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95 个结果
  • 简介:韦斯特娜(1936一)是美国当代自由体诗人,美国密西根大谷州立大学知名教授.曾担任过美国驻中国、印度、老挝等国的高等教育机构顾问.她的常见于、、、等学术报刊杂志.近年来,她作为中国国际教育交流处与北美英语协会联合项目的官员每年来往于中国各地,考察了中国二十多个省市的大专院校,对中国教育和文化的研究可谓广博深入.

  • 标签: 中生诗 喻中生 意喻
  • 简介:吴绡(16157-1671),字素公,又字片霞,号冰仙,长洲(今苏州)人,琴棋书画无所不能。邹流琦《吴冰仙集小引》说:“(绡)兰心蕙质,雅善书史。……于一切琴棋弦管之艺,无不精绝。书法直通钟、王,尤善画,每经点缀,灵动如生。”这类夸赞之词,并非溢美,我们从吴绡留存的大量诗作中也能窥见一斑。

  • 标签: 《七夕》 诗作
  • 简介:<正>勃特勒(SamuelButler)记载他碰见一个意大利男孩子,那孩子问他:“你们英国人准把郎费罗(Longfellow)的读得很多吧?”他答:“不,我们不怎末读他的。”他孩子诧异道:“那是什么缘故呢?他是一个很漂亮的诗人(averyprettypoet)呀!”这位惯持异见的作家显然过低估计了他本国人的

  • 标签: 外国人 日记 日本人 法语 威妥玛 二十年
  • 简介:中国古代题画诗文常被视为画作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们与画面交相“融会”从而达到“诗情画意”的意境。本文则认为应对这些空泛模糊的话语保持审慎的态度。我们可跳出审美论之外,将题画诗文放回到原本的社会语境中,从社会功用的角度去理解其发展。本文从社会交际、地域竞争和身份建构三方面入手,来探讨题画诗文在中国古代所发挥的一部分社会功能,以及题画诗文获得发展的社会动因。这三方面实则相互关联:苏州地区文人频繁使用题画诗文进行社会交际,导致题画诗文成为“吴地”画坛的“招牌”。题画诗文助阵明中后期“吴派”对“浙派”的打压,也因此成为浙地攻击苏州的标靶。而在社会交际和地域竞争的背后是雅俗边界的变动。晚明至清代文人画学论述对题画诗文何以守住文人精英高雅“阵地”一事,表现出越来越强烈的身份焦虑。

  • 标签: 题画诗文 文人交际 浙派 地域竞争 身份建构
  • 简介:本文以第一联的五种英译本为探讨基础,从译的语言、形象、音韵、流动性及意境等几方面对汉诗的英译进行了比较分析,指出任何翻译都是有目的的行为,目的决定着如何英译为最佳.

  • 标签: 《诗经·关雎》 诗译特征 翻译美学 比较分析 目的论
  • 简介:在我的心目中,启功就是古道热肠、从容洒脱、幽默风趣的化身,在出身门第、名利地位、挫折灾难、纷纭世事面前,取得了真正的自由,以毕生的经历、成就书写了一个大写的“人”字。他的旧体诗词(集为(《启功韵语》,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本节所引启功均出此书),量虽不大,质却甚高,所谓“以我少少许,胜人多多许”者也。他的,又以唐宋体居多,但篇数不多的后唐宋体却为后唐宋体赢得了广大读者的青睐,贡献可谓大矣。

  • 标签: 宋体 后唐 诗话 启功 邵燕祥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简介:曹禺秉持着"以剧写诗"的创作思想在《雷雨》《日出》《原野》和《北京人》四个作品里建构起"戏剧"本体世界。作品一方面试图揭示生存之谜,一方面指向对人生归宿的诗意探寻。"戏剧"本体在《蜕变》等作品中遭遇消解。《蜕变》和《明朗的天》继承但变形了四大剧的戏剧结构;而曹禺的诗才在《家》《胆剑篇》和《王昭君》中则衍化成为抒情性语言。"戏剧"本体的建构和消解造成曹禺建国前后创作成就的巨大落差。

