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1
406 个结果
  • 简介:今年是中巴建交55周年.两国领导人在互致贺电中对两国关系作出了高度评价.胡锦涛主席指出:中巴建交55年来,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两国建立了全天候友谊,开展了全方位合作,给两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也为地区和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穆沙拉夫总统认为:巴中地缘毗邻,两国人民之间有着上千年的密切交往。建交55年来.巴中全天候友谊经历了时间的考验,日臻成熟。

  • 标签: 全方位合作 友谊 中巴关系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两国关系 穆沙拉夫
  • 简介:2006年是中印两国政府确定的“中印友好年”。中印关系近年来发展迅速,引人瞩目。中印友好有深厚的历史基础,也经历过挫折。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印两国合作重焕青春,呈现出无限广阔的空间。

  • 标签: 中印关系 合作前景 友好 历史基础 历史时期
  • 简介:中印两国货币合作进程已开启,但进展缓慢。尽管中印两国存在进一步推进货币合作的可能性,但目前深入推进中印货币合作的条件尚不具备,并且还面临系列制约性因素。为此,从近期看中国应以中印货币合作的现有成果为依托,进一步强化中印两国的经济、货币联系;加强中印之间的信息交流,求同存异,增强互信,为中印货币合作的深入推进创造条件。

  • 标签: 中国 印度 货币合作
  • 简介:跨境安全问题是影响中国与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越南5个下湄公河国家政治经济合作的关键因素,同时也是关系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合作水平能否冲破瓶颈的重要条件.现有的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东盟-湄公河流域开发合作机制、湄公河委员会等多边机制对于跨境安全问题捉襟见肘、应对不力.2015年11月中国提出的澜沧江-湄公河合作机制正式建立,其合作内容涵盖政治安全、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社会人文3个重点领域.因此,该机制的建立为解决次区域内跨界安全问题、深化区域合作提供了新的机遇,也为中国展现其国际秩序建设能力提供了新的平台和渠道.本文先就澜沧江-湄公河合作机制下跨境安全治理的相关概念、研究现状进行分析,接着探讨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内的跨境安全问题、根源与影响,最后指出通过夯实中国与下湄公河国家的互信基础,构建跨境安全治理的合作平台,发挥中国在跨境安全治理中的建设性作用,发挥次国家政府的能动作用,处理好与域外国家和其他合作机制的竞合关系,开展跨境安全治理的早期收获等路径来发挥澜沧江-湄公河机制的跨境安全治理作用,有效应对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的跨境安全问题.

  • 标签: 澜沧江-湄公河合作机制 跨境安全 安全治理 澜湄次区域
  • 简介:印度是全球气候变化治理体系中的重要参与者。自2008年提出“气候变化国家行动计划”以来,印度的气候变化政策在保持连续性的同时,也表现出明显的变化。与发达国家和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政策更加侧重于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不同,印度应对气候变化主要关注“安全纽带”,即围绕水、能源和粮食安全这一主题展开。这表明,印度应对气候变化政策更多是从生态安全的整体性考虑,并未将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作为核心关注。这提示中印两国应加强生态安全领域的战略和技术合作,依托印度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推动中国优势低碳技术在印开展绿色产能合作,并在气候变化国际谈判中,积极加强合作,共同维护“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和发展中国家共同立场。

  • 标签: 印度 气候变化政策 安全纽带 中印合作
  • 简介:上海合作组织(SCO)前身是“上海五国”会晤机制。1996年4月,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五国元首在上海举行首次会晤,“上海五国”会晤机制正式建立。2001年6月,“上海五国”元首在上海举行第六次会晤,乌兹别克斯坦以完全平等的身份加入“上海五国”;

  • 标签: 上海合作组织 “上海五国” 美好 吉尔吉斯斯坦 乌兹别克斯坦 哈萨克斯坦
  • 简介:未来东盟的发展战略和经济合作趋势是由一些因素决定的。在整个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在多边贸易体制下,世界贸易继续得到持续的发展。由于所有东盟国家的经济规模比较小而且相对对外界开放,这些国家随着全球发展趋向也繁荣起来。1953—63年世界贸易的实际年均增长率提高了5.6%,1963—1973年提高了8.5%,而在两次大战之间的1919—1939年只提高了0.9%。世界贸易和出口持续扩大,这主要是由于关税与贸易总协

  • 标签: 东盟国家 经济合作 新兴工业国 多边贸易体制 出口产品 太平洋地区
  • 简介:越南在1995年正式加入东盟后,迅速摆脱了政治孤立的困境,获得了广阔的海外市场,并与东盟其他成员国共同建立相关的安全机制,为越南发展创造了和平稳定的外部环境。本文在阐述越南加入东盟的背景和历程基础上,对其与东盟合作过程中获得的收益进行分析,并试图探讨越南与东盟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 标签: 东盟合作 越南 收益 海外市场 安全机制 外部环境
  • 简介:2004年1月4日至6日,南亚区域合作联盟第12次领导人会晤在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举行,南亚七国领导人就本地区的和平与发展问题进行了讨论.本文从南盟此次峰会所展现出的南亚区域合作发展新动向出发,对于新动向产生的原因做出了简要的分析.

