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75岁以上老年粗隆间骨折行双极人工股骨置换术,对其疗效进行评估。方法2003年2月至2008年4月,对38例75岁以上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病人采用水泥双极人工股骨置换术治疗。结果本组病人平均住院24d,术后3-7天即能下床活动。住院期间及术后1年内无1例死亡。功能恢复按Harris评分,优良为92.1%。结论双极人工股骨置换术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恰当、安全的选择。

  • 标签: 老年 股骨粗隆间骨折 双极人工股骨头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高龄患者股骨颈骨折后实施人工股骨置换术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选择2013年5月—2015年5月间诊治的42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所有患者均实施人工股骨置换术,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所选的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均安全度过手术期,通过6个月~3年的随访观察,治疗的患者中,16例为优,20例为良,6例为可以,优良率达到了85.7%。结论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实施人工股骨置换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对高龄患者来说是一种可行的治疗方法。

  • 标签: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高龄 股骨颈骨折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人工股骨置换术在老年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8年3月40例来我院接受股骨转子间骨折治疗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20例患者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固定术(PFNA),作为对照组,20例患者行人工股骨置换术(FHR),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手术情况、术后髋关节功能、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下地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均恢复良好,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PFNA和FHR在老年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中治疗各有优势,前者手术创伤小,后者下地时间短且远期并发症更少,综合分析FHR在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中应用效果更优。

  • 标签: 股骨头置换术 老年 股骨转子间骨折 临床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临床观察人工股骨置换治疗高龄病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为下一步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2009年1月1日—2010年12月31日2年期间,选我科住院的高龄病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疾病并行人工股骨置换术患者,共100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给予切开复位内固定,B组给予人工股骨置换,治疗后随访2年,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过6-18个月的随访,所有病人在术后2~7d下地负重行走,术后3~6个月恢复到术前肢体功能,无术后疼痛、人工关节脱位及松动情况发生。结论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病例采用人工股骨置换治疗与传统的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均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人工股骨置换治疗可以早期恢复肢体功能、早期下地、减少术后发症、提高生活质量,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人工股骨头置换 高龄病人 股骨粗隆间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双极人工股骨置换术在治疗高龄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将本院2007~2012年符合标准的老年患者50例临床资料纳入分析当中,依治疗手段和方法的不同,将所收五十例病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内固定手术方式,治疗组采用双极人工股骨置换手术方式进行治疗。观察并分析两组病人在功能恢复时间、手术耗时、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等方面的差异。结果治疗组患者在下地时间、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优良率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双极人工股骨置换手术在治疗高龄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临床疗效较好,具有广泛推广意义。

  • 标签: 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股骨转子间骨折 内固定手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在老年严重股骨转子骨折的临床治疗中,应用人工股骨置换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的50例老年严重股骨转子骨折患者为我院2012-2015年确诊收治。随机分成两组,即对照组,采用髓内固定治疗;试验组,采用人工股骨置换治疗。结果经过两种不同方案分组治疗后,试验组高达92.0%(23/25)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0.0%,20/25),差异显著(P<0.05)。经人工股骨置换治疗的试验组仅2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其发生率为8.0%,显著低于经髓内固定法治疗的对照组(P<0.05)。结论在严重股骨转子骨折的老年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人工股骨置换的疗效显著,应广泛推广。

  • 标签: 人工股骨头置换 髓内固定 股骨转子间骨折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通过人工股骨置换术与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治疗的有效性。方法将我院收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高龄患者120例按照手术方法的区别命名为观察组(人工股骨置换术)与对照组(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手术效果。结果数据显示,相对于对照组来说,观察组首次负重时间、住院时间等术后康复所需要的时间明显较少(P<0.05);观察组、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6.66%、5.00%,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低(P<0.05)。结论高龄股骨粗隆部骨折患者通过人工股骨置换术进行治疗,可改善患者治疗预后,提高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高龄患者 股骨粗隆间骨折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手术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工股骨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疗效。方法采用人工股骨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的30例。采用Harris评分评定治疗效果。结果30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30例均获得随访,术后均无切口感染、关节脱位等并发症发生。术后按Harris评分法评定优22例,良21例,中6例,差4例,优良率81%。结论人工股骨置换术是一种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可靠有效方法。

  • 标签: 人工股骨头 股骨粗隆间骨折 关节置换术
  • 简介:摘要探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行人工股骨置换植入的康复护理。通过术前积极治疗原发病,控制感染,给予良好的心理护理,针对性的健康指导,术后根据病人具体情况,遵循个体化、渐进性、全面性三大原则拟定康复计划,是保证康复锻炼成功的重要因素。

  • 标签: 老年股骨颈骨折 人工股骨头置换 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工股骨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围术期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0年4月期间在我院使用人工股骨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148例病患进行研究,通过抽颜色决定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n=74)行常规护理,观察组(n=74)行综合护理干预,比对两组病患护理指标情况。结果:观察组病患护理指标满意度为100%,对照组病患护理指标满意度为81.08,观察组护理指标满意度明显超出对照组,两组指标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患发生并发症几率为1.35%,对照组病患发生并发症几率为21.62%对照组并发发生并发症几率远超于观察组,两组指标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人工股骨置换术治疗行股骨颈骨折围术期护理模式,有效提升病患对护理的满意度,同时减少并发症几率,值得应用与广泛推广。

  • 标签: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股骨颈骨折 综合护理 满意度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人工股骨置换术治疗方式对高龄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骨科治疗的50例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在2019年3月-2021年12月。将所有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实验组,每组有患者25例,对照组应用PFNA(防旋髓内钉)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采取人工股骨置换术,经不同方式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采用PFNA治疗方法具有显著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和应用。

  • 标签: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PFNA内固定术 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高龄人工股骨置换术患者进行全程优化护理,比较具体效果。方法:选取时间在2019年1月到2020年1月股骨颈骨折20例患者,采用全程优化护理模式。结果:股骨颈骨折患者治疗前评分为5.62±0.24,治疗1月、3月评分分别为4.23±0.35、3.67±0.43。结论:对高龄人工股骨置换术患者进行全程优化护理,护理后患者情况明显好转。

  • 标签: 股骨颈骨折 全程优化护理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探讨超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进行人工股骨置换术治疗期间的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方法:于2022年01月--2023年01月在我院进行人工股骨置换手术治疗的54例超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作为临床护理对象,按照红蓝双色球法,将之随机纳入参照组(n=27)、综合组(n=27),其中参照组予以常规护理配合,综合组予以综合护理配合。结果:综合组康复优良率较参照组更高(P

  • 标签: 超高龄患者 股骨转子间骨折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 作者: 蒋传勇
  • 学科: 医药卫生 > 药学
  • 创建时间:2019-06-16
  • 出处:《药物与人》 2019年第6期
  • 机构:绵阳市人民医院蒋传勇股骨头坏死是临床慢性骨科疾病,是骨头血液循环受阻,引发头部骨质严重缺血,所以股骨头坏死又称为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病情痛苦,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所以有效的预防措施的十分关键,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就应增强预防措施,防止此类疾病带来的危害。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介入溶通术治疗股骨缺血坏死的机制及临床疗效。方法:从1998年3月至1999年12月介入溶通治疗股骨缺血坏死83例,135髋。对治疗前后疼痛、生活能力、关节活动度及行走距离进行评分比较,观察分析临床疗效。结果:平均随访12个月,各期患者疼痛、生活能力治疗前后评分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Ⅱ、Ⅲ期患者关节活动度及行走距离治疗前后评分差异亦有显著性意义(P〈0.05)。随访18

  • 标签: 股骨头坏死 介入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