  • 标签: 戏剧诗 建构 消解
  • 简介:<正>一研究的人常把格律比作诗的肌肉和骨骼。如果承认这个比喻是确当的,在译的时候,就应该把原诗的格律看作是必须传达的东西。我国译界向有两派说法,都是不大看重传达外格律的。一派可称“神韵派”,另一派可称“民族习惯派”。“神韵派”主张,译的宗旨全在于领悟和传达外的“神韵”,为了“神韵”,译文怎样处理格律问题,原则上都是可以的。“民族习惯派”则认为,不管外具有何种本民族的格律形式,在译文中都须转换成中国人所习惯的结构类型,译者无须在探究和传达外格律上煞费苦心。其实,这些都是莫大的误会。“神韵派”之所谓“神韵”,大约主要是指的思想意蕴和情感内涵。这些东西除直接凝聚在词语和形象体系内部,也同时寓含在诗歌的特定节奏和语调之中。而特定的节奏和语调又总是发源于特定的格律形式。因此,怎么能把的“神

  • 标签: 奥涅金 诗节 译文 形象体系 普希金学 韵脚
  • 简介:司马池(980—1041),字和中,夏县(今属山西)人,为北宋政治家、历史学家司马光(1019-1086)之父。真宗景德二年(1005)进士,授永宁主簿,后为建德郫县尉、知光山县,治绩著声朝野,于天禧五年(1021)迁秘书省著作郎,继而复兼监察安丰(今安徽寿县南、

  • 标签: 司马光 宋诗 诗人 宋初 历史学家 政治家
  • 简介:这是一首轻盈婉转的小诗,读来更像一首情诗。不过,这可不是一首一般意义上的情诗,而是一位僧人与一位女道士的赠答之作。大凡僧人的诗歌作品,大多带着一股山林气、蔬笋气,多写出家人的修道生活,难得一顾世俗之事,遑论男女私情。至于僧人与女道士的赠答,更堪称绝无仅有。

  • 标签: 《答李季兰》 皎然 诗歌 禅学思想 艺术风格
  • 简介:<正>泉水从山涧流出,开始悄无声息,滑过岩缝,滑过青青的草丛,渐渐地,汇成涓涓小溪,注入带鹅卵石的沟底,发出叮咚之音,然后水声砰砰,奋然出山……当我接触叶赛宁(同样,接触普希金、费特等)的抒情诗的时候,常常有这种感觉;这的泉水随着我不断地呤咏而逐渐发出声音,逐渐显露它美好的身影,最后我觉得我吐露出来的语言,已经不是俄文,而是我赖以生存的祖国语言。这就是我在翻译中所习惯的自然流露,这就是我所执着追求的那种神韵,那种奇妙的和谐。

  • 标签: 抒情诗 叶赛宁 自然流露 执着追求 语言 普希金
  • 简介:张若虚是唐代一位名不见经传的人物,并非职业诗人。在《全唐诗》里他的仅存两篇,《春江花月夜》一篇,就确定了他在唐诗史上很高的文学地位,该篇被称为"孤篇盖全唐"。《春江花月夜》,因其淡雅清丽的绘画美,余音绕梁的音乐美,清幽邈远的意境美,诗话时空的哲理美,千百年来使无数读者为之咏叹、为之倾倒,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顶峰上的顶峰",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诗篇由情入境,最后以景结情,写春江花月夜美景,写宇宙人生之哲理,写普通人世间游子思妇离别相思之情,汇成了一种情、境、理水乳交融的幽美而邈远的意境,编织了一幅完美的画卷。

  • 标签: 《春江花月夜》 诗情 意境 优美
  • 简介:叙画被称为“用语言再现来表现视觉再现”的一种诗歌类型,它主要反映了文字和图像之间的关系,而文字和图像的关系在性别研究中也有重要的意义:在叙画诗中,语言/男性主导着,甚至压迫着沉默的图像/女性。彼得拉克在他的《歌集》中对劳拉叙画式的描写有着非常强烈的“恋物”情结,劳拉时常被表现为零碎的物品:珍珠,黄金,玫瑰,雪等等。这类型叙画式的描述反应了诗人的野心——他想要“物化”他的爱人,使她成为一个永恒静止的,沉默的艺术品,以承受来自男性的凝视。因此劳拉并不是一个和彼得拉克互动的,活生生的爱人,她被转化成一个偶像,一个永远都得不到的物品,不断为诗人情欲的凝视所追踪。在彼得拉克“物化”劳拉的过程中,他成功地创造了世界上“唯一的女人”。然而,诗人意识到人类语言的空虚,他发现语言并不能代替劳拉的“在场”。劳拉的永恒缺席另一方面也不断刺激着诗人去寻找一系列的“能指”去替代她的在场,最终劳拉的女性形象在过剩的“能指”中被扭曲。

