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计划生育手术病人的心理护理。方法通过与病人的沟通、交流,发现计划生育手术病人存在的心理问题、心理需要,针对这些问题和需要,进行心理疏导、心理护理。结论体现了“以病人为中心”,构建了和谐的医患关系,解除了病人的恐惧和担忧,提高了手术病人的治疗效果。

  • 标签: 计划生育手术 以病人为中心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计划生育档案是医疗部门进行计划生育管理工作的基础,在计划生育工作当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加强对计划生育档案的管理,对于提升计划生育管理工作质量具有重要价值。本文主要对医院当中计划生育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相应的计划生育档案管理措施进行了讨论,以期能够不断提高医院计划生育档案管理水平。

  • 标签: 计划生育 档案管理 医院
  • 简介:摘要目的对计划生育与异位妊娠之间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4~2015年在我院接受相关检查确诊为异位妊娠的92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本组患者的基本临床信息。结果本组92例患者中无计划生育手术史者发生异位妊娠的有21例(22.8%),有计划生育手术史者发生异位妊娠的有71例(77.2%),有计划生育手术史者异位妊娠发生率明显高于无计划生育手术史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腹腔镜或开腹手术行健侧输卵管通液的72例患者中,输卵管不通者18例(25.0%),输卵管通畅者9例(12.5%),输卵管通而不畅者38例(52.8%),盆腔粘连者7例(9.7%)。结论异位妊娠的发生与计划生育手术存在密切相关性,计划生育手术操作不当或术后感染是造成异位妊娠的主要原因,加强对育龄妇女的健康教育,掌握安全有效的避孕方式是降低异位妊娠发生率的有效途径。

  • 标签: 计划生育手术 异位妊娠 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对计划生育服务中农村妇科病预防和合理用药的临床价值进行探讨。方法随机方式选择350名农村妇女开展本研究活动,设计好调查问卷,并对她们开展健康问卷分析调查,主要是指导教育其正确的妇科病预防和合理用药方面,经过半年后,第二次开展同样的健康调查,对半年前后的两次调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对350例农村妇女做妇科疾病预防以及合理用药健康宣教前,他们仅有62%的人对妇科病有了解,有16%妇女存在一些妇科病,她们只有1/5了解和保持健康生活习性;经过预防和合理用药教育指导之后,她们对妇科病了解度上升到九成,妇科病发病率降到了两成,超过半数妇女形成自觉的健康生活习性,且半年前后两次调查结果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农村基层的计划生育教育,深入指导农村妇女疾病预防和合理用药,帮助她们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性,促进妇科病的减少,提升农村妇女的生活幸福感。

  • 标签: 计划生育服务 农村妇女 妇科病预防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实施妇科门诊计划生育手术中,分析心理沟通与干预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9月-2016年9月妇科门诊计划生育手术患者104例作为本次实验对比观察对象;分组依据为妇科门诊计划生育手术中护理方法的不同;对照组(51例)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53例)常规护理干预+心理沟通与干预;通过对比疼痛感以及焦虑程度,以突出心理沟通与干预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在疼痛感以及焦虑程度方面,两组妇科门诊计划生育手术患者之间凸显差异(P<0.05)。结论针对妇科门诊患者在实施计划生育手术的过程中有效给予心理沟通以及心理干预,可以将手术患者负性情绪显著缓解,从而可以将手术安全性显著提高。

  • 标签: 心理沟通 心理干预 妇科门诊 计划生育手术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变化,医院计划生育工作的内容、方法都必须与时俱进。如何促进医院计划生育管理工作有效开展是医疗服务的重要内容,值得医患双方的共同关注。本文剖析了医院计划生育管理工作的现状,指出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进一步提出了改善医院计划生育管理工作的措施。

