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药物诱导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最初是在几十年前被描述,随后陆续有报道称在服用肼苯哒嗪(肼曲嗪,氢氮嗪)、普鲁卡因酰胺和磺胺嘧啶的患者中出现ANCA相关性血管炎、药物诱导的狼疮和药物相关性膜性肾病。文中通过对药物诱导的红斑狼疮(DIL)研究进展的综述,认为DIL某些临床和实验室特征可以与特发性系统性红斑狼疮区别开来。不同的药物引起的DIL有其本身特点,文中还就传统的药物和生物制剂引起的DIL发病机制、临床特征以及治疗进行介绍。

  • 标签: 红斑狼疮 药物诱导 ANCA相关血管炎
  • 简介:我国对红斑狼疮(LE)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仅皮肤科每年发表的文章就有很多,在基础方面如基因的多态性、有关的各种细胞因子、受体的表达等等,对阐明红斑狼疮发病机制起到一定的作用,但要取得重大的突破,仍需做很大的努力.

  • 标签: 红斑狼疮 皮肤科 细胞因子 受体 LE 发病机制
  • 简介:摘要红斑狼疮是与白血病、癌症并列,为世界医学三大难症之一,也是免疫性疾病中由于自身免疫失常而发病的难治病种。红斑狼疮在我国发病率为万分之七至八,而且大部分为是女性,统计的比率约在90%,多见于20~40岁的年轻女性,临床上一般分为盘状红斑狼疮和系统性红斑狼疮

  • 标签: 红斑狼疮 预防 治疗
  • 简介:肿胀性红斑狼疮是慢性皮肤型红斑狼疮的一个亚型,现将所见1例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46岁,右额水肿十七年,面部肿胀半年入院。患者于十七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右额部水肿性红斑,触之不痛不痒,反复发作。

  • 标签: 红斑狼疮: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
  • 简介:盘状(DLE)、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SCLE)的主要病变为各种皮肤红斑,而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在早期也是以皮肤红斑为主(占70%以上)。对于DLE及SCLE,治疗目的在于去除红斑,避免留下皮肤萎缩,对SLE则不单是为了退红斑,更重要的是制止病情的进展,不要出现内脏病变如肾炎等。

  • 标签: 治疗进展 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 系统性红斑狼疮 药物 皮肤红斑 SCLE
  • 简介:摘要红斑狼疮是一种累及多个组织、器官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此病好发于生育年龄女性,其生育能力通常不受影响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生育的要求也越来越强烈,近年来随着风湿免疫科、产科医疗及监护水平的提升和发展,赋予患有SLE的病人孕育的新的希望2。但SLE仍可影响妊娠结局,危害母儿的安全3。因此,如何合适的妊娠时机,合理的娠期监测,争取更好的妊娠结局,对医学界提出了新的挑战。

  • 标签: 妊娠 红斑狼
  • 简介:临床资料患儿,男,52天。生后20天右足底出现一黄豆大小红斑,10余天后左上肢也出现一类似红斑。患儿系头胎足月顺产,出生时体重2700g,Apgar评分10分。家族史:其母30岁,近一个月来自觉口干、乏力,双手关节疼痛,抗SSA抗体和抗SSB抗

  • 标签: 新生儿红斑狼疮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医治疗方法在治疗红斑狼疮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48例患者资料,根据了解的资料制定治疗计划。结果中医治疗后红斑狼疮患者治愈率高,48例患者中已经有45例患者完全康复出院,2例患者病情出现好转,1例患者进行转院治疗。

  • 标签: 红斑狼疮 患者 治疗
  • 简介:前不久,黄女士面颊两侧长了对称的红斑,不能自行消退.有朋友对她说有可能是“红斑狼疮”的皮肤表现。为此黄女士想了解红斑狼疮该如何诊断?看到网上说治疗红斑狼疮的非甾体抗炎药、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等都有一定的副作用,那么有哪些中药方可治疗红斑狼疮呢?

  • 标签: 红斑狼疮 中药治疗 诊断 非甾体抗炎药 免疫抑制剂 糖皮质激素
  • 简介:摘要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累及多脏器的自身免疫性疾病,随着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联合应用,患者的存活率有了显著的提高。由于疾病活动度高、早期脏器受累和更多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儿童SLE患者病死率明显高于成人,为尽早识别儿童SLE危象,通过合理治疗降低其病死率和改善长期预后,本文就与儿童SLE相关的狼疮性肾炎、血栓性微血管病、神经精神性狼疮、弥漫性肺泡出血、心包填塞、狼疮性肠系膜血管炎、灾难性抗磷脂抗体综合征和感染等危重症表现及诊治进行了阐述。

  • 标签: 系统性红斑狼疮 危象 狼疮性肾炎 血栓性微血管病 神经精神性狼疮 弥漫性肺泡出血 儿童
  • 简介:报道1例新生儿红斑狼疮,患儿男,4个月15天,头面部蝶形红斑1月余。抗SSA抗体阳性(+++)、抗重组Ro-52阳性(+++)。其母亲抗Ro/SSA抗体阳性(+),无临床症状。患儿入院后诊断为:1新生儿红斑狼疮;2急性细支气管炎;3泌尿道感染。给予护肝、护心、抗感染、化痰平喘等对症治疗,颜面外用丁酸氢化可的松软膏7天后皮损逐渐消退,经内科治疗咳嗽等临床症状好转。

  • 标签: 红斑狼疮 新生儿 抗体 抗Ro/SSA
  • 简介:新生儿红斑狼疮是一种少见的由母体Ro/La抗体引起的被动免疫性疾病。临床可出现婴儿暴露部位的环形红斑或斑块、先天性心脏传导阻滞,少数可见肝脏、造血系统及神经系统的累及。该病可在出生后6-8个月随母体血清抗体消失而症状逐渐消失。孕期管理、患儿皮疹外用激素、监测心脏功能等是治疗该病的关键。

  • 标签: 红斑狼疮 新生儿 抗Ro/SSA抗体 抗La/SSB抗体 心脏病
  • 简介:[摘 要]红斑狼疮(LE)是一种发生在皮肤以及粘膜的迁延难愈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这种疾病是一种病谱性疾病,其疾病的一端称之为皮肤型红斑狼疮(CLE);另一端为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近年来对系统系红斑狼疮研究较多,而对皮肤型红斑狼疮研究相对不是很多,现搜集近几年来的资料对皮肤型红斑狼疮的分期分型进行总结。

  • 标签: []皮肤红斑狼疮 中医治疗 进展
  • 简介:摘要:在红斑狼疮病谱中,皮肤性红斑狼疮是症状相对较强的一种,在治疗方面,与系统性红斑狼疮有着一定差异,现阶段,还未能研制出相对固定的治疗模式。局部外用糖皮质激素,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治疗手段,针对不同类型的皮肤型红斑狼疮,都能获得非常显著的效果。新型的外用制剂,比如他克莫司、吡美莫司等等,通常适用于治疗对糖皮质激素与常规药物无效的皮肤型红斑狼疮。本文将对皮肤型红斑狼疮的诊治进展进行探究。

  • 标签: 皮肤型 红斑狼疮 诊治进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新一期英国医学刊物《关节炎研究和疗法》刊登报告说,法国研究人员请20名红斑狼疮患者参与了一项试验。结果显示,每天给他们补充一定量的维生素D没有引起身体不良反应,而且在6个月的跟踪观察期内,这些患者没有出现红斑狼疮发作的迹象。

  • 标签: 红斑狼疮 维生素D 治疗 患者参与 医学刊物 研究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