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42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服三七粉对脊柱术后伤口引流量及DVT发生率的影响,验证三七粉对脊柱术后具有止血及抗栓的双向作用。方法于2015年08月-2016年07月选取我院行脊柱手术的患者84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于术前1天至术后7天应用三七粉3g口服2/日。对照组于术前1天至术后7天应用三七粉及淀粉(按119)混合物作为安慰剂3g口服2/日。所有患者术后72H拔除引流管,术后第7天行双下肢静脉超声。分别对两组病例的伤口引流量及DVT发生率做比较。结果治疗组的伤口引流量及DVT发生率均小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三七粉对脊柱术后具有止血及抗栓的双向作用,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三七粉 脊柱术后 止血 抗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管理对降低支具所致皮损发生率的应用效果。方法运用品管圈管理方法,通过对皮损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应对方法,比较开展品管圈前后佩戴支具患者皮损的发生率。结果品管圈活动后支具所致皮损的发生率由4.87%降至0%(目标值1.95%)。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可以有效的降低支具所致皮损的发生率。

  • 标签: 品管圈 支具所致皮损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发生抑郁的相关因素临床分析。方法选择符合分类标准的SLE患者120,应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估,确诊抑郁症者34例,对可能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SLE患者发生抑郁症的相关风险因素有低发病年龄、独身、无医保支付经济负担较重者、高学历、长病程、中重度以上疾病活动。抑郁相关症状中频率最高的是睡眠障碍、易疲倦、生活空虚/无助感、兴趣丧失、易激惹。结论临床医师在治疗躯体疾病临床症状时,应注意患者有无不良心理状态,及时给予心理干预治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疾病预后。

  • 标签: 红斑狼疮 系统性 抑郁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对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方式,凸显价值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以本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执行治疗的52例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开展研究,分组依据为计算机表法,平分为参照组(n=26)与研究组(n=26),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个性化护理,以自护理效果作为评价标准。结果研究组呈现结果更优,且P<0.05,具有探讨分析价值。结论在对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实施护理过程中,应用个性化护理,可提升护理效果,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多发性肋骨骨折 个性化护理价值 并发症发生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主要探讨分析门诊输液过程中发生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及护理。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的门诊输液过程中发生高热惊厥的210例患儿,按照两种不同的护理服务措施,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儿100例,实验组患儿110例,对照组患儿执行常规护理服务措施,实验组患儿执行急救护理服务措施,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患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门诊输液过程中发生高热惊厥的患儿进行护理时,采取急救护理服务措施,能明显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保障患儿的的生命安全。

  • 标签: 门诊输液 小儿 高热惊厥 急救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体位护理对玻璃体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诊治的视网膜脱离患者150例,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5例,所有患者都给予玻璃体切除术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体位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1个月的矫正视力,都高于术前1d(P<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的矫正视力也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术后1个月的结膜充血、继发青光眼、晶状体混浊、压疮等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7%和14.7%,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体位护理在玻璃体切除术治疗视网膜脱离的应用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视力,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 标签: 体位护理 玻璃体切除术 视网膜脱离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对无偿献血者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进行研究,且提出有效措施,以提高献血质量。方法选取我站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所接收的331例无偿献血且发生不良反应者作为研究的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了解其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结果258例轻度不良反应,63例中度反应,10例重度反应;导致献血者出现不良反应的原因主要为210例心理或精神因素、50例睡眠因素、23例饮食因素、23例环境因素以及25例采血人员因素。结论诸多因素可导致无偿献血时发生不良反应,其中最为常见的就是献血者本身的心理或精神状况;对此,因采取各种措施,如对献血者实施心理疏导,以避免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无偿献血 不良反应 原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减少妇产科不良事件发生率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至2015年接诊的孕产妇100例,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实验组,其中每组各50例,实验组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结合人性化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恢复情况以及在住院期间发生的不良事件。结果研究组的患者在住院期间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实验组,且恢复情况较好,两组间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施护理干预对降低妇产科不良事件的发生有着良好的效果。

  • 标签: 护理干预孕产妇 不良事件 发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延续性护理降低老年高危压疮患者发生压疮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本院120例高危压疮患者参与研究,本次研究时间范围在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将120例高危压疮患者分成两组,60例患者为一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老年高危压疮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经过护理后其压疮发生率明显降低,两组老年高位压疮患者出院后压疮发生率分别为38.33%和16.67%,可见观察组患者对照组高危压疮患者压疮发生率比较起来,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能够有效降低老年高危压疮患者的压疮发生率,从而改善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荐。