  • 标签: 计划生育 医院 现状 改善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社区二胎优生优育健康教育对二胎计划生育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我社区2015年1月~2015年10月孕育二胎的60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在征得孕妇知情同意下随机分为对照组(未开展社区二胎优生优育健康教育)及研究组(社区二胎优生优育健康教育)各30例,比较两组先天缺陷患儿降生率、出生缺陷知识知晓率。结果研究组先天缺陷患儿降生率3.3%、出生缺陷知识知晓率100%,而同期对照组先天缺陷患儿降生率13.3%、出生缺陷知识知晓率8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二胎优生优育健康教育可显著提高二胎计划生育影响效果,提高我国人口素质,值得在基层社区推广使用。

  • 标签: 摄取 二胎 优生优育 健康教育 计划生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生育要求轻度CIN患者行早期手术干预的必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3年前宫颈癌免费检查结果为宫颈上皮内轻度瘤变的患者资料,进行跟踪监测细胞学和HPV检查、阴道镜检查等,结合查阅相关文献,分析对于无生育要求轻度CIN患者行早期手术干预的必要性。结果该患者54岁,3年前宫颈癌免费检查是宫颈上皮内轻度瘤变,未进行手术干预,监测3年行细胞学、HPV阴道镜检查,最后活检诊断为宫颈浸润癌。结论(1)宫颈癌免费检查结果为宫颈上皮内轻度瘤变者尚存在高级别病变漏诊可能性;(2)对于没有生育要求的轻度CIN患者,尤其是无法随访或HPV持续阳性超过1年者宜早期进行手术干预。

  • 标签: 无生育要求 宫颈上皮内轻度瘤变 HPV 宫颈癌 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婚和再生育夫妇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结果。方法选择560对计划生育的新婚夫妇和542对再生育夫妇进行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对新婚和再生育夫妇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560对新婚夫妇中检出一类高风险因素265人次(23.7%),二类高风险因素223人次(19.9%),542对再生育夫妇中检出一类高风险因素130人次(12.0%),二类高风险因素204人次(18.8%)。一类高风险因素中,新婚计划生育夫妇在风疹易感方面和尿液检查异常显著高于再生育夫妇,生殖道感染方面显著低于再生育夫妇。二类高风险因素中新婚计划生育夫妇在肝炎及肝功能异常、血常规异常高风险因素检出率显著高于再生育夫妇,生殖系统疾病、不良孕产史和性传播疾病方面低于再生育夫妇。结论孕前优生健康结果显示新婚和再生育夫妇健康风险因素各有侧重,对于易发的风险因素应采取有效预防措施,降低出生缺陷率。

  • 标签: 新婚夫妇 再生育夫妇 孕前优生健康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的主要目的在于分析影响流动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的一些原因。方法在各大儿童医院、社区、人口流动较多的地方,选取了在本市居住超过了3个月以上的流动儿童200名作为调查对象,调查他们对于国家计划免疫接种的情况,并且研究影响影响他们接种情况的因素。结果在被接受调查的200名儿童之中,国家规定的6种疫苗全部进行了接种的儿童占85.15%,没有完全接种6种疫苗的儿童占了10.29%,而一种疫苗都未接种的儿童占了4.56%。结论通过对影响流动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的因素进行分析和探讨,加大对我国流动儿童进行免疫接种的教育和宣传,旨在提高我国流动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率,减少一些易患疾病的发生,保证我国流动儿童能够健康茁壮成长。

  • 标签: 流动儿童 计划 免疫接种 因素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龙里县1200对“全面二孩”生育意愿夫妇调查结果,并探讨影响二孩生育意愿的因素。方法本组研究于2016年1月,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龙里县辖区内1200对育龄夫妇在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后的生育意愿情况,并对调查结果进入统计分析,进而探讨影响二孩生育意愿的因素。结果(1)44%的夫妇计划生育第二个子女、24%夫妇不计划生育、32%的夫妇目前暂不考虑。计划生育第二个子女的夫妇中,66%的夫妇愿意接受再生育方面的培训,75.5%的夫妇愿意接受孕前优生服务、74.5%的夫妇愿意接受孕产妇保健服务、76%的夫妇愿意接受住院分娩服务、68%的夫妇愿意接受儿童保健服务。(2)影响育龄夫妇二孩生育意愿的因素主要有经济水平、健康状况、养老观念、教育程度以及婚姻状况等。结论影响育龄夫妇二孩生育意愿的因素复杂,计划生育第二个子女的夫妇所占比例较大。

