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随着技术的发展,维游戏已经成为当今最主流的游戏类型。维建模是维游戏的必要过程,指通过维软件利用一些基本的几何元素,如立方体、球体等,通过一系列几何操作,如平移、旋转、拉伸以及布尔运算等来构建复杂的几何场景。本文通过展示使用SolidWorks进行游戏道具的建模,具体描述了通过SolidWorks创建功能性游戏《化学物语》中的游戏道具——启普发生器的过程,并对维建模软件、仿真软件与功能性游戏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 标签: SolidWorks,三维游戏,道具建模
  • 简介:摘要OTT是指以互联网向用户提供应用服务的方式,也是如今发展极其快速的一种应用方式,不管是互联网还是移动网,其增长的通信量主要便是源自OTT的不断革新。OTT的服务商们通过发展自己的OTT服务可以越过网络运营商直接与用户进行支付与服务。而广电运用OTT模式主要表现在OTTTV和机顶盒终端的服务商店。OTTTV是一种较为新颖的概念,通过有线网来做到与用户的视频传输,并直接为用户提供服务。

  • 标签: 三网融合 广电 OTT技术
  • 简介:摘要区域性牙发育不良是一种牙釉质和牙本质均发生缺陷的罕见牙齿发育异常,因其典型的影像学表现被称为阴影牙或鬼影牙。常表现为一个象限内的数颗乳牙和恒牙严重发育异常,造成患者不同程度的口腔功能障碍。本文报告3例区域性牙发育不良病例,对其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临床治疗进行分析。通过回顾相关文献,对本病的发生特点、疾病表现、诊断要点及临床治疗等方面做一总结,结合病例进一步加深对该疾病的认识,以帮助临床口腔医师更好地诊治该疾病。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再次尖瓣手术治疗左心瓣膜术后孤立性尖瓣反流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纳入2005年9月—2021年9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血管外科接受再次尖瓣手术治疗的32例左心瓣膜术后孤立性尖瓣反流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例,女29例;年龄32~74(53.8±9.2)岁;尖瓣置换术30例,尖瓣成形术2例;16例于胸腔镜辅助下完成手术,16例经传统胸骨正中切口完成手术。观察患者体外循环时间、重症监护病房(ICU)时间、术后机械通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围术期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根据随访结果,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并计算术后生存率。结果32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体外循环时间121.0(80.5,187.3)min,ICU停留时间4.0(2.0,10.5)d,术后机械通气时间41.0(16.3,87.3)h,术后住院20.0(12.0,29.0)d。围术期死亡8例(25.0%,8/32),24例(75.0%,24/32)治愈出院。围术期主要并发症:32例患者中,低心排综合征6例(18.8%)、呼吸衰竭10例(31.3%)、再次气管插管8例(25.0%)、气管切开5例(15.6%)、肺部感染8例(25.0%)、胸腔积液5例(15.6%)、急性肾衰竭6例(18.8%)、急性肝衰竭1例(3.1%)、消化道出血2例(6.3%)、切口愈合不良3例(9.4%)。随访22例(91.7%,22/24),随访时间26.5(17.3,42.0)个月,随访期间死亡4例,18例存活患者中纽约心脏协会心功能分级均恢复至Ⅰ~Ⅱ级。患者术后1、2、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71.9%、68.5%、63.2%。结论再次尖瓣手术治疗左心瓣膜术后孤立性尖瓣反流安全有效,围术期及术后近、中期临床效果满意。