  • 标签: 南亚区域合作联盟 南亚区域合作 南亚自由贸易区
  • 简介:东北亚地区的安全形势在总体保持较为稳定的前提下仍然存在着不稳定因素,并影响周边国家在政治、经济、外交、军事等方面政策的调整。建立东北亚地区的安全机制既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近年来的中韩合作,对建立东北亚安全机制有着重大的意义。

  • 标签: 东北亚 地区形势 安全机制 中韩合作
  • 简介:“一带一路”建设将为中国一东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提供全方位支持,促进沿线各国产业结构调整,有助于推动构造更公平、合理、高效的地区产业分工体系以及搭建更广泛、灵活、务实的人文交流与合作平台,从而为进一步深化中国-东盟合作开拓战略机遇。不过,中国-东盟合作面临战略互信缺失、多元文化冲突等结构性难题,将会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发展瓶颈,有必要加强发展路径的探索与完善。得益于区位、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有利条件,中泰战略合作尤其是中泰铁路合作很有可能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样板,从而积极发挥体制机制创新的探路者作用。

  • 标签: “一带一路” 中国-东盟合作 中泰战略合作
  • 简介:南亚国家的经济改革开放和地区合作华碧云SouthAsia:EconomicReformandRegionalCooperation¥Abstract:Duetothelong-timedevelopmentofadomestic-orientede?..

  • 标签: 经济改革 巴基斯坦 孟加拉国 南亚地区 斯里兰卡 印度经济
  • 简介:依托全球化和区域-体化,权力转移的进程不断加快,多中心的国际权力体系正在加速形成.在多中心体系下,权力转移进程呈现出权力扩散、权力分解、特定议题上权力分配的不对称三种特点.这三种特点也深刻影响着权力转移进程中中等大国的行为.印度加入上海合作组织,彰显了印度作为中等大国在权力转移进程中的行为方式,也彰显了上海合作组织提升自身影响力的利益诉求.对于印度与上海合作组织而言,机遇与挑战并存.通过调整自身的行为与对方的预期达成-致,从而为推动双方的发展与进步创造条件.

  • 标签: 权力转移 中等大国 国家行为 印度 上海合作组织
  • 简介:印度洋在'海上丝绸之路'上扮演了非常关键的角色,而东非沿海地区作为印度洋贸易圈的一部分,同时也是'海上丝绸之路'所至的最远区域,无论是在古代商路的贸易往来中,还是在当今'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经济交流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除了经济的交流与合作,古今丝绸之路的发展还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与繁荣。本文试图梳理中国与东非国家人文交流合作的历史与现状,分析目前存在的部分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与对策。

  • 标签: 中国 东非 人文交流
  • 简介:围绕金砖国家合作,不少人持有“褪色论”或“金砖分化”的悲观态度,主要论据是金砖国家之间并不存在很强的禀赋互补性,因而难以促成合作。然而,从合作理论和非传统安全问题的治理实践出发,金砖国家合作都是可行的。从理论维度出发,合作包括交换型合作与协作型合作。交换型合作认为,禀赋的互补性缺失,合作就难以形成。这也是当前学界对于金砖合作的争论焦点。然而,合作还包括协作型合作,达成共同利益,并不依赖禀赋的互补性就能塑造相互依赖的合作关系。再回到金砖国家在非传统安全问题领域内合作实践的维度,随着安全的内涵、议程和治理路径发生转变,国与国之间的共同利益越来越多。因为全球化时代安全议程空前复杂、具有非传统性,进而超越了一国之能力予以治理。具体到金砖合作的治理实践之中,塑造后天共同利益的操作路径包括:塑造“行动焦点”、把饼做大;培育信任、塑造伙伴关系等。此外,金砖国家合作强调包容性规范,持开放的姿态,重视与其他平台以及世界各国的合作

  • 标签: 金砖国家 安全议程 全球治理 伙伴关系
  • 简介:一、能力结构与区域合作的关系能力结构是指一个地区或国家在增长要素累积的基础上所形成的配置能力、学习能力、技术能力、开放能力等结构性能力(Pelikan,1996)。根据崔卫国等(2004)关于地区差距与地区合作的研究和杨先明等(2005)关于能力结构与合作的研究,笔者给出了较为具体的能力结构与区域合作的关系图,如图1所示。

  • 标签: 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 能力结构 FDI 配置能力 增长要素 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