  • 标签: 育龄夫妇 二孩 生育意愿 因素
  • 简介:摘要在国家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中,出入院护理和延续性护理是改善服务的重点,脑梗塞患者出院后的长期照顾和护理是目前延续性照顾的重点和难点。目前的情况是患者出院的准备服务存在单一性和片面性,所以本文以提高出院准备服务完备率为目标,以PDCA循环为基础,通过寻找问题,制定计划,具体实施和效果反馈,提高出院准备的完备率,达到了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的目的,最后提高了患者满意度,降低患者的再入院率,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ICU患者预防非计划性拔管的集束化护理措施。方法选取360例ICU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患者采取集束化护理干预措施。对所有患者的非计划性拔管事件进行记录,并对非计划性拔管导致的并发症或者死亡情况进行统计。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两组患者的满意度进行调查,两组患者的责任护士分别进行自我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非计划性拔管率(2.22%)显著低于对照组(6.70%),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因非计划性拔管导致1例并发症,对照组有6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其中2例死亡,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97.22%)显著高于对照组(88.33%);观察组责任护士对工作的自我满意度评分(96.25±3.8)分及专业知识掌握程度评分(95.86±3.6)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ICU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有效降低了非计划性拔管事件的发生率,其效果良好,值得广泛推广使用。

  • 标签: 集束化 护理 ICU病人 非计划拔管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探讨人性化护理在ICU清醒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ICU清醒气管插管患者52例作为本次医学研究的对象,对照组与研究组各自26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非计划拔管的发生率;对比两组患者满意度。结果对照组非计划拔管率为19.23%,研究组非计划拔管率为34.62%,数据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6.16%,研究组患者的满意度为73.08%,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切实有效的心理护理能够降低ICU患者器官插管非计划拔管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有利于医患关系的和谐发展。

  • 标签: 心理护理 ICU清醒病人 非计划拔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顺德区婴幼儿监护人计划免疫知识、态度和行为(KAP)调查。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采用多阶段抽样法对顺德区10个镇街的预防接种机构选取并调查300名婴幼儿监护人,并对其计划免疫知识、态度和行为进行分析。结果发放300份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287份,问卷有效率为95.67%。婴幼儿监护人KAP得分分别为(6.43±2.63)、(3.82±0.61)、(8.43±1.36)分。计划免疫知识总知晓率为19.16%,婴儿监护人超过90%在计划免疫上态度积极、行为得分及格。监护人性别、文化程度、流动情个况是主要影响计划免疫的主要因素。结论婴幼儿监护人对计划免疫有较为积极的态度和行为,但对计划免疫知识认知缺乏。今后预防接种机构医务人员应当对婴幼儿监护人加大计划免疫的教育。

  • 标签: 婴幼儿 监护人 计划免疫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神经外科重症监护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应用拔管情况记录单及非计划性拔管登记表观察了解神经外科重症监护患者置管与拔管的情况,并收集整理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00例观察患者置管285次,非计划性拔管14次,其中12次尿管、胃管等低危导管;自行拔管11次,其中其次为有约束自行拔管。结论神经外科重症监护患者发生非计划性拔管的可能性较高,约束也并不能避免其发生,因此应加强细节的管理及重点患者的预防,从多方面控制预防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

  • 标签: 神经外科 重症监护室 非计划性拔管 临床特征
  • 简介:目的分析在癌症病人靶向治疗活动中实施肿瘤护理计划的可行性以及其干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4月-2016年1月收治的行靶向治疗的癌症患者50例,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全部患者分成两组,25例对照组患者和25例实验组患者分别给予标准护理方案和肿瘤护理计划;结果在自我护理能力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实验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癌症病人靶向治疗活动中,实施肿瘤护理计划能让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得以有效提升,让并发症发生率降低,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癌症病人 靶向治疗 肿瘤护理计划