  • 标签: 三尖瓣闭锁不全 三尖瓣反流 正中切口 胸腔镜 再次手术 瓣膜置换 瓣膜成形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CT扫描维重建模拟手术计划并预判治疗效果,分析骨盆联截骨术治疗大龄儿童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7月至2017年6月采用Bernese骨盆联截骨术治疗的大龄儿童DDH病例共12例(19髋),其中男5例(7髋),女7例(12髋);患儿年龄(11.14±1.98)岁(范围:8岁~13.33岁);12例中左侧4例,右侧1例,双侧7例。根据Tonnis分型,Ⅰ型8髋,Ⅱ型11髋;6髋0.20≤ Reimers指数(Reimers’s indexes,RI)<0.33,为髋臼发育不良,13髋0.33≤ RI<1为半脱位。患儿术前均行骨盆-双股骨全长CT扫描及维重建,并进行模拟手术、制定手术计划,根据模拟手术所预期达到的矫形效果应用Bernese骨盆联截骨术,并同期行股骨近端内翻去旋转截骨术。比较手术前后Sharp角、中心边缘角(center-edge angle,CEA)、RI和骶棘韧带长度的变化;应用改良Severin分类评价术后影像学效果,应用改良McKay分级评价肢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12例(19髋)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357±33)min(范围:290~410 min);术中出血量(784±112)ml(范围:550~1 000 ml)。12例随访时间(34.84±8.39)个月(范围:16~48个月)。19髋的Sharp角由术前55°±3°改善至末次随访的36°±3°,同时CEA由-8°±14°改善至末次随访的22°±3°,Reimers指数由0.50±0.17改善至末次随访0.14±0.03,骶棘韧带模拟长度由(48.40±10.00)mm减小至术后的(41.60±10.47)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19髋中的12髋Shenton线不连续,随访时均恢复连续性。根据改良Severin分类,优12髋、良4髋、可3髋,优良率84%。根据改良McKay分级,优12髋、良6髋、可1髋,优良率95%。随访时2髋存在坐骨骨不连,2例患儿存在<2 ㎝的双下肢不等长。所有患儿术后均未出现股骨头缺血坏死、感染、断钉和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结论Bernese骨盆联截骨术治疗大龄儿童DDH短期效果良好,在CT扫描维重建模拟手术的辅助下可以更为精确地判断手术指征、量化操作细节并直观判断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成像,三维 截骨术 儿童 髋脱位,先天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管内B细胞淋巴瘤(IVLBCL)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5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收治的1例肾上腺IVLBCL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患者为老年男性,初期表现为不明原因反复发热,通过综合不同时期实验室、影像学检查及肾上腺活组织检查等结果,确诊为肾上腺IVLBCL。经过多个疗程R-COP方案联合Bruton酪氨酸激酶(BTK)抑制剂治疗后,患者达到完全缓解。结论IVLBCL较为罕见,并且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PET-CT及病理活组织检查有助于对其诊断。R-COP方案联合BTK抑制剂治疗双表型IVLBCL效果显著。

  • 标签: 血管内大B细胞淋巴瘤 肾上腺肿瘤 淋巴瘤,B细胞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弥漫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的预后及其影响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山西省肿瘤医院2013年1月至2017年6月152例≥60岁DLBCL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并通过log-rank检验对患者预后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多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结果152例老年DLBCL患者中位总生存(OS)时间为36个月(32~40个月),1、2、3年OS率分别为80.26%、61.84%、57.24%。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性别、临床分期、乳酸脱氢酶(LDH)、Ki-67、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及是否吸烟、使用利妥昔单抗、使用CHOP方案的老年DLBCL患者3年OS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临床分期晚、LDH升高、β2-MG升高是老年DLBCL患者OS的危险因素(均P<0.05),使用利妥昔单抗和使用CHOP方案是老年DLBCL患者OS的保护因素(均P<0.05)。结论男性、临床分期晚、LDH升高及β2-MG升高的老年DLBCL患者预后差,使用CHOP方案和利妥昔单抗治疗的老年DLBCL患者预后较好。

  • 标签: 淋巴瘤,大B-细胞,弥漫性 老年人 生存分析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对血管内B细胞淋巴瘤(IVLBCL)的认识。方法报道莆田学院附属医院2020年5月收治的1例IVLBCL患者的治疗情况,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女性,74岁。以头晕、食欲减退、乏力就诊,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经骨髓穿刺活组织检查病理证实为IVLBCL,予R-CHOP方案联合腰椎穿刺鞘内注射预防中枢神经系统复发,达完全缓解。结论IVLBCL罕见,临床表现不典型,早期诊断和治疗可明显提高IVLBCL的疗效。

  • 标签: 血管肿瘤 淋巴瘤,大B-细胞,弥漫性 诊断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弥漫B细胞淋巴瘤(DLBCL)是最常见的非霍奇金淋巴瘤,具有极高的临床和生物学异质性。免疫化学疗法作为现今的标准治疗方案,仅能保证60%的总生存率。寻找新的临床参数和生物标志物,以更好地对DLBCL患者进行分类和预后分层,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文章通过分析一系列基因组和转录组的相关研究,对DLBCL的分型及其预后意义进行综述。

