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0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联合倍他乐克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及对血清Hs-CRP、Hcy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9月—2018年9月间收治的8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倍他乐克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通心络胶囊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Hs-CRP、Hcy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00%,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χ2=3.914,P<0.05);两组治疗后Hs-CRP、Hcy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显著(P<0.05),且观察组Hs-CRP、Hcy水平降低幅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联合倍他乐克可降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疗效显著,且可降低血清Hs-CRP、Hcy等炎性因子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通心络胶囊 倍他乐克 冠心病心绞痛 炎症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综合治疗早期干预对出血性脑卒中患者抗炎性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我科住院的60例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6(IL-6)及白细胞介素-13(IL-13)含量的变化。结果治疗前,观察组血清中的IL-4、IL-6及IL-13含量水平分别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14d后,观察组血清中的IL-4、IL-13含量水平较前升高,IL-6含量水平较前降低,分别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中医综合治疗早期干预通过提高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抗炎性细胞因子IL-4、IL-13的表达水平,降低炎症因子IL-6的表达水平,保护脑组织。

  • 标签: 出血性脑卒中 中医综合治疗 相关抗炎细胞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RNA干扰(RNAi)技术抑制小鼠成骨细胞核激活因子受体配体(LigandofreceptoractivatorofNF-JB,RANKL)的表达,观察成骨细胞RANKL/OPG比值的变化,探讨成骨细胞与结核因子诱导的破骨细胞生成的相关性。方法合成4条RANKL序列特异性小干扰RNA(siRNA),用Liopfectamin2000转染成骨细胞,采用荧光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RANKL的表达,筛选出最有效的干扰序列,并用Westernblot技术检测成骨细胞的RANKL、OPG的表达,观察RANKL/OPG比例的变化,采用成骨细胞破骨细胞共培养技术探讨转染后的成骨细胞对由结核因子诱导的破骨细胞生成的影响。结果合成的4对siRNA中有一对可使小鼠成骨细胞的RANKLmRNA水平下降80%,蛋白表达下降72%;同时OPG的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RANKL/OPG比例明显下调,破骨细胞的生成明显受到抑制。结论RNAi沉默RANKL基因表达可显著下调成骨细胞RANKL/OPG的比值,抑制由结核因子所诱导的破骨细胞生成。

  • 标签: 核激活因子受体配体 RNA 干扰 小鼠 成骨细胞 基因沉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与肿瘤坏死因子—α在冠心病检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0年12月本院收治的87例冠心病患者设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在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87例健康人设为对照组,对两组的C-反应蛋白与肿瘤坏死因子—α检测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C-反应蛋白为(2189.212±840.432)μg/L,肿瘤坏死因子—α为(0.089.±0.234)μg/L;观察组C-反应蛋白为(11232.232±676.532)μg/L,肿瘤坏死因子—α为(0.657±0.431)μg/L。两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与肿瘤坏死因子—α检测情况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反应蛋白与肿瘤坏死因子—α在冠心病检测中具有确切临床意义,对冠心病临床筛查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C-反应蛋白 肿瘤坏死因子&mdash &alpha 冠心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对靶向治疗的疗效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期间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42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21例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患者,对照组21例为无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患者,对两组患者均应用替吉奥治疗,并采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s)抑制相关基因突变,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5.24%71.43%),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实施靶向治疗效果要明显优于非突变患者,能有效提高治疗有效率,降低肿瘤的恶性发展。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 靶向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芪苈强心胶囊对冠心病冠脉支架植入(PCI)术后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0例冠心病PCI术后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进行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30例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加服芪苈强心胶囊,疗程均为4周。观察治疗前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脏指数(CI)、NT-proBNP等疗效指标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等炎性因子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的LVEF、CI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T-proBN、TNF-α、hs-CRP等指标水平较治疗前均下降,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芪苈强心胶囊可有效改善冠心病PCI术后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并可降低血清TNF-α、hs-CRP等炎性因子水平。

