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482 个结果
  • 简介:东北亚地区科技实力较强,区域内各国科技优势互补,各有所长,各有所需,各国政府都十分重视国际科技合作。近年来,为了提升科技产业国际化水平,大连不断加强与东北亚地区的科技合作。大连与东北亚地区的科技合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因此,应抓住机遇,大力推进大连与东北亚地区科技合作的创新升级。

  • 标签: 东北亚 科技合作 大连 日本 韩国 俄罗斯
  • 简介:金融危机伴随着一些新现象,已对东南亚地区产生了巨大影响。首先,金融投资家等非国家行为体在东南亚的经济社会舞台上扮演更活跃的角色。其次,金融危机导致了经济的衰退,由此使东盟的凝聚力受到破坏。再次,东南亚国家的安全观被更新。最后,本地区的国际关系呈现变化趋势。

  • 标签: 金融危机 非国家行为体 东盟矛盾 新安全观 国际关系变化
  • 简介:四、经济调整的代价(一)宏观调整代价第4表将那些以1984年12月备用协定为前提的宏观经济的设想部份数据与实际数字作一对照。该宏观经济设想将1985年的经济增长率定为零,进口定为负增长,并假定贸易收支趋于顺差。这种设想要求本身就非常严格。尽管如此,关于货币供应量,公共部门赤字等的“实绩基准值”现在实际上已经达标,抑制迅速上涨的通货膨胀与缩小经常收支

  • 标签: 存款保险 金融体系 贸易收支 货币基础 金融机构 国内信贷
  • 简介:金融危机使东南亚各国面对一系列严峻挑战,也使该地区的国际关系发生重大而深远的变化,东盟主导东南亚地区事务的能力受到了削弱。中美日等磊国的影响力增强了。尤其是美国,利用这次金融危机,得到了导东南亚地区事务的能力受到了削弱,中美日等大国的影响力增强了。尤其是美国,利用这次金融危机得到了许多它平时得不到的东西。金融危机之手,东南亚地区形成了由美、日、中和东盟四足鼎立的政治经济格局。

  • 标签: 金融危机 东南亚 国际关系 地缘政治
  • 简介: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严峻形势,俄联邦政府从2008年9月起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拯救金融体系的措施。2008年12月29日,饿政府批准了《2020年前俄罗斯金融市场发展战略》。2009年2月5目,俄政府批准了在俄罗斯建立国际金融中心的构想。俄预计在2012年前使俄罗斯的交易所进入世界上股票交易量和股票上市量前12家大型交易所之列,俄罗斯金融领域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份额增长到6%,利用五年的时间形成强有力的区域金融中心,提高俄罗斯金融业的国际影响。

  • 标签: 俄罗斯 国际金融中心 国际金融危机
  • 简介:面向中日经济合作的新阶段杨振亚近几年来,中日关系进一步走向从友好到合作的新阶段。特别是经济领域的合作更加活跃,卓有成效。在即将走向21世纪的历史性过渡时期,进一步促进和发展中日经济合作,是中日双方共同面临的重要课题。一、继续发展中日经济合作的良好势头...

  • 标签: 经济合作 杨振亚 中日关系 地区经济 中国内陆地区 茂物
  • 简介:独立以来,乌兹别克斯坦与中国已经逐步建立起互利、互补的经济合作关系,但乌能源潜力和中国的投资潜力并未充分体现出来。未来双方经济合作的重点将是能源合作。乌应进一步扩大对中国的石油出口,与中方共同建立油气勘探开发合资企业,、积极吸引中国企业参与乌能源企业私有化项目,与中方合作研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 标签: 中国 乌兹别克斯坦 中乌经济关系 能源合作
  • 简介:泰国于1966年11月依据“农业—农业合作社银行法”成立了农业—农业合作社银行(以下简称BAAC),其前身是1947年成立的合作社银行。由于在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的前五年中,从非政府金融机构借得款项的农户急剧增加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在此背景下,成立了BAAC。BAAC负责对农民的直接贷款以及对农业合作组织发放

  • 标签: 农业合作社 农业合作组织 农业政策 农业信贷 金融机构 信贷政策
  • 简介:俄韩建交以来,两国在贸易、投资、科学技术、天然气开发、铁路运输以及工业园区建设等各领域开展了较全面的合作.由于开展对俄合作风险高、韩国企业对俄罗斯市场不熟悉和两国政治关系疏远等,两国的经济合作并未真正发展起来.妨碍俄韩两国开展经济合作的一些因素近年来有了不同程度的克服.有利于开展合作的新环境已经基本建立,双方合作将会进入一个新阶段.

  • 标签: 经济合作 现状 前景 韩国 俄罗斯 合作风险
  • 简介:“现在泰国出口的蔬菜水果从产地曼谷到北京的超市仅仅需要4天了。而6年前则最少需要两周的时间。”这是泰国驻华公使王逸生在描述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实施成果时所举的例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自2010年1月1日正式建成至今已逾半年,为中国与东盟人民的生活带来了实惠,也为地区经济的发展和区域一体化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双方互利合作的典范。

  • 标签: 中国-东盟自贸区 互利合作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共赢 2010年 中国与东盟
  • 简介:越南和中国的科技合作始于60年代,在1960年11月28日签订的越中科技合作协定基础上,在70年代前5年继续得到了良好的发展.这一合作关系对解决生产中的一些技术问题和战后恢复经济作出了贡献.同时,双方的一些高级科技干部和专家进行互访,互相通报每一个国家发展科技方面的政策和取得的成就,交流管理方面的经验.在这一阶段中,中国帮助越南建立了许多重要的工程,如太原钢铁厂、河内上庭工业区、河北氮肥厂等.中国还在各大学、各研究院和各企业为越南培养了上千名科技干部.