  • 标签: 叙画诗 彼得拉克 《歌集》 性别 诗学
  • 简介:群峭会龙场,戟雉四环集。迩觏有遗观,远览颇未给。寻溪涉深林,陟下层隰。东峰丛石秀,独往凌日夕。崖穹洞萝偃,苔骨径路涩。月照石门开,风飘客衣入。仰窥嵌窦玄,俯聆暗泉急。惬意恋清夜,会景忘旅邑。熠熠岩鹘翻,凄凄草虫泣。点咏怀沂朋,孔叹阻陈楫。踌躇且归休,毋使霜露及。笔者最近在查阅嘉靖三年(1524)本王阳明《居夷集》时,发现了这首题为《始得东洞遂改为阳明小洞天》的,

  • 标签: 王阳明 佚诗 笺释 咏怀
  • 简介:《百慕大》是马维尔早期比较有名的一首诗歌,在诗中诗人表现了对伊甸园的追寻主题:对美好的乐园的向往和对基督教传统的沉思。本文通过对诗歌中文学典故的探源,认为《百慕大》一诗中对乐园的求索一方面表现了诗人对待生活与社会的怀疑、矛盾的态度,另一方面则体现了只有信仰上帝、理解上帝的意志,才能到达真正的乐园。马维尔以一个清教徒的矛盾心态,构想出了一幅理想中的俗世伊甸园。

  • 标签: 马维尔 《百慕大》 乐园 矛盾
  • 简介:《古文辞类纂》中所精选的论辩文是古代论辩文中的典范,本文通过对其进行主题分类和文本分析,以阐明中国古代文人所兼备的学术和政治传统。

  • 标签: 《古文辞类纂》 论辩文 学术 政治
  • 简介: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与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两首七律,可以说是两位贬谪诗人人生历程中最痛苦的经历记录,蚌病成珠,痛苦的咸泪变成了晶莹剔透的珍珠。很少有人将这两首名作进行比较赏析,因为虽然两首创作背景相似,体裁相同,都能代表两位诗人的成就,但是在诗歌史上两首的价值是不同的,

  • 标签: 比较赏析 柳宗元 诗人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愈 悲愤
  • 简介:中国古代随着绘画艺术的不断发展,题画蔚为大观,成为一种独特的诗歌形式。古人非常讲究题画,与画相得益彰。但也有这样的情形:原画未必有多高的艺术水平,题画的却写得特别精彩。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之一就是一

  • 标签: 题画诗 再创造 春江 苏轼 诗与画 原画
  • 简介:我们为何惯于诉诸民族标签与地理坐标(如“爱尔兰最佳当代诗人之一”“一位美国五十年代的诗人”“1927年生于西班牙卡迪斯”等)来讨论诗人之作品?面对以地缘政治分析来把握当代诗歌的潮流,本文以此为基础,并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探讨作为艺术形式存在的诗歌与民族想象之间难以调和、甚至是相互对立的关系。作者的讨论围绕75位以英语为母语的诗人对民族归属等问题所做出的回应展开。文中涉及的访谈均为本文作者及其同事以《解读伟大创作——以为例》为题,于2013—2015年间在澳大利亚研究理事会的资助下共同采集完成。以此为基础,本文还以当代主体对民族身份的认同这一历史使命问题为着眼点,将访谈中的部分选段作了情境化处理,从而使整篇论文上升到前沿社会学研究所关注的层面(布鲁贝克、卡萨诺瓦和马莱舍维奇等学者均聚焦过这一问题)。正是诗歌语言本身的找寻性为本文研究提供了一枚试金石,继而引发了作者“更从何处觅源?”的探问。

  • 标签: 诗歌 归属感 召唤 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