 PICC留置时间以及成功率等。结果 在 PICC留置时间方面,观察组长于对照组肺癌化疗患者极为明显( P<0.05);在 PICC导管留置成功率方面,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肺癌化疗患者极为明显( P<0.05)。结论 对于肺癌化疗患者的基本表现等加以了解,合理选择 PICC管护理的方法进行干预,最终可以将肺癌化疗患者临床实施 PICC的成功率显著提高,可以将后出现并发症的概率显著减少,从而将肺癌化疗患者的生活质量成功改善。   【关键词】肺癌化疗; PICC;护理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patients with lung cancer undergoing chemotherapy during PICC catheterization. Methods 70 patients with lung cancer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March 2014 to July 2016 were selected as the main subjects; all patients with lung cancer were divided into groups by drawing lots; control group: basic nursing scheme; observation group: basic nursing scheme + PICC catheterization nursing scheme; comparison of PICC catheterization time and success rate. Results In terms of PICC indwelling tim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ng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in lung cancer chemotherapy patients (P < 0.05); in terms of PICC indwelling success rat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in lung cancer chemotherapy patients (P < 0.05). ConclusionTo understand the basic manifestations of lung cancer patients undergoing chemotherapy, and to choose reasonable nursing methods of PICC catheterization for intervention, the success rate of PICC catheterization in lung cancer patients undergoing chemotherapy can b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he probability of complications after catheterization can be significantly reduced, and the quality of life of lung cancer patients undergoing chemotherapy can be successfully improved.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