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7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羊水过少分娩方式的选择及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60例羊水过少孕妇,按照分娩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实行经阴道分娩方式,观察组实行剖宫产方式,对比两组分娩方式引发围产儿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围产儿出现胎儿畸形、胎儿宫内窘迫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6.67%;对照组围产儿出现胎儿畸形、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0.00%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妊娠晚期羊水过少孕妇实行剖宫产分娩,可有效减少围产儿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分娩方式 羊水过少 妊娠结局
  • 简介: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高血压患者数量越来越多,在患者高血压的同时,很多患者出现合并症,合并症种类很多,针对每种合并症运用不同的药物进行治疗。

  • 标签: 高血压合并症 降压药物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B超对胎儿脐绕颈分娩方式选择上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住院分娩的产妇临床资料,分别就产前B超诊断脐绕颈情况、分娩方式逐项分析、对比,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对诊断脐绕颈2周以上者,放宽剖宫产指征,明显降低了胎儿窘迫及围生儿死亡率。结论超声诊断脐绕颈简便、直观、无创、准确,为产科选择恰当的分娩方式提供了可靠的依据。脐带绕颈是产科常见并发症,可造成胎儿生长发育迟缓及宫内窘迫,严重可造成胎儿或新生儿窒息或死亡。产前B超大多数可诊断。加强产前和产程观察,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可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

  • 标签: B超 脐绕颈 分娩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现代敷料联合使用在压疮伤口护理中的选择应用效果及护理体会。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采用康乐宝银离子、泡沫敷料联合使用和泡沫敷料单独使用治疗压疮,比较两组压疮后的整体效果,并分析护理体会。结果观察组压疮总有效率96.7%,有效率20.0%,显效率30.0%,治愈率46.7%;对照组压疮总有效率88.3%,有效率35.0%,显效率21.7%,治愈率31.6%。观察组整体效果更为明显,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现代敷料在压疮伤口护理中整体应用效果明显,利于愈合率的提高,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现代敷料 压疮 护理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穿刺口的最佳包扎止血方法。方法将80例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按手术时间顺序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42例),治疗组按照包扎止血方法用桡动脉止血带注气15ml、定时减压、低压力水平维持8-12h包扎;对照组按传统方法包扎止血。观察两种包扎止血方法术后手部肿胀、麻木、发绀,穿刺点渗血、血肿,桡动脉闭塞,血管迷走反射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手部肿胀、麻木、发绀和血管迷走反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Ol或P<O.05),而两组局部渗血、血肿和桡动脉闭塞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以确定桡动脉穿刺口的包扎方法,能减少患者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

  • 标签: 冠状动脉介入术 桡动脉穿刺 包扎止血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超选择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50例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行子宫切除术)和实验组(25例,行子宫动脉栓塞),比较两组凝血功能、出血量、输血量情况。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止血时间、术后并发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选择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安全有效,创伤面积小,术后恢复快,无明显并发症,值得临床选择和使用。

  • 标签: 难治性产后出血 超选择子宫动脉栓塞术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研究采用两种不同血流阻断方式实施腹腔镜肝切除手术的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腹腔镜肝切除手术治疗的患者72例,以随机分组法分成对照组(36例)和研究组(36例)。对照组操作过程中实施Pringle入肝血流阻断;研究组操作过程中实施改良区域性半肝阻断。对比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手术总有效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仅有1例术后并发症,少于对照组的5例;手术总有效率达到94.4%,高于对照组的8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肝切除手术操作过程中实施改良区域性半肝阻断,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控制术中出血量,缩短术后住院时间,使手术治疗的总有效率得到显著提升。

  • 标签: 腹腔镜 肝切除 改良区域性半肝阻断 Pringle 入肝血流阻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二次剖宫产选择腹壁横切口与纵切口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8年3月90例二次剖宫产产妇,随机分组。腹壁横切口剖宫产组选择腹壁横切口手术,腹壁纵切口剖宫产组选择腹壁纵切口手术。分析手术成功率;手术的总时间、胎儿娩出的时间、手术过程总出血情况;治疗前后产妇生命体征、血红蛋白水平;盆腹腔粘连发生率、新生儿娩出1分钟内的Apgar评分低于7分的比例。结果两组手术成功率相同,P>0.05;腹壁纵切口剖宫产组效果、生命体征、血红蛋白水平、手术的总时间、胎儿娩出的时间、手术过程总出血情况、盆腹腔粘连发生率、新生儿娩出1分钟内的Apgar评分低于7分的比例和腹壁横切口剖宫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二次剖宫产产妇实施腹壁纵切口手术可获得较好效果。

  • 标签: 二次剖宫产 腹壁横切口 纵切口 对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行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的90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围手术整体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贫血症状改善、月经量减少以及肿瘤体积减少病例明显多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观察组42例患者临床症状明显好转,2例发生经期延长,2例贫血。观察组28例患者临床症状明显好转,14例发生经期延长,9例贫血。结论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可有效地缩小子宫及肌瘤体积,同时配合围手术整体护理干预措施,可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

