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作者: 孔羽 汤婷 刘扣英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2022年第05期
  • 机构:南京医科大学护理学院临床护理学系,南京 210000,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南京 210029,南京医科大学护理学院临床护理学系,南京 210000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南京 210029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癌患者疾病感知、患者积极度、自我管理三者间的关系,并分析患者积极度在疾病感和自我管理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255例住院的肺癌患者,运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疾病感知问卷简化版(brief illness perception questionnaire,BIPQ)、患者积极度量表(patient activation measure,PAM13)和癌症患者自我管理测评量表进行调查,采用SPSS 26.0对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使用t检验、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中介效应检验等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肺癌患者的疾病感知评分为(41.91±7.94)分,患者积极度评分为(62.31±16.39)分,自我管理评分为(142.20±20.59)分;肺癌患者的疾病感知与患者积极度和自我管理均呈显著负相关(r=-0.652,P<0.01;r=-0.762,P<0.01),患者积极度和自我管理呈显著正相关(r=0.746,P<0.01);患者积极度在疾病感知和自我管理间的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37.10%。结论患者积极度在肺癌患者疾病感知和自我管理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是患者主动参与到疾病自我管理的重要保护性因素。医护人员可在评估肺癌患者疾病感知和积极度的基础上,对负性疾病感知及时进行纠正,帮助其建立并维持高积极度水平,以改善其自我管理。

  • 标签: 肺癌 疾病感知 患者积极度 自我管理 中介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患者参与式饮食管理对重度烧伤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青岛市市立医院烧伤整形科2018年1月至2019年2月住院治疗的60例重度烧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饮食管理,试验组在常规饮食管理的基础上,接受患者参与式饮食管理。记录2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干预前及干预后2、4周时的体质量、体质量指数,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等营养指标,采用烧伤患者营养知识问卷及"3日饮食日记"进行调查。结果2组患者干预前营养知识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4周后试验组营养知识得分为(21.40 ± 2.42)分,高于对照组的(19.00 ± 2.2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3.975,P<0.01);血清白蛋白的时间和组间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为9.232、4.651,P<0.01或0.05);血清前白蛋白的时间和组间效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为11.592、6.228,P<0.01或0.05);试验组创面愈合时间为(27.63 ± 10.94)d,短于对照组的(36.70 ± 7.1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3.801,P<0.01)。结论患者参与式饮食管理能够有效提高重度烧伤患者的营养知识水平,改善营养状况,缩短其创面愈合时间。

  • 标签: 烧伤 饮食管理 营养状况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采用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CSC)《超高危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患者血脂管理中国专家共识》提出的超高危界定标准对住院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降脂治疗需求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基于CSC和美国心脏病协会(AHA)合作的中国心血管疾病医疗质量改善项目。该项目是一项基于病例的注册登记研究,在全国158家三级医院和82家二级医院连续入选住院ACS患者,系统地收集患者的临床相关信息。本研究纳入该项目2014年11月至2019年7月入选的所有ACS患者,分析超高危ACS患者的比例和特征,入院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平均水平和距离新LDL-C目标值的差距,以及出院时患者接受降脂治疗的强度和联合用药的情况。结果共纳入104 516例ACS住院患者,其中75.1%(78 527/104 516)的患者符合CSC专家共识提出的超高危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ASCVD)的标准,需要达到新的LDL-C目标。在超高危患者中,21.2%(16 651/78 527)的患者发生过≥2次严重ASCVD事件,78.8%(61 876/78 527)的患者发生过1次严重ASCVD事件合并≥2个高风险因素。超高危患者入院时LDL-C水平为(2.8±1.0)mmol/L,且93.4%(73 307/78 527)的患者入院时LDL-C水平≥1.4 mmol/L,未达到1.4 mmol/L目标值的患者LDL-C距目标值的中位距离为1.3(0.8,2.0)mmol/L。如果将患者入院时的LDL-C水平降低50%,预计有55.6%(43 632/78 527)的超高危患者LDL-C水平可以达标。在40 875例收集了出院处方中他汀类药物及剂量信息的患者中,93.5%(28 004/29 947)的超高危患者出院时接受他汀类药物治疗,其中95.1%(26 632/28 004)的患者接受他汀单药治疗,91.1%(25 501/28 004)的患者接受中等强度治疗。结论约3/4的住院ACS患者属于超高危患者,9/10的患者入院时LDL-C水平高于新的LDL-C降脂目标,目前临床常规实施的降脂治疗措施和新的降脂治疗需求之间存在明显差距。

