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8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探讨疱疹性咽峡炎患儿病情发展手足口病的临床早期特征。方法将医院收治的30例疱疹性咽峡炎发展手足口病的患儿纳入实验组,选取时间是2016年2月—2018年8月,将同期30例单纯疱疹性咽峡炎患儿纳入对照组,观察两组症状表现,并检测血常规指标,统计和研究两组消化系统病变及神经系统病变状况、白细胞数目、淋巴细胞数目、中性粒细胞数目。结果实验组嗜睡、精神欠佳、厌食、呕吐、腹泻、容易惊悸等例数显著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白细胞、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数目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疱疹性咽峡炎患儿发展手足口病存在一定早期特征,比如嗜睡、精神欠佳、厌食等,且其血常规指标明显提升,需要引起充分重视。

  • 标签: 疱疹性咽峡炎 患儿 手足口病 早期特征
  • 简介:摘要我校课题组以情境模拟教学平台,开展以内科护理学为主线的医学课程整合,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但也存在问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探索。

  • 标签: 情境模拟教学 中职护理专业 医学课程整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以家庭中心的产科护理模式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妇产科分娩的孕产妇76例,分为研究、对照两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研究组开展以家庭中心的产科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母婴结局。结果经护理后,研究组自然分娩率、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总产程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等,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以家庭中心的产科护理模式不仅能够进一步提高自然分娩率,而且还能促进母婴的健康,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以家庭为中心 产科护理模式 母婴结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助产士组人员孕妇提供连续性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收治的73例孕妇,并将孕妇随机分为护理组(n=36)及对照组(n=37)。观察组采用一般护理,对照组采用连续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后的满意度及孕妇顺产率和依从性。结果护理组的护理满意度34例(94.44%),顺产率33例(91.67),依从性35例(97.22%),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31例(83.78%),顺产率29例(78.38%),依从性26例(70.27%),很明显护理组的护理效果较对照组更优(P<0.05)。结论助产士组人员孕妇提供连续性护理能够有效提高孕妇的护理满意度,提高孕妇的护理效果,改善孕妇和医护人员之间的关系,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助产士 孕妇 连续性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护理专业教学中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其对于学生毕业后顺利完成角色转变、有效胜任护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病理教学是护理专业教学的重要构成部分,具体教学中应突出护理专业特色,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充分应用到工作实践中。当前正处于护理专业病理学教学改革的关键时期,研究从重组教学内容、深化教学方法改革、应用多媒体技术、开展综合性试验等四个方面,对以职业能力指导的教学改革进行探讨,实际教学提供借鉴。

  • 标签: 职业能力 护理专业 病理学教学改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如何提高肺血栓栓塞症诊断率和减少误诊率。方法对2010年3月至2012年9月14例误诊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患者的临床特点,误诊情况进行分析。结果14例呼吸困难12例胸痛8例D-dimer全部大于500μg/L;血气分析全部低氧血症;9例心电图有ST-T改变;考虑急性肺血栓诊断的因素;5例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正常;6例胸痛伴有严重低氧血症;3例常规针对冠心病治疗无效。结论因胸痛、呼吸困难而被初诊急性冠心病的患者当临床资料不支持该诊断时,尤其伴有严重低氧血症或常规冠心病治疗无效时,应该考虑急性肺栓塞可能并尽早行诊断性检查。

  • 标签: 急性肺血栓 栓塞症 误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以家庭中心的护理在小儿支气管肺炎中应用价值的观察分析。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2年6月期间来我院进行治疗的86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随机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以家庭中心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对两组患儿护理后的临床效果和相应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患儿护理的显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65.1%和86.0%,并发症的发生率16.3%;观察组患儿护理的显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86.0%和97.7%,并发症的发生率4.6%。两组患儿的对比实验研究表明,应用以家庭中心的护理模式的观察组患儿护理的临床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并发症的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应用以家庭中心的护理模式对支气管肺炎小儿患者进行护理的临床效果显著,改善了预后,提高了患儿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小儿支气管肺炎 以家庭为中心护理 常规护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冠心病患者的冠脉造影结果及其与年龄、性别等因素的关系进行分析。方法入选2013-09至2014-04期间在我院行CAG的胸痛患者1022例,其中CAG证实最大狭窄≥50%者758例,分别对其年龄、性别、病变程度、累及冠脉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女性发生单支病变的比例显著高于男性,而发生多支病变的比例显著低于男性(p=0.014);单支病变中以LAD最常见,双支病变累及冠脉依次RCA+LAD>LAD+LCX>RCA+LCX,且其构成在男女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双支与多支病变的平均年龄均显著高于单支病变(p<0.01)。按年龄及性别分层后显示无论男女,青年组发生单支病变的比例高于老年组(p=0.001),而老年组发生多支病变的比例均较中年组及青年组高(p=0.013,p=0.002),各年龄组患者累及冠脉血管的情况相互之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无论男女,均以LAD病变最常见。女性以单支病变最常见,男性以多支病变更常见。随着年龄增加,病变程度亦相应增加。

  • 标签: 胸痛 冠心病 冠脉造影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收治误诊两例以呼吸道感染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恙虫病,加强了临床上对不常见传染病的重视程度,提高早期正确诊断率,治愈率,以防漏诊、误诊。减少重病患发病的机会。

  • 标签: 恙虫病 误诊 呼吸道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对以社区导向的临床医学生预防医学见习效果进行评价。方法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取某校正在进行预防医学课程学习的大三临床医学生,分为教改班和非教改班,采用问卷调查与定性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效果评价。结果教改班对于社区的工作的认识、疾病的预防观念、对预防医学课程的兴趣的评分比较要高于非教改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在选择愿意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方面,教改班比例高于非教改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定性访谈发现大部分学生对这样的实验见习是持肯定态度。结论通过以社区导向的临床医学生预防医学见习,有助学生预防观念的形成,提高预防医学课程的学习兴趣,开阔思路,增长见识,促进就业。

  • 标签: 社区 临床医学生 预防医学 教学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2018年卫健委颁布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综合医院)全科医学科设置指导标准(试行)》中明确要求“认定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的综合医院最迟在2019年12月底前独立设置全科医学科,人员配备符合标准要求”。但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全科医学科的医生来源成了一个令人头痛的问题。笔者是一位较早从急诊医学转岗后注册全科医学的医师,从多个角度分析在综合性三级医院中,急诊医生转岗全科医生的优势,从而为综合医院全科医学科的建设提供参考。

  • 标签: 三级综合医院 全科医生 急诊医生 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