  • 标签: 芪苈强心胶囊 冠心病PCI术后 心功能 炎性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雾化吸入阿米卡星治疗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与炎症因子的影响结果。方法采用2014年8月—2016年8月在我院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100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成两组,对照组50例采用常规抗炎治疗,观察组50例采用常规抗炎加阿米卡星雾化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7天血清白介素与各项炎症因子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肺功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炎性物质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经治疗后观察组血清(IL-6、IL-8、TNF-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结论阿米卡星雾化治疗相关性肺炎效果最佳,降低炎症因子产生、改善患者肺功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痛苦,值得临床使用。

  • 标签: 相关性肺炎 炎症因子 雾化吸入 阿米卡星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间隔室综合征腹腔压力变化对NF-κB及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4月收治的ACS患者40例,其中非手术治疗20例,手术治疗20例。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d、第3d、第5d分别留取血标本检测IL-6、MIF、TNF-α及NF-κB。结果随着IAP下降,NF-κB及炎症因子水平均逐渐下降,第3d、第5d两组TNF-α、IL-6水平与治前均显著降低(P<0.05),且手术组TNF-α、IL-6水平显著低于非手术组(P<0.05);第3d、第5dNF-κB、MIF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第5d手术组下降更显著(P<0.05)。结论IL-6、MIF、TNF-α及NF-κB在ACS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ACS随着IAP下降NF-κB活性降低,IL-6、MIF、TNF-α水平下降。

  • 标签: 腹腔间隔室综合征 炎症因子 N-&kappa B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评价生血丸联合造血生长因子在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重度骨髓抑制(Ⅲ度,Ⅳ度)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从2012年3月至2013年10月之间经临床病理学诊断、免疫学分型确诊为恶性肿瘤化疗后出现骨髓抑制的患者110例,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皮下注射200-400?g/d,白细胞介素11(IL-11)皮下注射1.5/d,同时口服生血丸(我院自制制剂)2粒每次,每天3次,用1-2周,具体停药时间按外周血细胞恢复情况;对照组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齐鲁制药)皮下注射200-400?g/d,白细胞介素11(齐鲁制药)皮下注射1.5㎎/d,用1-2周,具体停药时间按外周血细胞恢复情况,记录骨髓抑制恢复正常的时间,对两组的疗效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白细胞恢复正常范围所需时间统计学分析P<0.05,两者差异有显著性。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血小板恢复正常范围所需时间统计学分析P<0.05,两者差异有显著性。结论生血丸联合造血生长因子治疗恶性肿瘤化疗后重度骨髓抑制具有协同作用,疗效明确,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在化疗后重度骨髓抑制中推广应用。

  • 标签: 生血丸 造血生长因子 恶性肿瘤 骨髓抑制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泛昔洛韦联合注射用转移因子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科住院的77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泛昔洛韦联合注射用转移因子进行治疗,对照组仅给予泛昔洛韦治疗,观察两组的疗效。果治疗组结痂、止痛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4%,对照组总有效率84.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泛昔洛韦联合注射用转移因子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联合缬沙坦对糖尿病肾病(DN)早期患者微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80例患者,根据DN的Mogensen分期法,糖尿病无蛋白尿(DM)20例和早期DN组6O例,DN组又随机分为A(缬沙坦)、B(丹红注射液)、C(丹红注射液+缬沙坦)三组,各20例,观察3个月。比较每组患者治疗前后尿白蛋白排泄率(UAE)、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纤维蛋白原(FIB)、血脂、肾功能等指标的变化,同时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等微炎症因子的水平。结果A、B、C三组血清IL-1、TNF-α、hs-CRP等微炎症因子的水平显著高于DM组(P<0.01);与治疗前比较,A、B、C三组UAER、IL-1、TNF-α、hs-CRP等指标均有所下降(P<0.01),C组降低更明显;A、B组纤维蛋白原、血脂水平显著高于C组(P<0.01)。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缬沙坦改善DN早期患者的血脂及高凝状态,降低血清IL-1、TNF-α、hs-CRP等微炎症因子的水平,达到保护DN的目的。