  • 标签: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风险评估 超高危 LDL-C达标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以患者需求为导向的循证护理对心外科ICU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118例自2017年6月至2019年7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收治的需要进行心脏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9例。对照组男36例,女23例,年龄(49.25±5.26)岁;观察组男37例,女22例,年龄(48.85±7.15)岁。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以患者需求为导向的循证护理模式。分析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疼痛、睡眠时间、护理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前,对照组和观察组SAS评分分别为(21.01±2.00)分和(22.03±1.98)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60,P=0.451);护理后,对照组和观察组SAS量表评分分别为(15.31±1.32)分和(10.64±1.8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526,P<0.01)。护理前,对照组和观察组VAS评分分别(6.34±1.26)分和(6.12±1.77)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75,P=0.216);护理后,对照组和观察组VAS评分分别(5.23±1.57)分和(4.10±0.9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573,P<0.001)。护理前,对照组和观察组睡眠时间分别为(273.35±57.71)min和(275.12±49.24)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12,P=0.129);护理后,对照组和观察组睡眠时间分别(298.36±48.55)min和(311.15±39.52)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685,P<0.001)。观察组在生活护理、护患沟通、安全保护和用药与治疗方面的护理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295,-12.863,-11.029,-12.965,均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81.36%(48/59)和61.02%(36/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以患者需求为导向的循证护理可提高对心外科ICU患者护理质量,增加患者的满意程度。

  • 标签: 循证护理 ICU患者 护理质量 满意程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照顾老年盆骨骨折患者的子女进行同步教育,对患者术后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20年12月期间烟台市烟台山医院收治的140例老年盆骨骨折患者及其主要子女照顾者(每例患者对应1名子女照顾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对。对照组患者中男39例,女31例,年龄(67.84±6.92)岁;观察组患者中男38例,女32例,年龄(67.87±6.93)岁。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子女照顾者同步教育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锻炼依从性、并发症发生率及康复效果情况。结果实施子女照顾者同步教育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康复锻炼总依从率高于对照组[95.71%(67/70)比82.86%(58/70)],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1.43%(8/70)比24.39%(17/70)],康复总显效率高于对照组[85.71%(60/70)比70.00%(49/7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照顾老年盆骨骨折患者的子女进行同步教育干预后,可显著提高患者的康复锻炼依从性,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其康复效果,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 标签: 照顾 老年盆骨骨折患者 子女 同步教育 术后康复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鼻高流量吸氧治疗(HFNC)在轻中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河北中石油中心医院收治的120例轻中度AECOPD患者,根据就诊顺序分为常规组(常规氧疗)和HFNC组(HFNC治疗)各60例,两组均采用抗感染、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支气管扩张药物、帮助排痰等相同的基础治疗措施;对比两组治疗前、治疗48 h后患者的pH值、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合指数(OI)、血氧饱和度(SaO2)、平均动脉压(MAP)、平静呼吸膈肌移动度、深呼吸膈肌移动度、膈肌浅快呼吸指数;对比两组连续治疗3、5 d的临床缓解率。结果治疗前,HFNC组和常规组患者的pH值、PaO2、PaCO2、OI、SaO2、MAP测定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H值、PaO2、OI、SaO2、MAP测定值较治疗前升高(P<0.05),PaCO2测定值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HFNC组pH值、PaO2、OI值高于常规组(P<0.05)。治疗前,HFNC组和常规组患者的平静呼吸膈肌移动度、深呼吸膈肌移动度、膈肌浅快呼吸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深呼吸膈肌移动度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平静呼吸膈肌移动度、膈肌浅快呼吸指数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HFNC组患者的深呼吸膈肌移动度高于常规组(P<0.05),平静呼吸膈肌移动度、膈肌浅快呼吸指数低于常规组(P<0.05)。治疗3 d后,HFNC组和常规组患者的缓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5 d后,HFNC组患者的治疗缓解率(85.00%)高于常规组(66.67%,P<0.05)。结论轻中度AECOPD患者采用HFNC治疗的效果优于常规吸氧,对于缓解膈肌疲劳具有积极作用。