  • 标签: 淋巴瘤,大B-细胞,弥漫性 免疫疗法 基因组 分子分型 预后
  • 简介:摘要建设粤港澳湾区是党和国家政府重要部署的发展战略之一。发展融合创新的高质量健康管理是粤港澳湾区健康产业领域的重要议题。随着湾区居民对健康医疗的诉求日益上升,健康管理的创新融合发展势在必行。但目前香港、澳门与内地在融合发展仍面临许多挑战,本文通过介绍香港、澳门两地的健康管理现状,比较和概括地面临的融合发展的挑战,结合粤港澳湾区的特点,从政策、经贸、教育人才、学术科研、文化观念等方面对健全湾区健康管理的融合发展提出建议。

  • 标签: 粤港澳大湾区 融合发展 健康管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管闭塞性卒中(LVO)的院前预测因素。方法回顾性纳入2018年12月至2020年11月就诊于六安市人民医院、发病24 h内且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 ≥ 8分的急性脑卒中患者,以磁共振血管成像(MRA)、CT血管成像(CTA)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判定的有无血管闭塞为参照标准,分为有大动脉闭塞组及无大动脉闭塞组。比较两组的基线资料(性别、年龄、疾病史、生活史、用药史)、NIHSS的各单项评分、入院时的血压值,并将筛选出来的因素与一些常用的预测LVO的量表进行比较。结果纳入急性脑卒中患者761例,均发病在24 h内,NIHSS评分 ≥ 8分;血管闭塞组228例,非血管闭塞组533例。两组中的房颤[比值比(OR)5.230,95%可信区间(95%CI)3.400~8.043,P < 0.001]、收缩压(SBP)≤ 170 mmHg(OR 5.181,95%CI 3.327~8.068,P < 0.001)的比例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房颤、收缩压 ≤ 170 mmHg与LVO显著相关。

  • 标签: 脑梗死 颈内动脉 梗死,大脑中动脉 椎底动脉供血不足 脑卒中 心房颤动 收缩压 急救医疗服务 早期诊断
  • 作者: 赵文玲 杨语嫣 李丽 晋红中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皮肤科杂志》 2022年第02期
  • 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皮肤科,北京 100730 赵文玲现在北京市顺义区妇幼保健院皮肤科 北京儿童医院顺义妇儿医院,北京 101300,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皮肤科,北京 100730
  • 简介:摘要疱性类天疱疮可合并多种免疫性疾病,如免疫性皮肤病(银屑病、白癜风、斑秃及多种其他免疫性疱病)、消化系统免疫性疾病(炎症性肠病、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风湿免疫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皮肌炎、硬皮病及系统性红斑狼疮)、泌尿系统免疫性肾脏病(免疫性肾病、肾移植排斥)及A型获得性血友病等,明显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方案。该文阐述目前报道的疱性类天疱疮合并的免疫性疾病及其机制。

  • 标签: 类天疱疮,大疱性 免疫系统疾病 交叉反应 表位扩展 多发性自身免疫综合征
  • 作者: 陈付英 杨伟琴 张蓓蓓 王雨蒙 王建波 姚志荣 李明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皮肤科杂志》 2022年第08期
  • 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皮肤科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皮肤病研究所,上海 200092,河南省人民医院 郑州大学人民医院 河南大学人民医院皮肤科,郑州 450003,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皮肤科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皮肤病研究所,上海 200092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皮肤科,上海 201102
  • 简介:摘要目的报道3例罕见亚型遗传性疱性表皮松解症(EB)。方法收集先证者及其亲属的临床资料,全外显子测序筛查先证者致病基因,采用Sanger或qPCR测序对患者及其亲属进行突变验证。结果例1表现为背部线状红色瘢痕,患者及有相似临床表现的母亲、无症状女儿均携带COL7A1基因c.4573G>A(p.Gly1525Arg)突变。例2表现为全身网状色素沉着,偶伴手足水疱,携带KRT5基因c.74C>T(p.Pro25Leu)新发突变。例3表现为曝光部位为主的色素异常伴左手不完全并指,先证者携带FERMT1基因2-6号外显子纯合缺失突变,分别来自无症状父母。例1诊断为显性痒疹型营养不良型EB,例2诊断为斑驳色素型单纯型EB,例3诊断为Kindler EB。结论EB临床异质性高,基因检测对于罕见亚型EB的明确诊断非常重要。

  • 标签: 大疱性表皮松解 DNA突变分析 斑驳色素型单纯型大疱性表皮松解症 痒疹型营养不良型大疱性表皮松解症 Kindler大疱性表皮松解症
  • 简介:摘要营养不良型疱性表皮松解症(dystrophic epidermolysis bullosa,DEB)由COL7A1基因致病变异引起,主要特征包括反复发作性皮肤和(或)黏膜水疱,愈后遗留萎缩性瘢痕。本文报告1例COL7A1基因c.1105 C>T(p.Q369X)纯合无义突变导致的DEB,结合本病例对DEB的发病、遗传特点和治疗进行讨论,以进一步提高对此病的认识。

