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格列齐特缓释片在糖尿病周围血管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7年1月—2018年6月本院接诊的糖尿病周围血管病患者60例,按照数字抽签法分成实验和对照两组(n=30)。实验组实行格列齐特缓释片治疗,对照组实行格列吡嗪控释片治疗。分析两组血管功能的改善情况,并对各组的相关血液流变学指标作出比较。结果红细胞聚集指数、全血高切还原黏度、纤维蛋白原、血浆粘度、血沉以及全血低切还原黏度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选择格列齐特缓释片对糖尿病周围血管病患者进行施治,可显著改善其血管功能,提高病情控制效果,建议采纳。

  • 标签: 格列齐特缓释片 血管功能 疗效 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对疤痕子宫人工流产86例患者进行分析,总结经验。方法术前详细询问病史,合理用药,术中认真操作,动作规范,术后给予正确的宣教,正确避孕。结果86例疤痕子宫人工流产均一次负压吸引成功,无漏吸、人流不全及子宫穿孔等并发症的发生。结论认真操作,掌握好基本功,做好预防措施,施行人工流产可以避免发生并发症,顺利完成手术。

  • 标签: 疤痕子宫 人工流产 避孕
  • 简介:摘要人工耳蜗是现代一种电子装置,能够代替患者受损病变的听觉器官,将声音转化为电信号传入人体内耳耳蜗中,对残余的听神经产生刺激,从而使大脑可以产生听觉。现在为了使这种装置可以在以后的临床治疗中取得良好的疗效,现将人工耳蜗植入患者的健康教育进行综述。

  • 标签: 人工耳蜗植入术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病人的护理。方法对术后患者通过严密的病情观察,切口引流管的护理,疼痛护理和并发症的预防以及早期功能锻炼,预防膝关节感染等护理措施,从而大大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少病人的痛苦,最大限度地恢复关节功能。结果通过对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合理到位的护理措施,及充分做好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结论通过精心护理,患者无并发症的发生,均在术后10天出院,现将护理措施报告如下。

  • 标签: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康复训练对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60例早期康复训练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前(2.05±0.95),术后3天(2.25±1.25),术后10天(5.25±1.65),术后14天(9.35±1.05)。Harris评分评定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术前(23.45±9.5),术后2周(55.85±6.25),术后6周(69.75±12.05)。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术后康复采用早期康复训练,更好的恢复肢体功能并降低各类并发症的发生率。

  • 标签: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早期康复训练 肢体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四肢创伤骨科手术中采取组合式外固定支架治疗的方法以及应用价值,为临床提供有力的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所收治的四肢创伤骨折患者资料100例,100例患者全部在手术期间接受组合式外固定支架治疗,统计100例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手术之后出现并发症情况。结果100例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3.0%;100例患者手术之后出现并发症几率为9.0%。结论针对四肢创伤骨科手术中采取组合式外固定支架治疗效果显著,患者出现并发症的几率低,应该在临床中大力推广使用。

  • 标签: 四肢创伤 骨科手术 组合式外固定支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患者抑郁心理发生的相关因素,为实施心理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抑郁自评量表(SDS),自拟情绪影响相关因素调查与患者一般资料表格,在患者知情同意原则下,给予200例冠状动脉支架术后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冠状动脉支架术后患者抑郁发生率为30.5%,患者年龄、支架植入个数、住院时间长短以及是否合并基础疾病是PCI术后抑郁心理的相关因素(P<0.05)。结论PCI术后患者抑郁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临床工作中应给予足够重视,积极采取干预措施,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冠状动脉支架术 抑郁心理 相关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内镜下胆道支架置入在肝胆外科术后胆漏的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的病例样本分析对象为2017年6月至2018年3月在我院肝胆外科接受手术且术后胆漏的80例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新的胆漏临床分型对患者进行分别,Ⅰ型为胆囊管漏,Ⅱ型为肝外胆管漏(按照漏口直径与胆管直径三分之一之间的大小比较分别分为B、A型),Ⅲ型为肝内胆管漏,Ⅳ型为Luschka管漏(盲端漏为A型、引流肝段以下为B型、引流肝段以上为C型)。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适当的支架置入治疗。结果80例患者中有41例为Ⅰ型、18例为ⅡA型、ⅢA型10例、ⅢB型11例。80例患者中53例接受Oddi括约肌切开联合支架置入,27例接受单纯支架置入。患者术后支架拔出时间不同,有出现腹痛的患者经过治疗后缓解,未有并发症出现。结论给予肝胆外科术后胆漏患者内镜下胆道支架置入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标签: 内镜下胆道支架置入 肝胆外科 术后胆漏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在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胫腓骨开放性骨折51例,以随机分组方式,分为观察组26例,对照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于出院6个月,采用Johner-Wruhs评估标准对两组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功能恢复进行评估,两组均采用护理效果满意度调查表对护理效果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护理效果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Johner-Wruhs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是系统化而高水平的护理方案,能改善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患者预后,提高护理效果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综合护理 外固定支架 胫腓骨 开放性骨折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活血通脉汤防治心梗患者支架术后再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心血管科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成功的患者3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9例。两组患者均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及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根据患者情况采用桡动脉或股动脉径路,按常规标准方法进行。术前、术中及术后常规应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肝素、低分子肝素、单硝酸异山梨酯、降脂药、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等药物。同时,控制好血压、血糖等其他相关疾病。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于手术当日开始服用活血通脉汤(药物组成肉桂、黄芪、人参、当归、白术、熟地、川芎等),水煎2次,取汁200ml,每日1剂,分2次服用。结果治疗组再狭窄发生率15.79%,正常好转率84.21%;对照组再狭窄发生率36.84%,正常好转率63.16%,治疗组较对照组再狭窄发生率显著减少,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瘀证计分值比较治疗组较对照组血瘀证计分值明显降低,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活血通脉汤防治心梗患者支架术后再狭窄可取得明显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心肌梗死,介入支架术,活血通脉汤,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患者的外固定支架治疗及护理探究。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8年9月治疗的42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记录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外固定支架治疗,并给予针对性护理。结果42例患者经过外固定支架手术治疗并配合护理措施后都得到了较好的恢复,术后康复状况良好。结论对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患者运用外固定支架治疗方法会出现术后并发症,因此给予患者针对性护理措施,改善预后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胫腓骨 开放性骨折 外固定支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胰腺导管内乳头状粘液性肿瘤CT、MRI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的CT及MRI资料,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比分析。结果CT、MRI诊断为主胰管型IPMNs3例,分支胰管型IPMNs14例,混合型7例。病理分型与CT、MRI分型一致,根据CT及MRI提示恶变的标准,诊断恶变13例,手术病理证实恶变13例,两者保持一致。结论CT及MRI对IPMNs的诊断、分型和恶变的判断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 标签: 胰腺肿瘤 乳头状 表现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身麻醉与椎管内麻醉在老年股骨骨折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90例老年股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均为45例。对照组行全身麻醉,研究组行椎管内麻醉。比较两组的应用效果。结果研究组术后24hFEV1(2.49±0.45)V/L、FVC(3.39±0.59)V/L、PEF(5.06±1.06)υ/L·s-1,均显著高于术前,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各时间段MMSE评分分别为术后1h(24.24±1.54)分、术后3h(25.11±1.69)分、术后6h(26.64±1.96)分,均显著低于术前,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椎管内麻醉应用于老年股骨骨折手术中效果显著,有利于减小手术对患者术后肺功能和认知功能的影响。