  • 标签: 肺疾病,慢性阻塞性 经鼻高流量吸氧 膈肌运动 血气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鼻高流量吸氧治疗(HFNC)在轻中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河北中石油中心医院收治的120例轻中度AECOPD患者,根据就诊顺序分为常规组(常规氧疗)和HFNC组(HFNC治疗)各60例,两组均采用抗感染、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支气管扩张药物、帮助排痰等相同的基础治疗措施;对比两组治疗前、治疗48 h后患者的pH值、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合指数(OI)、血氧饱和度(SaO2)、平均动脉压(MAP)、平静呼吸膈肌移动度、深呼吸膈肌移动度、膈肌浅快呼吸指数;对比两组连续治疗3、5 d的临床缓解率。结果治疗前,HFNC组和常规组患者的pH值、PaO2、PaCO2、OI、SaO2、MAP测定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H值、PaO2、OI、SaO2、MAP测定值较治疗前升高(P<0.05),PaCO2测定值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HFNC组pH值、PaO2、OI值高于常规组(P<0.05)。治疗前,HFNC组和常规组患者的平静呼吸膈肌移动度、深呼吸膈肌移动度、膈肌浅快呼吸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深呼吸膈肌移动度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平静呼吸膈肌移动度、膈肌浅快呼吸指数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HFNC组患者的深呼吸膈肌移动度高于常规组(P<0.05),平静呼吸膈肌移动度、膈肌浅快呼吸指数低于常规组(P<0.05)。治疗3 d后,HFNC组和常规组患者的缓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5 d后,HFNC组患者的治疗缓解率(85.00%)高于常规组(66.67%,P<0.05)。结论轻中度AECOPD患者采用HFNC治疗的效果优于常规吸氧,对于缓解膈肌疲劳具有积极作用。

  • 标签: 肺疾病,慢性阻塞性 经鼻高流量吸氧 膈肌运动 血气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患者参与护理模式在乳腺癌术后日间化疗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11月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82例乳腺癌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选患者均为女性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1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患者参与护理模式,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术后满意度、患者知晓度、护理质量、健康知晓度、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生活质量测定表(EORTCQLQ-C30)及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χ2=11.546,P<0.001);观察组依从性、护理质量及健康知晓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EORTCQLQ-C30评分较治疗前均增加,治疗后观察组EORTCQLQ-C30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情况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7.312,P=0.007)。结论患者参与护理模式在乳癌术后患者护理中,可有效地降低患者化疗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化疗安全性,提升患者对化疗后的满意度及生活质量水平。

  • 标签: 护理模式 乳腺癌 日间化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皮肤清洗方法联合失禁相关性皮炎干预工具(IADIT)应用于危重症患者失禁相关性皮炎的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将北京大学第三医院2017年3月—2018年2月伴有大便失禁的危重症患者92例作为对照组,2018年3月—2019年2月伴有大便失禁的危重症患63例作为试验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采用IADIT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失禁相关性皮炎的发生率、治疗效果和愈合时间。结果干预后,试验组失禁相关性皮炎发生率为30.16%(19/63),低于对照组的44.57%(41/9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失禁相关性皮炎治疗有效率为94.74%(18/19),高于对照组的65.86%(27/4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失禁相关性皮炎愈合的时间为(6.33±3.14)d,低于对照组的(11.55±3.41)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大便失禁的危重症患者中,与传统经验性护理方法相比,基于IADIT的定向干预措施能有效地降低失禁相关性皮炎的发生率,提高失禁相关性皮炎治愈率,缩短愈合时间。