  • 标签: 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 子宫肌瘤 临床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不同手术方式对脑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预后效果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脑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76例,将其按奇、偶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与对照组3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开颅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血管内栓塞方法治疗,将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优良率相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血管内栓塞方法应用于脑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治疗中,其具有微创手术特点,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几率,对提高治疗效果及改善患者预后均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脑动脉瘤破裂出血 开颅手术 血管内栓塞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superselectiverenalarteryembolization,SRAE)治疗医源性肾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14年3月—2017年5月行该术式治疗的21例医源性肾出血患者的临床和随访资料进行归纳总结,从而得出结论。结果所有患者均止血成功,有20例患者一次手术成功,成功率达95.2%,平均手术耗时(65.2±25.5min),1例患者术后1周再次出现肾出血,再次行介入栓塞后出血停止。20患者栓塞成功后肉眼血尿均在1周内停止,其中有16例在术后3天内停止,4例患者在术后3~7天内停止。所有患者栓塞成功后血压、血红蛋白均逐步上升。术后5例患者出现肾区疼痛不适以及8例患者出现术后发热等肾栓塞综合征表现,给予止痛退热等处理好缓解。术后随访1月,无异常情况。结论超选择性肾动脉分支栓塞治疗医源性肾出血成功率极高,临床效果佳,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 标签: 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 肾出血 医源性疾病
  • 简介:摘要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T)可通过多种机制对育龄期妇女的生育能力产生不利影响,且影响相互叠加,具体机制不明,治疗方法也多种多样。现就引起子宫内膜异位症性不孕的机制及治疗方案的选择做一综述,为今后临床医生治疗本病,指导患者受孕提供参考意见。

  • 标签: 子宫内膜异位症 不孕 机制 治疗方案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妇科腹腔镜手术的麻醉选择及相关问题的应对策略。方法抽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间入院的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共64例,按照麻醉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应用全凭静脉麻醉,观察组应用静吸复合麻醉,比较两种麻醉方式的效果。结果手术前,两组患者的SBP、DBP、HR、SPO2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建立气腹后15min观察组的SBP、DBP、HR、SPO2波动较小,对照组的SBP、DBP、HR明显升高,SPO2下降,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气后15min对照组的SBP、DBP、HR恢复到术前值,SPO2下降。结论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应用静吸复合麻醉,所得效果较好,值得在临床手术中推广应用。

  • 标签: 妇科腹腔镜手术 全凭静脉麻醉 静吸复合 效果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选择性输卵管造影(SSG)及再通术(FTR)在输卵管不孕症中的疗效。方法经子宫输卵管造影证实254例患者共412条输卵管近端阻塞或通畅度不佳,将导管置于输卵管口,使用导丝疏通后造影,对比分析其手术前后输卵管通畅程度结果本组254例412支输卵管有狭窄、粘连或闭塞,术后373支输卵管获得再通,再通成功率90.5%;术后半年随访怀孕97例,达38.18%。结论SSG及FTR安全有效,是治疗因输卵管近端阻塞或不通畅导致不孕的有效方法。

  • 标签: 选择性输卵管造影 输卵管再通术 不孕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选择一次性根管治疗的适应症,并分析该疗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0年4月-2011年7月在我院牙科治疗不可复性牙髓炎、牙髓坏死和各种根尖周炎的患者84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根管治疗,实验组给予一次性根管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术后疼痛、X线片)。结果实验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一次性根管治疗是目前治疗不可复性牙髓炎,牙髓坏死和各种根尖周炎的最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进行大力推广。

  • 标签: 一次性根管治疗牙髓炎适应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选择性深低温对猴脑结构和神经元微管蛋白MAP-2表达的的影响。方法4-10岁健康恒河猴8只,随机分为2组双侧颈总动脉阻断冷灌注组(简称深低温组,n=5),双侧颈总动脉阻断常温灌注组(简称常温组,n=3)。常温下临时阻断双侧颈部血管10分钟后,通过一侧颈内动脉冷灌注,同侧颈内静脉回流,阻断其它颈部血管,建立选择性脑局部体外循环通路,降低脑温至18℃,60min恢复脑血流,实验动物自然复苏。脑组织多取材石蜡包埋切片行光镜检查及MAP-2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深低温组脑组织形态未见明显异常。常温组示神经细胞溶解坏死。常温组与深低温比较,MAP-2表达下降(P<0.01);结论选择性深低温能够降神经元Map-2的崩解从而减少脑缺血对神经元的破坏作用。

  • 标签: 脑保护 恒河猴 低温 复苏 神经元微管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对下肢骨科手术麻醉的方法在超高龄患者的选择的比较。方法选取2015年期间我院收取的45例老年下肢骨科手术患者,A组(麻醉方法单侧腰麻SA)和B组(麻醉方法腰—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及C组(麻醉方法连续硬膜外麻醉EA),对三组患者的麻醉效果进行分析。结果A组和B组的麻醉起效时间和阻滞完全时间均短于C组;而C组的布比卡因使用量却远远高于A组和B组;A组和B组的麻醉效果均优于C组。结论SA只要掌握好用量,可以充分的满足超高龄老年患者在下肢骨科手术中的需求,并且该种麻醉方法具有起效快、麻醉效果确切、肌肉松弛度良好,对超龄老年患者尽快恢复健康、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积极的意义。

  • 标签: 下肢骨科手术 高龄 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社区门诊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降压药物的选择。方法选取高邮市开发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门诊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20例作为观察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点和降压药物的选择。结果42%的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较高,降压药物以复方降压片、钙离子拮抗剂、β受体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肾上腺素能受体结合剂、中成药、利尿剂为主,且患者的血压水平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各项临床症状均显著改善。结论社区门诊老年高血压患者存在较大的特殊性,因此,应依据患者的临床特点和病情,选择适当的降压药物。

  • 标签: 老年高血压患者 社区门诊 临床特点 降压药物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