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23 个结果
  • 简介:一般认为,现代国家或者民族国家是目前人类社会最有效的一种政治组织形式或共同体。然而,无论是在民族国家构成要素建构的初步阶段,还是在其以保护人权为核心的政治制度建构阶段,民族国家在非洲大陆的建构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国际法作为主要调整和支配民族国家之间关系的法律制度,其在非洲民族国家建构的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尽管国际法主要侧重于民族国家外部关系的建构阶段,但近年来基于责任主权的兴起,国际法也开始日益关注非洲民族国家内部政治制度的建构。

  • 标签: 非洲 民族国家 主权 国际法
  • 简介: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给世人留下的诸多启示推动了国际法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向新的深度和广度发展。部门法的不断增加突破了国家间原有的合作领域,国际组织的大量涌现使得国际法的主体出现了多元化的趋势。国际组织的调整范围正在逐渐扩大,而国家的管辖范围却在相对缩小,国际法的制定呈现出由相当分散到较为集中的发展动向。今天,当我们审视国际法的这些变化时,就不难发现它们都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给人们带来的认识有关。

  • 标签: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国际法 国际公法 国际经济法 国际人权法 国际组织法
  • 简介:由北京市海淀区和谐社区发展中心与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政策、规划与发展学院(SPPD,USC)共同举办的"多元视角下的社区治理"国际学术研讨会(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CommunityGovernance:FromMulticulturalPerspectives),于2007年6月24-25日在中国人民大学逸夫会议中心召开。近180位学者和实践者以及高校学生与会,其中有前美国政治学会、公共

  • 标签: 社区治理 中国人民大学 社区自治 国际学术研讨会 业主委员会 多元视角
  • 简介:19世纪国际法学的核心思维结构是“非政治”的实证主义。通过检视该时期国际法学文本中关于中国的表述,可以清晰地考察出这种思维结构的特征。界定中国等非西方国家是否拥有“国际法共同体”身份资格的“文明”标准,事实上是不清晰的。随着实证主义思维的渐趋得势,对于鸦片战争本身合法性的探讨,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对不平等条约合法性的判别,仅限于依据契约法的形式规则,而忽略了国际间武力关系不对等的残酷现实。“文明”标准的晦暗不清,并未阻止这一话语本身被国际政治现实所利用,而日本则是这方面的最杰出学生。由于拒绝思考“政治”议题,国际法学对19世纪帝国主义在中国等国的扩张非但不能限制,反而在事实上予以默认。在对学科历史进行回顾的基础上,新时代国际法学家有必要对自身的方法论保持警醒,并更负责任地投入到“政治”议题中去。

  • 标签: 国际法 实证主义 非政治 文明 中国
  • 简介:知识产权的地域性与其公共政策属性密切相关。国家出于社会利益和管理秩序之需,要求知识产权的产生与行使需经过立法和执法部门的积极赋权。因此,国际投资仲裁从对知识产权类投资的认定到保护都会充分考虑东道国的利益,尊重东道国的法制,在法律适用方面也呈现出了一定特殊性。当前知识产权保护已经成为影响国家关系的重要议题,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常常以我国对投资者知识产权保护不力为由挑起国家层面的经贸对抗。涉知识产权国际投资仲裁的法律适用特点正好能反映投资者诉求的本因,为我国提升投资者对知识产权保护的满意度,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提供有价值的借鉴。

  • 标签: 知识产权 地域性 国际投资仲裁 合理期待 特别301报告
  • 简介:<正>“世界上有无这样的国家,那里人人讲同一种语言,属于同一个民族,具有同样的文化、信仰、传统?实际地讲,这个问题的答案很可能是:无”。几乎每个国家都有少数者或少数民族,因为世界上的绝大多数国家都是多民族国家。因此,少数者问题是国际社会普遍存在的问题。少数者权利的保护是国际法上人权保护的最早领域,其历史可以追溯到17世纪初。自决权