  • 标签: 大便失禁 失禁相关性皮炎 危重症患者 改良皮肤清洗方法 皮肤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新冠病毒)肺炎(COVID-19)病毒核酸检测“复阳”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并与未“复阳”患者进行比较。方法选取2020年2―4月在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和泉州市定点治疗医院收治的98例COVID-19患者为研究对象,男55例,女43例,年龄15~83岁,中位年龄为57.5岁,均为普通型,其中20例伴有基础疾病。98例中15例住院治疗好转出院后复查咽拭子新冠病毒核酸阳性。收集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及胸部CT影像学特征,并根据核酸检测结果将患者分为新冠病毒“复阳”组与未“复阳”组,“复阳”组男10例,女5例;非“复阳”组男45例,女38例,性别无统计学差异(χ²=0.800,P=0.371);“复阳”组平均年龄为(57±21)岁,未“复阳”组为(53±17)岁;“复阳”组中8例伴有基础疾病,未“复阳”组12例。检测2组的血常规、IL-6、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ESR、B型钠尿肽(BNP)、生化全套、新冠病毒 IgG和IgM抗体等指标,并进行比较。结果(1)98例患者出院后2周内有15例(15.3%)患者病毒核酸检测“复阳”。(2)“复阳”患者均在定点隔离场所复查病毒核酸阳性后再次入院治疗,自觉症状轻微,其中5例发热,6例咳嗽,5例咳痰,2例稍感气促。症状出现在出院后平均(5.7±2.8) d。(3)“复阳”患者PCT(均<0.05 μg/L)均正常。“复阳”组BNP为(151±171) ng/L,稍高于“复阳”组的(63±78) 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07,P=0.000)。“复阳”组与未“复阳”组白细胞计数[(6.17±2.45)和(6.04±2.41)×109/L]、淋巴细胞计数[(1.59±0.52)和(1.32±0.64)×109/L]、CRP[(12.54±28.20)和(21.74±25.63)mg/L]、ESR[(31.07±28.72)和(34.10±22.16)mm/1 h]、天冬氨酸氨基转氨酶[(24.73±9.15)和(30.24±23.20)U/L]、丙氨酸氨基转氨酶[(22.60±12.82)和(36.47±34.12)U/L]、乳酸脱氢酶[(268±208)和(270±164)U/L]、D-二聚体[(0.60±0.50)和(0.84±0.98)μg/L]、铁蛋白[(294±195)和(395±319)μg/L]、IL-6[(9.17±6.42)和(14.28±17.74)ng/L]、尿素氮[(5.77±2.66)和(4.74±2.81)U/L]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4)“复阳”组再次入院时胸部CT表现为磨玻璃影、渗出性或实变病灶,少数出现纤维化。(5)“复阳”患者在定点医院密切观察期间均未发现引起二代病例。结论“复阳”患者常合并基础疾病,胸部影像学显示肺部活动性病灶,不排除仍存在病毒复制的可能性,但患者临床表现较轻,可能仍处于病情恢复期,未发现具有传染性的证据。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核酸检测 复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绒毛膜癌患者突变型蛋白表达情况与患者预后相关性。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1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72例绒毛膜癌患者作为主要观察对象,采集患者年龄、肿瘤分期、HCG、肿瘤坏死程度及突变型蛋白P53、P63、P73水平及患者5年生存情况,依据患者5年生存情况进行分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数据差异,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明确预后生存患者的相关因素。结果绒毛膜癌患者5年生存和死亡患者的HCG水平≥2 500 μg/L分别为9例、16例,肿瘤分期Ⅰ~Ⅱ期分别为38例、14例,P63低表达分别为15例、2例,P73高表达分别为21例、0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logistics回归分析统计,影响患者5年生存的影响因素包括,肿瘤分期Ⅲ~Ⅳ期、P63低表达、P73高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ROC曲线统计,P63总得分的最佳截断点为≤2分;P73最佳截断点为>2分。结论绒毛膜癌患者突变型蛋白P63低表达、P73高表达水平是患者预后5年内生存的主要影响因素,临床上对于肿瘤分期监测的同时,应加强对突变型蛋白P63、P73的监测,尤其是P63的总得分≤2分、P73>2分患者预后生存可能更高,有助于对患者远期生存期的早期评估。

  • 标签: 绒毛膜癌 突变型蛋白 预后 生存期
  • 作者: 刘园园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5-18
  • 出处:《护理前沿》2023年第13期
  • 机构:江苏泗洪医院,江苏 泗洪223900
  • 简介: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血糖有效控制率的改善作用,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护理干预。方法:选取了2020年2月-2021年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住院治疗的66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将66例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为33例。针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干预,而针对观察组患者,则采用优质的护理干预,两组患者的护理都为期6个月。护理期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以及对于护理的满意度等数据指标。结果:护理结束后,通过统计分析患者的各项数据发现,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将优质护理干预应用于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中能够有效地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使之维持正常水平,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较高质量的护理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护理干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血糖有效控制率;改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研究分析1975至2019年无锡市矽肺患者生存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于2019年8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通过无锡市居民死因监测、历年诊断纸质材料与网报系统,并结合公安与人社系统获得3 721例矽肺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Kaplan-Meier法与寿命表法结合,进行单因素生存分析,通过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患者生存时间的因素。结果无锡市1975至2019年共报告矽肺3 721例,死亡1 274例,病死率34.24%,中位生存时间30.9年。随着诊断时间的推移,矽肺患者病死率呈明显下降趋势(χ2=747.75,P<0.05)。与壹期矽肺患者比较,叁期矽肺患者生存时间减少的风险增加(HR=1.486,P<0.05);与不吸烟患者比较,吸烟患者生存时间减少的风险增加(HR=1.136,P<0.05)。与发病年龄<30岁比较,发病年龄40~49岁、50~59岁、≥60岁患者生存时间减少的风险增加(HR=9.641、13.650、26.794,P<0.05);与工伤保险保障患者比较,用人单位赔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其他保障、无保障的患者生存时间减少风险增加(HR=3.137、3.119、5.129、8.442,P<0.05)。结论矽肺患者的生存时间与矽肺期别、吸烟情况、发病年龄和保障情况均相关。应重点关注并控制上述风险因素,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其生命。