  • 标签: 全身麻醉 椎管内麻醉 老年股骨骨折 手术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血管穿刺在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四医院干部科室2010~2014年小血管静脉输液的患者2000例采用传统的穿刺方法进行穿刺的对照组和改良式的穿刺方法的实验组两组。实验组采用小的进针角度,缓慢的穿刺速度进行穿刺,对照组采用常规的静脉穿刺方法进行穿刺,比对两组患者穿刺的成功率。结果实验组的患者有效率为95%,对照组患者的有效率为70%。两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改良的穿刺方法,可有效的增加患者穿刺的成功率,减轻患者的承受多次穿刺的痛苦,减轻科室耗材,优化护士的工作量,和谐护患关系。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慢性脑血管功能不全的临床诊治分析。方法抽取我院神经内科114例慢性脑血管功能不全病人进行探讨,随机分组,研究组采取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尼莫地平治疗,对照组采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结果经过分析,研究组明显强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临床对比价值。结论针对慢性脑血管功能不全病人开展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能够提高治疗效果,提高诊断率,有效控制病情,具有良好的临床运用价值。

  • 标签: 慢性脑血管功能不全 慢性脑循环不足 临床诊断 参川芎嗪注射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硬化性血管瘤(SHL)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特点。方法结合15例SHL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该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改变、组织学特点和免疫组化抗体的表达。结果该病的病因不清,一般无临床症状,影像学显示主要为外周孤立的、境界清楚的肿块常有钙化,病理表现主要有4种特征组织类型乳头型、血管瘤样型、实体型和硬化型。结论SHL临床少见,影像学可提供参考,确诊需靠病理组织学诊断。

  • 标签: 肺硬化性血管瘤 影像学检查 免疫组化 病理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就外周血管介入治疗大咯血的临床效果进行探析。方法抽取2016年6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大咯血患者(40例)为主要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和观察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手段,观察组采用外周血管介入治疗手段,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实施外周血管介入治疗后,其临床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大咯血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实施外周血管介入治疗,可有效提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外周血管介入治疗 大咯血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供血机构供血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加强供血管理的相关对策,提高采供血机构供血管理水平。方法2014年6月-2016年12月期间对我州采供血机构供血管理现状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采供血机构组织、人员建设情况,人才储备与培训情况,配套设施建设情况,统计各项考察指标的合格率。结果调查结果显示我州采供血机构在组织、人员建设情况,人才储备与培训情况,配套设施建设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管理质量有待持续改进。结论针对采供血机构供血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应当采取针对性对策加强管理,不断提升供血管理水平,保证临床用血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 标签: 采供血机构 供血管理 问题 对策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脑血管意外患者实施心理疏导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脑血管意外患者150例,依据护理模式差异性将所有患者进行分组。接受常规护理的70例患者为参照组,接受心理疏导干预的80例患者为研究组,最后比对护理效果。结果比对两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研究组改善优于参照组,组间数据证实后差异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比对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研究组更短,与参照组比对后差异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脑血管意外患者实施心理疏导干预可以使其不良情绪得以缓解,从而使临床治疗效果提升,可在临床上进一步普及。

  • 标签: 心理疏导干预 脑血液意外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