  • 标签: 自决权 少数者权利 国际法 集体权利 人权事务委员会 国际人权
  • 简介:判例在国际私法中,具有独特的重要地位。在我国,判例不是国际私法的渊源,但随着两大法系的日益融合,法、德、日等国纷纷以判例作为国际私法的补充,我国应该建立国际私法判例制度,对此项建立的理论基础及现实基础进行分析,提出若干建议。

  • 标签: 国际私法 判例制度 构想
  • 简介:本文标题多少有些令人惊异,因为它组织了一场似乎不可能的相遇——比较法和国际刑法,而且二者处于不相称的两种状态(比较法不过是一种方法,而国际刑法却是国际法中正在蓬勃发展的一个分支,且转致到一个实在法的整体),并且在语言、惯例、学理和研究群体上都明显表现出相互的漠视和隔阂。

  • 标签: 国际刑法 国际刑事法庭 实在法 转致 国际法 比较法
  • 简介:本文在比较各国有关公共秩序保留制度的学说及立法与司法实践的基础上,对这一制度从其产生之基础、功能与缺陷、“公共秩序”的含义、公序保留所排除的对象、公序保留之后的法律适用及其与其他相关制度,如识别、直接适用法和单边冲突规范的关系等多个角度进行解析,进而对我国国际私法中公序保留制度的设计提出一些建议。

  • 标签: 公共秩序保留制度 国际私法 直接适用 冲突规范 司法实践 法律适用
  • 简介:<正>目前,各国间正在经济、文化和生活各方面发生着广泛的联系。这不仅使得涉外民商事法律关系复杂化,也使得涉外民商事纠纷频繁化。为此,各国都更加重视和完善民商事司法协助制度,并使之在保障、促进和巩固国际间正常交往中起积极的作用。对我国来说,随着对外开放政策的全面实施,我国同世界各国的交往也日趋频繁,涉外民事和经济纠纷也相应

  • 标签: 司法协助 国际民商事 商事法律关系 民商事纠纷 正常交往 经济纠纷
  • 简介:以《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为核心的当下国际知识产权制度备受批评,改革势在必行。对当下国际知识产权制度的调适与改革,应在《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框架下,通过适当修改现行知识产权制度,直接或间接缩减知识产权的实质性权益内涵,进行“限权”;同时,超越现行知识产权制度,对传统资源授予知识产权,进行“扩权”;然后“以民主抑强权”,实现国际知识产权立法程序的民主化和主权化,将上述内容纳入《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框架,对当下国际知识产权制度进行一定的调适和改革,建构知识私权与公共利益相对平衡的制度体系,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制度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能。

  • 标签: 《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 国际知识产权制度 公共利益 公共领域传统资源
  • 简介:刑事诉讼权利宪法化始于美国,并呈现出国际化发展趋势.考察美国宪法与“权利法案”的形成背景,展现的是人权保护意识的逐步深化和制度完善的过程,特别是宪法权利可诉性的确立将其上升到操作层面.我国宪法在赋予公民权利的同时也有特殊保护条款,为顺应国际潮流,加大人权保护力度,应当审慎借鉴并逐步实现刑事诉讼权利的宪法化.

  • 标签: 刑事诉讼权利 人权保障 宪法化 宪政
  • 简介:不当得利制度作为法定之债的一种,在各国民法上占有重要一席.但由于受道德观念的影响,再加上两大法系历史传统的差异,各国不当得利制度在具体内容上的区别相当大.因此,冲突规范在解决涉外不当得利纠纷中就凸现其重要性.本文首先回顾了不当得利制度的发展历程,比较分析了大陆法系国家关于不当得利的各条冲突规则,并在研究英关立法模式对我国参考价值的基础上,提出若干立法建议.