  • 标签: 表皮松解,大疱性,营养不良型 DNA突变分析 COL7A1基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弥漫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的预后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山西省肿瘤医院2013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355例DLBCL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患者临床特征与预后的关系,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355例患者中男性183例,女性177例,中位年龄59岁(5~85岁)。1年生存率为87.0%,2年生存率为69.5%,3年生存率为61.1%。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60岁(χ2=11.020,P=0.001)、临床分期晚(χ2=13.005,P<0.01)、Karnofsky评分<80分(χ2=8.722,P=0.003)、乳酸脱氢酶(LDH)升高(χ2=10.946,P=0.001)、β2微球蛋白(β2-MG)升高(χ2=5.918,P=0.015)、吸烟(χ2=6.981,P=0.008)是DLBCL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行肿瘤切除术(χ2=3.842,P=0.050)、使用利妥昔单抗(χ2=8.041,P=0.005)是DLBCL患者预后的保护因素。结论DLBCL患者中,年龄≥60岁、临床分期晚、Karnofsky评分低、LDH升高、β2-MG升高、吸烟的患者预后差,行肿瘤切除术和使用利妥昔单抗患者预后较好,患者应定期复查,尤其应该检查上述相关危险因素。

  • 标签: 淋巴瘤,大B-细胞,弥漫性 生存分析 预后
  • 简介:摘要糖尿病血管并发症是2型糖尿病患者致残和致死的首要原因,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值得高度重视。随着大型循证研究结果的公布,糖尿病血管并发症防治理念迭代更新,从“降糖为中心”逐渐向“控制血糖与改善心血管事件和死亡结局并重”的综合管理预防模式转变。近年虽然不断有如血糖在目标范围内时间(TIR)等新的血糖控制评价指标出现,但目前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作为评估糖尿病并发症发生风险的关键指标,其重要地位仍不可撼动。新型降糖药物的心血管结局研究(CVOT)为糖尿病患者带来新曙光,促使其临床应用地位急剧上升,但是仍有需要进一步探索和解析的空间。

  • 标签: 糖尿病,2型 大血管并发症
  • 简介:摘要弥漫B细胞淋巴瘤(DLBCL)是最常见的非霍奇金淋巴瘤。一线R-CHOP方案治疗后,30%~40%患者仍会复发,小部分患者达难治,即使接受干细胞移植,很多患者仍不能得到治愈,且许多患者并不适合高强度化疗或移植。第62届美国血液学会年会报道了针对PD-1/LAG-3、CD20/CD3、CD19/CD3的双特异性抗体及CD19抗体偶联药物、CD47拮抗剂及白细胞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4抑制剂等靶向药物,用于治疗复发难治DLBCL,为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

  • 标签: 淋巴瘤,大B-细胞,弥漫性 复发 难治 分子靶向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治疗移位的陈旧性肱骨结节骨折的手术技巧及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1月至2019年3月北京积水潭医院创伤骨科手术治疗并完整随访的16例移位的陈旧性肱骨结节骨折患者资料。男9例,女7例;平均年龄61岁(40~77岁)。12例原始损伤伴有肩关节脱位。原始移位的结节骨折未及时手术治疗者8例,初次手术治疗结节骨折未有效复位者4例,手术治疗后结节骨折再次移位者4例。2例向前方移位,3例向后方移位,11例向上方移位。结节移位距最后手术的平均时间为5个月。移位距离平均16.5 mm。记录并比较术前与术后6个月Constant-Murley评分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获平均55个月(16~118个月)随访。15例术后结节解剖复位,顺利愈合;1例复位欠佳,随访发现结节再次出现向上移位。16例患者术前与术后6个月Constant-Murley绝对值评分分别为(37.0±11.7)、(91.0±9.9)分,前屈上举范围分别为33.0°±26.7°、144.0°±38.5°,以上项目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与术后6个月疼痛VAS评分分别为(4.5±1.0)、(0.7±1.3)分,术后VAS评分显著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有1例患者肩部功能评分欠佳,但尚能满意完成日常生活需要。结论移位的陈旧性肱骨结节骨折,根据不同骨折移位特征,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可以获得满意疗效。

  • 标签: 肩关节 脱位 骨折固定术,内 陈旧性骨折 肱骨大结节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