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9
36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甲胎蛋白(AFP)、α-L一岩藻糖苷酶(AFU)、同型半胱氨酸(Hcy)和D-二体(D-Dimer,D-D)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检测分析120例原发性肝癌、80例肝良性病和5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中AFP、AFU、Hcy和DD水平。结果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AFP、AFU、Hcy和DD水平明显高于肝良性病组及健康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具统计学意义;AFP、AFU、Hcy和DD联合检测的敏感性和诊断准确性与单项检测比较均有所提高。结论联合检测AFP、AFU、Hcy和D-D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可以为原发性肝癌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原发性肝癌 AFP AFU Hcy D-二聚体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头孢他美辅以慢严舒柠咽炎片治疗急慢性咽喉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52例急慢性咽喉炎患者作为本次观察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52例急慢性咽喉炎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26例采用慢严舒柠咽炎片及氨苄青霉素治疗,实验组26例采用头孢他美辅以慢严舒柠咽炎片治疗,观察两组急慢性咽喉炎患者治疗后症状缓解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有效率。结果两组急慢性咽喉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P>0.05);两组症状缓解时间及急性咽喉炎治疗的有效率相比(P<0.05),两组慢性咽喉炎治疗的有效率相比(P>0.05)。结论针对急慢性咽喉炎患者采用头孢他美辅以慢严舒柠咽炎片治疗的有效率明显,能快速促进患者恢复健康,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出现。

  • 标签: 头孢他美酯 慢严舒柠咽炎片 急慢性咽喉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滋阴活血汤与阿德福韦配合治疗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的效果。方法将收治于我院的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272例分成2组,每组136例。2组患者均被施于阿德福韦片治疗,而观察组再施于其滋阴活血汤治疗。比较其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6.32%)明显高于对照组(69.85%);而治疗后观察组肝右叶4-6cm处VTQ值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滋阴活血汤与阿德福韦配合治疗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疗效确切,对于疾病进展的延缓以及患者肝功能和肝纤维化的改善具有较高的价值。

  • 标签: 滋阴活血汤 阿德福韦酯 乙型肝炎 肝硬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后给予早期血液灌流治疗后对患者的血清胆碱酶活力恢复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5月~2015年11月期间收治的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血液灌流)和对照组(非血液灌流),对比两组患者的治愈情况、住院时间、碘解磷定剂量、长托宁剂量以及患者在治疗后3d、5d的血清胆碱酶活力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治愈情况无明显差异,而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碘解磷定剂量、长托宁剂量也明显少于对照组,治疗后后3d、5d的血清胆碱酶活力则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早期血液灌流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能够迅速清除体内的毒物,有利于恢复血清胆碱酶活力。

  • 标签: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 早期血液灌流 血清胆碱酯酶活力恢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依托咪复合琥珀胆碱在精神病患者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12月我院40例精神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在无抽搐电休克时均采用依托咪复合琥珀胆碱治疗,比较麻醉前后及电击后患者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等指标变化。结果麻醉后患者SBP、DBP、HR及SpO2等指标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击后患者SBP、DBP、HR及SpO2等指标与麻醉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时部分患者出现轻度的躁动、呃逆、肌肉震颤等,治疗后均消失,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依托咪复合琥珀胆碱在精神病患者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中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依托咪酯 琥珀胆碱 无抽搐电休克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不同程度慢性肝病患者的凝血参数,探讨其在临床实践中作为肝细胞损伤标志物的诊断价值。方法将30名健康体检者和70例临床确诊的肝脏疾病患者纳入研究,并根据血清学诊断、影像学及病理活检将肝病患者分为三组慢性乙型肝炎组(n=30),肝硬化组(n=30)和肝癌组(n=10)。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D-二体(D-D)以及血小板计数(PLTs)。结果肝硬化、肝癌组与对照组相比PT、APTT时间延长(P<0.05),FIB含量降低(P<0.05)。肝硬化患者PLTs明显低于其他各组(P<0.05)。慢性肝病患者D-D水平与对照组相比较高,阳性率分别为10.0%、83.3%和70.0%(P<0.05)。结论慢性肝病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凝血障碍,PT、APTT、FIB、PLTs和D-D可用于评估肝病患者的凝血功能状况,并且与肝病的严重程度相一致。D-D水平可作为肝硬化患者肝功能严重紊乱的重要标志。

  • 标签: 慢性肝炎 肝硬化 D-二聚体 纤维蛋白原 凝血酶原时间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产妇生理条件下凝血4项及D-二体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行健康体检的96例健康非妊娠育龄女性为对照组,另同期选取行孕期体检的96例临产妇为观察组,检测两组D-二体(D-dimer)、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凝血酶原时间(PT),比较分析所得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TT、APTT及PT均值相比于对照组,均低于后者(P<0.05);观察组D-dimer、FIB均值较之对照组,均高于后者(P<0.05)。结论临产妇血液相比于健康非妊娠育龄女性,乃为高凝态,对其实施D-dimer及凝血4项检测,对防治临产妇异常出血及血栓形成等,均具有十分突出的临床指导意义。