  • 标签: 冲突规则 国际私法 不当得利制度 大陆法系国家 道德观念 历史传统
  • 简介:二战以后建立的联合国及其安理会,为使后世免遭“惨不堪言之战祸”,创设了“维持和平行动”。五十余年来,它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维和行动就像一把双刃剑。在维护和平、安全与人权的同时,也存在着侵犯人权的隐患与现实问题。本文以国际刑法为视角对此问题进行了分析,进而提出了强化维和行动中人权保护的几点思考。

  • 标签: 维和行动 人权保护 国际刑法 和平 安理会 侵犯
  • 简介:从法律定性上看,水下文化遗产不是无主物,也不是“人类共同继承遗产”,而是沉没物,原则上归其沉没时的物主所有。当然,对按照一定的程序不能辨明物主的水下文化遗产,除文物和公共财产外,自其沉没时视为无主,适用先占制度。《保护水下文化遗产公约》对水下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管理已经作了公平合理的规定,我国有必要参加该公约。在相关的国际打捞案件中,我国完全可以根据国际法坚决地主张和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 标签: 国际水下文化遗产 无主物 沉没物 文物保护 法律归属 属地管辖权
  • 简介:基于国际社会在投资条约内非排除措施条款的自我判断性质认定上的严重分歧以及在"即便是自我判断性质的条款(包括明示的自我判断条款与默示的自我判断条款),也不能全然置身于争端解决机构的审查范围(包括实体与程序方面)之外"问题上的大致共识,建议淡化非排除措施条款的自我判断性质区分。国际仲裁庭应在非排除措施的"必要性"审查事项上采纳合理的"最少限制方式"或遵从的"最少限制方式"审查标准。

  • 标签: 国际投资仲裁 非排除措施 必要性 最少限制方式
  • 简介:不干涉是公认的国际法基本原则之一,却也是在国际实践中经常遭到违反和破坏的国际法原则。原则和实践的冲突,导致在论证不干涉原则的习惯国际法性质问题上,传统的习惯法证明方法具有不完备性。国际法学界近些年来提出了习惯国际法证明的新方法。结合国际法院的司法实践,可以认为不干涉原则是具有宪政性质的习惯国际法规则,其证明方法有一定的特殊性。就定性而言,不干涉原则的习惯法性质主要是从主权平等这个国际社会的结构性原则中衍生出来的。国家实践的效果在于定量,通过考察国家实践和法律确信,来发现有关不干涉原则所支持的具体规则及其内容。在不干涉原则问题上,国家实践的认定不仅要考虑干涉行为,同时也要考虑被干涉国的反应,维护国际社会的和平与正义。

  • 标签: 不干涉 国际法原则 习惯国际法 国家实践
  • 简介: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的固有领土。无论从历史、地理还是从法理的角度看,中国对钓鱼岛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日本在1895年利用甲午战争窃取钓鱼岛是非法无效的。尽管不平等的1895年《马关条约》把钓鱼岛作为台湾岛的附属岛屿割让给日本,但《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等国际法律文件又把钓鱼岛归还中国。无论日本等国对钓鱼岛采取任何措施,都不能改变钓鱼岛属于中国的事实。传统国际法上的先占制度,当代国际法上的条约效力、无效和解释制度、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关系规则以及国际强行法的意义等,为中国拥有钓鱼岛的领土主权提供了坚实的国际法基础。

  • 标签: 钓鱼岛 中国领土 国际法基础
  • 简介:<正>对于国际私法中的最密切联系原则(TheDoctrineofthemostSignificantRelationship)学者们提出过一些不同的看法。本文拟就最密切联系原则在国际私法中的地位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运用此原则的方法。在涉外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客体和法律关系的内容的诸要素中,由于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涉外因素,导致同一个法律关系有可能要有几个法律来支配。由于各国法律内容的差异,适用不同的法律,可能会得出不同的法律后果。因此,在处理涉外民事案件的诉讼或仲裁中,法庭或仲裁庭在对案件进行识别以后,就要确立

  • 标签: 最密切联系原则 国际私法 准据法 民事法律关系 冲突规范 法律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