  • 标签: 丹红注射液 缬沙坦 糖尿病肾病 微炎症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变应性紫癜患儿采用孟鲁司特治疗前后炎症因子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180例变应性紫癜患儿,所有患儿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90例在常规治疗同时联合孟鲁司特,回顾分析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炎症因子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总体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两组患儿治疗后的炎症因子相对于治疗前明显下降,在炎症因子下降程度方面,观察组大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变应性紫癜患儿在常规治疗同时联合孟鲁司特,有助于降低炎症因子,从而改善治疗效果,促进患儿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孟鲁司特 变应性紫癜 炎症因子 影响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他汀类药物对老年急性肾损伤患者炎症因子水平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00例老年急性肾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40毫克阿托伐他汀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前后炎症因子水平变化以及肾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在治疗后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血清肌酐(SCr)、白细胞介素和金属蛋白酶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他汀类药物能够改善老年急性肾损伤以及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并有效改善肾功能,值得将其在临床上广泛运用。

  • 标签: 他汀类药物 老年急性肾损伤 炎症因子水平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H22全细胞性抗原致敏DC前后DC所分泌的IL-12、IL-2、IFN-γ、TNF-α的变化情况,进而揭示H22全细胞性抗原激活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的机制。方法从小鼠骨髓细胞中分离出DC及其前体,再联用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和白介素-4(IL-4)进行体外培养,在DC培养过程中加入小鼠肝癌细胞(H22细胞)全细胞性抗原以致敏DC,测定致敏前后DC细胞因子IL-12、IL-2、IFN-γ、TNF-α的分泌。结果DC致敏前上清液中IL-12、IL-2、IFN-γ、TNF-α的浓度分别为19.39±0.98pg/ml、11.19±1.18pg/ml、1.03±0.19pg/ml、2.02±0.33pg/ml;DC致敏后上清液中IL-12、IL-2、IFN-γ、TNF-α浓度分别为80.39±1.33pg/ml、95.27±6.52pg/ml、29.59±3.15pg/ml、75.12±7.07pg/ml;DC致敏前后,上清液中IL-12、IL-2、IFN-γ、TNF-α的浓度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H22细胞致敏DC后,DC分泌IL-12、IL-2、IFN-γ、TNF-α增加,增加的分泌因子可能与H22细胞致敏后的DC激活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相关。

  • 标签: 树突状细胞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 细胞因子
  • 简介:摘要Th17是新型的CD4+T细胞亚群,它通过分泌IL-17作用于多种细胞,诱导CXCL8、CCL2、CCL20等多种趋化因子产生,募集促炎因子到达炎症组织,通过与相应受体结合,引起局部炎症反应。Th17相关的趋化因子及其受体在风湿性疾病中具有重要的免疫调节和促炎作用。

  • 标签: Th17 趋化因子 风湿性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输血前检查乙肝表面抗原、艾滋病病毒抗体等输血传染病因子意义。方法随机选取2104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接受输血治疗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在输血前采用微粒子酶免分析法与双感染抗原夹心酶联免疫法检测乙肝表面抗原、艾滋病病毒抗体(抗-HIV)、丙肝病毒抗体(抗-HCV)、梅毒螺旋体抗体(TP抗体)等各项指标。结果对60例患者进行输血前血清检查,检查结果显示HBsAg阳性患者有7例,阳性率为11.67%;检查结果显示抗-HCV的阳性患者有2例,阳性率为1.67%;检查结果显示无抗-HIV的阳性患者,阳性率为0%;检查结果显示梅毒的阳性患者有1例,阳性率为1.67%。结论输血前检查能有效的阻断乙肝病毒、丙肝病毒、梅毒和艾滋病病毒的传播,为医生做出诊断和治疗提供方向,也为患者感染疾病的提供来源依据,减少由于输血引起的医疗纠纷。