  • 标签: 延续性护理 老年高危压疮患者 降低压疮
  • 简介:摘要目的对老年住院患者出现意外坠床或跌倒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总结护理对策。方法选择60例于2015年7月—2016年7月在我院老年科住院接受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其意外坠床或跌倒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组30例施予预见性护理,对比组30例施予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意外坠床、跌倒出现的情况。结果坠床、跌倒意外由患者自身原因、病房环境、护理措施导致,施予护理后,研究组意外发生率是6.7%,与比对组的23.3%比对明显较高,且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也明显较对比组高,(P<0.05)。结论老年患者有较多的意外坠床、跌倒危险因素,临床上需加强护理,为患者提供预见性、针对性的护理服务,对意外的发生进行预防。

  • 标签: 老年住院患者 坠床 跌倒 原因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亲情护理干预对减少全麻术后老年患者苏醒期并发症发生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全麻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52例进行研究,收治时间为2015年5月至2016年4月期间,经简单随机分组为两组,分别给予患者常规护理(对照组)与亲情护理(观察组),对两组患者的苏醒期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苏醒延迟概率、躁动概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恶心呕吐、呼吸抑制以及寒颤概率比较,P>0.05。结论亲情护理干预在减少全麻术后老年患者苏醒期并发症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 标签: 亲情护理干预 全麻 老年患者 苏醒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家庭支持系统的干预对产后抑郁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6年3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产妇600名,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0例。对照组产妇给予产科常规护理,对家属进行规范的产褥期知识宣教与指导。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家庭支持系统提供干预指导。对比两组患者的产后抑郁症发生率。结果对两组产妇在产后6周的抑郁症状,患病程度进行比较。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产妇在抑郁症状和抑郁程度上,均较对照组的产妇为轻,症状阳性率明显低(P<0.05)。结论家庭支持熊的干预,能够有效改善产妇的产后抑郁发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产褥期抑郁症 家庭支持系统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性分析白血病患儿PICC置管后静脉炎的发生原因及相关防治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04月-2016年06月收治的123例行PICC置管的白血病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置管后静脉炎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总结具体防治对策。结果本组123例患儿,PICC留置期间发生静脉炎18例(占14.6%),多为机械性静脉炎,与患儿年龄、选择不同的血管、PICC穿刺次数、管道型号、导管留置时间及送管等有关,经针对性处理后,炎症表现得以好转。结论在白血病患儿PICC置管后静脉炎发生原因分析基础上采取针对性防治对策,有助于改善患儿预后。

  • 标签: 白血病 患儿群体 PICC置管 静脉炎 防治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住院糖尿病患者压疮发生的系统护理干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到2015年收治的住院糖尿病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试验组患者采用系统护理干预方式,比较两组患者压疮发生情况、压疮预防知识了解度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患者中发生压疮的患者数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对预防压疮知识的了解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试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护理干预预防住院糖尿病患者压疮发生的效果显著,具有很高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糖尿病患者 压疮 系统护理干预 预防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心理干预对新兵心理健康水平及军训伤发生率影响。方法选取500例某部新兵(2015年11月—2017年5月)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将其依据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观察组两组,分别行常规卫生教育及心理干预,对比其两组SCL-90各因子分值和军训伤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某部新兵SCL-90各因子分值相比对照组更具有优势(P<0.05)。观察组某部新兵军训伤发生率5.20%,低于对照组,两组间相比较,P<0.05。结论对某部新兵实施心理干预,能够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同时还能有效降低军训伤发生率,值得研究。

  • 标签: 心理干预 新兵 心理健康水平 军训伤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应用品管圈活动降低小儿静脉输液外渗发生率的效果。方法以我院收治的260例小儿静脉输液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30例)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130例)采用品管圈活动干预,对比两组输液外渗发生率。结果实验组输液外渗发生率与一次性穿刺不成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留置针使用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品管圈活动降低小儿静脉输液外渗发生率,其效果比较明显,能够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患儿输液效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品管圈 活动 降低 小儿静脉输液 外渗 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强化职业安全教育对实习护生针刺伤发生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8年4月386名实习护生为对照组,2018年7月至2019年4月223名实习护生为干预组,根据对照组实习护生针刺伤及针刺伤后上报情况制定强化职业安全教育措施,干预组实习护生实习过程中进行理论授课、技能训练、情景模拟及案例分析等一系列强化教育,分别在实习结束时采取相同的问卷调查,比较两组实习护生针刺伤发生率及针刺伤后上报率。结果对照组针刺伤的发生率为71.16%,干预组发生率为17.53%;对照组上报率为35.18%,干预组上报率为76.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对实习护生针刺伤相关知识、态度及行为得分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强化职业安全教育可降低实习护生针刺伤发生率,提高上报率。

  • 标签: 实习护生 职业安全 针刺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