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6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病患实施行为干预+心理指导联合干预的效果。方法:收录于2022.6-2023.6,收治的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根据电脑随机分配法,规范性分为2组,每组分别纳入30例样本。对照组常规干预,联合组:行为干预+心理指导,分组探究干预的效果。结果:干预前评估GAS、BPRS、ITAQ评分P>0.05;干预后联合组患者的病情恢复情况良好,GAS、BPRS、ITAQ评分相对更优,结果比较P<0.05。结论:行为干预联合心理指导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是显著的,它们的联合应用可以更全面地满足患者的康复需求,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功能恢复水平。

  • 标签: 行为干预 心理指导 精神分裂症 自我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以糖尿病足风险为主的延续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足知识、态度、行为和血糖控制情况的效果。方法选取温岭市中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1月诊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4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和观察组(给予以糖尿病足风险为主的延续护理干预),每组73例。观察两组干预前及干预9个月后患者糖尿病足知识、态度、行为、代谢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糖尿病足知识、态度、行为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133、0.744、1.000,均P>0.05),干预后两组糖尿病足知识、态度、行为评分均有所改善(t=-2.300、-13.89、-5.294、-0.469、-2.628、-5.594,均P<0.05),其中观察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96.98±14.69)分比(92.46±11.82)分,(19.31±0.22)分比(17.89±1.11)分,(39.98±5.01)分比(36.71±2.01)分,t=2.048、10.722、5.176,均P<0.05]。干预前两组胆固醇(TC)、糖化血红蛋白(HbAlc)、血糖(FBG)、餐后血糖(2 h PB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333、0.106、-0.145、-0.067、0.721、0.237,均P>0.05),干预后,两组TC、HbAlc、FBG、2 h PBG、LDL及HDL水平均有所改善(t=-3.284、7.731、5.553、6.549、-5.704、-5.913、-0.988、5.033、1.699、2.241、-2.463、-1.761,均P<0.05),其中观察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5.37±1.79)mmol/L比(4.76±1.72)mmol/L,(6.63±1.02)%比(7.59±1.11)%,(7.18±1.11)mmol/L比(8.21±1.24)mmol/L,(10.65±2.21)mmol/L比(12.35±2.54)mmol/L,(3.09±0.37)mmol/L比(2.85±0.32)mmol/L,(1.48±0.31)mmol/L比(1.26±0.23)mmol/L,t=2.099、-5.441、-5.288、-4.314、4.192、4.870,均P<0.05]。干预前两组生理、心理、疾病、社会、满意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222、0.317、-0.108、-0.089、0.731,均P>0.05),干预后两组生理、心理、疾病、社会、满意度评分均有所改善(t=-10.078、-27.377、-26.639、-20.032、-123.132、-2.832、-11.967、-11.412、-6.866、-40.403,均P<0.05),其中观察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25.37±2.79)分比(22.89±2.72)分,(23.63±1.02)分比(20.59±1.11)分,(35.18±1.11)分比(31.21±1.24)分,(27.65±2.21)分比(22.35±2.54)分,(23.09±0.37)分比(17.85±0.32)分,t=5.438、17.23、29.915、13.450、91.521,均P<0.05]。结论采用以糖尿病足风险为主的延续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足知识、态度、行为,调节患者代谢指标水平,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糖尿病,2型 糖尿病足 护理 血糖 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