  • 标签: 革新时期 科技合作 越南 中国
  • 简介:欧亚经济联盟自2015年成立以来,对内努力建立统一市场,对外积极融入世界经济进程,其中一个工作重点就是对外建立自贸区。目前,联盟对外自贸区的情况远没有联盟官方和学界所宣扬的那样成效显著,仅与越南达成了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对外自贸区协议,其他准备建立自贸区的几个国家多是经济小国,对联盟影响不大。这种情况说明欧亚经济联盟的经济实力难以支撑其强烈的融入世界经济的梦想,因此出现了自贸区战略意图和实际做法的矛盾和两难。目前,欧亚经济联盟的对外自贸区,不仅水平低、内容少,而且短期内中国与之建立自贸区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这就要求我们在与之对接的过程中从贸易自由化转向贸易便利化,从货物贸易转向服务贸易,从项目带动转向制度安排。

  • 标签: 欧亚经济联盟 自贸区 区域经济一体化
  • 简介:新世纪以来,中国与非洲国家的资源开发合作蓬勃发展,其中中国对刚果(金)铜、钴等有色金属矿的投资令世界瞩目。2008年4月,以中国中铁、中国水利水电为代表的中方企业集团与刚果(金)政府签署《关于刚果(金)矿业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合作协议》(简称《08年中刚协议》),投资总额约90亿美元。

  • 标签: 刚果(金) 投资合作 矿业开发 中国 资源开发合作 基础设施建设
  • 简介:一、中国在地区冲突中的立场和作为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同时为解决地区冲突展开积极的外交努力。

  • 标签: 地区冲突 合作 中欧 和平发展道路 中国
  • 简介:中印两国要进行全面合作,必须找到突破口,没有突破口再大的政治努力也仅仅是一种口号而已.中印合作的突破口应该是那些两国面临着相似挑战和机遇的领域,在此领域两国可以相互借鉴、共同合作,以求共同繁荣,汽车工业就是这样的领域.两国的汽车工业存在许多相似性,如国外厂商的激烈竞争、缺乏规模经济、缺乏核心技术等.因此,两国可以考虑通过共同研发、相互贸易、相互投资等方式的合作实现汽车工业的振兴,并以此推动两国关系的进一步改善.

  • 标签: 中印合作 汽车工业
  • 简介:不断拓展与中亚国家合作是美国中亚战略的基本取向。与此同时,与美国开展合作已是中亚各国实现安全和发展目标不可或缺的内容。尽管如此,由于美国与中亚国家战略目标和利益存在差异,双方的矛盾在所难免。美国在中亚国家积极推销“西方民主”,一直遭到中亚国家的抵制,美国对中亚国家人权问题的“关注”也常常引发中亚国家的不满。对于美国而言,与中亚国家冲突不利于其扩展影响力,也不利于与中亚国家建立政治互信,更不利于实现其中亚战略目标。对中亚国家来说,与美国发生冲突不仅影响到对美的政治信任,而且使之与美合作处于进退维谷的两难境地。

  • 标签: 中亚国家 国家合作 美国 矛盾 国家战略目标 中亚战略
  • 简介:老挝的农业合作化运动始于1978年5月,迄今已有八个年头。在合作化过程中,曾于1979年至1980年间出现过一次大反复,使当时全国2,600多个农业合作社中的半数以上散了伙;经过调整和整顿,1984年至1985年间又有了发展。现全国已有农业合作社3,378个,入社农户占全国农户的52.65%。从量上看,已接近要求在1985年底达到的入社农户占全国农户60%——65%的指标;但从质上看,生产成效较明显的农业社为数不多,相当数量的合作社有待于整顿组织,充实力量和发挥作用。本文仅根据老挝报刊上的材料,对老挝的农业合作化问题作些介绍。早在抗美救国战争期间,老挝党就号召解放区农民组织起来,进行集体生产。1971年,在老挝全国解放区曾建立起约9,200多个团结生产组,对推动解放区的农业生产发展起

  • 标签: 农业合作化运动 农业合作社 抗美救国战争 集体生产 大农具 农业生产
  • 简介:中印是邻国,也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开展旅游产业合作的基础条件较好,但长期以来成效却不够理想。随着中印关系的改善,两个具有地缘优势的文明古国开展旅游产业的合作又重新焕发了生机和活力。

  • 标签: 中印 旅游产业 合作前景
  • 简介:美国对上海合作组织的看法,在2005年以后出现了明显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学界和战略分析界此前没有太多的关注,其后不仅重视程度提高,且敌视和防范意识明显增强。这将影响美国对上合组织的政策变化。

  • 标签: 美国 对外政策“上合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