  • 标签: 矽肺 寿命表 生存分析 Kaplan-Meier Cox回归
  • 简介:摘要老年住院患者容易跌倒,通过医疗评估确定风险因素,并提供适当的干预,有助于降低跌倒的发生率。跌倒及其相关筛查对老年住院患者非常重要,但因存在复杂性和多因素性,使得评估和干预有一定的难度。本文从跌倒的影响及其影响因素、评估、防治等方面,对老年住院患者跌倒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旨在为临床处置跌倒事件提供参考。

  • 标签: 老年人 患者 跌倒 研究现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在吞咽造影检查(VFSS)的评估下进行吞咽障碍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功能的恢复效果。方法选取山西省汾阳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50例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行常规吞咽障碍康复训练,观察组在VFSS评估下对不同时期吞咽障碍进行针对性康复训练。两组治疗前均采用洼田饮水试验与容积-粘度吞咽测试(V-VST)对其吞咽功能进行评定分级及安全、有效性测试,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洼田饮水试验评定与V-VS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治疗后,观察组吞咽功能分级优于对照组(Z=2.46,P < 0.05);观察组吞咽功能恢复[64%(16/25)显著高于对照组[28%(7/25)](χ2=4.00,P < 0.05);观察组误吸程度评分[(1.76±0.66)分]显著低于对照组[(2.16±0.62)分](t=2.20,P < 0.05);观察组V-VST安全性[88%(22/25)]、有效性[92%(23/25)]均显著高于对照组[60%(15/25)、56%(14/25)]](Z=5.09、5.42,均P < 0.05)。结论VFSS能直观、准确地评估口腔期、咽期和食管期的吞咽情况,有助于发现吞咽障碍的病因、部位、严重程度以及代偿情况,为选择有效地治疗措施及观察治疗效果提供依据。

  • 标签: 脑卒中 吞咽障碍 康复护理 误吸 症状评估 碘海醇 造影 误吸 安全
  • 简介:摘要肠造口是临床常用的一种术式,对于腹壁厚、肠系膜短而增厚的肥胖患者或腹部膨隆的梗阻患者(困难造口),建立一个无张力且血供良好的造口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术前认真规划,包括造口位置标记、对所有替代方案的深思熟虑以及对技术细节的关注,将有助于在困难条件下制作一个良好的造口。对于肥胖患者在肠造口手术中应注意:从腹壁切口拉出的肠管必须没有张力,造口肠袢血供良好,以及垂直切开腹壁各层结构并垂直拉出肠管。对于结直肠梗阻患者,建议腹部造口切口直径不超过3cm,以避免术后肠管退缩后容易发生造口旁疝。

  • 标签: 肠造口 肥胖 肠梗阻 造口定位
  • 简介:摘要钙化防御是一种多见于透析人群、具有潜在致死性的血管钙化综合征,以全身多部位持续性疼痛、溃疡或坏死等皮肤损害为临床表现特征,病情进展迅速。早诊断和早治疗是降低钙化防御高致残率及高病死率的关键。本文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和近年的临床经验,对钙化防御诊断现状进行梳理和思考,以期帮助临床医师更好地识别该类疾病,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钙过敏 透析 早期诊断 影像学技术 皮肤活检
  • 简介:摘要癫痫是老年人群最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之一,老年癫痫人群共患病发生率高,病因复杂,诊断和治疗面临许多挑战。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电图和癫痫学组组织相关专家,在2013年《关于成人癫痫患者长程管理的专家共识》的基础上,专门针对老年癫痫患者管理作进一步更新和细化,讨论并撰写此专家共识,旨在为老年癫痫患者提供全面合理的诊疗规范。

  • 标签: 癫痫 老年 诊断 治疗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