  • 标签: 乙肝表面抗原 艾滋病病毒抗体 其他输血传染病因子 输血 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白细胞衍生趋化因子2(Leukocytecell-derivedchemotaxin2,LECT2)在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表达水平和作为预测急性胰腺炎伴肝功能损伤预后指标的价值。方法检测所有合格的AP患者和对照组的血清LECT2、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和血清总胆红素的浓度,同时记录了感染率,手术和死亡率。分析LECT2与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和血清总胆红素的相关性,以及其与感染率、手术率和死亡率的相关性。结果共36个急性胰腺炎伴肝功能损害患者(A组,男19例,平均年龄43.7±3.9岁)和65例无肝功能损害患者(B组,男40例,平均年龄49.8±7.4岁)被纳入研究。65名健康志愿者纳入研究作为对照组(C组,男性37例,平均年龄46.4±9.5岁)。血清ALT、AST、TBILLECT2含量A组分别为5.4±3.6ng/ml,132.6±7.1IU/ml,78.4±4.2IU/mL和1.8±6.3mg/dl,B组为14.8±3.9ng/ml,45.3±4.4IU/ml,32.6±3.8IU/mL和1.4±0.6mg/dl,C组为21.5±1.8ng/ml,29±3.7IU/ml,27.3±2.9IU/mL和0.9±0.2mg/dl。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当血清ALT、AST、TBIL水平达到高峰,血清LECT2水平最低。相关分析表明LECT2与三组转氨酶及总胆红素负相关。A组的感染率、手术率和死亡率分别69.4%,13.9%和11.1%,B组为44.6%、4.6%和4.6%,A、B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间的LECT2与感染率,手术率和死亡率呈负相关关系。结论LECT2血清浓度与AP患者肝功能呈负相关关系可作为AP肝损伤的预后判定指标。

  • 标签: LECT2 急性胰腺炎 肝功能损害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HB患者肝组织中IL-32与IL-1β、TNF-α细胞因子相关性。方法收集诊断为CHB的患者,共106例。根据患者肝组织标本,分为轻、中、重度CHB组。收集两院健康人群的正常肝组织标本10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CHB组和对照组IL-32与IL-1β、TNF-α水平;轻、中、重度CHB患者IL-32与IL-1β、TNF-α水平;CHB患者IL-32与IL-1β、TNF-α的相关性。结果CHB组和对照组IL-32与IL-1β、TNF-α水平比较有差异(P<0.05);轻、中、重度CHB患者IL-32与IL-1β、TNF-α水平比较有差异(P<0.05);IL-32与IL-1β、TNF-α均呈正相关,相关性系数分别为0.652、0.687,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CHB患者肝组织中IL-32表达明显高于健康人群,IL-1β、TNF-α细胞因子的过量表达可能与IL-32有关。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TFPI对急性胰腺炎大鼠凝血功能及炎症介质的影响。方法50只SD大鼠,随即分为实验组(n=20),对照组(n=20),正常组(n=10),实验组大鼠注射TFPI,在给药前,给药后1h,2h,4h分别抽取静脉血检测SA,TNF-α,IL-1水平,APTT时间,及TFPI水平。结果给药前,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各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给药后各个时间点,实验组SA,TNF-α,IL-1水平均较对照组降低,APTT时间缩短(P<0.05),而给药后1h,2h实验组TFPI水平较对照组升高(P<0.05),4h时,两组间TFPI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TFPI对能改善急性胰腺炎大鼠的凝血功能及炎症介质释放,其有效作用时间大约是4小时。

  • 标签: TFPI 凝血功能 炎症介质 急性胰腺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联合灭滴灵涂剂治复发性阿弗他溃疡(RAU)的效果。方法将80例患有RAU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灭滴灵涂剂局部涂用,观察组采用灭滴灵涂剂局部涂用后5min将rhEGF均匀喷涂于黏膜创面,两组均治疗致溃疡面愈合或2周止。结果实验组患者溃疡平均愈合时间为(3.48±1.95)d。对照组为(5.65±1.96)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总有效率(92.5%),明显高于对照组(60%)(P<0.01)。结论rhEGF联合灭滴灵涂剂对RAU治疗有明显促进溃疡面愈合,疗效显著,减少患者痛苦。

  • 标签: 复发性阿弗他溃疡(RAU)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 灭滴灵涂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