  • 标签: 临产妇 凝血4项 D-二聚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检测D-二体(D-Dimer)的临床意义。方法观察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0例,健康对照组50例,进行血浆D-二体的临床检测,并对比结果。结果急性心梗患者血浆D-二体含量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结论观察血浆D-二体的实验指标,可为急性心梗患者临床的诊断、治疗提供重要实验数据。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D-二聚体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NB-UVB联合泛昔洛韦、雷他定治疗玫瑰糠疹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依不同治疗方式将2015年1月-2016年12月于我院诊治的玫瑰糠疹患者80例分组为对照组用雷他定治疗,观察组用NB-UVB+泛昔洛韦+雷他定治疗;详细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情况,并将所获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作对比分析。结果NB-UVB+泛昔洛韦+雷他定(观察组)治疗玫瑰糠疹的效果优于雷他定(对照组)治疗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玫瑰糠疹患者选择NB-UVB+泛昔洛韦+雷他定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 标签: NB-UVB 泛昔洛韦 氯雷他定 玫瑰糠疹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比照阿司匹林与吡格雷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门诊2016年03月—2018年03月期间收治的124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依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2例,对照组患者在冠心病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阿司匹林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吡格雷进行治疗,回顾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使用阿司匹林进行治疗的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0.65%,使用吡格雷进行治疗的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55%,组间差异显著(P<0.05);使用阿司匹林进行治疗的对照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90%,使用吡格雷进行治疗的观察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23%,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吡格雷治疗老年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阿司匹林,能够显著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且药物不良反应明显更低,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 老年冠心病患者 临床效果比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吡格雷与阿司匹林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7月-2016年3月收治的116例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组均为58例患者,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治疗,研究组给予吡格雷治疗,对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6.6%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4%,其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2.8%和不良反应发生率15.5%予以统计比较,组间存在的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吡格雷与阿司匹林均能有效治疗冠心病,但吡格的疗效更加显著,且安全性高,临床可将其作为首选药物积极推广。

  • 标签: 冠心病 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
  • 简介:摘要目的以128例糖尿病并发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对患者采用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合用药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选取2015年1月1日—2016年6月1日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28例糖尿病并发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用药方案不同将受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阿司匹林肠溶片进行治疗,试验组患者则采用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合用药进行治疗,对比两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NIHSS评分。结果治疗结束后,试验组共有60例患者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其治疗有效率为93.75%;而对照组仅有46例患者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其治疗总有效率为71.88%,两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价值。且试验组患者的NIHSS评分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价值。结论采用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合用药对糖尿病并发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治疗具有治疗效果显著以及显著改善患者脑功能的临床优点,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氯吡格雷 阿司匹林 糖尿病并发急性脑梗死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左旋氨地平联合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应用效果和安全性。方法自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随机抽取140例原发性高血压病人,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例,对照组给予左旋氨地平口服,观察组给予联合应用氨地平与依那普利。比较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中,氨地平联合依那普利的应用具有较好的降压效果,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整体疗效较好且有较高的安全性。

  • 标签: 左旋氨氯地平 依那普利 原发性高血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比氨地平与比索洛尔对高血压并心绞痛患者IMT及CAP的影响。方法择取2014年4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并心绞痛患者82例,将其均分为氨地平组与比索洛尔组各41例。观察对比两组疗效及对IMT及CAP的影响。结果氨地平组治疗的总有效率95.12%,高于比索洛尔组75.61%(P<0.05)。氨地平组治疗后IMT与CAP水平低于比索洛尔组(P<0.05)。结论氨地平治疗高血压并心绞痛的疗效优于比索洛尔,且可以有效降低IMT及CAP水平,适于临床应用。

  • 标签: 高血压 心绞痛 氨氯地平 比索洛尔 IMT CAP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氨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血压合并高血脂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6月在我院内科治疗的高血压合并高血脂患者100例,随机将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口服氨地平治疗,观察组在口服氨地平的基础上增加口服阿托伐他汀,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2月后随访,观察组患者收缩压与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各项血脂检查数据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血压合并高血脂的临床效果好,优于单独用药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高血压 高血脂 氨氯地平 阿托伐他汀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来曲唑和米芬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的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院诊断为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不孕的患者70例,按11的配对比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70例,每组35例。研究组使用来曲唑治疗,对照组使用米芬治疗。对比(1)两组优势卵泡出现情况。(2)两组排卵率及妊娠率。结果(1)研究组和对照组优势卵泡出现情况比较有差异(P<0.05)。(2)对照组和研究组排卵率及妊娠率分别为(61.8%、20%)、(89.3%、37.1%),差异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米芬对比,来曲唑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疗效肯定,能明显提高排卵率和妊娠率。

  • 标签: 来曲唑 氯米芬 多囊卵巢综合征 不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联合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司匹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吡格雷。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总有效率达93.1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症状发作频率明显较对照组少,每次持续时间更短,各项心功能指标改善更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阿司匹林联合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显著,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 不稳定型心绞痛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将吲达帕胺和氨地平片联合应用于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月—2016年10月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12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均等的两组,64例对照组患者单独服用硝苯地平缓释片进行治疗,64例实验组患者联合应用吲达帕胺和氨地平片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之后,实验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在舒张压、三酰甘油、收缩压、总胆固醇等方面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上,将吲达帕胺和氨地平片联合应用,在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方面效果更优,疗效更好,可以很好的控制患者血压和血脂。

  • 标签: 氨氯地平片 吲达帕胺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
  • 简介:摘要目的对缬沙坦联合苯磺酸氨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进行深入探讨和剖析。方法以我院自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一年间所接收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对照组患者采取缬沙坦治疗,观察组患者在缬沙坦基础上加以苯磺酸氨地平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效果、治疗前后血压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80.00%),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前血压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压均显著降低,但观察组患者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67%)与对照组(30.33%)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取缬沙坦联合苯磺酸氨地平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有效率,降压效果更为明显,值得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缬沙坦 苯磺酸氨氯地平 原发性高血压 临床效果 不良反应 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吲达帕胺联合氨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102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氨地平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吲达帕胺联合氨地平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后各指标的变化。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压、甘油三以及总胆固醇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吲达帕胺联合氨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单用氨地平,且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血脂、血压水平,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吲达帕胺 氨氯地平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 血脂 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